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猪场通风模式1.1自然通风自然通风一般采取热压通风原理或风压通风原理。优点是节省建筑成本,节省运营成本。缺点是建设的区域、规模有限制;舍内通风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舍内环境不可控;增加饲料成本;猪舍管理、防疫难度大。1.2半自然通风半自然通风在春秋季节采用风压通风,在冬季和夏季采用机械通风模式。其优点是节省建筑成本;春秋季节节省运营成本;冬夏季可以控制猪舍内温度。缺点是建  相似文献   

2.
猪舍通风换气是控制猪舍环境的一个重要手段。通风换气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在气温高的情况下,通过加大气流使猪感到舒适,以缓和高温对猪的不良影响;二是在猪舍封闭的情况下,引进舍外新鲜空气,排出舍内污浊空气和湿气,以改善猪舍的空气环境,并减少猪舍内空气的微生物数量。通风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自然通风不需要专门设备,不需动力、能源,而且管理简便,所以在实际生产中,开放舍和半开放舍以自然通风为主,在夏季炎热时辅以机械通风。在密闭猪舍中,以机械通风为主。  相似文献   

3.
《畜牧与兽医》2017,(1):34-35
为了评价地道通风猪舍、自然通风类型猪舍和机械通风类型猪舍对冬季育肥猪舍环境和育肥猪生长的情况,选取36头40 kg生长猪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试验期为24 d。结果表明:地道组猪舍内温度都较自然组和机械组高,而且,地道组日增重分别比自然组和机械组多93.91 g和56.5 g(P0.001)。结果提示地道通风类型的猪舍提高了冬季猪舍环境温度,有利于猪生长。  相似文献   

4.
高温对养猪生产的影响很大,在夏季养猪生产中,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主要应从猪舍隔热、降温设施、饲养管理等几个方面入手。1通风降温设备的利用为了排除猪舍内的有害气体,降低舍内的温度和局部调节温度,一定要进行通风换气,换气量应根据舍内的CO2或H2O含量来计算。是否采用机械通风,可依据猪场具体情况来确定。对于猪舍面积小,跨度不大,门窗较多的猪场,为节约能源,可利用自然通风。如果猪舍空间大,跨度大,猪的密度高,特别是采用水冲粪或水泡粪的全漏缝或半漏缝地板养  相似文献   

5.
猪舍通风模式有自然通风、半自然通风、混合通风三种主要模式,猪的各阶段猪的最佳温度从16~35℃不等,为了提供猪只健康生长的适宜环境,猪舍设计选择通风模式和控温技术显得更加重要.文内对南方猪场通风模式和控温技术设备应用现状进行调查,提出改进方法,为老旧猪舍改造以及新猪舍建设设计提供参考,以达到最佳生猪健康养殖模式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规模化猪场通风的重要性、通风的种类和通风的设计参数进行综述,并对自然通风、机械通风进行案例分析,详细介绍各类通风的优点、原理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采取综合措施,提高规模猪场通风换气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舍通风好坏不仅关系到猪舍空气质量好坏,而且关系到猪舍温度调控和湿度调控,因此搞好猪舍通风管理是规模化猪场管理一个非常重要环节,近年来笔者通过对众多先进猪场的考察,经过猪场设计、建设与生产的实践,就如何提高猪舍通风换气效果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正1猪舍通风设计要合理猪场要建在通风的开阔地带,选择坐北朝南的方向,并根据本场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猪舍结构。一是做好屋顶隔热层设计,以缓解热量向舍内的传递;二是做好通风换气窗的设计,特别是要留好屋顶通风窗和地面通风窗,以利于母猪舍的通风换气;三是夏季将猪舍门改装成通风门,用以加强通风换气,及时排除有害气体。2遮阳在舍外或屋顶上可因地制宜的用水泥杆或木桩搭建凉棚,也可在猪舍顶上面遮盖草编席或遮阳网,在窗户上设置遮阳板等,以遮挡太阳光对猪舍的影响。为了防热,还可将墙壁外侧刷白,以增强墙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能力。  相似文献   

