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玄松南 《中国稻米》2010,16(2):51-55
客家是西晋末年至唐宋期间为躲避北方的战乱,从中原迁徙到闽、粤、赣交接地带以后逐步形成的汉民族中的一大民系。原来在中原地带种植旱地农作物的客家人在迁徙途中滞留江淮流域和江南地区时开始接受水稻生产技术以及相关文化,抵达华南地区以后又吸纳了百越族群的稻作文化。客家人给稻米饮食文化导入了"粉食"传统,使原本以"粒食"为主的南方饮食文化里增添了新的文化内涵。客家稻米饮食文化中的"粉食"习俗就是中原因素,而利用草木灰制作染色的米糕、吃新节里品尝糯米米花等习俗则是来源于古代百越族群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
王俊国  郭金胜 《杂粮作物》2007,27(6):437-440
辽西朝阳地区十年九旱,干旱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由于旱田和坡耕地较多,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适宜抗旱杂粮作物生长,具备优质杂粮生产的地理气候优势。同时当地农民有种植杂粮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经验,是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有机杂粮产品的天然宝地,适合大面积发展杂粮产业。2004~2007年在绿色有机杂粮基地建设和杂粮产品开发上,创新运筹模式,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推进了辽西地区的杂粮产业化的进程,实现了产品升级和农业增收。  相似文献   

3.
葛岚 《园艺与种苗》2022,(6):26-27+46
对辽西地区设施温室玫瑰香葡萄栽培技术进行总结与概括,从栽培整地、果穗处理、二氧化碳气体控制、施肥、花果管理和采收等关键栽培技术环节进行详细阐述,明确了辽西地区设施温室玫瑰香葡萄生产中的栽培技术与注意事项,为辽西地区温室玫瑰香葡萄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与示范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辽西属大陆性季风气候,环境相对恶劣,生态系统相对单一。植树造林可以起到涵养水源、防风治沙、调节气候、维护生态平衡等作用,因此在辽西半干旱地区开展植树造林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该文对辽西半干旱地区植树造林的关键技术如树种选择、整地方法、栽植技术等方面进行介绍,以期为辽西半干旱地区的植树造林开展提供相关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田雨薇 《福建茶叶》2017,(11):282-283
茶文化深厚博远,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以茶入膳,将茶文化融入到饮食文化中,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所以,在"一带一路"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茶文化和饮食文化的外译成为推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跨文化交际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本文拟从中式茶膳的俄译入手,归纳翻译策略,构建翻译模式,以点带面,传递中华茶膳中承载的文化信息,借此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外译和传播。  相似文献   

6.
高粱是辽西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该文根据辽西地区的气候特点,选用适宜辽西地区种植的辽杂15号优良品种,于建昌县进行高产栽培示范,平均单产达14850kg/hm2。并通过示范总结出辽杂15号在辽西地区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温度控制是设施葡萄栽培管理的重要环节。该文从温度控制、湿度控制、光照控制三方面对辽西地区设施玫瑰香葡萄生产种植中的控温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分析了不同技术措施对设施玫瑰香葡萄的控温效果,为辽西地区设施玫瑰香葡萄种植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中华文化无论是文学诗歌、风俗民情、衣着服饰、饮食文化、建筑文化等内容都相当丰富,其中建筑文化就有非常多的考究。中国自古就存在许多民族,各民族有不用的文化,因此便产生了各具特色的纹样,极具民族特色。不同的纹样映射了不同的地方文化、思想理念,也是历史的一种具体体现,所以我国时常将建筑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在建筑中采用传统纹样,建造出别具一格、又具文化气息的建筑。茶在我国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具有很深厚的茶文化,一直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茶叶出国为我国向外文化的输出作出了巨大贡献。茶文化包含了丰富的内容,茶叶、茶具、茶艺、饮茶环境等都有许多讲究,茶园景观设计自然也要体现出茶的历史痕迹。本文就茶园景观设计问题,分析茶园景观设计中采用的传统纹样,剖析其中的代表意义,研究传统纹样在茶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推进茶园建设和传统文化的结合。  相似文献   

9.
阎丽 《福建茶叶》2016,(10):137-138
"茶马古道"是我国内地汉族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之间的经济往来的重要通道。"茶马古道"沿途自然风光秀丽、民族文化丰富,具有极大的旅游资源开发潜力。本文分析了"茶马古道"旅良游资源开发应遵循的原则,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侗族是我国西南地区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总人口约296.6万,主要分布在湘、黔、桂三省毗邻区域。侗族是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他们勤劳耕作,“饭稻鱼羹”,繁衍发展,创造了极丰富的民族特色文化体系。尤其是侗族的饮食文化,特色明显,品种丰富,如酸鱼、酸肉、牛羊瘪、油茶等,其中油茶在侗族饮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油茶,颐名思义,与水泡的茶不一样,而是与油有关的茶饮:同时,喝油茶除了品饮之外,主要还是用来食用充饥的,  相似文献   

