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之伟 《蔬菜》2000,(6):31-31
在食用菌生产中,消毒是指杀死物体表面和环境中的部分微生物。我们常用的消毒剂有很多种,正确地使用这些消毒剂,不仅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消毒效果,而且能减少消毒剂对人体的伤害。常用消毒剂根据它的使用范围可分为表面消毒、空间消毒和培养料消毒3大类。一、表面消毒又分为皮肤表面消毒和器皿表面消毒。】.皮肤表西柏青一般有以下2种常用消毒剂:(1)乙醇浓度70%-75%,消毒效果最佳。市面上销售的一般为95%的酒精,需用蒸馏水配制,配制方法为每75InL95%酒精加20mL蒸馏水。”(2)新洁尔灭常用浓度为0.25%的水溶液。勿与铝及其…  相似文献   

2.
日本设施环保土壤消毒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往日本设施土壤消毒主要采用溴甲烷熏蒸,但溴甲烷对环境污染很大。近年来,日本开发出各种环保型土壤消毒技术,在生产中应用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将朝鲜蓟种子、叶柄、嫩叶等外植体采用不同的消毒组合进行消毒对比,摸索出朝鲜蓟的最佳消毒方法,从而顺利建立朝鲜蓟外植体进行试管苗快速繁殖体系.将朝鲜蓟不同的外植体部位采用多种消毒组合,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出朝鲜蓟试管繁殖的最适消毒组合为:75%酒精15 s+2%NaClO 10 min+0.1%HgCl215 min对种子消毒效果最理想;75%酒精15 s+2%NaClO 8 min+0.1%HgCl212 min对叶柄消毒效果最适合;0.1%HgCl215 min对嫩叶消毒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以垂丝海棠为试材,研究了外植体消毒的影响因素、芽诱导启动最适的培养基和植物生长激素浓度组合。结果表明:每年4~8月取材的幼嫩外植体灭菌效果最好,单芽茎段用75%酒精30s+0.1%HgCl2消毒6min、叶片采用75%酒精30s+0.1%HgCl2消毒8min效果最佳,花瓣作为外植体,染菌率高,不利于无菌体系的建立;正交实验表明,芽诱导启动的最适培养基及激素浓度组合为:WPM+6-BA 1.0mg/L+NAA 0.5mg/L,启动率为87%。  相似文献   

5.
大田番木瓜外植体消毒灭菌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田番木瓜侧芽为材料,研究番木瓜外植体预处理方法和消毒程序。结果表明,使用1%消佳浄溶液处理5分钟的效果最好。大田番木瓜外植体材料的消毒程序为:1%消佳浄溶液预处理5分钟-75%酒精浸泡30-秒2 000 mg/L升汞溶液浸泡8分钟或1 300 mg/L ClO2浸泡6分钟。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温室土壤利用蒸汽、热水、微波、臭氧等物理消毒方法中存在的成本高昂、消毒效果不尽人意等情况,根据干旱半干旱地区夏季温度更高、冬季温度更低的环境特点,提出了高温闷棚、冬翻冬冻的土壤处理方法,并介绍了具体的技术步骤及注意事项,基本解决了温室土壤消毒的问题,防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蓝莓组培外植体消毒条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蓝莓茎段消毒条件进行初步研究,筛选出进行组织培养的最佳消毒溶液和最佳消毒时间.结果表明:选取蓝莓带腋茅的茎段作为外植体,进行消毒的最佳方案是用70%酒精30 s+0.1% HgCl2消毒9min,有效材料获得率达到37.5%,为进一步的组织培养等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
杨自轩 《食用菌》1996,18(5):12-12
食用菌组织分离中,菇体表面通常采用75%酒精或0.1%升汞消毒,也有直接进行分离而不消毒的。前者较烦,条件差的地方药品也是个问题,且成功率大多只有70%;后者如菇生长环境脏,效果较差,甚至全失败。对此笔者经长时间试验表明,对平菇、草菇、香菇等较大型菇采用酒精灯、蜡烛、炉火等外焰进行瞬时表面消毒,不管在接种箱中还是在清洁静风环境中进行分离,效果都比前两者好,成功率达80%以上,且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9.
土壤消毒是当前消除或减轻大棚草莓连作障碍、保持土壤连续生产能力的有效途径,可采取以下措施:1)太阳能消毒。在7、8月份高温季节,将大棚土壤深翻耙平灌水后覆膜密封30~40天,土温可达45~50℃,能有效杀灭土中病菌与害虫。2)土壤消毒剂(98%必速灭)消毒。草莓定植前30天左右,将土壤翻松后667m2施7~14kg必速灭,再将土壤翻刨耙平浇水覆地膜,使药剂与土壤充分接触,10~15天揭膜松土通气,10天后移植。3)土壤净化剂消毒。草莓栽植前7~10天,667m2施土壤净化剂50kg,与土壤翻刨混合后起垄,以备栽植。4)石灰氮消毒。夏季高温季节,每667m2用75~100k…  相似文献   

10.
施用不同量的氰氨化钙,研究土壤生态消毒对大棚芦笋的茎质量、茎粗、产量及产值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土壤生态消毒可极显著地提高大棚芦笋茎质量、茎粗、产量及产值,并且随着施用量的增加,效果更明显,其中产量增加10.3%~46.5%,产值增加10.6%~41.4%。根据综合效果确定每667 m2笋田的氰氨化钙用量为60 kg。  相似文献   

