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采精频率对种公猪精液品质造成的影响,本试验采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仪检测了四川某种猪繁育场的10头长白种公猪在不同采精频率下(1、2、3、4、5次/周)的精液,分别其对精子活力、密度、精液量、精子结构变化和精子运动性能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精频率为3次/周时,精子密度最高,与采精频率为4次/周的精子密度差异不显著(P> 0.05),与采精频率为1、2和5次/周时的差异显著(P> 0.05);采精频率为3次/周时精子活力和活率最高,与采精频率为5次/周时的活力与活率差异显著(P> 0.05);精子总数在采精频率为3次/周时最多,精液量未呈现出规律性变化,但在采精频率为1次/周时最多,与采精频率为5次/周时的差异显著(P> 0.05)。综上所述,采精频率为3次/周时精液品质最佳;采精频率为4次/周和2次/周时精液品质次之。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采精频率对杜洛克、大白、长白种公猪精液品质的影响,并确定不同品种种公猪的最佳采精频率,试验选取12月龄体重相近的健康杜洛克、大白、长白种公猪各6头,分5个不同采精频率阶段采精,即第1阶段(A组)为1次/1 d,第2阶段(B组)为1次/2 d,第3阶段(C组)为1次/3 d,第4阶段(D组)为1次/4 d,第5阶段(E组)为1次/5 d,每个阶段采精3次,一个阶段采精完成后,公猪休息一周,然后开始下一个阶段采精,采精完成后对每份精液的精液量及精子密度、活率和畸形率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三个品种种公猪精液量及精子密度和活率随采精频率的降低均总体呈升高趋势,精子畸形率随着采精频率的降低呈现下降趋势;杜洛克种公猪C组的精液量、精子密度、精子活率较佳,E组精子畸形率最低,但与B、C、D三组精子畸形率差异不显著(P>0.05);大白种公猪B组精液量较佳,D组精子密度较佳,C组精子活率较佳,E组精子畸形率最低,与D组精子畸形率差异不显著(P>0.05);长白种公猪C组精液量较佳,D组精子密度较佳,C组精子活率较佳,E组精子畸形率最低,与D组精子畸形率差异不显著(P>0...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电刺激采精技术能否在甘肃高寒牧区藏系羊繁殖中推广应用,该技术是否对公羊精液品质和采精量有影响,项目课题组在甘肃省天祝县旦马乡进行了牧区藏羊种公羊电刺激采精实验。选择本土选育的欧拉型藏羊种公羊,配种期每日每只采精2次,即:首日(标注为d1)早上采用传统的假阴道采精法采精,下午采用电刺激法采精,次日(标注为d2)早上采用电刺激法采精,下午采用传统的假阴道采精法采精,依次不同采精方法交叉采精,减少误差,连续采精6d,及时检查采精量及精液密度、精子活力等品质。实验结果表明,甘肃天祝牧区藏羊种公羊电刺激采精所得精液量均在0.80 mL~0.96 mL之间,符合藏系羊正常精液量,平均精子活力均在0.80以上,平均精液密度均“中”以上,精液品质符合人工授精精液品质要求,可应用于藏羊繁殖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4.
实验旨在研究不同采精频率对3个品种成年种公猪精液质量及精液产能的影响。选用杜洛克、长白和大白3个品种的成年公猪,共54头,每个品种各18头,设置3个采精频率,分别为2 d 1次(A)、3 d 1次(B)、4d1次(C),每个品种每个频率6头公猪,共分为9组。试验时间持续60d,试验开始后从第2次采精开始测定精液质量。频率A共采精198次,其中杜洛克猪90次/组,长白猪48次/组,大白猪60次/组;频率B共采精348次,其中杜洛克猪132次/组,长白猪102次/组,大白猪114次/组;频率C共采精306次,每个品种各102次/组。结果表明:杜洛克猪和大白猪采精频率A的精子活力低于采精频率B和C(P<0.01),长白猪采精频率A的精子活力低于采精频率B和C(P<0.05);3个品种公猪采精频率A的精子畸形率均高于采精频率B和C(P<0.05);杜洛克猪采精频率A的采精量低于采精频率B、C(P<0.01),长白猪采精频率A的采精量低于采精频率B、C(P<0.05),大白猪无组间差异;杜洛克猪采精频率A的精液密度及精液产能均低于采精频率B、C(P<0.01)...  相似文献   

5.
