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实验感染SPF猪不同时期外周血单核细胞和肺泡巨噬细胞感染Annexin V-FITC^+/PI^-细胞群(早期凋亡细胞群)。结果显示,PRRSV感染猪外周血单核细胞和肺泡巨噬细胞Annexin V-FITC^+/PI^-细胞群的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猪,感染后24h表达率达最高值。  相似文献   

2.
IBDV VP2/VP243基因DNA疫苗表达质粒的构建与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VP2/VP243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中,置于CMV启动子的调控之下,构建成DNA疫苗表达质粒pcDNA VP2和pcDNA VP0。分别转染CEF细胞后,于24、48、72h取细胞裂解液进行ELISA、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pcDNA VP2于转染后24h呈阳性反应,48h表达量高于24h;pcDNA VP0于转染后48h呈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借助透射电镜技术、琼脂糖凝胶电泳、流式细胞术和荧光染色技术对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变异 E 株人工感染诱导的雏鸡法氏囊淋巴细胞和体外培养法氏囊细胞的细胞凋亡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 I B D V 感染后早期阶段,雏鸡法氏囊淋巴细胞和体外培养法氏囊细胞呈现典型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和生化特 征。 I B D V 感染雏鸡后24~48 h 和感染法氏囊培养细胞后4~24 h,法氏囊淋巴细胞凋亡细胞数量显著增加,而正常淋巴细胞数量相应减少,揭示 I B D V 人工感染可以诱导雏鸡法氏囊淋巴细胞和体外培养法氏囊淋巴细胞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高效表达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I B V) S1 基因 c D N A 克隆至含有起始密码 A T G 的转移载体 p S X I V V I+ X3/4,构建成重组转移质粒 p S X I V V I+ X3/4 S1. Holte,再与粉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Tn N P V S V I- G D N A( O C C- , gal+ )共转染 草地夜蛾( Sf9) 细胞, 经空斑纯化得 到已插入 S1 基 因并能形成多角体 的重组病毒 Tn N P V( X3/4) S1. Holte O C C+ 。以重组毒株感染 Tn5 B1 细胞,在不同时间收取感染了病毒的细胞进行 S D S P A G E 与 W estern 印迹检测。 Tn N P V( X3/4) S1. Holte O C C+ 在感染的细胞中高效表达了 S1 基因,表达产物为约 100 000 的融合蛋白,与预计的表达修饰后的产物大小相符,推测此蛋白已糖基化。 S D S P A G E凝胶薄层色谱分析结果显示,感染病毒后 48、72、96 h, S1 蛋白分别占细胞内总蛋白量的 287% 、358% 、371% 。  相似文献   

5.
对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核衣壳蛋白(N)作为ELISA抗原进行了研究,将编码PRRSVN蛋白的基因0RF7cDNA插入杆状病毒表达载体pBlueBacHis2A,通过同源重组获得了重组杆状病毒ORF7-AcMNPV,感染昆虫细胞SF9表达了N蛋白,占细胞总蛋白的7.07%,纯化后作为抗原建立了间接ELISA,与IDEXX公司的ELISA诊断试剂盒有96%的符合率,与IFA有100%的符合率。试验证实:PRRSVN蛋白在昆虫细胞中得到高效表达且是检测PRRSV抗体的良好抗原。  相似文献   

6.
以血凝素(HA)基因为侧翼,将狂犬病病毒糖蛋白基因cDNA置于不同类型的痘苗病毒复合启动子下游,构建了4种表达质粒。重组表达质粒转染已感染WR株痘苗病毒的BHK21细胞,并通过鸡红细胞吸附试验,筛选、纯化出与表达质粒对应的4组HA-重组痘苗病毒:vSFJ1-10RVgp,vSFJ2-16RVgp,vRJ1-10RVgp,vRJ2-10RVgp。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鉴定,从4组重组病毒中每组各鉴定出1株阳性重组病毒。Westernblot检测显示,重组病毒感染的BHK21细胞裂解物上清中有1种蛋白与抗RVGP的McAb发生特异反应,分子量为69000。在重组病毒感染早期,RVGP的表达量以vSFJ1-10RVgp最高;而在感染晚期,则以vSFJ2-16RVgp最高。4株重组病毒免疫小鼠,均能够不同程度地诱导小鼠产生抗RVGP特异性抗体。  相似文献   

