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民公社化以来,茶叶生产和其他农业生产一样,获得了迅速的发展。由于茶叶生产发展迅速、面积广,茶叶种苗跟不上,产生了种苗供不应求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广大群众千方百计想办法、找窍门、节约用种量,提高种苗成活率。1964年,广东省灵山县大面积发展新茶园过程中,群众创造了利用营养钵育苗移植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种植一亩茶园仅需茶子5市斤左右,比一般的直播一亩茶园用茶子15市斤节约用种量约三分之二。灵山县用1500  相似文献   

2.
一、密植速成茶园的优势: 密植速成茶叶投产早,产量高,比一般单行条植茶园提前2—3年投产,一足龄茶园平均单产鲜叶50.8斤,二足龄3337.4斤,三足龄1077.5斤,四足龄2134.9斤。茶叶嫩度高、质量好,1级鲜叶占74.2%,2级占24.8%,每担鲜叶均价比老式茶园高22.3%。省工、省肥,提高采摘工效,平均每劳  相似文献   

3.
茶平公社既是我县茶叶生产发展快、并取得了高产优质的先进典型单位,又是我县重点产粮区。全社2316个农户,农田面积20606亩,一九八○年产粮174873担,每户平均农田8.9亩,产粮7550斤。一九八○年可采茶园2870亩,幼龄茶园2880亩,茶园总面积计5750亩,每户平均2.48亩;茶叶投售量3117担,每亩平均109斤,每户平均134斤;茶叶收入718120元,每户平均收入310元。三中全会后,广大农村推行了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该社也不例外,粮食生产从搞“大呼隆”、过渡到“小  相似文献   

4.
《茶叶》1959,(1)
陝西省紫阳县紅椿人民公社深阳大队第二連有0.726亩茶园,植茶三百六十三叢,58年获得高产,計产干毛茶600斤,平均亩产达826.2斤,并采收淨茶籽120.8斤,亩产茶籽166斤,获得了茶叶茶籽双丰收。  相似文献   

5.
苏口大队位于安徽省响洪甸水库上游,有茶园271亩(其中幼龄茶园130亩),是金寨县的一个重点产茶大队。1965年生产干毛茶23500斤,比1964年增产9.3%;生产茶子2265斤,比1964年增长1.18倍,取得了茶叶、茶子双丰收。 1965年茶子所以获得了增产,除对一般茶园普遍重视留蓄茶子外,1964年还在现有茶  相似文献   

6.
我场自1965年开始种茶400亩,十五年来已发展到1734亩,其中投产茶园980亩,1979年,全场茶叶平均亩产干茶212斤,65年种植的400亩,亩产干茶323.25斤,其中1.78亩高产茶园亩产干茶达到791斤,但全年茶叶单产、总产都有所下降。分析其原因,除78、79两年连续遭到长期干旱引起减产之外,在茶园建设上没有因地制宜,引起茶树严重缺肥,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友爱大队靠湘阴县城附近,是一个丘陵地帶,土貭較好。历年来,既种植粮食作物,又經营茶叶生产。解放前由于茶价低,收入极不稳定,一籮茶叶难买1斤粮食。社員称为“斤籮茶”,以致茶园荒蕪,无人管理。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扶植下,认真貫彻了党对发展茶叶生产的各项政策,羣众的生产积极性大大发揮,茶叶生产連年获得丰收。全队拥有旱土228亩,其中茶园面积126亩,实行以生产队核算以后,定产干茶196担,今年除新茶园以外,采茶面积118亩,实产干茶260担,平均亩产220斤,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年。比1957年单产84斤增加1.6倍,比单产較高的1961年每亩增产18斤,占9%。由于茶叶貭量的提高,平均单价每  相似文献   

8.
茶叶的单产、品质、成本和销售是构成茶叶生产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大力提高茶叶生产经济效益,是保证茶叶持续发展的关键,而提高茶园栽培管理水平,则是提高茶叶单产和品质的重要措施。浙江省余姚县茶场,地处县城南郊四明山麓,1965年由果牧场改建为茶场,现有茶园855亩。十七年来,坚持科学种茶,平均单产直线上升。1974年亩产超过200斤,1975年亩产超过300斤,1979年亩产超过400斤,1982年830亩茶园总产干茶4349担,平均亩产524斤。其中亩产在500斤以上的茶园面积529亩,占投产茶园面积的63.7%;亩产400斤以下的茶园基本消失,实现了茶叶大面积均衡持续高产  相似文献   

9.
《茶叶》1958,(3)
绍兴县越联社是个高山区。全社317户,有茶山(间作)648亩,仅有水田2.2亩。1957年共产干茶600担,平均亩产干茶63斤。 1957年秋该社在茶园里种了240亩草子(紫云英),平均每亩产鲜茎叶3,770斤,其中产量最高的一亩,产鲜茶叶12500斤,产量在11000斤以上的还有14宙,在2000斤以上的有15亩,在4000斤以上的有105亩(产量计算办法是:在茶地上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方,划出一平方市尺面积,取地上部分的鲜草子称其重量,计算而得)。  相似文献   

10.
我国茶园全国平均单产仅70斤,但是,却涌现了许多大面积丰产和小面积高产的茶园。浙江杭州茶叶试验场,6000亩茶园平均亩产370斤;四川苗溪茶场370亩高山茶园(拔海1280米)平均亩产300斤;广东红星茶场2.54亩,亩产1410斤;湖南洣江茶  相似文献   

