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退耕还林促进产业大发展2002年,退耕还林的春风吹绿了重庆市秀山县的山山水水,为贫穷的“秀山人”带来了“富”的希望。4年来,全县共实施退耕还林工程38.48万亩,涉及27个乡(镇),136个村,5万余户村民,使38.48万亩荒山、坡地变为茂密的绿林,其中新植经济林为2.41万亩,生态林达36.  相似文献   

2.
耀州区焦坪村土地面积7000余亩,其中沟坡地占到4000余亩,全村4个村民小组235户907人,花椒种植面积达到5800亩,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该村在花椒产业中,结合村情,理清发展思路,聘请有关部门协助制定了五年发展规划,铺设了环村油路、建设移民新村、实施旧村改造、建设文化  相似文献   

3.
《世界竹藤通讯》2021,19(2):93-I0006
杭州临安千茂竹笋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2年,由当地拥有竹林、竹山和具备一定产业技术的村民自愿入股组成,是以专业从事竹笋种植、加工、流通为主业的股份制合作企业,入股社员共计14户,辐射带动2000多户,2018年产值1100万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4.
<正>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孙喜玲,是河北省张家口市沽源县长梁乡大石砬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作为带头人,她成立了九林种植合作社,带领全村580户1356人脱贫致富,实现了从“脏乱差”到“美如画”的蝶变,取得脱贫攻坚和生态建设双赢。一心带动全村富孙喜玲的家乡大石砬村,距县城35公里,辖4个自然村,全村总面积4.3万亩,其中林地面积2.1万亩。2016年,该村尚属河北省深度贫困村。全村578户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391户。  相似文献   

5.
<正>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油茶生产历史悠久,素有“湘西南天然油库”的美誉,是“中国茶油之都”、全国油茶生产重点县、全省油茶千亿产业发展核心区。近年来,邵阳县立足产业基础和优势,聚焦“六化”发展要求,大力推广“公司(合作社、大户)+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培育油茶种植个体大户382家、专业合作社116家、公司24家,其中500亩以上的大户64户、省级示范社4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5家、国家林业标准化示范企业1家;累计新造油茶林28.6万亩,实施油茶低改18.3万亩,  相似文献   

6.
1994年春,当阜南县城郊乡大张村党支部书记刘国华动员村民种植银杏树时,村里人都说他是“瞎胡弄”。说啥也不愿意种。如今这个村130多户栽银杏150亩,计1.7万棵,育苗7万棵,仅此一项人均收入400多元,70%的农户达到小康生活水平。村民高兴地说:“种上1亩银杏树,等于养了一个哑巴儿”。刘国华被村民称为“银杏书记”。  相似文献   

7.
《湖北林业科技》2019,(5):F0002-F0002
沈腾,男,28岁,中共预备党员。2013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现任益华农(湖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孝昌梦里花园花木合作社联合社创始人、秘书长。2013年,大学毕业的破然选择回乡二次创业。依托家乡花木优势产业,在孝昌县周巷镇和丰山镇流转600亩土地,创办益华农(湖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益华农),主要开展苗木种植销售、生态农业、项目咨询服务、草坪种植销售、园林绿化施工等业务。截至目前,“益华农”土地流转总面积达800余亩,其中生态种植园300亩,绿化草坪种植400亩,储备用地100多亩。六年来总投入1200多万元,带动年均就业达2400多人次,年发放工资87.2万元;直接链接建档立卡贫困户405户,户年均增收4800元左右;帮扶自助创业3户,年均增收2.6余万元。  相似文献   

8.
连日来,江西省永丰县瑶田镇梁坊桥村村民洪荣华等培育的苗木供不应求。梁坊桥村是远近闻名的苗木专业村,50余户农民家家育苗。去年,全村育苗200亩,出售苗木2000万株,总收入达80万元,户均收入1.5万元。  相似文献   

9.
宁蒗彝族自治县的“三、三、五”工程是在“六五”计划后期,在农业区划的基础上,经过调查研究、综合论证后确立的一项具有战略性的经济林果开发工程。这项工作以发展3万亩梅子、3万亩花椒、5万亩苹果而得名。这项工程从1984年开始实施,到目前为止,已种植花椒3万亩,梅子3.46万亩,苹果4.5万亩。这些果木大多数已进入初果期,1992年,全县苹果产量达100万公斤,收入近100万元;干花椒产量1.5万公斤,收入24万元;梅子产量9万公斤,收入14万元。山区农民从发展林果业中得到实惠,其中收入达到百元以上的农户有2000多户,千元以上的农户有400多户,万元以上的农户有2户。如今“三、三、五”工程已成为贫困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骨干项目和龙头产业。  相似文献   

10.
<正>"我们的黑甜甜葡萄口感好、保存期长,每年的八九月份都会吸引大批的采摘游客。他们在这里可以吃农家饭、住老式火炕,体验田园生活的乐趣。"手捧一串刚刚摘下的葡萄,勃利县田园音乐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田作林对记者说。勃利县田园音乐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是七台河市勃利县青山乡奋斗村13户村民成立的集葡萄种植、甜玉米种植加工、民俗体验、特色餐饮、田园观光等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如今还在发展完善当中,年收入在200万元左右,带动400多户村民走上致富路。  相似文献   

