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优质高产杂交稻特优103产量构成因素分析与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福建省2004~2005年中稻区试资料,分析了优质高产杂交稻特优103的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有效穗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每穗总粒数。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及各地示范推广种植经验,提出了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良法,充分发掘特优269水稻的高产潜力,进行了不同施氮量对特优269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氮肥的增加,特优269生育期、分蘖数呈增加趋势。因此,特优269产量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的施氮量为纯N 255 kg/hm~2。  相似文献   

3.
施肥水平与插植密度对杂交稻特优269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发掘特优269的高产潜力,组装集成高产栽培技术,对该组合的施肥水平和插植密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N肥的增加,生育期、分蘖数呈增加趋势,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生育期呈不断缩短的趋势.特优269产量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的栽培方式是合理稀植,提高施肥水平,即每公顷施用纯N 300kg,插植22.5万蔸时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4.
不同播期对不同品种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强盛49和屯玉6号在不同播期下产量以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得出强盛49和屯玉6号都是在第三播期(4月22日播种)产量最高,早播和晚播都会造成各自减产。  相似文献   

5.
绿肥鲜草产量的高低主要决定于绿肥田间基本苗数(株数)和单株重量,而影响单株重量的主要因素是株高和枝粗,影响株高和枝粗的关键因素是绿肥的播种时期。2004年,毕节地区土肥站承担了贵州省科技厅“绿肥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科技攻关项目。为进一步探索毕节地区绿肥的最适播  相似文献   

6.
不同播种期与苗龄对青花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长沙地区气候条件下青花菜的夏秋栽培方式,对青花菜品种荷兰花进行了不同播种期和不同苗龄试验,研究了各处理青花菜的形态特征、生育期、产量以及病虫危害的差异等特性.结果表明.在长沙地区以8月上旬播种、7叶期移栽,青花菜的产量和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7.
采用2因素3水平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在广西北流市民乐镇罗政村百亩连片“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示范区进行特优233施N量与插植密度试验,探讨施N量与插植密度对该品种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N量的增加,特优233的生育期、分蘖数、有效穗数、穗长、每穗总粒数、千粒重、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均呈增加趋势;随着插植密度的增加,单位面积基本苗数、有效穗数、理论产量均增加,而每穗总粒数则减少。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特优233以施N量300kg/ha、插植密度21万蔸/ha产量最高,增产最显著。说明该品种具有分蘖力强、耐肥抗倒的特点,其高产栽培方式宜采用高肥稀植。  相似文献   

8.
以球茎茴香“球玉一号”和“扁玉一号”为试材,研究了山东地区春秋两季不同播种期对球茎茴香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期不同,对球茎茴香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也不同,过早或过晚播种均对产量和品质不利。秋季球茎茴香栽培的最佳播种期为7月上中旬。春季球茎茴香栽培,以2月初到2月中旬为宜。在山东地区秋季栽培,球茎茴香的产量与品质均明显优于春季,宜进行球茎茴香的秋季生产,春季栽培可作为补充。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明花生新品种农大花103在河南地区的最适播期和最佳种植密度,分别研究了播期和密度条件对该品种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播期试验结果表明,在5月10—30日播种的农大花103的叶绿素含量、总分枝数、有效分枝数、单株产量等主要性状均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且5月10日播种的产量分别较6月10日和6月20日播种的产量显著提高了56.52%和88.48%;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该品种的有效分枝数和单株荚果数均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在密度为18万~21万穴/hm2时,其产量分别比12万、24万穴/hm2时提高了13.58%~35.80%、50.33%~79.73%,表明18万~21万穴/hm2为河南地区农大花103最适宜的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0.
11.
通过播期、基本苗和施肥量试验,分析各个因素对小麦品种烟农19的若干农艺性状、产量和部分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适的播期、适当增加基本苗和施肥量,可以提高该品种的产量,改善若干农艺性状,并在一定程度上兼顾了部分品质性状的改良.讨论小麦品种"烟农19"在灵璧县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引进秋播啤酒大麦不同播期、密度与产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给北方地区啤酒大麦的引种及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利用从法国引进的2个秋播啤酒大麦品种,研究其不同播期、密度与产量的关系及在保定地区适应性,以明确产量与播期、密度的关系,并筛选适宜该地区生态条件的优良大麦品种。结果表明:晚播可明显缩短品种生育期,易造成分蘖数、穗数和千粒重降低,以致品种产量水平下降;随播种密度增加,分蘖数、穗数增加,但单株分蘖数、单株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减少。选择适宜的播期和密度对大麦品种获得高产至关重要。Vannesa品种在生育期及产量性状上均优于Sunrise品种,适合在该地区种植,且具有可直接利用于生产的可能性,其适宜播期在10月3号左右,密度100~150粒/m2。  相似文献   

