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玮玮 《福建茶叶》2016,(10):52-53
在世界市场茶叶消费需求日益增长的形势下,茶叶企业应该抓住国际化的市场机遇,以电子商务营销平台为渠道,开拓茶叶市场、推广茶叶品牌,树立正确的电子商务营销理念,开展与茶叶企业相适应的营销模式,实现传统优势与电子商务的充分融合,提升茶叶企业的自身竞争力,开创全新的局面。本文以电子商务模式入手,对茶叶企业电子商务营销进行了SWOT分析,并针对茶叶企业SWOT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徐水 《福建茶叶》2016,(6):60-61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电子商务的时代已经席卷而来,运用电子商务模式进行营销,已经成为了现代企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现代茶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必须有效利用电子商务模式进行营销,如此才能增强茶叶企业在同行业中的核心竞争力,使茶叶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至于落败。本文基于当前茶叶企业电子商务模式的应用现状,对茶叶企业电子商务模式的选择进行了科学研究,希望对相关的茶叶企业管理者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电子科技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广泛普及带来了电子商务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为我国的传统经济产业的生存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冲击与机遇。本文首先对茶叶企业在电子商务营销上的基础特点进行简要分析,并对茶叶企业在营销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在分析的基础上针对问题提出了优化茶叶企业运用电子商务进行营销的策略。茶叶企业的发展需要打破传统的发展模式与现代的电子商务相融合,实现长远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中国茶叶企业进入到崭新的发展阶段和创新营销模式之中,低成本、高效率的新型电子商务模式嵌入到中国茶叶企业之中,引发了中国茶叶企业的重大变革。为此,充分利用电子商务模式的优势,探讨中国茶叶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模式的困境和挑战,全面把握茶叶企业的电子商务营销特点,采用切实有效的茶叶企业电子商务营销策略,将有利于更好地打造国际化的茶叶品牌。  相似文献   

5.
作为当前网络经济主要的营销模式之一,电子商务对我国传统产业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我国各地茶叶企业必须在立足企业发展特点和需求的基础上,充分认识电子商务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对建立电子商务营销模式的可行性分析,选取适合企业发展的个性化电子商务模式,才能真正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促进茶叶经济的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贾凤菊 《福建茶叶》2016,(10):58-59
电商行业近几年来迅猛发展,已经能够与传统销售平起平坐,改变了产品营销模式,在市场上已经占据着较大的市场份额,其中茶叶营销模式也出现了较大变化,茶叶经营者为了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扩大茶叶影响及销售量,积极将电子商务平台与茶叶销售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网络电子商务销售平台,其中的西湖龙井茶在这方面做得较好,本文就重点探讨下互联网时代西湖龙井B2C网络电子商务平台构建的成功经验,为茶叶的网络销售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茶业企业商务技术发展和营销模式都发现了巨大变化,茶叶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成为未来发展之势。本文从多个方面对茶叶企业电子商务模式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微商这一行业开始兴起并活跃起来。微商的出现,造就了新的电子商务模式,微商和各行各业的结合,也深刻地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借着微商的东风,企业的各种"微"模式、"微"策略开始涌现,一度成为电子商务领域中创新性的代表。在这其中,茶叶企业也从微商的浪潮中获益,"微茶"应运而生,并作为一种新兴的营销模式,有力地促进了茶叶的销售和茶叶企业的盈利。基于此,本文在科学分析当前微商现状的基础上,从营销创新的角度对"微茶"的电子商务创新思路进行了简单研究分析,希望对相关的茶叶企业微营销工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及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这一现代营销模式影响到各个行业及企业。茶叶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重要的经营主体,必须充分认识自身开展电子商务的现实可能性和发展趋势,采取积极措施促进茶叶企业与电子商务的无缝融合,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得以健康发展。本文从茶叶企业实行电子商务的可行性入手,探讨促进茶叶发展的对策,旨在为我国茶叶经济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0.