11.
温室蔬菜重茬连作严重,进行温室土壤高温消毒不仅污染低,无残留,效果好,而且符合无公害要求,其具体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2.
李敏 《现代园艺》2004,(1):34-35
1 合理选择圃地、搞好土壤消毒圃地的选择应满足非洲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种植非洲菊应在空气流通、光照充足的地方 ,选择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沙壤土或腐殖土作圃地。对积水潮湿、粘重的土壤和当年种油菜地切忌选用。圃地选好后 ,施足基肥、土壤消毒、精耕细耙、起垄作畦。一般一个大棚约占地 2 0 0m2 。以三畦四沟排列为宜 ,大棚外应有排水沟。土壤消毒可按每 1 0 0m2 面积的土壤撒 0 .5kg溴甲烷 ,充分与土壤搅拌 ;或每m2用 40 %福尔马林 30ml兑水 60~ 1 0 0倍液浇施土壤 ,用薄膜盖严 ,一周后除去薄膜 ,翻…  相似文献   

13.
灌注热水消毒法 防治设施蔬菜土传病虫害技术考察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应韩国(株)富-士特锅炉公司驻北京代表处金德龙董事长的邀请,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科技与体系管理处组成考察团,于2005年7月6~10日赴韩国考察采用灌注热水消毒法防治蔬菜土传病虫害技术,现将考察情况作一介绍。1基本情况据有关资料,韩国2000年蔬菜保护地栽培面积为86421hm2,保护地主要以土壤栽培为主,无土栽培面积约800hm2。近几年,保护地病虫害,特别是根结线虫的为害严重,已成为重要的研究对象。韩国农林部农业振兴厅园艺研究所园艺环境室经过研究,通过耐热细流灌溉管,持续向土壤灌注90℃以上的热水消…  相似文献   

14.
设施园艺土壤消毒技术措施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消毒是防治设施园艺部分病虫害的有效措施,因地制宜地采用农业栽培措施(轮作、嫁接、增施有机肥等)、土壤物理消毒处理、药剂消毒、生物防治等方法,可有效减轻设施园艺病虫害发生。  相似文献   

15.
设施农业及在同一块土地上连年种植一种作物,均有利于土壤病原菌的积累、生长和繁殖。如果不及时加以控制,会造成严重减产或降低农产品质量,甚至造成绝收。现将温室土壤消毒技术简单汇总如下。  相似文献   

16.
20%辣根素水剂对设施草莓土壤消毒的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滴灌施药方法,研究了一种新型生物熏蒸剂——20%辣根素水剂对设施草莓土壤消毒处理效果,结果表明:20%辣根素水剂对土壤真菌和细菌有明显的杀灭效果,对土壤放线菌杀灭效果不明显,对土壤真菌中的镰刀菌杀灭效果达到了100%,对土壤真菌中的腐霉、曲霉、青霉等杀灭效果显著。设施草莓土壤经过辣根素消毒处理后,草莓整个生长期内的植株成活率明显提高,可在草莓生产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太阳能土壤消毒在草莓保护地栽培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小区间比试验法,进行了太阳能土壤消毒在草莓保护地栽培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太阳能土壤消毒技术可有效防治草莓土传病害以及虫草危害,提高草莓生产的质量和产量,增产达30%左右,该方法适宜在草莓保护地栽培生产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处理土壤,研究了浓度及处理时间对土壤中2种土传病原尖孢镰刀菌和辣椒疫霉菌消毒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醇溶液浓度对消毒结果有较大影响,在处理5、10、15、20、25d时,1.0%、2.0%、3.0%浓度乙醇溶液处理组2种病菌数量均少于对照组和0%浓度组,处理组和对照组显著性差异水平达到了极显著,且乙醇溶液浓度为3%时,消毒效果最好。乙醇处理时间对消毒效果也有较大影响,对尖孢镰刀菌来说,处理20d后的效果最好,抑制率达到了最大值,3.0%浓度组为92%,2.0%浓度组为82%,1.0%浓度组为67%;对辣椒疫霉菌来说,处理15d时效果最好,抑制率达到了最大值,3.0%浓度组为83%,2.0%浓度组为78%,1.0%浓度组为62%。  相似文献   

19.
对大棚草莓园进行土壤消毒,可以杀灭存在于土壤中的多种病原菌和虫卵,减轻棚内病虫的危害。用化学农药实施土壤消毒,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药经根系吸收后,会污染果实。土壤高温消毒法是在夏季通过地面覆膜,产生高温,从而杀灭土壤中的病原菌、虫卵和杂草的一种方法。该方法既经济,又无污染,是生产绿色果品的重要措施,已在许多发达国家推广应用。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20.
左岩 《吉林蔬菜》2014,(1):11-12
随着设施农业多年的连茬栽培,大量不合理使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结,病虫害加重,营养平衡遭到破坏,有机质含量低,土壤质量严重下降。成为制约设施农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技术环节。为此,在解决土壤问题上,采取了多种措施对土壤进行杀菌处理,防止因土壤带菌造成棚室内病虫害的发生。在定植前要进行全棚消毒,将棚内上茬作物彻底清除,并清除棚内及其周围杂草、杂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