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宝石鲈又名宝石鱼、宝石斑、玉鲈、翡翠等,被人们认为是最好的垂钓和食用淡水鱼。宝石鱼的生长速度较快,适应性和抗病能力较强。宝石鲈营养丰富,无肌间刺,且所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种类齐全,市场前景看好。宝石鲈可工厂化养殖,亦适宜于池塘养殖,也可在水库进行网箱养殖。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宝石鲈稚、幼鱼在不同水温及饵料条件下的生长情况研究,初步确定宝石鲈稚、幼鱼最适生长水温为30℃左右;在试验选用的5种饵料中,卤虫是最适合其稚、幼鱼期生长发育的饵料.在最适条件下,宝石鲈稚、幼苗表现出最快的生长速度和较高的成活率.为宝石鲈的苗种培育提供了重要资料,直接指导了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3.
利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方法对宝石鲈(Scorturm barcoo)、淡水黑鲷(Hephaestus fuliginosus)及其杂交子一代胜斑的形态学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胜斑在体色上较偏向于母本淡水黑鲷;卡方分析结果显示,3种鱼在可数性状上差异不显着;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宝石鲈、胜斑先聚为一类,再与淡水黑鲷聚为一类;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胜斑与宝石鲈的重叠区域比胜斑与淡水黑鲷的重叠区域要大,主要差异体现在主成分1负荷值较大的12个参数上;运用判别分析建立3种鱼的函数,结果表明3种鱼的综合判别率为98.2%。3种多元分析结果均表明胜斑在形态上比较偏向于父本宝石鲈。  相似文献   

4.
复方中草药对宝石鲈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研究宝石鲈饲料的中草药添加剂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采用单因素梯度设计,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5%、1.0%、2.0%剂量的复方中草药,饲养宝石鲈[初始重(175.6±6.6)g]25d后,测定其生长速度,并分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和溶菌酶(ISZ)活性,考察复方中草药对宝石鲈生长和血清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结果]添加1.0%复方中草药组宝石鲈的增重率最大,但无显著差异。添加复方中草药可显著提高宝石鲈血清、脾脏、肝脏、肾脏中SOD、溶菌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其中以1.0%复方中草药组影响最大。说明在饲料中添加该复方中草药有利于宝石鲈抗氧化能力和非特异免疫能力,可提高鱼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激能力。[结论]中草药组方能够增强宝石鲈体液免疫功能,从而增强机体对外来病原菌的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5.
宝石鲈栖生于淡水水域,是澳大利亚20世纪90年代人工养殖的优良品种.2001年6月,青岛现代农业开发中心从澳大利亚引进5~6cm的宝石鲈鱼种,进行商品鱼试养;2002年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天津津南特种水产苗种培育基地也进行宝石鲈的引养.试验证明:宝石鲈具有生长快、食性杂、抗病力强、耐低氧的特性,可在室内水泥池中高密度养殖,户外池塘单养,水库网箱养殖.它与罗非鱼、胡子鲶、白鲳等对温度的要求相似,但肉质、营养价值、市场效益远非上述鱼类所能比拟,可作为当今适合我国国情的引进鱼类品种之一,是值得推广的好品种.  相似文献   

6.
宝石鲈,又名宝石鱼、宝石斑,是近两年我国由澳大利亚引进的可以人工养殖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7.
宝石鲈(Scortumbarcoo)又名宝石鱼、宝石斑,属鲈形目,原产于澳大利亚,是近年来由澳大利亚引进的优良品种。1 养殖前景宝石鲈是澳大利亚维多利亚淡水鱼类资源中心在2 0世纪90年代开发的一个人工养殖的鱼类新品种。我国引进后试养证明:宝石鲈具有生长快、食性杂、抗病力强、耐低氧等优点,可以在室内水泥池中高密度养殖,也可以在户外池塘单养及水库网箱养殖。它同罗非鱼、胡子鲶、白鲳等鱼种对温度的要求极其类似,但它头尾的比例小,肌肉丰厚,无肌间刺,肉白细嫩,无腥味、异味,营养及口感远远不是以上鱼类所能比拟的。宝石鲈属喜温性鱼类,不耐…  相似文献   