11.
杜勇 《云南林业》2011,(6):40-41
云南省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十年来,共完成工程建设任务2353.5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533.1万亩,荒山荒地造林992万亩,封山育林170万亩;完成巩固成果项目建设后续产业种植594万亩,补植补造64.4万亩;累计完成投资127亿元,工程覆盖129个县,惠及130万户、544.6万退耕农民。  相似文献   

12.
为深入推进实施乡村振兴,切实巩固旺苍县脱贫摘帽成果,紧紧围绕县委、政府“1+3”大农业战略指导,坚持决胜脱贫攻坚、强化示范引领、尊重农民意愿、兼顾非贫困村四个基本原则,县林业局精心谋划推进2020年度林业产业扶贫项目建设。2020年,共投入县级财政涉农整合资金945.975万元,规划实施核桃综合管护、林下中药材种植、核桃品种改良、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造林补贴等5个林业产业扶贫项目,其中综合管护核桃1万亩,实施核桃品种改良0.8万亩,新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0.43万亩,建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1个,新发展笋用竹0.45万亩。截至目前,已完成前期开工筹备及方案编制工作,并按照建设程序要求,将于2月底完成项目立项,3月初按程序启动项目实施。  相似文献   

13.
一是政策红利惠民点。及时兑现退耕还林补助资金397.71万元,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346.87万元。大力动员贫困户参与340亩国有林地及23.53万亩公益林管护任务,人均增加劳务收入23.21元;二是技术培训助民点。定期组织林业专家开展技术培训,建立科技人员挂村帮扶机制,举办农民夜校,与贫困户面对面指导。全年共举办林业科技培训15期,开展科技赶场下乡11场,共培训林农3200余人次;三是产业带动增收点。通过“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大力发展杂交构树、藤椒、香桂等林业特色产业5400亩,带动729户贫困户2108人;四是定点帮扶联心点。开展文艺汇演、以购代扶、慰问等活动,筹集善款近13万元,解决贫困村工作经费5万元,购买1.5万元办公设备改善贫困村办公条件。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兴隆县“你我他”山楂合作社社长史恩来近日喜上眉梢:他的合作社今年收储的近6000吨山楂卖了850多万元,带动5个乡镇414户农民户均增收2万余元。这是承德市“依托生态、培育产业、促民增收”战略的成效缩影。  相似文献   

15.
<正>2008年以来,文山州启动了500万亩木本油料产业建设项目。经过多年发展,木本油料产业化水平稳步提升。同时,积极探索"企业+农户+基地"、"林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和"村集体与村民共建"4种木本油料产业发展模式。通过8年多的努力,目前全州累计发展木本油料种植达389.4万亩,其中:油茶种植面积达191.8万亩、核桃种植面积达197.6万亩。累计木本油料年产量达1.4万吨,综合总产值达10.8亿元,农民人均木本油  相似文献   

16.
一、教场村里看林改,落实林权成共识 教场村辖三个村民小组,103户,366口人.全村共有土地面积近3000亩,其中耕地面积1500亩(其中已实施退耕还林500余亩),集体林地面积1370.8亩,其中林改前已流转林地30亩,村上统一经营林地1340.8亩.  相似文献   

17.
扶绥县中东镇新灵村新灵鹏森林下经济开发专业合作社充分挖掘当地资源优势,带动68家农户,在桉树林下种植砂仁4000多亩,又在林下养殖蜜蜂,开展复合经营,年销售收入超过500万。  相似文献   

18.
宁国市恩龙生态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是一家集林木种苗、特色林果、生态旅游三大产业于一体的省级林业龙头企业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规模达5000余亩。总资产逾亿元。 目前,公司拥有林木种苗近百种,苗圃基地面积3000余亩;恩龙科技示范园特色林果已发展银杏1800亩,桃、梨、杨梅200余亩;在生态旅游项目上依托竹林松涛、千亩银杏、澄碧湖水等自然景观,开发建设了恩龙生态度假区,恩山庄在2003年被评为“三星级旅游饭店”;公司投资建设的“世界木屋村”一期工程——中华民俗风情园已于2004年10月开园,现已有苗、傣、佤、蒙古等10个民族村寨。 恩龙公司计划在五年内。实施万亩种苗基地扩建项目,建设万亩特色林果基地,并将恩龙“世界木屋村”打造成为国际知名旅游度假区和国内旅游知名品牌,投资开发板桥省级自然保护区,争创国家级农林产业化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19.
3月24日,容县人民政府在侨乡广场举行广西容县2006“春兰行动”启动仪式。容县兰花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来兰花产业发展方兴未艾,爱兰、养兰在容县蔚然成风。目前,全县种兰养兰人数达3000多人,兰花种植面积近1000亩,具有一定规模的兰花基地5个,兰花产业已成为容县继沙田柚后的又一品牌,一些下岗工人、农村困难户通过种植兰花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鉴于容县兰花资源优势及兰花产业发展的广阔市场前景,容县县委、县政府决定组织开展“春兰行动”,通过对城镇下岗工人、农村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困难户(包括五保户)提供兰花种苗,进行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沭阳县扎下镇扎西村大街小巷、田头路边连日来热闹异常,该村种植繁育的德国鸢尾、银边扶芳藤、日本光叶石楠、六月雪等特色花卉苗木,每天都吸引来一批又一批的客商。据介绍,扎西村共有186户人家,其中180户从事花木业,花木种植面积2200余亩,年销售总收入达1600余万元,占农业总收入的95%以上,是远近闻名的“花木状元”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