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为探究注干剂对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开展甲维盐、啶虫脒和苦参碱3种树干注射药剂在林间施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甲维盐、5%啶虫脒和0.3%苦参碱3种注干剂对松材线虫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有效降低松枯死木的数量,影响松墨天牛种群数量和发生动态。其中2%甲维盐注干剂防治效果和持续期最好,注干后3 a防治效果仍可达73.07%。2%甲维盐注干防治松材线虫病技术对常规施药技术难以防治的钻蛀性害虫具有较好防治效果,持效期可达2 a以上,可在松材线虫病防治方面发挥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山陵风景区是我国最早发现松材线虫病的地方,发现之初主要采取针对媒介昆虫松墨天牛的化学防治措施,此后逐渐形成由病原控制、林分改造、林间诊断和治疗技术等环节组成的松材线虫病综合治理措施。经过20多年来持续不断的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使紫金山松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目前松树保存率达到41%,被日本人称为“人间奇迹”。系统回顾了中山陵风景区松材线虫病发生过程、防治措施和效果,并对防治措施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6.
将乐县松材线虫病的监测及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9—2014年,将将乐县松林划分为重点监控区和一般预防区,开展松材线虫病监测普查,及时进行松枯死木取样、分离和鉴定,准确排查疫情发生动态;采取清除枯死木、有计划改造松林、挂设诱捕器、设置诱木、应用白僵菌防治松墨天牛、加强检疫执法和松木监管等防控措施。通过6 a的全力防控,取得了良好效果,有效防止了松材线虫病疫情的传入,消除了疫情发生的隐患。 相似文献
7.
松材线虫病的MEP,MPP喷雾防治试验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表明,日本国配制的农药MEP乳剂,在松墨天牛羽他始期和高峰期各施1次,能使当年松树枯萎率下降到0.3%~0.7%,比对照组净降低8.4%~17.5%,具有推广使用价值;MPP油剂对枯死木内的松墨天牛羽化抑制作用不大,不能代替熏蒸剂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松材线虫病是一种极具危险性的松树病害。遵义县在2003年10月外来有害生物普查中发现了部分镇(乡)的马尾松有树针叶发红,下垂,不脱落;松脂大量减少或无,致使松树萎蔫、枯死。心材有蓝变等现象后,随即进行取样,经国家林业局鉴定为松材线虫病。遵义县立即开展了除治工作,截止到2004年1月15日,全县共伐除疫木53293株。随后,将松材线虫病纳入“以预防为主”的重点防治对象“划定固定样地”开展常年监测、封堵、除治工作。 相似文献
9.
研究表明 :在松材线虫病发生区 ,其病害的扩展、流行与马尾松毛虫危害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年受马尾松毛虫危害的松林 ,枯死松树数量平均为 77 879株 /hm2 ,比未受松毛虫危害的松林 (对照 ) 17 2 73株 /hm2 ,多 35 1% ;次年 ,前者平均枯死松树达 2 0 4 8株 /hm2 ,为对照 2 89株 /hm2 的 6 0 8%。松毛虫危害加速松材线虫病流行的原因是 ,松毛虫危害松树 ,削弱树势 ;弱势的松树招引松墨天牛侵入并增殖加快松树死亡 ;次年大量天牛从“松毛虫危害松木”上羽化 ,侵染健康松林 ,导致松材线虫病进一步扩散和流行。由此认为松毛虫危害是促使松材线虫病流行的重要因子 ,防治松毛虫是控制松材线虫病流行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调查了漓江沿岸的竹类资源,发现两岸分布竹子7属37种、变种或变型,以箣竹属Bambusa居多,占竹种数量的45.9%;其次为刚竹属Phyllostachys,占21.6%。从竹子类型区分,丛生竹占62.2%,散生竹占37.8%。在两岸还发现木竹Bambusa rutila、狭耳坭竹B.angustiaurita、大绿竹B.grandis等多种广西濒危、特有竹种的分布。种植环境和利用方向对竹子的分布区域和种植量影响较大。多数竹林竹丛老化,竹蔸上浮,景观效果差。漓江景区的精华段——阳朔段两岸景观带主要由车筒竹B.sinospinosa、撑篙竹B.pervariabilis构成,环境卫生问题不容乐观。濒危、特有竹种保护可通过扩繁和开发新用途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通过庐山周边几个县松枯萎病发生现状调查,分析庐山自然保护区有易感病寄主,传播媒介,物流、人流的频繁活动等因素存在,山上松林极可能发病。提出严格检疫,建立监测网和检测点,积极消灭等措施和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