8.
澳洲宝石鲈又称宝石鱼、宝石斑,原产澳大利亚墨累河,20世纪未成为当地人工养殖的优良品种,是澳大利亚名贵的淡水鱼,2001年引入我国进行养殖。由于鱼体两侧生有大小不一数量不等的黑色斑块,宛如镶嵌黑色的宝石,故名。宝石鲈外形美观,性情温和,抗病力强,生长快速,群体产量高,可单  相似文献   

9.
宝石鱼(Jade Perch),又称宝石鲈、宝石斑鱼,原产于澳大利亚的淡水水域,是一种著名淡水鱼品种.  相似文献   

10.
澳洲宝石鲈(以下简称宝石鲈)又称澳洲宝石斑,学名高体革鯻。可耐低溶氧,食性杂,鱼肉无腥味,肉多刺少,肉质细嫩鲜美、油脂丰富,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宝石鲈属于温水性鱼类,最佳生长水温21~28℃,在17~18℃时摄食会受到影响,10~15℃时行动迟缓或静止于水池下层。目前在山东、浙江、杭州、广东、四川、云南等地都有养殖,一般以池塘、网箱和流水鱼池养殖。  相似文献   

11.
澳洲宝石鲈又名宝石鱼、玉鲈,属鲈形目鱼类。头小,体表被覆栉鳞,体色银亮,外形美观,适宜生长水温10℃~38℃,pH值5.5~8.5,食性杂,耐低氧,是澳大利亚久负盛名的垂钓和食用鱼之一。我国于近年引进养殖,结果表明该鱼具有性情温和、抗病力强、生长快、群体产量高等特点,适宜于池塘  相似文献   

12.
延迟投饵对高体革(鱼剌)仔鱼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温为24.5~27.8℃条件下,通过延迟投饵对高体革(鱼刺) Scortum barcoo仔鱼的摄食、存活及生长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宝石鲈仔鱼的卵黄囊在4日龄时吸收完毕.仔鱼进入混合营养期;仔鱼的油球在6日龄时吸收完毕,仔鱼进入外源性营养期.宝石鲈仔鱼在3日龄时开口摄食,投饵后2 h内仔鱼的初次摄食率达到97%;仔鱼在延迟投饵1、2、3、4、5 d时,投饵后2 h内的初次摄食率分别为100%、90%、67%、30%、0.宝石鲈仔鱼的"不可逆点"(PNR)出现在仔鱼开口摄食后的第4 d(7日龄).延迟1~2 d投饵,9日龄时仔鱼的存活率在85%以上;延迟3 d投饵时,其存活率为60%;延迟4 d投饵时,其存活率仅为22.5%;完全饥饿条件下,宝石鲈仔鱼9日龄时全部死亡.在保证索饵周期相同的情况下,延迟投饵在0~3 d内,各试验组之间的仔鱼在全长及体长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延迟4 d投饵试验组的仔鱼与延迟0~3 d投饵试验组的仔鱼在全长、体长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宝石鲈的最佳投喂时间是在仔鱼开口后的3 d之内.  相似文献   

13.
分别给宝石鲈(Scortum bacoo)幼鱼(初始体重11.12±0.87 g)喂以蛋白水平为30.89%、36.67%、40.08%、44.90%和49.14%的等能颗粒饲料,以探讨宝石鲈对饲料中蛋白质的需求量。室内网箱25 d饲养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蛋白含量30.89%时,宝石鲈幼鱼的终体重、相对增重率最小,均显著低于其它组(P<0.05),其余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间的终体长、相对增长率、成活率和蛋白质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30.89%组的饲料系数显著高于36.67%、44.90%和49.14%组(P<0.05),极显著高于40.08%组(P<0.01)。增重率的折线分析表明,宝石鲈幼鱼对饲料蛋白的最适需要量是39.71%。  相似文献   

14.
澳洲宝石鲈又名宝石鱼、玉鲈,属鲈形目鱼类。其头小,头后背部稍隆起,体表被覆栉鳞,体色银亮,外形美观,适宜生长水温10℃~38℃,最佳生长水温21℃~25℃,pH值适应范围5.5~8.5,食性杂,耐低氧,是澳大利亚久负盛名的淡水鱼,被认为是最好的垂钓和食用鱼之一。我国于近年引进养殖,实  相似文献   

