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0 毫秒
1.
利用全国气象观测资料、NCEP/NCAR日平均再分析数据资料集和我国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资料,分析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生的时空特征以及与天气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高致病性禽流感全年可以发生,疫情的分布范围广,大部分地区都有出现。发生和传播与环境气象条件有关,季节性明显,冬季和秋季为主要发病季节。冬季禽流感发生前高空500 hPa以槽为主,冷空气活动频繁。发生日基本在高压系统的控制之下,地面流场呈辐散状,风速稳定少变。  相似文献   

2.
禽流感的流行分析与预防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流感的现状和回顾:近几个月来,一场肆虐全球的禽流感在世界各地发生流行,目前已经涉及到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给各国的养禽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005年5月至12月,我国已发生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近30起,扑杀家禽2 000多万只.5月4日西藏拉萨市郊出现高致病性禽流感、5月21日青海候鸟发生禽流感,造成1 000 多只鸟死亡、11月15日台湾台南候鸟发生H7N3低致病性禽流感疫情、10月1日内蒙呼和浩特发生禽流感、10月25日湖南湘潭发生水禽感染禽流感、10月26日辽宁黑山县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11月2日湖北省京山县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11月5日辽宁黑山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波及15个乡镇、11月5日湖北孝感市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11月14日安徽淮南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11月18日新疆米泉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等,给我国养禽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利用中国大陆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资料、NCEP/NCAR日平均再分析数据资料集以及华北地区气象站地面观测资料,研究了华北地区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华北地区高致病性禽流感主要发生在秋冬季。发生前期,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生地区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较低且波动明显,前期或同期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生地外界环境较为湿润。此外,合适的风向风速可能有利于烈性传染病高致病性禽流感向周边地区扩散和传播。  相似文献   

4.
《饲料博览》2004,(2):14-1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畜牧(农牧、农业)厅(局、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1月23日,我国广西自治区隆安县丁当镇一个体养鸭场发生的疫情,于27日被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确诊为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另外,我部1月26日接到报告,在湖北省武穴市一养鸡专业户发生的疫情以及湖南省武冈市一养鸭户发生的疫情,被当地畜牧兽医部门初步诊断为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为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工作,严防疫情扩散,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和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现紧急通知如下:一、高度重视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工作高致病性禽流感是严重危害养禽业的烈…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逐渐在全球扩散,亚洲地区发生的频率较高,这与候鸟的迁徒散毒有关系,在越南、泰国等一些国家,已有数人感染禽流感死亡的报道。去年冬季以来,我国广西、湖北、湖南等多个省(市)相继发生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给国家、养殖户及禽肉出口都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2004年1月27日,广西隆安县丁当镇发现中国境内首例高致病性禽流感(属于动物疫情),此后,湖南、湖北、浙江、云南、河南、新疆、西藏、广东省等省(自治区)的部分县、市相继报道有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生。49天后,即2004年3月16日,广西南宁市和西藏拉萨市疫区宣布解封;“这标志着我国高致病性禽流感阻击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年时间即将过去,时间可以证明我国已很成功防治扑灭了禽流感疫情。回顾防治禽流感的历程,  相似文献   

7.
编辑部 《农技服务》2005,(12):64-66
自今年10月份以来,我国一些地方发生了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当前,我国禽流感防控形势比较严峻,全面预防和控制禽流感,特别是高致病性禽流感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件大事。现将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知识介绍如下,供读者学习。  相似文献   

8.
针对安徽省巢湖市发生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卫生部7月7日下发了做好禽流感疫情现场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发生疫情地区和全国各级卫生部门开展监测和防控工作,严防禽流感疫情向人间播散。  相似文献   

9.
特别关注     
国务院发布《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在我国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关键时期,2005年11月18日国务院发布第450号令,宣布我国《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开始实施。该条例成为目前我国应对重大动物疫情的最新法规。这标志着我国重大动物疫情防控进入规范化、制度化的新阶段,是依法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的重要步骤,是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保证,也是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农业部出台应急预案日前,农业部出台了《农业部门应对人间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应急预案》。该预案适用于人们发…  相似文献   

10.
《中国畜禽种业》2008,4(14):73-73
中国农业部新闻办公室6月17日发布消息,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司前镇雅山村6月13日发生的疑似禽流感疫情,17日已经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确诊为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相似文献   