从交易成本的视角研究和探讨了传统交易模式和电子商务交易模式对茶叶交易成本的影响并进行了对比分析,从中可以发现茶叶交易电子商务化运营已经成为了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向,本文在对交易成本和茶叶经营模式转变进行探讨的基础上,从交易成本的视角分析了茶叶电子商务运营的策略,考虑到茶叶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的多样性,就其实施电子商务运营的步骤从三个阶段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每个阶段的具体实现目标,就模式选择上从B2B、B2C、C2C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对每种模式的特点、适应对象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茶叶电子商务运营的开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在满足基础生活需求的同时,开始对茶叶市场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尤其是在中国茶叶被封为是二十一世纪的最绿色健康饮品以后,中国的茶叶行业就开始逐步的迈入到了国际市场当中,继而在无形当中为茶叶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与更大的进步空间。基于此,笔者针对我国茶叶行业电子商务市场的营销模式一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结合茶叶行业电子商务的营销现状与笔者的自身经验总结出了几点可行性较高的营销措施,以期能够对我国茶叶行业的快速发展与茶叶品牌的建立带来一些具有参考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在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小茶叶企业不仅需要抓住电子商务所带来的契机,而且有必要重视实现营销的精准化,从而有效提升企业营销成效、降低企业营销成本,继而实现企业市场竞争力与占有率的持续扩大。本文从技术支撑、市场定位、客户关系管理三个方面,对中小茶叶企业移动电子商务精准营销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3.
茶叶企业一般采用实体营销和网络营销等营销模式,受电子商务影响,网络营销已经成为中小茶叶企业广泛使用的一种营销模式。网络营销不同于传统的实体营销,其具有影响力大、传播范围广、即时性高等特点,能够显著提升营销效果。但是就目前而言,中小茶叶企业网络营销模还存在不少问题。对此,本文以中小茶叶企业网络营销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当前营销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全面优化网络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应用不断成熟,如今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产品贸易的主要方式。事实上,无论是茶叶生产,还是茶叶营销都在融入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尤其是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电商模式已经占据产品营销的重要渠道。本文拟从当前电子商务环境下茶叶企业贸易状况分析入手,结合当前电商模式下茶叶物流运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根据茶叶物流运输的价值作用认知,从而探究电子商务环境下的茶叶物流运输策略。  相似文献   

15.
电子商务在当代信息时代背景下,其形式更加丰富,其平台更加完善,基于电子商务的茶叶零售模式,也成为了当前茶叶生产企业产品销售的主要形式,进一步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对企业茶叶销售,以及企业的现代化营销模式构建,都有着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文本就以此内容进行几方面研究。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促进茶叶营销模式和方式的创新,并且也给茶叶企业的经营发展和转型等工作带来很大机遇。为提升互联网经济背景下的发展水平,还需要企业强化对互联网技术和资源的认知,并通过充分了解自身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困境等形式,加强企业管理和营销方式的变革。互联网背景下,有利于促进茶叶营销成本降低,还能优化茶叶的流通环节,并通过提升其发展水平等形式,为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提供有效保障。基于此,本文结合互联网背景下的茶叶营销价值,分析互联网背景下的茶叶营销问题,最后提出关于互联网背景下的茶叶营销与发展策略,进而帮助企业提升茶叶营销与发展水平,发挥互联网技术和平台对于茶叶营销工作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电商营销模式的兴起与广泛应用对零售产生了极大冲击,传统零售的问题日益突出,亟待创新与改革。本文以茶叶零售为研究对象,从传统模式下的零售问题和电商营销模式为零售带来的优势入手,对基于电子商务模式的茶叶零售策略进行了简要分析,力求改善茶叶零售现状。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的发展为营销领域带来了的影响,重视将新媒体营销纳入自身营销体系当中,是茶叶企业促使自身营销工作得以与时俱进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在对茶叶企业新媒体营销方式作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对茶叶企业新媒体营销工作优化策略及其保障措施等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以期推动茶叶企业能够更好的适应新的营销环境,在充分发挥新媒体营销优势的基础上,促使自身营销工作成效得以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9.
由于中小茶叶企业的电子营销还属于比较新兴的行业,目前我国正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政策支持以及行业内部发展还较为稀少,而其本身也是电子商务精准营销的一个细小分支,因而我们应该先研究探讨一下电子商务精准营销在现阶段的一些相关的发展情况。在此背景下,本文对中小茶叶企业移动电子商务精准营销策略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在互联网和网络经济时代,电子商务模式业已演变为我国传统行业主流商务模式,为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国茶叶企业应紧抓电商模式发展机遇,选择适当的电子商务模式,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积极构建茶叶企业现代商务模式,以电商模式促进茶叶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