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苏祝成  童启庆 《茶叶》2001,27(3):35-37
茶叶需求对收入的反映表现logistic曲线特征,本文对不同时期我国国内市场茶叶需求弹性特点及趋势进行了分析,其结论对研究我国茶叶市场乃至于茶产生发展等问题具有实证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康新文 《茶报》2004,(2):36-36
2004年茶叶出口形势如何,茶叶出口界有关人士预测:  相似文献   

3.
江兵 《福建茶叶》2016,(5):62-63
我国是茶叶的原产地,经过近五千年的发展和开发,我国已经形成了成熟、系统化的茶叶生产和经营体系。在世界茶叶贸易中,无论是我国茶叶的品牌影响力,还是茶叶产量,都在国际市场上拥有强大的竞争力。随着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融合发展,实力雄厚的企业,在整个竞争过程中的优势进一步显现。本文拟从国际市场上茶叶贸易的相关情况入手,结合分析我国在世界茶叶贸易市场中的具体地位,通过细化我国不同茶叶类型在国际茶叶市场上的价格优势,从而有效认识我国茶叶贸易对国际市场茶叶价格的实际影响。  相似文献   

4.
关于浙江茶叶出口摩洛哥市场的现状分析和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茶叶》2013,(12):8-11
茶叶一直是浙江省出口传统优势产品,被誉为浙江出口金名片。近几年来,浙江茶叶出口一直位居全国第一,2012年中国茶叶出口量和金额分别为31.3万吨、10.42亿美元,浙江省茶叶出口量和金额分别为15.4万吨和4.76亿美元,出口量占当年全国的49.2%,全国前五大茶叶出口企业中浙江占三家,其中浙茶股份为全国之首。浙江又是全球最大的绿茶生产基地,浙江绿茶出口量占全国的68%,主要品种为珠茶、眉茶和蒸青茶,位居前五位出口市场是摩洛哥、乌兹别克斯坦、美国、日本和俄罗斯,其中向非洲国家出口的绿茶占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5.
中国不同地区、城乡茶叶消费需求收入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咏梅 《茶叶》2016,(2):65-72
本文基于国内名茶价格异常波动的实际,利用需求收入弹性对我国各地区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消费茶叶的需求弹性进行了测算与比较,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北边疆地区城镇居民茶叶消费需求弹性与实际大体相符(-1ε1),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山东、四川等中部地区城镇居民茶叶的需求收入弹性值变化较大(ε0,1ε0,ε1),浙江、上海、福建、广东等东部地区城镇居民茶叶的需求收入弹性缺乏(0ε1)。研究结果还表明:我国农村各地区的茶叶消费需求弹性差异显著,具体反映为茶叶消费需求系数随农村居民收入增加而增加,茶叶消费需求将在一段较长年份内富有弹性,但超越这些年份后会逐渐趋于稳定。作者认为,茶叶需求收入弹性差异的机理构成涉及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消费习惯、地区茶文化、茶旅游业等差异及其综合影响,欲熨平中国各地区城镇居民茶叶消费需求弹性的显著差异,需要对市场结构治理以及与此相关的制度安排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6.
<正>隋唐五代时期在中国茶叶市场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茶叶贸易在产区及非产区的城乡广大地区得到迅速发展,中唐时期初步形成了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全国网络型市场体系由产区零星初级市场一周围集散中级市场一各地承销市场组成。茶叶市场不但盛于中土,而且拓展到边地和海外,国内外市场有了初步交融。但唐五代时期的市场价格研究是块未开垦的处女地。迄今为止,未见专文论述。究其原因,唐五代时期留下的相关资料极少,无法据此勾勒出茶叶市场价格的清晰轮廓。现依据一些零散资料,尽量对这个问题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7.
张明 《福建茶叶》2016,(9):42-43
本文运用格兰杰因果的关系方法对我国茶叶贸易对国际市场茶叶价格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面,我国茶叶进出口数量的变化不会给国际茶叶市场价格造成影响,但是,国际市场茶叶价格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我国茶叶进出口的数量。其中表现最明显的是红茶市场,但是我国绿茶贸易对国际绿茶市场价格会造成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8.
胡军伟 《福建茶叶》2016,(11):41-42
在新的外贸格局下,我国应采取怎样的茶叶贸易策略来应对国际区域市场中的竞争态势呢?这首先需要把握中国茶叶对国际市场茶叶价格的影响,再从中寻找适合的市场策略。通过对我国茶叶的影响力进行分析,当前的市场策略包括:建立国家意志下茶叶外贸统筹模式、末尾淘汰下倒逼茶企优化产品结构、增强我国茶叶制品的绿色生态印象、积极寻求与沿线国家合作开设工厂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基于二阶段的中国茶叶消费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中国是世界上主要的产茶国之一,2013年茶叶产量和茶园面积分别达到189万吨和3869万亩,均位居世界第一。FAO的数据显示,中国国内茶叶消费量2007年超过印度,成为全球最大的茶叶市场,2006~2013年间,中国茶叶消费量由74.48万吨增加到161.32万吨,增幅达116%,相较于同期全球茶叶消费134.84万吨的增长量,中国贡献了其中的64.4%,成为全球最为重要和潜力最大的茶叶市场。中国国内茶叶消费的增长,来源于个体消费量增加和茶叶消费  相似文献   

