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河南省典型土系的特定土层特征与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土壤发生学理论,在土壤景观相似的土壤中(如相同母质、相似气候、相同地形以及相似的植物类型和动物活动),土壤的属性具有相似性;然而由于地理环境中复杂的成土因素的影响,土壤绝无完全相同的土壤个体。在划分土壤地理发生分类基层单元土种和系统分类基层单元土系时,特定土层被用于反映土体构型差异。但特定土层类型多样,目前尚处于模糊状态,随着土系划分研究的深入,有必要对其进行分门别类与归纳整理。本文以河南省典型土系为例,梳理和总结了土系划分时涉及的主要特定土层,从特定土层形成根源上将其分为现代成土环境下土壤发生过程形成的、地质成因或地质时期土壤环境下发育形成的和人类活动产生的三个类型,并提出了基于土系概念的特定土层分类与检索体系,旨在使特定土层的概念更为系统、全面、开放,以便于使用。 相似文献
3.
4.
5.
6.
河南省典型淋溶土土系划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河南省选取8个典型土壤剖面,对其进行景观特征、剖面形态学特征的描述及其理化性质的分析,并确定其在土壤系统分类(Chinese Soil Taxonomy)中的归属,结果表明,供试土壤归属于壤质混合型石灰性温性普通简育干润淋溶土、壤质混合型非酸性温性斑纹简育湿润淋溶土、黏壤质混合型温性斑纹钙积干润淋溶土、黏壤质混合型温性普通钙积干润淋溶土、壤质混合型石灰性温性普通简育湿润淋溶土和壤质混合型非酸性温性普通简育湿润淋溶土等6个土族;并在此土族基础上,根据土系划分规则和河南地区淋溶土诊断特征及构型特征,尝试提出"土系对比检索逻辑图"以阐述土系参比划分的逻辑过程。通过对比,可将8个典型土壤剖面划分为7个土系:汤阴系、汲水系、神沟系、尚庄系、侯集系、枣林系和尚店系。 相似文献
7.
土系划分方法研究——以江苏省新沂样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土壤系统分类的基层分类单元,土系的划分必须经过实地调查,重视控制层段和特征土层的设立,并选择合适的分异特性作为分类指标。本文选择样区内不同景观单元中的10个土壤剖面,根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要求,探讨了样区内土壤诊断层、诊断特性及其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并在有关土系认识的基础上,探讨了土系划分的原则、依据和具体划分方法,确立了研究区土壤所具有的特征土层,依据①特征土层的种类、排列、厚度,②土壤质地和③土壤有机质含量这三类指标,把样区土壤划分为10个土系。 相似文献
8.
为从整体上了解河北省雏形土的特点,基于科学出版社2017年出版的《中国土系志·河北卷》中61个雏形土的土系信息,总结分析了其剖面形态特征、土壤理化性质测试数据、分类信息、农业生产性能等。其结果为:(1)雏形土在河北省内任何地域均存在,是河北省分布面积最广的土壤类型;(2)61个土系隶属于3个亚纲、8个土类、15个亚类和52个土族;(3)不同土系的剖面形态特征和理化性质差异较大;(4)河北省雏形土养分肥力普遍较低,农业生产性能宽广,高中低产土壤皆有。目前河北雏形土土族、土系存在明显的过渡划分而不利于指导农业生产,建议对土族、土系的划分方法和划分指标做适当的修改。 相似文献
9.
10.
农田土壤有效磷的时空变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苏省如皋市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农田土壤有效磷的时空变异特征可为作物合理施肥和识别农业面源磷污染重点控制区提供科学依据.以长三角地区的江苏省如皋市为例,对不同时期农田土壤有效磷的时空变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自1982年至2002年的20年间,有效磷在空间分布上有一定的变化,随时间整体呈持续增长的趋势,三个年代各土系有效磷平均值分别为3.51 mg kg^-1、6.73 mg kg^-1、12.43 mg kg^-1,但不同类型的变异特征有所差别.南部的壤质云母混合型热性石灰淡色潮湿雏形土(营防系)1982年至1997年出现下降但近年来有一定回升,其余土系在各个时段内呈现不同程度地上升.其中,由江淮冲积物发育而成的、分布于中西部的、质地较粗的砂质云母混合型热性石灰淡色潮湿雏形土(磨头系和桃园系)近年来与其他土系比较增长趋缓,由江淮冲积物发育而来的分布于东北部的东陈系和由浅湖相冲积物发育而成的分布于西北部的搬经系近年来增长较快.造成这些时空变异的主要因素有施肥管理、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和土壤性质等.从全市20a来有效磷演化趋势拟合的方程经过计算表明,按目前的增长趋势,大约经过24 a,土壤中有效磷含量有可能达到对水体产生危害性的临界值. 相似文献
11.