7.
用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感染SPF鸡胚次代成纤维细胞涂片为抗原,建立了检测REV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法(IFA)。确定了待检血清稀释度1:64和兔抗鸡IgG荧光抗体的稀释度1:32的工作浓度。应用该IFA方法对人工感染REV的20只30日龄SPF鸡进行了检测,接种后4天时均呈阴性反应,7天时8只鸡呈阳性反应,14天20只全部呈阳性的反应。通过对NDV、IBDV、ALV、MDV、CIAV、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吉林省某地猪生殖-呼吸道综合征病毒(PRRSV)抗体阳性猪群的4头2日龄弱仔猪实质脏器中分离到2株PRRSV。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结果表明,PRRSV(LV.VR-2332)抗血清与2个分离株呈阳性反应;分离到病毒的弱仔猪血清与参考株(LV.VR-2332)也呈阳性反应;而分离株与HCV、PrV、PPV、TGEV、PEDV和HEV无交叉抗原。以上试验证明,我们已成功地分离到2株地方性PRRSV。进一步用六种PRRSV单抗(A~F)进行IFA试验,结果2个分离株与VR-2332的荧光反应谱相同。说明它们之间在抗原结构上具有同源性。  相似文献   

9.
实验研究了1日龄SPF雏鸡感染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virus,REV)后免疫器官匀浆涂片的免疫学变化。结果发现,雏鸡感染REV后其免疫器官法氏囊、胸腺、脾脏中淋巴细胞数、酯酶阳性(ANAE+)T细胞数以及颗粒型和弥散型ANAE+T淋巴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P<0.01)。表明1日龄SPF雏鸡感染REV后,其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的细胞免疫呈现抑制。  相似文献   

10.
应用抗猪生殖- 呼吸道综合征病毒( P R R S V)单克隆抗体所作的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 I A F),对人工接种 P R R S V的3 头妊娠母猪所产9 头死胎和2 头新生仔猪体内的 P R R S V 抗原分布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 P R R S V 抗原在死胎主要分布于脾脏(9/9)和淋巴结(3/4)的巨噬细胞内,而少见于肺(2/9)和肾(0/9)等其他脏 器。但新生仔猪则仅在肺脏(2/2)的巨噬细胞内检出了 P R R S V 抗原,此结果说明 P R R S V 可通过胎盘屏障垂直传播给胎儿,而且 P R R S V 对组织的嗜性在胎儿和新生仔猪之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不同生理时期不同水平大豆抗营养因子对生长蛋鸡器官重的影响EFFECTSOFTHEDIETSCONTAININGVARINGLEVELSOFRAWSOYBEANONORGANWEIGHTSOFPULLETSDURINGDIFFERENTGROWINGP...  相似文献   

12.
用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感染SPF鸡胚次代成纤维细胞涂片为抗原,建立了检测REV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法(IFA)。确定了待检血清稀释度1∶64和兔抗鸡IgG荧光抗体的稀释度1∶32的工作浓度。应用该IFA方法对人工感染REV的20只30日龄SPF鸡进行了检测,接种后4天时均呈阴性反应,7天时8只鸡呈阳性反应,14天20只全部呈阳性的反应。通过对NDV、IBDV、ALV、MDV、CIAV、AIV等标准阳性血清的交叉试验,证明该方法特异性强。应用该IFA方法对我国辽宁、山东、黑龙江省部分鸡群进行REV抗体检测,证明该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适于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通用性 P C R 方法。通过对纯化后 I B V核蛋白基因进行直接 P C R及套式 P C R 扩增表明,两次 P C R 产物的大小为0.7 kb 和0.5 kb,与实际设计相符。而对照的 N D V 及 I B D V 的 P C R 扩增产物均为阴性。用 I B V H B株感染 S P F鸡后,应用我们所建立的 P C R 方法去检测不同时期所采集的肾脏、气管、盲肠扁桃体、肺脏和肝脏中的 I B V,在 S P F鸡感染 I B V后的21 d 仍然能够检测到 I B V 的基因组, Southern blotting 杂交试验证明了我们获得的 P C R 产物为 I B V 的核蛋白基因。该 P C R 检测方法比免疫荧光抗体( F A)法更具敏感、特异、快速等特点,完全适用于不同来源及不同血清型 I B V 的检测。  相似文献   