10.
供求关系决定市场价格,这是最基本的经济学原理。茶叶品牌对茶叶市场的供求关系不具有决定性作用,故而其不可能对茶叶价格的制定产生决定作用。作为茶叶市场价格制定的重要影响因子,茶叶品牌为茶叶产品销售划分更有针对性的细分市场,且帮助其形成高价茶叶细分市场,通过引领茶叶市场出现更多高附加值茶叶产品和培养茶叶市场的消费受众,来推动市场上茶叶价格推升,另外茶叶品牌对茶叶市场价格的长期稳定具有保护作用。本文主要探析茶叶品牌对茶叶价格制定的影响和作用,以为相关工作人员和研究人员的工作和研究提供有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高燕  李适  刘仲华  施玲 《茶叶》2013,39(3):149-152
本文通过对国内茶叶市场现状及国内茶叶市场需求进行简要分析,提出以需求为导向的营销理论,结合十八大提出的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战略举措,通过合理调整我国茶叶产业结构,运用国内巨大的市场需求,使我国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对中国茶叶消费现状的分析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曦  杨江帆 《茶叶》2014,(2):75-79
利用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对中国不同省份和不同收入阶层的茶叶消费与收入和价格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茶叶的消费额会上升,但是茶叶价格的上涨制约了茶叶消费,高收入阶层的茶叶消费量没有受到显著影响,但中低收入阶层的茶叶消费量受茶叶价格上升的影响出现明显的下跌,据此提出了对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浙南茶叶市场集散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咏梅 《茶叶》2010,36(3):172-174,176
本文以浙南茶叶市场实地考察为依据,对浙南茶叶市场的集散现象进行了描述,在此基础上对该市场的集散机理、组织方式及途径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14.
许咏梅 《茶叶》2014,(1):24-29
白茶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珍稀茶类,中国是世界白茶的唯一产地,福鼎是中国白茶最重要的产地之一,其白茶产量占中国白茶的70%以上.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绿色食品的呼声日益高涨,白茶简单、自然而生态的加工工艺越来越受到欢迎,那么白茶的成本-价格到底是怎样的?本文以福鼎市白茶产地实地考察为依据,对福鼎白茶的茶农户、茶叶加工企业、茶叶交易市场等进行了实地调查,在此基础上对福鼎白茶的生产成本-价格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福鼎白茶生产成本包括鲜叶种植成本、初加工成本、精加工成本,其中鲜叶种植成本占总成本的重要部分,加工成本(初加工+精加工)低;在生产成本中主要是人工费用.(2)福鼎白茶的产地批发价格较低,一般略高于成本价格;而福鼎白茶市场售价比批发价格高出1倍以上,茶商销售到外地价格会上涨5倍以上;茶农户、茶企业、茶叶商相比较,茶农户获利最少,茶叶企业和茶叶商获利最多,甚至利润高达几百倍,茶商利用别人不了解白茶有价格炒作趋势,白茶几乎是一本万利.  相似文献   

15.
中国茶产业2020年发展规模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总结分析了21世纪以来我国茶产业取得的成就和发展特点;对今后5~10年我国茶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供给能力与茶叶需求的变化进行了预测,认为我国未来茶产业发展虽受市场需求、生产要素双重制约,但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只要能正视问题、抓住机遇,加快转型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我国茶产业仍能实现稳步发展。到2015年我国茶产业发展规模预计为178.5万t,2020年预计为220万t。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2005年我国粳稻生产情况、消费情况、进出口情况、供求平衡及库存情况、市场行情走势及国际市场情况,并分析了2006年粳稻价格的上涨因素和下跌因素,提出了粳稻的市场走势。  相似文献   

17.
稂艳玲 《茶叶》2007,33(2):115-117
酒与茶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上,为中国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项,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分析了酒与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内涵及精神,揭示了酒与茶与中国人的人生态度之间的深层联系。  相似文献   

18.
17世纪以后,中国茶叶大量销往欧洲,带动了欧洲的饮茶文化。茶具伴随着饮茶的兴起,在欧洲广泛使用。早期欧洲人所使用的茶具大都从中国进口,在中国也随之出现了特定的外销茶具。随着对茶具需求的增大,欧洲逐渐开始了本土的茶具制作,并出现了具有强烈本土特色的茶具。  相似文献   

19.
贾玲燕  屠幼英 《茶叶》2014,(2):102-103
茶人精神历经千年锤炼,更与时俱进并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在现代茶产业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茶人精神,也正契合当代和谐社会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值得我们代代传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