1选购品质优良的肉羊冻精 冻精的品质优劣,是决定母羊冻配受胎率高低的最基本条件。选购肉羊冻精要注意以下3点:①必须挑选原精子活力0.7以上,并且来源于耐冻性强的优良种公羊的精液;②种公羊要有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并适度采精(每1—2天采精1次);③要筛选最佳的稀释液配方.  相似文献   

6.
种公猪年龄与精液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成达  许国林 《养猪》1997,(3):17-17
对6头大约克夏种公猪于8月龄至5岁期间进行了3890次人工采精,研究不同年龄对公猪精液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公猪在2岁至3岁期间,平均每次滤精量处于高峰期;4岁以上开始下降(P<0.05);②公猪9月龄至4岁期间,精子密度处在最佳时期;5岁时公猪精子密度显著下降(P<0.01);③公诸从开始调教采精至2岁一直保持很强的精子活力;公猪于3岁至4罗期间,精子活力稍有下降;5岁时精子活力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7.
采精频率对长白种公猪精液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牧与兽医》2016,(9):76-79
为了研究采精频率对成年长白种公猪精液品质的影响。试验通过对6头成年长白种公猪进行五个不同阶段的采精试验,分别为A阶段(采精1次/2 d),B阶段(采精1次/3 d),C阶段(采精1次/4 d),D阶段(采精1次/5 d),E阶段(采精1次/6 d)。研究结果表明:(1)采精频率为A组时,其精液采精量显著低于B组、C组、D组、E组(P0.05),而B组采精量虽低于C组、D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所以成年种公猪精液采精量的最佳采精频率为B组;(2)采精频率为D组时,其精液精子密度与E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A组、B组、C组(P0.05);(3)采精频率为C组时,C组精液的精子活率与D组、E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A组、B组差异显著(P0.05);(4)当采精频率为A组、B组时,其精液中精子畸形率均达到20%以上,而E组、D组的精子畸形率均在5%左右,且E组、D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C组精子畸形率在15%左右,虽低于20%,但与E组、D组差异显著(P0.05);(5)采精频率与总精液量、活率、密度之间都呈现极显著的负相关性(P0.01),与精子畸形率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同品种、采精月龄和采精间隔等因素对丹系公猪精液品质的影响,研究以湖南某种公猪站2 051头丹系大白、长白和杜洛克种公猪为试验群体,收集2020—2021年精液质量数据,通过方差分析探究各因素对精液量、精液密度、精子活力及总精子数的影响。结果显示,从不同品种对精液质量的影响来看,大白猪的精液量和精子总数最高,长白猪的精液密度最高,而杜洛克猪的精液量、精液密度和精子总数均最低,3种猪的精子活力相当;从采精月龄来看,种公猪月龄越小精液量越低,但精液密度偏高,精子活力相对较好,在13~24月龄总精子数最高;不同采精间隔对精液质量有较大影响,采精间隔越长,精液量、精液密度和总精子数相对较好,但过长的采精间隔导致精子活力降低,采精间隔为3~5 d时综合性能最佳。研究结果表明,品种、采精月龄和采精间隔均会影响公猪精液质量。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品种、采精月份、采精月龄和采精间隔等因素对加系公猪精液品质的影响,以及品种、初次采精周龄对精液质量稳定性的影响,本研究以江西某种公猪站79头加系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猪种公猪为试验群体,收集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3 921条精液采集与精液质量数据,通过混合线性模型与方差分析探究各因素对精液量、精液密度、精子活力、总精子数及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从不同品种对精液质量的影响来看,长白猪精液量和总精子数均高于大白猪、杜洛克猪,但杜洛克猪精液密度高于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猪精子活力最低;从不同月份来看,1~3月采精精液密度最高,4~6月采精精子活力最高,10~12月采精精液量和总精子数最高,精液量呈现秋冬多、春夏少的季节变化规律。公猪不同月龄采精,精液质量指标也存在差异,月龄越小精液量越低,但精液密度偏高,精子活力相对较好,在19~24月龄黄金期总精子数最高。不同采精间隔对精液质量有较大影响,采精间隔越长,精液量、精液密度、精子活力和总精子数相对较好,采精间隔为5 d时综合性能最佳,但过长的采精间隔导致精子活力降低。品种影响总精子数稳定性,长白猪、大白猪总精子数稳定性显著优于杜洛克猪(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品种、采精月份、采精月龄和采精间隔均会影响公猪精液质量,关注这些因素有助于公猪站制定更完善的生产计划,提高公猪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不同品种不同月龄公猪精液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3年1月至2004年3月,我们共跟踪79头公猪,其为7.5~30月龄以内,大白猪32头,长白猪20头,杜洛克猪18头,皮特兰猪9头,采精共2590次,并严格按照国内A1规范、操作规程,利用先进的仪器对其精液进行品质和精液量的评定,根据公猪精液的品质(也即公猪精子活力、精液保存时间)和精液量(精液体积、密度及精子总数),公猪精液按品种进行综合评定。