11.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有着悠久历史,茶文化不仅仅是一种饮食文化,更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挖掘茶文化背后的价值内容,对于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就有重要价值。文章针对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做出了阐述与分析,并从茶文化角度谈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的培育方式。  相似文献   

12.
以辽宁省具有代表性的28个玉米品种为试材,在5个密度下对辽宁省4个生态区的玉米生产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辽北地区单位面积产量最高,辽西地区次之,辽南地区最低;适宜种植密度辽西地区最大,辽北地区次之,辽南地区最低;生物产量辽北地区最高,辽中地区次之,辽南地区最低。辽西和辽南地区经济系数较高,辽北地区最低。在不同生态区,起主导作用的产量构成因素是穗数和穗粒数,其中,辽北地区的穗数、穗粒数和粒重达到最佳,单产最高。  相似文献   

13.
荆楚文化多元而浪漫,是中国具有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荆楚茶文化便产生于浪漫自由的荆楚大地,具有着荆楚文化的特色。荆楚地区是最早种植茶的地区,同时也产生了第一部世界性的茶专著,因此,在茶文化上有着属于荆楚地域特殊的茶理念。在将荆楚茶理念与茶叶包装结合时,便需要充分发挥荆楚茶文化的特色。不但要在材质上丰富茶叶包装设计,同时在颜色上,多使用髹黑色和朱红色。在纹络设计上使用荆楚独特的云纹,在文字上可加入荆楚地区的诗歌和《茶经》。基于荆楚茶文化的理念,将荆楚特色文化与茶叶包装设计相结合,不但有利于丰富茶叶包装的审美视野,同时也有利于荆楚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花生是辽西地区的优势作物和出口创汇农产品,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内外市场对花生质量和品质要求的提高,花生安全生产已成为当前花生生产的当务之急.作者从辽西地区花生生产现状入手,就栽培环境、品种选择、合理密植、种子处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黄曲霉毒素污染等方面提出安全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5.
杨树义  刘杨 《杂粮作物》2008,28(1):57-58
辽西北地区水资源不足且降水不稳定,始终制约着农业的发展,为改变农业生产条件,20世纪90年代初期,辽西北地区以辽河平原开发为龙头开始了大规模农业工程改造和建设,本文结合农业综合开发水资源利用实践,总结出辽西北区不同类型区农业综合开发水资源模式,并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几点建议,可供农业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规划参考。  相似文献   

16.
闫巨光  刘丽 《杂粮作物》2007,27(2):152-153
种植青贮玉米调制青贮饲料,是草食家畜不可缺少的青绿多汁饲料,目前,辽西地区养殖户主要是收籽实后的玉米秸作青贮饲料,在生产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畜牧业发展的需要,用玉米秸远远不够,同时随着青贮玉米选育研究的向前发展,调制优质玉米青贮饲料的条件已经具备。寻找辽西地区推广全株玉米青贮饲料,从经济效益和生产实践上考虑,是否经济合算,为此,开展了此项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介绍了甘薯新品种"辽薯26"的特征特性,特别针对辽西地区的土壤及气候特点,对选地整地、施肥、适时育苗、移栽、植株调控、田间管理等环节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为甘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茶文化在古典文学作品《红楼梦》之中,多有描述,其中涉及丰富的中国茶俗、茶道、茶饮食文化等内容,展现出生动活泼、变幻多姿的"茶事"情节,这些"茶事"分析对于古典文学作品《红楼梦》小说情节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较大地丰富和升华了古典文学作品的主题,塑造出血肉丰富的人物形象,拓宽了古典文学《红楼梦》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前进,中国更加需要传承民族文化。"茶马古道"在云南,始于唐宋时期,开创了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之路。茶叶让我们民族文化为西方所熟知,也让我们的民族文化传播得越来越远,且越来越有影响力。"茶马古道"的兴起有赖于传统经济的以物易物模式,内地及藏区出产形成互补性,从而造成两地之间茶马的交换,因此,"茶马古道"具有浓郁的茶文化和马匹文化色彩。更深层次讲,"茶马古道"是内地的茶文化与川藏地区马匹文化的交流。而伴随着"茶马古道"文化的交流,内地的民歌和川藏地区的民歌也在进行着交流,从而在音乐上也相互交融,音乐本质上也是一种文化符号,因此两地彼此之间也形成了良性循环,共建和谐文化社会。  相似文献   

20.
在文化模因的角度上,我国茶文化东传朝鲜半岛的过程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儒学国际化传播的过程。儒学视域下茶文化东传朝鲜半岛的主要面向可以从三个方面透视:一是核心价值观上"清、敬、和、美"的传播;二是行为仪式上以茶为礼仪的尊礼之道的传播;三是物质形式上洁净素朴、拙朴自然的饮茶物质文明之传播。儒学视域下茶文化东传朝鲜半岛极大地拓展了中华文化在儒家文化圈中的领导地位、极大地改变了朝鲜半岛的饮食文化发展进程,极大地促进了朝鲜半岛茶文化的内在孕育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