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时期快速发展过程中,加强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的有效结合,可以更好实现对学生良好职业素质和道德水平的培养。并且课程思政在推进的过程中,被渗透到各个专业的教学当中,通过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基于此,探究"课程思政"视角下的中职会计教学现状,以及结合中职会计在"课程思政"视角下的教学设计意义,寻找中职会计专业在"课程思政"视角下的教学设计方法和策略至关重要,有利于更好促进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促使中职会计专业教学,充分落实以学生为本和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2.
茶文化与学前教育的融合,不仅能够让学前教育内容更具文化底蕴,而且也能够推动茶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在促进茶文化与学前教育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教育技术展现出了明显的优势与价值,为此,如何利用教育技术促进茶文化和学前教育的融合发展,成为了学前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的课题之一。本文在对茶文化和学前教育融合发展的必要性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在促进茶文化和学前教育融合发展中的优势做出论述的基础上,对利用教育技术促进茶文化和学前教育融合发展的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现代教育机制不断完善的今天,整个学前教育活动实现了本质化提升。采茶游戏是基于采茶活动所展现的艺术表达,其中不仅仅是对茶文化体系的直接表达,实际上也是整个茶文化成熟发展到相应阶段值之后的必然产物。本文拟从学前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不足认知入手,结合采茶游戏的具体内涵理解,通过探究学前教育儿童培养过程中的整体诉求,从而分析采茶游戏对学前教育儿童的文化品质培养的实质性影响及运用机制。  相似文献   

4.
毛惠芬 《福建茶叶》2022,(2):222-224
在中职语文教育中融进茶文化,能够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进行更好的培养,针对于此,中职语文教师就需要结合茶文化开拓中职语文教育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本文对茶文化在人文素养的培养中存在的价值作出分析,又进行了相关路径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专业课程构建,但当前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存在专业课程内容重叠、公共基础课程设置不科学、艺术类课程不完善等等主要问题。基于这一现状,本文尝试从茶叶视阈来丰富、完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开设茶文化公共课,以及茶艺表演必修课,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旨在培养高质量的幼儿教师队伍,促进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传承、发展民族文化传统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当代人对于孩子的教育追求越来越高,既注重孩子的国际文化教育,又注重孩子的传统文化教育。本文就对茶文化融合思想在学前教育双语教学培养模式中的运用进行了相关研究,在开展学前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合理地进行筛选,加强茶文化在教学中的融合,提高学前教育的文化思维。  相似文献   

7.
吕维斯 《福建茶叶》2022,(5):155-157
在学前教育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幼儿身心发育的特点性,摒弃繁难复杂的课本知识学习,而是利用中国自身优秀的茶文化和课堂活动等形式对其形成有效地引导教育,坚决把素质教育工作打造为学前教育的特色内容,使幼儿能够更好地接触到正统的传统文化教育,构建良好学习氛围和培养幼儿的感知兴趣.文章系统地介绍茶文化资源与学前教育...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茶文化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认识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学前教育是我国重要的基础教育阶段,在该教育阶段加强与我国茶文化教育的结合,必将有利于培养幼儿群体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促进他们健康的成长。本文阐述了学前教育融入茶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希望能够借此更好的传承我国的茶文化等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9.
在茶文化和中职语文教育相互融合,以及实现学生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协同提升方面,茶文化的特殊性质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针对该种现象,从事中职语文教育工作的人员应该把茶文化作为依托,对中职语文教育人文素养的思路进行拓展与研究。本文围绕茶文化在中职语文教育人文素养培育内发挥的价值,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与分析,把进一步发挥茶文化在育人方面的功能作为出发点,针对茶文化在中职语文教育人文素养的培养里的渗透措施与途径展开一系列的讨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阶段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这样的情况加大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在茶文化视角下应以思政教育强化就业指导,进而使高校学生的综合能力进一步提高。就业指导教育是当前环境下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条件,使得思政教育正逐步渗透到高校整体教育中,摆脱教育误区,完善就业指导教育中的不足,以此作为高校发展的途径。因此,应建立就业指导教育融合思政教育的体系,不断创新高校培养路径,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培养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1.
谢明芬 《福建茶叶》2023,(2):125-127
云南省民族地区各民族与茶的依存关系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各民族独具特色的民族茶文化,学前教育阶段传承民族茶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云南省部分州市在学前教育阶段开展了民族茶文化教育的教学实践,存在教学制度和规划不够系统、教材与课程不够完善、教师民族茶文化底蕴不足、教育资源匮乏等问题,基于此,从完善融合发展规划、多方统筹推进茶文化课堂、提升教师茶文化教育能力、增强学前教育供给资源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更好地推动云南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传承民族茶文化。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以生为本"视角下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切入点展开具体分析,首先阐述了"以生为本"高职生职业生涯的教育理念,其内容表现为: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欠缺,高职"以生为本"课程观念的认知、和职业生涯测评体系不够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师无法进行有效指导,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改善高职生职业生涯的规划的方法,首先培养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然后提高就业教育广知度,最后结合实际生活,完善职业认知的辅导体系。  相似文献   

