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针对食品安全市场频现"柠檬市场"现象,基于以往学者对于柠檬市场和食品安全的研究,从"柠檬市场"理论角度提出了解决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一些政策建议,如限定各主体的行为规范、完善行政监督体系、实施企业自检制度、推动全民参与等,为净化食品市场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食品质量安全视角的农产品经营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亚翔  高素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1207-11209
结合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通过对农产品市场“柠檬化”的分析,比较了不同质量安全品质农产品的经营效益。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359个超市食品安全事件,发现化学性污染食品、物理性污染食品、假冒劣质食品和过期食品是我国超市食品安全的关键监管问题;验收和销售是超市食品安全的关键监管环节,验收环节上食品安全事件的主要原因是食品中混有异物、腐败变质和掺假掺杂,而销售环节主要是销售过期食品;从整体上看,超市食品安全风险主要来源于上游的食品生产企业。因而,在超市食品安全风险的控制对策上,超市要严格地规范操作要求,建立食品安全供应链;政府在严厉打击问题食品生产企业,遏制食品风险的传递的同时,也要积极支持超市与企业对接,做好食品质量信息传递工作,防止超市食品“柠檬市场”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绿色农产品市场中的“柠檬效应”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基于绿色农产品的经验型特征及消费市场中信息非对称性基础上,分析了绿色农产品市场中“柠檬效应”出现的原因及影响;并指出:营造具有“正信号”显示的制度环境,是消除“柠檬市场”.构建绿色农产品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中国柠檬看四川,四川柠檬看安岳”。安岳柠檬是独具特色的优势资源,现栽植9333.33hm2、1200万株,年产鲜果3.5万t,种植规模和鲜果产量均占到全国的70%以上,为安岳赢得了“全国惟一的柠檬商品生产基地县”和“中国柠檬之乡”的称号。安岳柠檬凭其独特品质,多次获得国优果品、国际金奖、中华名果等殊荣。近几年来,安岳县努力将柠檬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积极推进业主、大户经营,大力引进和扶持龙头加工企业,不断扩大流通队伍,促进了柠檬生产、加工、储藏、流通一体化发展,使柠檬由单纯的一个农业生产项目,进入到了产业化建设的新阶段;积极…  相似文献   

6.
曹淑华  胡剑胜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848-17852,17869
介绍了安徽省食品安全产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绩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安徽省食品安全产业发展需求和潜力,阐述了“十二五”时期安徽省食品安全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方向和重点产品,提出了提升安徽省食品安全产业创新能力的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7.
绿色农产品的“柠檬效应”及其营销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晓凤  金起文  杜杨  周晓燕  韩彩欣  李萌萌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918-15919,15922
介绍了绿色农产品的“柠檬效应”,分析了绿色农产品的“柠檬效应”形成的原因,归纳出其带来的恶意欺骗和高位定价等问题,从营销视角提出了规避绿色农产品“柠檬效应”的对策建议:一是加强绿色农产品的质量管理,提高绿色农产品质量水平,建设绿色农产品品牌,政府应培育品牌建设的主体,引导品牌主体加强品牌建设与管理意识;二是构建绿色农产品销售渠道体系,利用现代化绿色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销售产品,与绿色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型超市和宾馆饭店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建立直销专卖店,利用互联网进行网上营销;三是做好绿色农产品的促销工作,综合利用广告、人员推销、销售促进和公共关系4种促销策略共同推动绿色农产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食品安全监管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介绍了食品安全监管有效性问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及理论上研究现状,接着作者从食品安全监管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公共物品”的角度,并结合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政府、食品行业(企业)、消费者三方共同作用,来分析食品安全监管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并以此提出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率和效果的政策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业信息》2006,(1):23-23
商务部、中宣部等13部门近日在北京召开全国“三绿工程”工作会议。商务部部长助理黄海在会上指出.随着培育绿色市场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市场对食品安全的把关作用增强。据了解.“三绿工程”以提倡绿色消费、培育绿色市场、开辟绿色通道为主要内容.是创新我国食品安全管理方法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0.
李颖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793-19794,19797
在介绍"柠檬市场"理论的内涵以及农产品市场中的"柠檬"现象基础上,剖析了农产品"柠檬市场"中的消费者行为特征:一是农产品消费者在市场谈判过程中心理契约形成的非平等性;二是农产品"柠檬市场"中购买决策规则趋向简单化;三是在农产品"柠檬市场"中,消费者更容易产生从众行为。剖析了农产品市场"柠檬困境"对消费者影响的经济学含义,从农产品信息收集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农产品信息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2个方面分析了产生影响的成因。为了解决农产品市场中的"柠檬"问题,提出了以下对策与建议:一是构建优质农产品信息产生的体制、机制;二是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农产品经营模式,促进市场功能优化;三是拓宽农产品信息传播渠道,建立高效反馈通路;四是转变农产品消费者传统消费思维方式,促进农产品市场的健康、有序、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从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的特点出发,模拟食品生产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双价动态博弈关系。准分离状态下食品交易市场中博弈双方存在双赢交易(安全高质、声称安全高质、购买)、柠檬市场(不安全劣质、声称安全高质、购买),以及双亏局面(安全高质、声称安全高质、不购买)3种结果。研究表明,只有加大违法食品企业的违法成本,改善"假冒"安全的劣质食品市场占有率高的局面,拓宽消费者的信息渠道,在以后连续的食品交易市场中才能有效防控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达到预防市场逆向选择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安岳柠檬以其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上乘的品质、健全的技术推广体系和完善的市场营销网络,取得了“中国柠檬看四川,四川柠檬看安岳”的美誉。当前柠檬冬管在即,生产上要抓好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13.
“求实创新的敬业精神、团结协作的共事精神、以苦为乐的奉献精神”的“柠檬精神”,反映了云南省农科院红瑞柠檬研究所多年来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攻坚克难、科技创新支撑边疆民族地区柠檬特色产业发展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4.
柠檬实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德宏州对柠檬生产极为重视,把柠檬列为三大特色优势产业之一。近两年来,柠檬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全州已达2173.3hm2,其中陇川县已建成了680.67hm2的柠檬基地。以柠檬为原料的柠檬酸、香精的加工企业-瑞丽“宏瑞柠檬公司”,已建成了年处理10万t的生产线,  相似文献   