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败酱草粉对采精应激公羊体况和精液品质的影响,选择体质健康的2~3岁健康公羊15只,随机分为5组进行试验。试验周期为30 d,试验期间测定5组公羊的采食量、饮水量和体重变化,在显微镜下观察并检测精液品质。结果显示:在公羊饲料中添加败酱草粉能够提高公羊的采食量与饮水量;并且提高公羊精子质量,其中败酱草粉处理3组最明显,采精量与对照组相比极显著升高(P<0.01),精子活力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上升(P<0.05),精子密度与对照组相比极显著升高(P<0.01),精子畸形率与对照组相比极显著降低(P<0.01)。结果表明:在公羊日粮中添加12%败酱草粉能够缓解采精刺激应激,提高精液品质,并对败酱草粉的添加量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青年公羊的采精调教技术开展了应用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调教后两个试验组的精子活力均达到0.8以上,畸形率小于10%,精子密度大于14亿个/mL,已经达到生产冷冻精液的标准;调教后两个对照组的精子活力均达到0.65以上,畸形率小于15%,精子密度大于6亿个/mL,也可达到鲜精人工授精的标准。PMSG有促进精子生成的作用,睾酮有促进公羊性欲表现与促进精子成熟的作用,通过激素处理后,对青年公羊的性欲、精液量与精液质量明显提升,精子的畸形率大幅下降,因此该试验处理方法可以作为公羊采精调教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3.
《养猪》2016,(6)
为研究采精频率对藏猪种公猪精液品质的影响,选择3~5岁健康藏猪种公猪2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5头。试验Ⅰ组隔日采精1次;试验Ⅱ组连续2 d采精,休息1 d,再连续2 d采精;试验Ⅲ组连续3 d采精,休息1 d,再连续3 d采精;试验Ⅳ组采精1次,休息2 d,再采精1次。采精时间均为早上9:00,持续2个月。试验重复3次。结果显示,精子密度、精子活力、精浆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和丙二醛含量,从高到低依次均为试验Ⅳ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说明在本试验条件下,试验Ⅳ组,即采精1次,休息2 d,再采精1次,藏猪公猪精液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笼养状态下山麻鸭公鸭精液品质特性和不同个体间精液品质的差异,试验选取单笼饲养的360日龄健康山麻鸭公鸭24只,每隔2 d采精1次,共采集3次,对精液的精液量、精子活力、精子密度、精子畸形率、精液质量因子(SQF)进行测定与计算,并对各精液品质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笼养山麻鸭公鸭精子密度高、活力强,平均每次采精量为(0.30±0.13)mL,平均精子活力为0.84±0.21,平均精子密度为(34.98±26.98)亿个/mL,平均精子畸形率为(11.44±10.63)%;公鸭个体间精液量、精子活力、精子密度和畸形率等常规精液检测指标中均存在显著差异个体(P0.05)。公鸭单次测定的精液量、精子活力、精子密度和精子畸形率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为0.64,0.09 mL;1.00,0.10;127.50亿,0.38亿个/mL;57.00%、1.00%。精液量与精子活力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其他精液品质指标之间未见显著性相关(P0.05)。说明不同笼养公鸭个体间精液品质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品种、年龄及采精频率对犬精液品质和精子形态的影响,本实验选取沈阳某警犬基地1~9岁健康德国牧羊犬和马里努阿犬各30头,按照品种(德国牧羊犬和马里努阿犬)、年龄(1~3岁、4~6岁和7~9岁)、采精频率(2、4、6、8 d和10 d)设置不同组别。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法(CASA)测定精液体积、精子密度、精子活力、精子活率等精液品质指标,采用伊红Y染色结合CASA测定精子头部长度、头部宽度、顶体比例、尾部中段长度等精子形态指标。结果显示:年龄对精液品质的影响较品种、采精频率对精液品质的影响更大,7~9岁年龄段各项精液品质指标出现下降(P<0.05);4~6岁年龄段的精液体积、精子密度、精子活力均优于1~3岁及7~9岁;采精频率为每间隔2、4d和10d时,精液体积、精子密度、精子活力和精子活率下降,采精频率为6 d或8 d对精液品质无影响;两犬种之间精液品质差异不显著。德国牧羊犬与马里努阿犬精子中段长度分别为11.35、8.74μm左右,存在显著差异;两犬种精子头部长度、宽度和顶体比例无显著差异;同一品种不同年龄段犬的精子形态差异不显著。在制定犬繁殖育种计划时,应将公犬年龄作为...  相似文献   

16.