11.
安溪县是乌龙茶主产区,生产铁观音等名茶。现有茶园面积一十万九千三百一十三亩,其中开采茶园七万三千多亩,一九八○年茶叶总产达四万二千一百四十八斤,平均亩产仅五十市斤。因此,大力改造低产茶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我县茶叶生产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绍兴地区是我国著名的珠茶之乡,据1980年统计,全区共有茶园60.8万亩,其中生产茶园34.9万亩,专业茶园27.97万亩,茶叶产量42.32万担,平均单产119斤,1981年50万担,平均单产141斤,总产占全省总产  相似文献   

13.
余杭县双溪大队由于坚持了科学种茶,改进了经营管理,茶叶生产自1969年以来夺得了第12个丰收年。全大队215.3亩采摘茶园,今年共生产干毛茶695担,比79年增长21.53%;产值比79年增长17.95%;平均亩产干茶323斤。其中大队茶叶专业队65亩采摘茶园,全年共产干茶328.35担,平均亩产干茶505斤,单产量高的4.03亩试验茶园,亩产达899.8斤。他们的主要经验是: 1.逐步改良土壤,为茶叶丰产打好基础土是茶树赖以生长的场所。深厚的土层,良好的结构,丰富的营养,适宜的pH  相似文献   

14.
双溪大队是余杭县重点产茶大队之一,全大队有茶园215亩,1981年产茶912.84担,产值13.08万元,比1980年增产31.35%,增值27.6%,全大队平均亩产干茶354斤。专业队65亩采摘茶园亩产620.2斤,其中18.08亩丰产方亩产782.5斤,还有一块4.03亩的高产茶园(二号园)亩产达1006斤。下面从高产茶园的生产情况,浅淡茶叶的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5.
霞浦县洋里茶场地处柏洋山区,海拔580公尺,是茶叶单产较高的单位之一。现有茶园700亩,其中可采面积540亩,1980年产茶710担,平均亩产131斤,有54亩茶园亩产在200斤以上,其中1.1亩平均亩产631斤,(1979年达710斤)。我们对培育高额丰产茶园的经验,作了初步的调查,简介于后。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嵊县石璜公社罗松大队是茶叶生产的高产单位。1978年全大队96亩生产茶园,亩产干茶391斤,1979年亩产干茶518斤,其中专业队29亩生产茶园亩产626斤。专业队的一块高产试验茶园,面积3.62亩,1978年亩产干茶1003斤,1979年亩产干茶1106斤。现就这块试验茶园的情况介绍于后。  相似文献   

17.
茶树密植矮化栽培,是一种速成高产栽培法,江西省于七十年代边试验,边推广,各地的经验证明,密植矮化栽培能比常规(4.5×1.2市尺)栽培提早三年投产,产量高且增长快,经济效益显著。如江西省蚕茶研究所密植茶园,二足龄亩产于茶61.9斤,三足龄320.8斤,四足龄709.3斤;修水县黄沙乡茶场密植茶园,二足龄亩产59.78斤,三足龄300.9斤,四足龄513.9斤;南昌县黄马乡茶场密植茶园,二足龄亩产81斤,三足龄223.3斤;安远县和务茶场密植茶园,二足龄50.6斤,三足龄150.8斤,四足龄227.4斤。以上各茶场种茶后第三年都收回了全部投资,第四年都开始盈利,如修水县黄沙乡茶场第四年每亩获纯利770元。实践证明,密植矮化栽培法是可行的,现将各地作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茶叶是我省一项大宗经济作物。全省现有茶园面积二百四十万亩,其中采摘面积一百二十万亩,一九七八年产茶一百一十万担,收购九十六万五千多担,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都超过了历史的最高水平。茶园面积占全国第一位,产量次于浙江。科学种茶水平有了提高,并涌现了一批高产稳产的先进典型。省茶科所三百八十一亩开采茶园,平均亩产三百五十一斤,其中三亩丰产园,二十年平均亩产四百零八斤八两,最高单产七百五十一斤;省洣江茶场三千八百亩开采园中,有九百八十三亩丰产茶园平均亩产四百八十二斤,其中  相似文献   

19.
闻流思 《茶叶科学》1966,3(2):32-35
安徽省国营宣郎广农场,1965年茶叶生产获得了大幅度增产。全场从1954年秋季种茶起,至今共有茶园14258亩。其中7~11龄的正式采摘茶园3286亩,4~7龄的试采茶园2478亩(编者注:试采茶园系部分因过去失管经留养的和初投入采摘的),幼龄茶园8494亩。全年绿毛茶总产量602000斤,比1964年增产43%,毛茶品质也有所提高,三级以上茶占51.7%,  相似文献   

20.
《茶叶》1958,(3)
第一次尝试浙江省淳安县秋沅乡井坪农业社是一个全山区,全社只有43户198人,水田35.75亩,旱地7.05亩,平均每户不到一亩地。但是全社却有茶园98亩,每户平均有2.28亩,这里山高气候寒,海拔920公尺,85%茶园都在35—60度的坡地上,在1954年组织合作社以前每年只采一次春茶,平均每亩产茶(干茶)58.5斤。组织起来以后,社员们迫切要求发展茶叶生产,各地又都在宣传扩大采摘夏秋茶,因此是不是要增产夏秋茶,能不能增产夏秋茶,是当时社里考虑增产茶叶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