11.
To evaluate the risk of 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HPAI) in mainland China, a risk assessment framework was built. Risk factors were determined by analyzing the epidemic data using the brainstorming method;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was designed to weigh risk factors, and the integrated multicriteria analysis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final result. The completed framework included the risk factor system, data standards for risk factors, weights of risk factors, and integrated assessment methods. This risk assessment framework can be used to quantitatively analyze the outbreak and spread of HPAI in mainland China.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唐山市是我国冬小麦分布东北缘,对其产量变化的分析可以为我国冬小麦次要种植区的生产与预测提供具体的研究实例。利用唐山市199个乡镇19年冬小麦单产与分县气象要素数据进行分析,对唐山市冬小麦单产进行了分区,建立了唐山市冬小麦单产气象预测模型,并根据地面实测产量数据对预测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利用气象数据进行本研究区单产估测,相对误差在3.0%以内,可较好的服务于县级、地区(市)一级的单产估测工作,为基层政府指导粮食生产提供科学合理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基于气象资料的中国冬小麦收获指数统计模型,为构建作物产量模型提供支持。【方法】获取河南、河北、山东合计30个农业气象观测站近20年冬小麦农业气象观测数据,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提取趋势收获指数,收获指数观测值与趋势收获指数差值即为由气象要素决定的气象收获指数。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基于气象要素的冬小麦收获指数统计模型,模型模拟并反映气象要素变化对冬小麦气象收获指数的影响。【结果】冬小麦关键生育期气象要素与气象收获指数相关关系显著,但单站尺度和区域尺度的显著性水平存在差异。利用209组独立数据,分别在单站和区域尺度对建立的冬小麦收获指数模型进行了验证,单站尺度上模型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线性相关系数和斜率分别是0.65和0.4(2n=209,P0.001),均方根误差12.2%,平均偏差-2.4%,拟合指数75.8%,模拟效率42.3%;区域尺度上模型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线性相关系数和斜率分别是0.56和0.33(n=209,P0.001),均方根误差13.3%,平均偏差-1.3%,拟合指数为69.0%,模拟效率为31.7%。【结论】基于气象资料构建的冬小麦收获指数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不同气象条件下冬小麦收获指数的动态,该模型可与作物NPP模拟模型相耦合,用于区域尺度上冬小麦产量的模拟研究。  相似文献   

14.
南四湖面积辽阔,是典型的大型淡水沼泽湖泊,每年冬季迁徙期会有大量鸟类迁徙通过。本文通过冬季对过境鸟及留鸟情况进行调查,基本摸清了南四湖冬季鸟类资源情况,并提出了建议,以期为疫源疫病监测工作提供数据支持,保护南四湖动物及周边人类生活安全。  相似文献   

15.
北方旱寒区冬油菜种植气候适宜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分析北方旱寒区冬油菜种植分布和气候条件之间的关系,确定影响冬油菜种植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在区域尺度上划分冬油菜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域,为改进冬油菜生产布局,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种植布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多年不同油菜品种地理分期播种试验数据和长序列气候数据,筛选影响冬油菜种植分布的潜在气候因子,采用基于DEM的小网格推算法建立潜在气象因子空间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利用MaxEnt模型分析北方旱寒区冬油菜种植分布与气候条件的关系,确定影响北方旱寒区冬油菜种植分布的主要气象因子,模拟北方旱寒区冬油菜的潜在空间分布概率,并划分北方旱寒区冬油菜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域。【结果】潜在气象因子对冬油菜种植分布的总贡献率达到0.89,按贡献率大小确定影响北方旱寒区冬油菜种植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包括:年平均温度、负积温、极端低温、最冷月最低温度、最冷月平均温度;冬油菜在北方旱寒区潜在分布概率为0-0.84,按其分布概率将北方旱寒区冬油菜种植区域划分为4个等级:不适宜种植区域、次适宜种植区域、适宜种植区域和最适宜种植区域;冬油菜种植北界,大抵以吉林南部、内蒙古南部、新疆南部为界限,与传统冬油菜种植北界相比较,向北推进了1 200 km,纬度由39°N提升到45°N。【结论】北方旱寒区超过50%的地区都可以种植冬油菜,冬油菜种植区北移是可行的,且具有很大的扩展潜力,冬油菜将成为北方旱寒区重要的油料作物。这将突破原有传统的冬油菜种植区划,改变冬油菜生产的布局结构。  相似文献   

16.
沾化冬枣降水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据统计,包括暴雨洪涝、连阴雨、干旱在内的降水异常灾害是沾化冬枣主产区最严重的气象灾害,因此降水条件成为主产区最易产生不利影响的气象要素。为了解掌握沾化冬枣的降水适应性,对沾化冬枣产业化发展以来降水异常灾害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并结合主产区唯一适用的沾化国家一般气象站降水观测资料,系统总结了沾化冬枣适宜降水条件特征,再结合各降水异常灾害受灾时段的降水情况,进一步分析总结对沾化冬枣不利的降水条件,估计部分致灾降水条件。  相似文献   

17.
利用成都市近20 a的条锈病发生情况和气象资料,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成都条锈病的发生流行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市小麦条锈病近年来呈偏重发生趋势,其与成都平原的气候变暖、秋季多雨、冬季多雾露、冬季抑制低温出现概率下降等密切相关,同时对易流行区域进行了区划.  相似文献   

18.
水稻病虫害的生存、发育和繁殖甚至大暴发流行都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本文系统总结了近20年来广东省化州市水稻重大病虫害发生流行与气象条件关系及其预测模型的研究成果,分析该项目创新与突破,并与国内同类技术进行了比较,旨在为未来水稻病虫害的研究和防控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高致病性禽流感不仅对我国的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对人类健康造成了威胁。在对禽流感的防控中,我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由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不断发生,再加上野禽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严重污染,而我国又包含候鸟迁徒的三条主要路线,几乎覆盖了我国的全部领域,野乌污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事实,这些情况决定了当前禽流流感的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为了将防控工作做的更好,本文从区域性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的建设、加快BSL-3实验室的验收、加强基础研究、正确认识病毒抗原变异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观点,以期能够对禽流感彻底防控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