15.
我国花生产业发展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选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356-1358
综述了我国花生产业发展在政策支持、科技扶持、专业化生产、食品安全和深层加工等方面需亟待解决的问题,指出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策略是落实支持政策、搞好区域规划、加强科研工作、培育和引进优良品种、提高市场意识、搞好产供销衔接和注重食品安全,通过花生深加工提高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人们开始反思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这种反思包括对政策、监管、行业自律、企业道德、市场规范、舆论监督等诸多因素的考量。但与反思相比,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我们更需要的是行动。  相似文献   

17.
<正>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已经从最初的追求数量,转为注重食品的品质与安全。对此,各级政府为加强监管先后出台《食品安全法》、《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但依然有"膨大剂西瓜"、"毒豇豆"等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本文以安岳柠檬质量安全风险控制为例,探讨如何加强农产品产地质量安全管理。一、产业现状80余年前,安岳即开始种植柠檬。现已建成柠檬基地乡镇41个,基地村481个,栽植柠檬42万亩,种植柠檬的果农达30余万人。2013年鲜果产量35  相似文献   

18.
商务部市场运行调节司司长王炳南在16日召开的“三绿工程”实施10周年南京座谈会上表示,商务部将积极抓好“三绿工程”,以绿色市场建设为重点,全面带动和提升农产品质量标准,促进农产品市场流通,打造完整的绿色产业链,为国内流通领域的食品安全、绿色消费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7月厄瓜多尔的香蕉进入亚美尼亚市场,亚美尼亚食品安全服务机构称,这些新鲜水果和蔬菜是用硝酸盐处理过。硝酸盐的用量是在许可的最高值内(香蕉使用硝酸盐的最高用量为60 mg/kg)。除此之外,还从伊拉克和格鲁吉亚进口洋葱,从伊朗进口胡椒,从埃及和南非进口柠檬,从南非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政府决定,从25日起在全省开展为期4个月的农村食品安全综合整治工作,要求有关部门“监管出城”“监管下乡”,严厉打击农村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等威胁食品安全的不法行为。新华社“新华视点”栏目8月19日播发《“问题食品”专供农村?——山东部分县市追踪调查》,反映山东部分县市由于监管缺位等原因,一些“问题食品”专供农村市场,严重威胁农民尤其是青少年的身体健康。稿件播发后,引起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