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溪铁观音发源于我国的安溪西坪,更是目前我国著名的十大名茶之一。制定加工的铁观音在安溪知名茶界特有美誉“七泡有余香”的传承佳篇。分析观察铁观音初制工艺制作流程的独特精华,首选优秀良品的茶叶品种,外观具有独特的兰花香味,优选茶叶品种的主产地源自我国福建安溪。独特精致的制作工艺程序方式,精湛制作茶叶工序而生产出来的铁观音,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创新产出了多种口味的铁观音,将传统工艺联合现代化工艺的优势将铁观音工艺达到顶峰造极。其中常见的工艺有正味、消清、拖酸等工序,其铁观音的花香韵保持回归,稳定了安溪铁观音制业茶工艺保留茶叶丰富营养的工艺程序,深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本文主要阐述了对安溪铁观音初制加工程序的制作工艺技术特点,从而促进安溪铁观音现代工艺融合制作茶文化的优良技术特点,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茶世界》2008,(12)
近日,台资企业安溪天福茶厂举行落成剪彩仪式。安溪天福茶厂占地面积38亩,总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其中包括铁观音文化馆、茶叶初制厂、精制厂、包装厂、员工宿舍等建设单体。除了作为天福集团的铁观音生产基地外,还将配合天福茶学院,作为学院教授研究铁观音茶叶和学生实习的一个基地。  相似文献   

3.
《茶世界》2011,(1)
一、安溪铁观音市场交易价格指数2009-2010(1—12)中国茶叶价格指数—安溪铁观音2008-2009(1—12)安溪中国茶都铁观音交易量(吨)  相似文献   

4.
李宗垣 《福建茶叶》2010,32(7):44-46
<正>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铁观音茶内销市场不断拓展,品饮铁观音的人群迅速增加。安溪茶农在销售市场上发现,外形色泽翠绿,内质香气高强,滋味鲜爽甘锐的茶叶,深受人们的喜爱。1996年以来,采用轻"发酵"工艺制出的乌绿圆紧、鲜香甘锐的铁观音茶叶成了市场的新宠。1999年以后,安溪茶农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安溪铁观音产业发展浅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文俪 《中国茶叶》2008,30(8):16-17
福建安溪是全国最大的茶叶生产县,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安溪发现了铁观音,发展了铁观音,得益于铁观音。铁观音撑起了安溪茶业经济的一片天,是百万安溪人民的生存之源,发展之基。面对众多茶区群雄逐鹿的发展态势,安溪铁观音茶产业必须存新时期保持强劲优势,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键康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日春股份公司发源于铁观音的故乡——安溪西坪镇,是一家集茶基地建设,茶叶、茶具、茶食品开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大型专业化龙头企业,主要经营"日春"铁观音、"红方"红茶和岩茶。公司现有绿色有机  相似文献   

7.
<正>日春股份公司发源于铁观音的故乡——安溪西坪镇,是一家集茶基地建设,茶叶、茶具、茶食品开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大型专业化龙头企业,主要经营"日春"铁观音、"红方"红茶和岩茶。公司现有绿色有机  相似文献   

8.
从茶叶加工方法来说,安溪茶(简称溪茶)和武夷茶均系乌龙茶类。溪茶的产销历史虽然比武夷茶为迟,但经过山区人民的辛勤改进和海外华侨锐心经营,青出于蓝,在东南亚市场取得很好的信誉。特别良种铁观音推广之后,更受侨胞的喜爱,神香禅味,口齿留香,最令人心旷神恰,真是安溪奇茗铁观音,敬饮一怀情意深。八十年代溪茶铁观音经国家评比,获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安溪县是我国重点产茶县之一,铁观音茶作为安溪县一张亮丽的名片,早已名扬四海,为确保安溪铁观音的品质优势,持续提升安溪铁观音的品牌形象和综合竞争力,引领安溪茶产业"二次腾飞",特举办铁观音大师赛,旨在传承匠心精神,弘扬安溪铁观音传统制作技艺,进一步激发广大茶农特别是年轻一代从事茶产业的热情,打造安溪铁观音茶产业领军人才队伍。本文主要对开展安溪铁观音大师赛的目的、组织设计情况、赛事流程及举办经验等方面进行介绍,以为各茶产区的茶叶品牌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一、安溪乌龙茶的生产概况:安溪是我省,也是我国最大的乌龙茶主广区,所产名茶“铁观音”、“黄金桂”早已闻名国内外。解放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茶叶生产得到了快速、持续发展,现有茶园面积达1.6万多公顷,茶叶总产量达1.25万多吨,茶叶总产值达3.8...  相似文献   

11.
日春茶业     
《福建茶叶》2010,(3):40-41
日春股份公司发源于铁观音的故乡——安溪西坪镇,是一家集茶基地建设。茶叶、茶具、茶食品开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大型专业化龙头企业,主要经营“日春”铁观音、“红方”红茶和岩茶。公司现有绿色有机茶生产基地万余亩。初制厂两处。精制厂一处以及配送中心一个,  相似文献   

