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0 毫秒
1.
云南省耕地垂直空间转移规律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ArCGIS中利用1986、2000年2期土地利用变化遥感调查数据、云南省数字地形模型(DEM)及2005、2007年云南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来分析云南耕地的垂直空间转移规律,并用SPSS来分析驱动耕地垂直空间转移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云南耕地有从地面坡度小的坝区及地面坡度〉25°的陡坡地向缓坡区及中坡度区转移的趋势;影响耕地垂直空间转移的主要因子是政策及政府行为;坡度、经济水平、人口对耕地变化有影响,但不是耕地垂直空间转移的主要驱动力,其影响力不明显且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2.
为充分合理利用耕地资源,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从耕地利用程度、耕地投入水平、耕地产出水平及可持续性指标方面选取16个指标构建内蒙古耕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和综合指数法对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测算,并借助arcGIS对耕地集约利用得分进行分级和空间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耕地可持续水平和耕地投入水平对耕地集约利用影响较大;内蒙古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空间差异较大,耕地集约利用具有空间集聚性。  相似文献   

3.
探究贵州省望谟县乐元镇耕层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异规律,为土壤肥力评价和管理工作,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指导.以望谟县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壤图及耕地地力评价数据库为材料,利用ArcGIS1O.0地统计分析模块中的克里格法,分析望谟县乐元镇耕层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变异性,对比选择最优的克里格插值模型.结果显示:望谟县乐元镇耕层土壤有机质拟合的最优理论模型是二次有理式模型,搜索方向为8 Sectors,搜索点数为2~12是较好的选择,R2为0.926; C0/sill值为0.76,表明耕层土壤有机质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空间相关性减弱,并逐渐趋于均一化;通过绘制有机质的克里格插值分布预测图,为研究区有机肥的施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耕地地力评价是摸清我国耕地资源状况,提高耕地利用效率,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本文运用GIS技术,将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和村级行政图进行叠加来确定评价单元,选择气候、剖面性状、耕地理化性状、耕层养分状况、土壤管理5个方面的11个评价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确定其权重,对甘州区耕地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甘州区耕地中2级和3级耕地占耕地面积的绝大部分,评价结果与现实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5.
贵德县域耕地土壤养分含量空间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建兰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3):110-112,127
以青海省贵德县耕层土壤(0~20 cm)为研究对象,利用GIS和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该地区的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有效铁、有效锌等养分含量的空间分布,探讨养分含量变化规律、空间分布规律及变动原因。结果表明:贵德县土壤速效钾、有效锌含量处于高水平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61.48%、99.26%;有机质处于低水平的面积占总面积的48.05%,而碱解氮含量处于中水平的面积占总面积的53.16%;有效铁含量处于低水平的面积占总面积的72.96%。  相似文献   

6.
GIS支持下的区域耕地质量评价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通过设立耕地代表性样区开展实地采样调查分析 ,利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法筛选和确定区域耕地质量评价的主导因子及其权重 ,借助 GIS技术和动态聚类模型进行区域耕地质量评价 .结果表明 ,有机质含量、≥ 1 0℃积温、道路通达度、CEC、坡度、质地、地下水位和全 K含量等 8个因子与耕地粮食产量关系极为密切 ,可作为闽侯县耕地质量的主导评价因子 ,其中以有机质含量、≥ 1 0℃积温、道路通达度、CEC和坡度对耕地质量的影响较大 ,合计权重达 80 %以上 .闽侯县耕地资源总体质量不高 ,中低产耕地占 68.0 1 % .全县耕地主要限制型为砂、粘、冷和瘦限制 ,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 2 5 .0 4%、1 2 .5 8%、1 2 .1 7%和 1 5 .2 7% .GIS与数学模型集成方法可为快速、准确评价区域耕地质量及动态监测提供理想途径  相似文献   

7.
基于GIS技术,根据印台区耕地第2次土壤普查资料和“测土配方施肥”采样调查分析结果,利用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对铜川市印台区耕地地力进行了定量评价分级。结果表明,印台区总耕地面积为19 177.85 hm2,占总土地面积的31.50%;其中一级地、二级地、三级地、四级地和五级地的面积分别为3 692.66、4 991.53、2 644.04、6 568.90 hm2和1 280.72 hm2,质量较低的四、五级地占地比例很高,达40%以上;地力水平整体处于国家标准的中等偏下等级。影响耕地地力水平的主要限制因子是地形起伏较大、地块分布散碎,缺乏灌溉条件和基础设施较差;今后应加强有限耕地资源的保护,大力开展土地整理,兴建水利工程,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一定数量的高标准基本农田。  相似文献   