13.
采用大田试验,设计15 d(Y1)和20 d (Y2)2个秧龄以及6月25日(播期一,B1)、6月30日(播期二,B2)、7月5日(播期三,B3)3个播期处理,以探讨机械插秧下秧龄和播期对晚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二和播期一的产量间无显著差异,但分别高于播期三产量8.7%、3.5%,随着播期延后,播期三各产量构成因子除千粒重外,呈下降趋势.H优518最高产量相比最低产量降低速度显著高于鄂粳403,分别达45.0%、13.5%,花后干物质积累H优518也显著大于鄂粳403.综合分析可知,晚籼稻比晚粳稻对低温反应更敏感,前者高产需提早播种,推迟播期不利于结实灌浆,后者高产也需在较早播种基础上保证足够苗数,两者秧龄都不宜超过20 d.播期和秧龄可能导致生理上的变化,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云南省山地专用优质油菜品种云花油早熟1号的最佳播期、密度和施肥量组合,实现良种与高产栽培技术配套应用,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2014年8月至2016年4月,在4个不同海拔区域研究云花油早熟1号最适宜的播种期、种植密度及尿素施用量及其对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3个因子对产量影响大小依次为A(播种期) B(种植密度) C(尿素施用量),播种期与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性水平;播种期对生育期、倒伏指数、白粉病病情指数、单株有效角果、角粒数、千粒重和单株产量等主要农艺性状有显著影响,单株有效角果数、千粒重及单株产量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减少,而尿素施用量对生育期及农艺性状的影响不明显。云花油早熟1号在玉溪油菜种植山区最适宜的播种期应选择在8月25~30日、每667 m2种植密度为1.6万~2.0万株、种肥及苗肥共施30~35 kg尿素。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不同播种期对夏枯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太早,夏枯草出苗率低,苗势弱,产量低;播种太晚,发棵晚,生长时间不足,产量受到影响。"白露"前后是夏枯草最适播种期,此时气温适宜,出苗快,单株重和产量显著高于其他播种期。合理安排夏枯草播期和中稻(或一季晚稻)的播期,可实现夏枯草—水稻一年二熟,种植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播期对冬播春麦品种生育进程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冬前播期对新疆北疆春小麦生育进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于2017—2019年在田间设置3个冬前播期(10月中旬、10月下旬和11月上旬)和春播期(3月底,CK),分析‘新春6号’、‘新春20号’、‘新春27号’和‘新春43号’4个春小麦品种在不同播期的生育进程、茎数动态、产量构成和籽粒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冬播处理平均出苗率(59.13%)较春播处理平均出苗率(80.70%)降低21.57个百分点,年际间差异大,同一春麦品种不同冬播期处理之间出苗率差异显著;冬播较春播处理早出苗9~15d、早成熟8~11d、延长生育期6~18d;降低总茎数峰值,总茎数峰值提前出现;冬播处理2年平均产量(7 065.99kg/hm~2)较春播增产17.10%,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增加30.68%和5.59%,冬播期处理间产量平均值差异不显著。冬播处理使供试春小麦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沉降值和湿面筋含量均有所降低,但处理间籽粒品质指标差异不显著;同一冬播期的不同小麦品种的沉降值和湿面筋含量差异显著,以‘新春43号’和‘新春6号’较高。冬播处理较春播小麦增产,主要是穗粒数增加的结果;冬播使春小麦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沉降值和湿面筋含量降低,同一小麦品种的不同冬播处理间籽粒品质指标差异显著。在本试验条件下,综合产量和品质结果,10月下旬—11月上旬是新疆北疆春麦品种适宜的冬播期。  相似文献   

17.
抛秧密度对香稻产量形成特征及调控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抛秧密度对香稻产量形成特征的影响,并提出香稻高产形成的适宜调控措施,本研究以香稻品种巴斯马蒂和农香18为材料,抛栽密度分别为1.8×105、2.4×105、3.0×105、3.6×105、4.2×105穴/hm2,研究大田条件下抛栽密度对香稻产量形成特征的影响。试验表明,当抛秧密度为1.8×105~3.0×105穴/hm2时,随着抛栽密度的增加,巴斯马蒂和农香18成熟期的稻草重和总生物量显著增加,水稻的收获指数却显著降低。当抛栽密度为3.0×105~3.6×105穴/hm2时,巴斯马蒂和农香18的收获产量较高。而且,水稻的收获产量与总穗数和千粒重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单位面积总穗数对产量的直接贡献最大,占产量贡献总值的73.96%,其次为结实率、每穗总粒数及千粒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