9.
<正>没有完善通风系统的猪舍内空气的优化主要依赖于自然通风。由于全球对肉类需求的增长,肉类工业产量增加仍然是发展的大趋势,可以观察到越来越多的严格控制生产过程的质量以及减少对进口肉类的依赖方面的政策出台。也有很多地方对肉食品安全和价格进行调控,由于生产成本高,疾病和死亡往往是很严重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第1步通常是建立封闭的环境。在各地建造机械通风的猪舍比例也因此日益增多。西欧猪舍采用机械通风设备已经过多年的发展。最近在韩国猪舍中央通风系统出现了欧洲的样式。这样做不是因为地方立法,而是旨在控制猪舍的气候以及节省成本。此外,他们的目的是尽可能减少猪场散发出气味。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北方猪舍绝大部分采取封闭式养猪,尤其在冬季通风显得非常重要,通风不良造成猪只咳嗽、气喘、甚至死亡。特别是深冬,为了防寒,下午下班以后,关闭门窗,停止排风,个别猪场在晚上入睡(22点)以前,还定时给猪舍排风,入睡以后几乎不再排风,白天上班可以随时通风,关键是夜间,也就是22点以后到第二天上班(7点),长达10多个小时。时间长了,猪场开始出现呼吸道疾病。下面我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庞进友 《猪业科学》2021,38(7):46-48
文章分析了目前在猪场设计中常用的几种通风模式的优缺点,指出了猪舍通风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方法。并提出了靶向通风系统在猪舍特别是楼房猪舍通风中的应用。提出靶向通风可以很好地解决目前楼房猪舍中存在的空气过滤和除臭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养猪业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猪舍由开放式向封闭式转变,通风方式也由自然通风向机械通风转变,通风设计是否科学已成为规模化养猪的制约因素。为此,本文介绍了猪舍自然通风、机械通风等不同通风方式的各自特点及在不同情况下如何正确使用,又从通风量计算公式、通风量计算参数两方面具体分析了猪舍通风设计要求,以期为生猪健康、高效地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3.
自然通风──廉价、安静、有利于生产性能的猪舍通风方式史彬林,阎素梅摘译自《LangeAnimalVeterinarian)July/August1993,18~22成林校自然通风猪舍依靠风力和温度的差别进行通风换气。与机械通风相比,自然通风具有明显的...  相似文献   

14.
猪场通风可以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大类。自然通风则是通过开启的门、窗和天窗,专门建造的通风管道,以及建筑结构的孔隙等实现的通风。1通风管通风管道常制成正方形或圆形断面。正方形的每边宽度应不小于500~600毫米。圆形的直径不小于500毫米。为了避免风力的影响,风管一般要高出房脊0.5米以上,为了防止水汽在管道上部冷凝造成结冰或滴水,在管外面缠以草绳、毛毡一类隔热材料;或者砌成双层管壁,在壁间填以炉灰渣、锯末等保温材料。管道最好设置在畜舍最高处或离进气口最远的地方,也可考虑设置在粪便通道附近,以…  相似文献   

15.
选定猪场场址,要考虑交通、服务和供给等问题,以方便饲料和生猪的运输,降低生产费用。猪场应与其它类型的动物隔离。提高猪场地面高度,能提高猪舍的通风性能。猪舍跨度若超过10米,舍内自然通风性便较差,猪舍内的温度和湿度不均。但是跨度太小也不行。每栋猪舍的间距应不小于一栋猪舍  相似文献   

16.
<正>国内某猪场作为中国较早的规模化猪场,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到目前已经运作20多年,因猪场建造年代较早,设备老旧。环控方面本场猪舍是全敞开式猪舍,通过升降幕帘自然通风配合舍内的风扇喷雾通风来调节温度。环控效果较差,猪舍冬冷夏热。饲喂、环控、卫生整理等工作全部通过人工完成,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现有的猪舍通风主要有自然通风、自然+机械通风、纵向通风+天花板通风、横向通风+天花板通风、垂直通风、弥散通风、地道通风等模式。每一种通风方式都有一定的优点和缺点,要根据猪舍的结构和优缺点,结合当地的气候适合哪种通风模式来选择。在当前"先算账后养猪"的经济时代,建设猪舍是为了提高养猪的利润,所以猪舍的设计和建设非常重要,具有战  相似文献   

18.
1形式 猪舍按屋顶形式分为单坡式、双坡式等.单坡式一般跨度小,结构简单,造价低,光照和通风好,适合小规模猪场.双坡式一般跨度大,双列猪舍和多列猪舍常用该形式,其保温效果好,但投资较多. 猪舍按墙的结构和有无窗户分为有开放式、半开放式和封闭式.开放式是三面有墙一面无墙,通风、透光好,但造价低,不保温.半开放式是三面有墙一面半截墙,保温稍优于开放式.封闭式是四面都有墙,又可分为有窗和无窗2种.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有的规模化猪场一般采用双列或多列式猪舍,建筑材料、立面样式、舍内环境调控设备、生产工艺(特别是清粪工艺和设备)等,因各地气候、建筑习惯和投资能力不同而异环,环境调控多为自然通风或纵向负压机械通风、散热器集中供暖和保温箱加热器局部供暖、喷雾或湿帘...  相似文献   

20.
一、试验目的通风换气是调节鸡舍环境最重要的手段,其效果直接影响舍内的温度、湿度和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随着规模养鸡的兴起,采用高密度饲养,需要良好的鸡舍环境条件,是提高生产的关键.特别是夏季,鸡舍内环境对生产影响更大,本试验是根据当地规模饲养蛋鸡的现状,将原来的有窗鸡舍自然通风和横向机械负压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