12.
江苏省如皋市土壤中量元素含量有效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平衡施肥提供依据,本文应用GPS定位技术采集了江苏省如皋市290个代表性土样,并对土样中钙、镁、硫、硅4种中量元素有效态含量进行了检测和评价。结果显示,全市土壤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硫和有效硅平均含量分别为4 570、403、26和144 mg/kg。如皋市土壤交换性钙、镁含量丰富,但在各土系土壤间分布不均。有效硫和有效硅同时存在缺乏和过高现象。整体来看,有近1%的土壤缺硅,约14%的土壤缺硫。土壤交换性镁和有效硅的含量为中等变异,交换性钙和有效硫的含量属于高度变异。相关分析显示,4种中量元素有效性与土壤pH、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如皋市土壤中量元素有效性不仅与成土母质关系密切,同时受土壤理化性状以及肥料施用的重要影响。今后中量元素肥料的施用应考虑多种因素,以实现平衡施肥。 相似文献
13.
川西部分地区的气候和地形不利于有机土壤物质的矿化分解,形成了具有机土壤物质特性的土壤,这类土壤与矿质土壤存在明显的区别。为了研究川西地区具有机土壤物质特性土壤的系统分类归属,选取川西地区6个具有机土壤物质特性的土壤剖面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成土条件、土壤剖面特征和理化性质的分析,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顺序检索供试土壤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确定其在系统分类中的地位。结果表明,供试土壤归属于有机土、淋溶土和潜育土3个土纲,细分为3个亚纲,4个土类和6个亚类。依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土族与土系划分标准》,建立了6个土族和6个土系。据此可知,具有机土壤物质特性的土壤并不全是有机土,也可能是淋溶土或潜育土;有机土并不一定具有机表层,如埋藏亚类的有机土。相比于发生分类,系统分类能够更准确地区分同一区域具有近似生物气候条件的土壤类型。 相似文献
14.
冀北地区盐碱化土壤系统分类的归属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第三版)》和《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土族与土系建立原则与标准(试用稿)》对冀北地区7个盐碱化土样进行了分类,共划分了4个土纲,6个亚纲,6个土类,7个亚类,建立了平地脑包系等7个土系。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分类亚类与发生分类亚类参比并无对应关系;部分盐碱化土壤并未在系统分类高级单元中体现盐碱特征,而在基层分类中对盐分含量和积累位置进行补充,表明系统分类的划分指标要求更严格,分类更标准。最后讨论了盐碱化土壤诊断层、诊断特性和土壤分析方法的确定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渭北旱塬侵蚀退化土壤生产力的恢复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侵蚀会降低生产力,威胁农业生产,因此,对土壤生产力进行恢复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人工剥离熟土层,模拟研究不同侵蚀程度下的土壤生产力,选取施肥和覆盖表土2种恢复措施,对其土壤生产力的恢复情况展开研究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土壤侵蚀能够使土壤的理化性状恶化,施肥和覆土均能很好地改善土壤密度和孔隙度等,并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及其他养分的质量分数。2)土壤侵蚀会降低作物产量,在不施肥下,每侵蚀1cm熟土层,玉米产量平均下降1.27%,施肥下每侵蚀1 cm熟土层,玉米产量比对照平均增加0.87%;而每覆盖1cm熟土层,玉米产量平均增加0.91%,但并不能完全补偿侵蚀造成的产量损失。3)利用土壤生产力指数模型(PI模型)计算出了不同措施下的生产力指数,发现:无肥下侵蚀的生产力指数最低,平均每侵蚀1 cm熟土层,生产力指数下降2.17%,施肥下平均每侵蚀1 cm熟土层,生产力指数比无肥增加1.09%,而平均每覆盖1 cm熟土,生产力指数增加1.29%;表明覆土较施肥更易提高土壤生产力。4)对产量和生产力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二者具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说明用生产力指数来衡量土壤生产力的高低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重庆市潜育水稻土发育特性和系统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重庆市境内7个发生分类的潜育水稻土典型剖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剖面形态特征观测和理化性质测定分析,探讨其发育特性和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CST)中的归属。结果表明,7个供试剖面主要位于丘陵山地下坡、坡麓以及江河沿岸一级阶地,质地多为粉壤土或粉质黏壤土,不同土壤剖面中游离铁分布有较大差异,潜育特征受到人为滞水和地下水的影响,主要出现在耕作表层和受地下水位影响的深度范围内。依据CST,7个典型剖面均具有水耕表层、人为滞水土壤水分状况、潜育特征和氧化还原特征,但1个剖面虽有水耕表层但无水耕氧化还原层而隶属潜育土土纲中的石灰简育正常潜育土亚类;其余6个剖面具有水耕表层和水耕氧化还原层而分别隶属于水耕人为土亚纲中的复钙潜育水耕人为土、铁聚潜育水耕人为土和普通潜育水耕人为土亚类,依据土族和土系划分标准,建立了5个土族和7个土系。值得注意的是,目前CST中简育正常潜育土尚没有反映人为水耕活动影响(即水耕现象)的亚类,因此可以考虑新增水耕简育正常潜育土亚类。 相似文献
17.