15.
郑亚平 《新农村》2006,(12):18-18
澳洲宝石鲈又名宝石鱼、玉鲈,属鲈形目鱼类。头小,体表被覆栉鳞,体色银亮,外形美观,适宜生长水温10℃~38%,pH值5.5—8.5,食性杂,耐低氧,是澳大利亚久负盛名的垂钓和食用鱼之一。我国于近年引进养殖,结果表明该鱼具有性情温和、抗病力强、生长快、群体产量高等特点,适宜于池塘、网箱养殖。  相似文献   

16.
<正> 澳洲宝石鱼又称宝石鲈、宝石斑鱼,是浙江省新昌县现代水产发展有限公司从澳洲引进试养成功的淡水鱼新秀。它最早是由海水鱼演变而成的,所以它既保持了淡水鱼的细嫩,又有着海水鱼独有的鲜美。由于体侧有多少不等黑色发亮的椭圆形斑块,宛如镶嵌在鱼身体表的黑宝石.故称之为“宅石鱼”。  相似文献   

17.
延迟投饵对高体革鯻仔鱼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水温为24.5—27.8℃条件下,通过延迟投饵对高体革鯻Scortum barcoo仔鱼的摄食、存活及生长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宝石鲈仔鱼的卵黄囊在4日龄时吸收完毕,仔鱼进入混合营养期;仔鱼的油球在6日龄时吸收完毕,仔鱼进入外源性营养期。宝石鲈仔鱼在3日龄时开口摄食,投饵后2h内仔鱼的初次摄食率达到97%;仔鱼在延迟投饵1、2、3、4、5d时,投饵后2h内的初次摄食率分别为100%、90%、67%、30%、0。宝石鲈仔鱼的“不可逆点”(PNR)出现在仔鱼开口摄食后的第4d(7日龄)。延迟1—2d投饵,9日龄时仔鱼的存活率在85%以上;延迟3d投饵时,其存活率为60%;延迟4d投饵时,其存活率仅为22.5%;完全饥饿条件下,宝石鲈仔鱼9日龄时全部死亡。在保证索饵周期相同的情况下,延迟投饵在0—3d内,各试验组之间的仔鱼在全长及体长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延迟4d投饵试验组的仔鱼与延迟0—3d投饵试验组的仔鱼在全长、体长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宝石鲈的最佳投喂时间是在仔鱼开口后的3d之内。  相似文献   

18.
澳洲宝石鲈     
澳洲宝石鲈又名宝石鱼、玉鲈,属鲈形目鱼类。其头小,头后背部稍隆起,体表被覆栉鳞,体色银亮,外形美观,适宜生长水温10℃~38℃,最佳生长水温21℃~25℃,DH值适应范围5.5~8.5。食性杂,耐低氧,是澳大利亚久负盛名的淡水鱼,被认为是最好的垂钓和食用鱼之一。我国于近年引进养殖,实践表明,该鱼具有性情温和,抗病力强、生长快、群体产量高等特点,适宜于池塘、网箱养殖。宝石鲈最早是由海水鱼演变而成,所以它既保持了海水鱼独特的鲜美,又有淡水鱼的细嫩,深受消费者喜欢,市场价格高,养殖效益是常规鱼的五六倍。  相似文献   

19.
淡水鱼新秀——澳洲宝石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洲宝石鱼又称宝石鲈、宝石斑鱼,是浙江省新昌县现代水产发展有限公司从澳洲引进试养成功的淡水鱼新秀。它最早是由海水鱼演变而成的,所以它既保持了淡水鱼的细嫩,又有着海水鱼独有的鲜美。由于体侧有多少不等黑色发亮的椭圆形斑块,宛如镶嵌在鱼身体表的黑宝石,故称之为“宝石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引进5000尾15g/尾的宝石鲈鱼种,通过强化培育至98g/尾,采用80:20池塘健康养殖技术进行商品鱼养殖。经153d的养殖,平均体重达到554g/尾,2134.4m2池塘共生产宝石鲈2478kg,平均亩产774kg,共实现毛利37175元,每亩收益上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