8.
采用联系度改进的TOPSIS法、邻域评估、极限条件和综合指数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耕地边际化进行预测并探讨转移方向,对转移结果进行生态价值评估,研究表明:(1)海拔、坡度、起伏度、灌溉距离、交通距离和耕作距离(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对耕地完全边际化影响较大;(2)研究区共有21 455.78hm2耕地可能发生转移,其中林地9 519.73hm2,园地47.01hm2,草地11 889.04hm2;且转移后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比转移前上涨17.09千万元.  相似文献   

9.
刘逦  李智国 《安徽农业科学》2015,(8):292-294,296
从省域和市(州)2个尺度以及耕地集约利用最本质特征——投入和产出两方面入手,选取粮食播种面积、中间投入指数、粮食单产、复种指数等指标深入研究云南省耕地利用集约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996 ~ 2012年云南省耕地集约利用度整体上升,但因迪庆、怒江、丽江和西双版纳等区域受自然经济等各方面因素综合影响,耕地集约利用度有所下降.云南省整体投入强度上升,但因劳动力大量转移,资本投入的增加不能完全弥补劳动投入的减少,故出现像玉溪这样大量投入资本而耕地集约利用度未能有效提高的情况.国家应提供相应政策鼓励农户在生产活动中劳动和资本投入的积极性,以保证耕地产出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10.
张珍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6):82-85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输出,农村耕地呈现大面积撂荒.根据静宁县最新土地调查成果,运用GIS技术研究了该县耕地撂荒现状及空间分布特征,以及耕地撂荒产生的原因,据此提出了解决耕地撂荒的对策建议,这对解决静宁县耕地撂荒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满足云南省未来人口发展所需粮食为出发点,通过对粮食供需、耕地总量及占用趋势、人口发展进行分析,运用Logistic预测模型确定未来人口数量、耕地需求量等相关因子,从而计算出耕地供需量并对云南未来耕地的供给、需求进行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按照当前耕地变化趋势,云南省耕地能够满足未来人口发展的粮食需求。并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为保障耕地、确保粮食安全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工作的基础上,研究基于GIS的耕地质量等别更新的技术方法,以推进耕地的管护工作,加强耕地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13.
基于GIS的耕地地力评价研究——以农五师89团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综合指数法对农五师89团耕地地力进行评价.[方法]以农五师89团为研究区,充分利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取得的数据,收集整理相关图件和其它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GIS 技术等进行耕地地力评价.[结果]农五师89团耕地四、五级地所占比例较大,分别为28.64;、35.34;,一级地和六级地较少,不足总面积的4;,二级地、三级地分别占总耕地面积的13.70;和16.19;.[结论]农五师89团耕地大部分属于中等水平,中低产面积较大,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种植规划.  相似文献   

14.
选取1999~2006年为研究时段,对此期间江苏省耕地资源的数量变化特征和区域差异进行了分析,并借鉴人口地理学中人口重心的计算方法对其分布重心的转移趋势进行了计算。在此基础上,还利用与耕地变化相关的一系列统计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江苏省近年来耕地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影响江苏省耕地资源变化的因素可以归纳为社会经济发展因素、农业科技进步以及人口系统压力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的皖南山区茶叶种植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石台县为例,运用ArcGIS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利用石台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采样调查分析结果,该研究通过确定评价单元,建立了具有区域特色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耕地自然要素评价综合指数法对石台县茶叶种植适宜性进行定量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16.
基于RS与GIS的烟台市耕地资源动态变化与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RS与GIS技术,调查了1992~2002年烟台市土地利用状况,分析了烟台市耕地动态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耕地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李洁  林鸿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731-4732,4757
依据1998~2008年《河南省统计年鉴》,采用灰色预测模型及时间序列模型对河南省耕地承载力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虽然河南省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渐降低,增长的趋势逐渐放缓,但是由于基数较大,人口于2010年将突破10000万,人口压力依然较大;2010~2025年河南省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呈平稳增长趋势,平均年增长10.27%;河南现有耕地资源仅能承载温饱水平下的人口数量和人民的日常生活,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耕地资源紧缺的问题将会日益突显,最终将阻碍河南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针对现有耕地难以承载不断增长的人口与粮食安全的问题,提出了严格实施土地利用规划,提高农民自觉保护农地的意识,建立行之有效的耕地保护机制,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工作,加大执法力度,提高耕地利用效率七大保护耕地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耕地资源和粮食安全状况关系到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该研究在明确城镇化、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的内在关联的基础上,基于P-S-R模型构建预警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各项指标进行测算得到警度判定值,以对云南省17年以来耕地资源和粮食安全的发展演变态势进行综合评价,并对云南省1996~ 2012年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指标总价值进行三次曲线拟合,通过系数分析云南省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最后分析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基于云南省525户农户的随机问卷调查结果,研究农户种植耕地的来源与差异。结果显示,农户种植耕地绝大部分来源于自家承包地,而只有少部分来源于转入;农户之间的耕地流转活动仍处于较低水平,农户家庭种植面积相对偏小且较为细碎化,应采取措施来促使农户转入耕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