12.
由安溪县人民政府主办,上海市茶叶学会、上海市徐汇区、虹口区人民政府、福建省人民政府驻沪办、泉州市人民政府驻沪联络处、上海泉州侨乡开发协会及华亭宾馆等单位协办的“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安溪’98上海茶五邀请赛暨产品展销会”于1998年11月16日在上海市华亭宾馆隆重举行。这次活动旨在弘扬中华茶文化,展示安溪茶乡风采,提高安溪鸟龙茶的知名度,广交海内外朋友,扩大内外销市场,推动我国茶业事业的发展。整个活动内容包括安溪四大名茶——铁观音、黄金桂、本山、毛蟹的茶王决赛;安溪茶艺表演;铁观音茶五拍卖;宣布’98上…  相似文献   

13.
正本刊讯近日,第六届香港国际茶展在香港隆重举办,来自印度、日本、斯里兰卡、伊朗等47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全国各茶区的近12000名参展商,展出各具特色、丰富多样的茶叶展品。此次展会,铁观音故里安溪组织了十几家龙头茶企参展,以谋加速国际化进程。安溪铁观音代表茶企金隆源茶业有限公司,展出的传统炭焙浓香型铁观音和创新铁观音一芽红,更是深受爱茶人的青睐。金隆源茶业传承百年世家金隆源茶铺,拥有金隆源茶叶专业合作社,会员近百户,在长坑乡  相似文献   

14.
安溪县地处福建省厦 (门 )漳 (州 )泉 (州 )金三角地带 ,是全国著名的乌龙茶主产区 ,名茶铁观音、黄金桂的发源地。 1995年 3月农业部授予安溪县“中国乌龙茶 (名茶 )之乡” ,茶叶是我县的主要产业之一 ,全县涉茶人口 60万人 ,安溪茶业的现代化、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我县经济发展的兴衰与否。1 “九五”期间安溪茶业的发展回顾“九五”期间安溪茶业的发展是稳定茶园面积 ,狠抓茶园基础建设 ,做好绿色食品基地和铁观音基地建设 ,更新制茶设备和改良制茶工艺 ,不断开发名优特产品 ,培育茶叶市场 ,初步实现“优质、高产、高效、低成本”…  相似文献   

15.
世纪之交 ,福建省安溪铁观音集团公司于 1 1月 2 9日正式挂牌成立。该集团系由凤山茶业有限公司等五家子公司和十多家半紧密层、松散层企业组成 ,拥有一亿多资产 ,是集茶叶生产、收购、加工、销售、科研、服务为一体的“联合舰队” ,对于拓展国内外市场、迎抗市场风险 ,推动安溪茶业产业的发展都将发挥较大的作用。铁观音茶乡安溪县成立铁观音集团$福建省安溪县茶果局@李启厚  相似文献   

16.
安溪茶叶发展历史悠久,唐时期就具备完善的制茶工艺,素有"中国第一重点产茶县""乌龙茶名茶之乡"的美称。虽说安溪铁观音茶叶的发展较为成熟,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极大的提升,茶叶也逐渐成为人们过节送礼的佳品,可供人们选择的茶品牌也逐渐多了起来,面对如此庞大的茶叶市场竞争压力,安溪县只有不断进行茶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树立良好的品牌和地理标志保护意识,完善从生产到包装各个环节流程的先进化、规模化、标准化,这样才能能提升安溪县茶产业市场竞争力,对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浅析安溪铁观音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观音是我国知名茶叶品类,市场认可度高,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安溪是铁观音知名产地,茶叶质量优质,驰名海内外,并形成产业化发展规模,提升了当地经济水平。文章将分析安溪铁观音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对策,旨在促进我国安溪铁观音产业化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8.
铁观音以其独特的品质深受人们的喜爱,几乎成了安溪茶的代名词。优质铁观音历来都是市场的抢手货,市场价格从每500g几百元到上千元,现在已经飙升到了几千元。随着茶叶市场对优质铁观音的强烈需求,有力地推动了安溪茶农对安溪铁观音初制技术的研究、创新和总结。但限于茶农相互之间交流有限,形成了目前安溪铁观音不同区域初制技术不尽相同的格局。本文就安溪铁观音初制过程中的做青工艺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9.
《茶世界》2009,(12)
今年秋茶生长期间因干旱少雨,安溪铁观音茶叶略有减产;随后的冬茶比往年产量减少幅度较大,市场价格也随之上扬。安溪中国茶都市场11月份交易量为1184.4吨,比去年同期的1374.9吨,减少了190.5吨,降幅为13%;交  相似文献   

20.
安溪现为福建最大的茶叶县,当地生产的乌龙茶是国际市场上的畅销品。本文论述清以前安溪制茶业的发展历程。1关于安溪茶发源的一些问题安溪是我省产茶大县,但安溪县是什么时候开始生产茶叶,虽然有些推测,但一直苦于证据缺乏。我所见安溪茶叶的史料,最早是宋代初年。其时,当地名诗人黄夷简退居安溪后吟道:“宿雨一番宿甲嫩,春山几焙茗旗香”(1)。这是福建重要茶区———安溪县生产茶叶的最早史料。但是,关于宋代安溪茶叶,我们还没有很多的史料,宋代实行榷茶制度,从《宋会要辑稿》汇集的史料来看,南宋绍兴年间,福建路榷茶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