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森林公园规划的景观生态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公园规划中引入景观生态学,有助于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控制污染物扩散等目标。要实现这些目标,在规划中应坚持避免阻断野生动物迁移路径,避免分割大型生境缀块等原则。  相似文献   

2.
以广东鹰扬关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为例,在详细分析当地景观资源的基础上,基于地带性森林植被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原则和打造以森林旅游、自然教育、生态体验等为主题的城郊型省级森林公园的目标,阐述了森林公园的功能定位、规划原则和分区规划.在功能分区的基础上,提出了协调控制区的概念,为森林公园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森林公园资源的特征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16,自引:8,他引:8  
通过对浙江省森林公园资源的调查,从优良的生态环境、丰富的生物资源、千姿百 自然地形地貌、千变万化的天象资源和丰富的人文资源等5个方面阐述了森林公园资源的特征。对浙江省有代表性的淳安千岛湖森林公园温州雁荡山森林公园和临安青山森林公园的生物资源和景观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比较,提出了森林公园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将保护放在首位,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基础的建设应以不引起森林公园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走进自然、回归自然的森林生态旅游逐渐为人们所喜爱。以北京市军庄古梨森林公园为例,着重探讨了森林公园建设对京白梨种质资源的保护作用,分析了公园所具有的自然景观资源、水体景观资源、天象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并对公园的规划进行了总体布局。  相似文献   

5.
开发与建立森林公园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发展森林旅游促进地方经济、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有效途径。阐述建立森林公园的重要性,并对建立森林公园提出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6.
开发与建立森林公园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发展森林旅游促进地方经济、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有效途径.阐述建立森林公园的重要性,并对建立森林公园提出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7.
西双版纳景洪市城市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晓梅  刘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9333-9335
介绍了景洪市的地理区位、气候及城区概况。在分析景洪市植被系统组成、物种多样性、珍稀濒危保护物种、外来物种、植物资源现状的基础上,规划了7项生物多样性保护建设内容,包括:重点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努力建设森林公园,开展科学普及工程建设;设立野生生物禁猎(采)区和连接廊道;加强野象谷公园的建设,并将该区域建设成为动物园;加强城市公园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中的作用;在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中加强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防止入侵种危害。提出了"确定模拟自然的城市园林植物群落,形成城市植物生态系统;确定城市园林植物的物种基数,达到保护与发展物种多样性的目标;应用乡土植物与外来植物相结合规划,形成园林景观的多样性;引种驯化新的园林植物和培育新的园林植物品种,丰富园林植物的多样性"4项城市绿地生物多样性的应用对策,以及"城市周边乡村经济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共同发展;保护物种和综合治理栖息地;充分利用迁地保护方法开展生物多样性的保护"3项城市绿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前人们进行生态旅游的同时对人文景观也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人文景观丰富,合理利用将大大提高景观质量。森林公园以自然景观为主,笔者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对其人文景观资源进行调查及评价,分析该地区民族文化利用的特点,并针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存在的问题,提出森林公园建设中要重视人文景观资源的保护,要突出地方独特的民族文化,重视旅游产品多样性的开发。  相似文献   

9.
连平县金花洞县级森林公园的规划功能包括森林生态体验、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康养、林业科普教育等,其建设目标是为人们提供一个回归自然、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休闲健身、登山揽胜的好去处,为培养青少年认识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提供良好的林业科教场所。该文在对金龙洞森林公园现状与景观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森林公园规划与建设构想的主要原则与思路,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探讨环境保护与发展经济二者之间存在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来阐述我国必须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在发展中保护 ,在保护中发展 ,坚持经济建设 ,环境保护同步规划 ,同步实施 ,同步发展 ,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目前人们进行生态旅游的同时对人文景观也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人文景观丰富,合理利用将大大提高景观质量。森林公园以自然景观为主,笔者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对其人文景观资源进行调查及评价,分析该地区民族文化利用的特点,并针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存在的问题,提出森林公园建设中要重视人文景观资源的保护,要突出地方独特的民族文化,重视旅游产品多样性的开发。  相似文献   

12.
森林公园建设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以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优化森林生态环境为目的。森林公园是以大面积森林为基础,生物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相对集中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林区或郊野公园。本文针对燕栖湾森林公园的特点,分析评价园内风景资源,并就景区建设提出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从森林生态旅游的内涵特点入手,以柳州君武森林公园为例,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立足特色资源,创造性地提出: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原则、引入森林文化与民族文化、开发多元化的森林生态特色旅游项目、实施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相结合、借助现代化的营销手段的五大可持续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森林公园是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娱乐为一体的场所,以自然景观为基础,以人文景观为依托,已经成为森林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河北承德森林公园为例,浅谈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15.
子午岭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与开发利用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子午岭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罕见的人文景观,符合当前人们“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需求,是开展生态旅游的理想地域。在对子午岭自然保护区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按照《森林公园规划规范》中的相关规定,对这一区域的旅游资源与发展条件进行了科学评价和分析,为保护区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合理开展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评价结果认为,子午岭自然保护区景观资源及开发条件总评价值为44.24分,符合一级森林公园标准,且开发条件较为优越。  相似文献   

16.
城市休闲森林公园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的为满足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与居民休闲需求的一个新概念,旨在规范城市休闲森林公园建设,使城市休闲森林公园成为重要的生态屏障,实现宁夏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古雁岭城市休闲森林公园规划设计的实例研究,总结规划中的基本原则,功能分区,植物设计等基本内容,坚持科学性、生态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设计理念,通过植物景观序列的组合、休闲步道及景观平台的布置等措施,将古雁岭打造成为集观赏、休闲、健身、娱乐为一体的城市森林公园。  相似文献   

17.
黄龙岗城市森林公园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双跃  孙代佳  刘立兴  龙彩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473-3474,3522
根据黄龙岗森林公园所在区域的立地条件和开原市的总体规划,利用生态学原理之边缘效应,从项目概况、规划性质和目标、规划的依据和原则、总体规划和经济技术指标5个方面对其进行规划设计。通过规划设计不仅使该公园成为开原市人们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和生态保护、培育的场所,还使其成为向外界展现开原市自然生态和地方文化底蕴的窗口。  相似文献   

18.
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过程中,应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利用乡村历史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地将乡村历史文化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在促进乡村历史文化繁荣发展的同时,带动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烟台市福山区富家社区为例,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家族文化三方面阐述其历史文化资源,分析在其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政府应承担的责任,同时从保护意识的提高、参与机制的建立、专业人才的培养三个角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赵志强  吴妍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816-14818
采取分区与分类保护相结合的方法,对哈尔滨松江湿地进行保护与培育规划,强调应保护资源的多样性和稳定性,保护资源的完整性与原生性,恢复并保护生态系统,在此基础上将区域划分为生态景观保护区、自然景观保护区、风景恢复区、风景游览区和发展控制区,提出不同的保护开发策略,并对湿地资源、动物资源、水域景观、湿地修复等专项进行培育规划,同时对外围保护地带加以控制,以凸显"江.岛.城"的城市景观格局,实现"人.景.城"和谐发展的目标,强调宝贵的城市湿地资源在城市开发建设中的保护与培育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应因地制宜地在理论及具体方法的研究中引入新的理论和方法,使保护与规划更有效地进行,为后期规划提出科学性、操作性强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4月14日转发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医药局、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农业部、商务部、卫生计生委、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林业局、保监会制定的《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规划》提出了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坚持资源保护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坚持提高产量与提升质量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明确了实施野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