从影响精液量(精子活力)的原因、公猪采精方法、精子活力检测方法等方面对公猪精液量及精子活力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提高人工授精母猪的受胎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影响种公牛生产性能因素较多,本文从营养水平、采精频率等方面进行分析。 营养水平是影响种公牛生长发育、性成熟、鲜精品质的重要因素。保持较高营养水平,能够使种公牛较早性成熟,体况良好,表现较高的生产性能。C.Meadous的研究表明,营养水平显著影响种公牛体况评分、性器官发育、次级精 子畸形率和总畸形率,冻后精子活力和成活精子率。将24头荷斯坦公牛(153±21日龄)随机分成3组,饲料组成为50%玉米,50%二茬苜蓿干草。随意采食使营? 养水平分别达到100%、85%、70%。实验开始后,每两周进行一次体况评分。实验第123[k25]d起每周采精1次,检查精液量、精子密度、直线运动精子率,畸 形率等指标。鲜精达到标准后,制成冻精,液氮中贮存3周后解冻检查直线运动精子百分率,成活精子率。  相似文献   

18.
目前人工授精站对种公牛利用的制度各不相同。有些研究者认为,每隔72—96小时采精一回,每回采三次,精液质量最好。此时,精液量,活力和精子密度的指标都有改进。作者对集约利用制度(每周5次射精)和常规制度进行了比较。试验计划见表1。试验中采用23—27月龄的黑白花公牛,根据活重、精液量、精子活力及精子总数和活精子数,将公牛分成相似的两组。试验按拉丁方设计。准备期为4周,此期间按原制度采精,试验期分为三个阶段。所有公牛都按活重制订饲养标准,不考虑配种负担。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探索采精频率对成年杜洛克种公猪精液品质和精浆离子成分所造成的影响,初步确定最佳的采精频率,为实际生产中进行合理的采精频率提供参考依据。试验选用8头遗传因素相近的成年杜洛克种公猪(24月龄),按照不同的采精间隔将采精频率分为5个阶段,分别为每间隔120 h采精一次,重复采精3次;休息1周后,每间隔96 h采精一次,重复采精3次;休息1周后,每间隔72 h采精一次,重复采精3次。以此类推,直到采精间隔为24 h一次为止。结果表明:随着采精频率的提高,精子的密度、活力、总精子数3个指标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且这3个指标均在采精频率为1次/72 h时达到最大;Mg~(2+)、Ca~(2+)、Zn~(2+)、Cu~(2+)等4种离子的浓度都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K+的浓度呈现缓慢上升趋势,且Mg~(2+)、Zn~(2+)、Cu~(2+)等3种离子的浓度均在采精频率为1次/72 h时达到最大,Ca~(2+)的浓度在采精频率为1次/96 h时达到最大。结果显示,成年杜洛克种公猪的最佳采精频率为1次/72 h,Mg~(2+)、Ca~(2+)、Zn~(2+)、Cu~(2+)、K+等离子元素与精液质量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稀释倍数对湖羊精液4℃保存的影响,本实验使用3只1~2岁体况良好的公羊,将采集的精液稀释2、5、10、15、20、25倍后,检测4℃保存过程中精子活率、活力、运动速率以及质膜完整性和顶体完整性。结果表明:保存3~5 d,10倍稀释保存的精子活率和活力显著高于其他各组;保存1~4 d,25倍高倍稀释的精子活力下降最快,且显著低于其他组;保存1~3 d,10倍稀释保存的精子曲线速率(VCL)和路径速率(VAP)显著高于20和25倍稀释组;保存期间,10倍稀释保存的精子质膜完整性最高,且在第4天显著高于其他组;保存3~5 d,5和10倍稀释保存的精子顶体完整性显著高于15~25倍稀释组。因此,在本实验条件下,5~10倍为湖羊精液4℃保存的最适宜稀释倍数,过低或者过高的稀释倍数都不利于湖羊精液4℃保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