Soil properties, crop productivity and irrigation effects on five croplands of Inner Mongoli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a-Lin Zhao Jian-Yuan Cui Rui-Lian Zhou Tong-Hui Zhang Xue-Yong Zhao Sam Drake 《Soil & Tillage Research》2007,93(2):346-355
In the Horqin Sand Land, more than half of the original pasture area has been converted to farmland over the last century. A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from 2000 to 2001 on five croplands in the Horqin Sand Land of Inner Mongolia to examine differences in soil properties, crop productivity and irrigation effects across different soils in the region to assess their relative suitability for cultivation, in the face of continued pressure for conversion of these generally fragile, sandy soils to agriculture.Two irrigated croplands studied were originally sandy meadow (ISM) and sandy grassland (ISG), and three dry croplands were from sandy meadow (DSM), sandy grassland (DSG) and fixed sand dunes (DFD). Results showed that most measured properties of soils, and crop productivity, differed among the five croplands. The silt + clay fraction, bulk density, organic matter content, total N and P, available N and P, average soil moisture and temperature, plant height and aboveground biomass were as follows in the DSM|DSG|DFD soils: 51.1%|47.5%|24.3%; 1.44 g/cm3|1.49 g/cm3|1.58 g/cm3; 6.3 g/kg|4.6 g/kg|3.4 g/kg; 0.55 g/kg|0.33 g/kg|0.21 g/kg; 0.21 g/kg|0.17 g/kg|0.13 g/kg; 27.0 mg/kg|13.7 mg/kg|7.7 mg/kg; 2.9 mg/kg|2.9 mg/kg|3.0 mg/kg; 9.4%|7.0%|6.2%; 21.4 °C|21.7 °C|22.0 °C; 225 cm|220 cm|181 cm; and 2116 g/m2|1864 g/m2|1338 g/m2. Corresponding values for ISM|ISG soils were: 54.3%|47.9%; 1.42 g/cm3|1.49 g/cm3; 8.5 g/kg|6.4 g/kg; 0.58 g/kg|0.42 g/kg; 0.20 g/kg|0.19 g/kg; 29.0 mg/kg|23.3 mg/kg; 4.7 mg/kg|7.9 mg/kg; 13.0%|10.1%; 21.0 °C|21.1 °C; 266 cm|245 cm; and 2958 g/m2|2702 g/m2.In general, the ecological origin of a cropland was a stronger determinant of its current characteristics than was irrigation history, although irrigation was correlated with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organic matter content, some soil nutrient levels, and aboveground biomass productivity. Results indicate that fixed sand dunes should not be converted to cropland because of their very sandy and poorer soil, lower biomass productivity and greater wind-erosion risk. Although both the sandy meadow and sandy grassland may be reclaimed for farming, the cropland derived from the sandy meadow had higher resistance to wind erosion and higher crop productivity, so is somewhat more suitable than sandy grassland. 相似文献
18.
矿山土壤特性及其分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矿山土分类是认识矿山土壤的基础,对矿山土壤系统分类研究是进行矿山土壤改良和植被重建的重要基础。本文从物理、化学、生物和污染4个方面阐述了矿山土壤特性的变化及其对矿山土壤系统分类的影响,并对分类名称、依据、指标体系和分类方法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目前,矿山土壤系统分类大多以其特有属性作为分类指标,运用光谱技术、模糊均值法和神经网络模型等方法完成分类。但这些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建议今后因地制宜地选取定量化分类指标,探索将主成分分析等数学模型与光谱等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矿山土壤系统分类,以期为今后矿山土地复垦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基于江苏省191个部、省级大中型工程水土流失观测和调查数据,对江苏省点、线式工程水土流失的主要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点、线式工程施工期水土流失量均占到了总水土流失量的90%左右,线式工程水土流失强度(200.00 t/hm2)大于点式工程的水土流失强度(151.37 t/hm2);点、线式工程土壤侵蚀强度均在强度及以上等级;两类工程占地面积与施工期水土流失量均存在线性正相关关系(R点2=0.9318,R线2=0.9439),且两类工程扰动后土壤侵蚀模数与单位土石方填挖量均存在正相关关系(R点2=0.9595,R线2线=0.9324)。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