13.
刘晓竹 《福建茶叶》2022,(4):153-155
作为我国基础教育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幼儿教育阶段的教育活动对于幼儿个体的综合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在学前教育当中渗透中国茶文化,能够进一步使幼儿获得茶文化熏陶,并在充分了解到茶文化精神后,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因此本文以茶文化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发展作为基础,针对学前教育中茶文化的渗透策略展开探讨分析,希望为相关...  相似文献   

14.
学前教育不仅是个体接受教育活动的起点,而且也是个体认知和品格形成的基础时期,在学前教育阶段所开展的教学活动中,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渗透于学前教育中,不仅能够让幼儿接触到茶文化的内容和思想,在茶文化的影响下获得良好发展,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学前教育质量,以及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由此而见,教师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来实现。本文就茶文化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入手,在此基础上探讨茶文化在学前教育中的渗透策略,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学前教育中强调传统文化的学习,对儿童群体发展和个体成长尤其是社会化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其汲取儒道佛三家思想和文化精华,展现了"真善美"的完美结合以及中国人精神风貌和修养境界,使其在当代依旧深深影响华夏儿女性情。本文重点研究学前教育中融入茶文化等传统文化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旨在呼吁国家、社会相关部门积极摸索在学前教育中渗透茶文化教学。  相似文献   

16.
进入新时期,全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呈现上升趋势。高校是人才培养重要场所,肩负着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职责,通过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有效培养符合"双创"要求的创业人才。站在社会人才要求角度来看,人才除了要具备较强的职业能力以外,还应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正确三观,基于此,可以融入茶文化来达到培养目的。本文就围绕基于茶文化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行分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校企合作联合办学是当前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探析了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包括校企合作过程中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思想、落实职业教育目的、为职业能力培养搭建良好平台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使得经管类本科越来越注重对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经管类本科传统教育模式,比较注重人才的理论知识掌握能力,缺少对人才职业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针对性培养,教育中优秀传统茶文化内容。因此,经管类本科需要积极革新,优化培养模式,积极融入茶文化,才能促进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教师作为学生未来成长与发展的导师,其职业理想信念对学生们价值观、世界观及人生观树立具有直接影响。现阶段,部分中小学教师在职业理想信念方面存在一定消极表现,这对学生发展和成才而言势必会带来不利影响。本文以茶思想教育背景下中小学教师职业理想信念教育必要性入手,分析了茶思想教育背景下中小学教师职业理想信念消极表现,提出了茶思想教育背景下中小学教师职业理想信念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20.
从近年中职教育教学理念的发展来看,项目课程改革必须真正体现"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终身发展为归宿"的全新职业教育观。本文通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以"绿茶行茶法"为教学案例,阐述了项目教学法在茶文化课程中具体实施的过程,在实施中发现不足并作出修改,不断完善项目教学法在茶文化课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