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低保制度好,困难农民得温饱,百姓都夸政策好。”这是现在流传在农村的一句顺口溜。质朴的言语,道出了贫困农民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到来的喜悦之情。  相似文献   

2.
魏来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711-10713
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在我国已全面铺开,然而筹资困难始终是这一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限制要素。鉴于国内外社会保障发展的经验教训,我国政府不可能包揽农村医疗保障的全部筹资。因此,当前新农合筹资来源仍然要坚持多方负担的基本原则。研究认为,我国政府在新农合制度中承担了主要筹资角色,即一方面“拉”农民参加新农合;而另一方面,当前我国宏观农村经济政策走向以提高农民收入为中心,又“推”动了农民提高筹资能力。今后主要是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确保“推”“拉”结合,构建一个长效且随经济发展而逐步提高筹资水平的筹资机制。  相似文献   

3.
李圣军 《农业展望》2010,6(2):33-36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拉动点总体不断下降,城乡消费差距也日益拉大,但农村消费潜力巨大。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政府实施了“家电下乡”政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对农村的财政补贴力度,但这些政策启动农村消费的效果有限。为进一步启动农村消费,必须改变城市单方面制定人口流动政策的局面,使农民“有钱消费”。要继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使农民“有钱敢消费”。要提高农村市场商品供应和财政补贴的针对性,使农民“称心如意”地消费。  相似文献   

4.
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实践证明,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是完全正确的,符合农村实际,符合农民利益,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必须长期保持稳定。巩固“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成果,最重要的是广大农村干部要自觉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带领群众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村发展,保持农村稳定,使农民长期得到实惠。一是落实土地承包政策。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坚持这个基本经营制度,关键是落实土地承包政策,稳定土地承包关系,这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各地要继续落实好中央关于土地承包期再…  相似文献   

5.
1、党的减负政策在农村成效显著,但增收仍然缺乏有效途径。作为减轻农民负担的税费改革政策在基层的作用已经开始发挥,乱摊派、乱集资现象随之消失,农民每年上缴的费用相应减少,手中可以自由支配的余钱增多,自然农民对“取消农业税”的政策就普遍表示拥护。不可否认,农民对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英明政策总体上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6.
人才通向农村的屏障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是党和国家及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并把党和国家有关“三农”政策落到实处还有相当距离。本从立足“三农”,为农村培养人才这一核心出发,从观念、制度和投入几个方面总结、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人才通向农村必须进行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投入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加”,“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化,农业税、牧业税、特产税全部取消,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强”。这是对过去5年“三农”工作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我们看到,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强农惠农制度和政策。这些制度和政策含金量高、覆盖面广、操作性强,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8.
<正> 我省由于坚持把深化改革置于首位,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农村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完善农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民家庭经济收入显著提高。“七五”时期  相似文献   

9.
2004年,胡锦涛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指出:“解决农业的出路既要靠政策,靠改革,靠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又要靠科学技术。”从长远和根本上说,开辟我国农业发展的广阔前景,关键在于农业科技进步。因此,要继续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稳定发展,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促进农业科技进步,这才是抓到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牛鼻子”。  相似文献   

10.
近来年,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适应农村改革发展的形势要求,认真落实党的农村政策,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11.
进一步放活农村经济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小杏 《广西农学报》2006,21(1):53-55,63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农民收入虽然有所增加,但农村经济受到人口和自然条件等诸多因素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要使农民尽快富起来,国家应加大对“三农”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农民兴办各种经济实体,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进一步放活农村经济,变输血型为造血型,使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度缺陷及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存在着正式制度滞后、非正式制度缺失、现有制度存在着缺陷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创新,具体措施包括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内部设置资格股、投资股、捐助股;建立二次分配机制和弹性红利分配政策;“双附加”制度以及外部宏观制度环境创新等。  相似文献   

13.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始终是困扰我国经济建设、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问题,过去、今天和将来都不能回避。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城乡统筹,调整政策取向和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大报告总结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明确指出壮大县域经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目前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而且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路径依赖”,与转移路径配套运用的政策制度滞后。已有路径已无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高效转移,无法带领农民融入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农村劳动力转移陷入困境。创新转移路径势在必行。本文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路径的疏导治理出发,力图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得到突破与完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社会学的角色功能理论为框架,分析了我国从反市场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变中农民经济角色的演进和政府职能的转换过程,确立了市场经济要求农民成为最基本的经济主体和政府作为个人经济活动派生出来的公共人应充当“裁判”和“导演”角色的理论支点。籍此提出政府的市场职责是:注重市场制度安排,正确运用市场机制“看不见的手”和宏观调控“看得见的手”指导并调节农村市场经济活动,即构建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产权制度;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搞好宏观经济调控,协调工农、城乡利益矛盾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自1992年集中开展农民负担项目清理工作,2002年取消屠宰税、农村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农业特产税及乡统筹费等面向农民征收的政府性收费,2004年对种植粮油作物的农民免征农业税,2005年,率先在全国告别了延续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全面停止征收农业税。2006年,实施以“三改革、一化解、一建立”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全面取消固定面向农民收取的村提留金。至此,在政策和制度层面上,除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以外,已经不存在专门面向农民收取的税费项目,一时间,社会人士认为浙江农民的“零负担”时代到来了。然而,后农业税时代的浙江农民真的已经实现了“零负担”吗?农民负担问题真的得到彻底解决了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有赖于又好又快地发展农村经济。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动力,主要来自于党的惠农政策刺激的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和要素投入加大,由结构调整或制度创新所形成的发展优势和效率并不明显,粗放型经营仍是农村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本文强调大学生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构成要素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难题,1949年后中国政府在“三农”问题上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从解放初的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再到1958年的人民公社,以及1978年后的农村家庭承包制,这些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但成功只限于农民的温饱解决了,农民却始终没有富裕。文章从分析和反思家庭承包制和农村合作经济人手,提出了新农村建设时期的农村应该走村镇化和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的道路,并用天采湖旅游区新农村建设的例子进行了论证。在走村镇化和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的道路上,我们又导出了政府的主导是关键,只有在政府主导下走村镇化和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的道路,“三农”问题才能很好的解决,农民才能富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不但要从农业产业制度上做文章,而且还要从中国农业金融制度安排上散文章,不断调整政策,适应农业产业化的需要,实现三农的产业化解,扎扎实实解决“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以及农村信用社亟待改革的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有赖于又好又快地发展农村经济.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动力,主要来自于党的惠农政策刺激的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和要素投入加大,由结构调整或制度创新所形成的发展优势和效率并不明显,粗放型经营仍是农村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本文强调大学生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构成要素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