14.
在1日龄和3周龄鸡的脾粘着(CSA)细胞中,检测到了被正常鸡血清(NCS)中和过的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的感染性,有3周龄鸡的(CSA)细胞中,检测到了被母源抗体(MN-Ab)中和过的IBDV的感染性。此外,发现1日龄鸡制备的CSA细胞含有补体受体(CR),1周龄鸡制备的CSA细胞既含有CR又有Fc受体(FcR)。然而,即使CSA细胞上的FcR被热凝集NCS(56℃,60分钟)阻断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5.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将含有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广东地方分离株D41的S1基因cDNA(从ATG到S前体蛋白裂解位点)的片段克隆到具有多角体启动子(PXIV)和人工合成启动子(Psyn)的杆状病毒转移载体质粒pSX-IVVI+X3中,构建了重组转基因载体质粒pSXIVVI+X3-S1.D41。用该重组转移质粒与无包涵体的粉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TnNPV-SVI-GDNA(occ-,gal+)共转染草地夜蛾(Sf9)细胞,筛选并纯化出既能表达S1基因又能形成多角体的重组病毒TnNPV-IBVS1-occ+(occ+,gal-)。通过间接ELISA和Western-blot等方法在感染了重组病毒的Sf9细胞中成功地检测到分子量约62000的S1基因表达产物。虽然该重组S1糖蛋白可能由于N-糖基化不完全而分子量小于天然蛋白,但它可以像正常病毒粒子一样,被鸡抗IBVD41株血清特异识别。  相似文献   

16.
鸡痘 病毒282E4株基因组3.6kb BamHI片段序列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实验将我国FPV282E4株片段利用DNA测序仪进行了序列测定。经DNASISV3.0分析,该片段A+T含量为60.77%,内含有8个主要的ORFs。用GoldkeyV3.0软件比较了VVP7.5早期4启动子,FPV4b晚期启动子.L2R早/晚期启动子和一个早/晚期启动子与各个ORF上游100bp区域的同源性,没有发现有意义的 同源序列;该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和每个ORF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在EMBL核酸序列库和  相似文献   

17.
从疑似IBD病鸡的法氏囊组织中分离到1株ARV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从暴发类似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的江苏省某鸡场采集病鸡法氏囊组织制成组织悬液,接种鸡胚卵黄囊,部分鸡胚3~5d死亡,部分鸡胚不死亡但有病变。用感染胚卵黄囊和绒尿膜混合物,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盲传3代后,发现以合胞体为特征的细胞病变(CPE)。感染细胞做超薄切片电镜观察,可见细胞浆内病毒粒子呈整齐的晶格状排列。用免疫沉淀法提取病毒抽提核酸,经SDS-PAGE电泳,可见规律排列的10条带,呈3-3-1-3排列。与禽呼肠孤病毒(ARV)参考毒株S1133株的核酸谱带的数目和位置相同。血清学试验与ARV呈阳性反应,与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呈阴性反应。证明分离病毒为ARV  相似文献   

18.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CIAV)MSBI-TK5803毒株感染的MDCC-MSB;细胞涂片为抗原,建立了检测CIAV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法(IIFA)。应用该IIFA方法对人工感染的SPF鸡进行了检测15只1日龄SPF鸡在接种后第7、14天时均呈阴性反应;21天时2只鸡呈弱阳性反应,28天时均呈弱阳性反应,21天时2只鸡呈弱阳性反应,28天时均呈弱阳性反应,35天时呈明显阳性反应;14只40日龄SP  相似文献   

19.
禽流感RT-PCR诊断法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禽流感病毒(AIV)A/Chicken/Breslin/1902(H7N7)株的血凝素(HA)基因参考序列设计合成一对H7HA特异引物,并应用SDS-蛋白酶K法提取病毒RNA,建立了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AIVRNA的方法。应用此法对鸡胚培养的AIV尿囊液、SPF感染鸡粪便进行了检测,并与琼脂扩散试验和电镜技术作了对比。特异性试验以新城疫病毒(NDV)、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减蛋综合征病毒(EDS-76V)等的感染鸡胚尿囊液作为对照。结果表明,AIV尿囊液RT-PCR全部阳性,SPF感染鸡粪便87份,RT-PCR检出69份阳性,样品处理浓缩后琼脂扩散检出11份,电镜检测了23份样品,仅检出2份阳性。非特异性对照样品经RT-PCR检测全部阴性。将AIV感染鸡胚尿囊液作10倍系列连续稀释,可检出稀释度为10-2的病毒尿囊液。RT-PCR最早检出时间为感染后第3天,而琼扩和电镜均是7天。该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灵敏性,且节约时间(只需8小时左右),可从分子水平上对AIV进行早期快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20.
传染性囊病病毒诱导细胞凋亡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1株IBDV强毒株感染易感小鸡,对病鸡法氏囊进行电镜观察及DNA电泳分析,直接观察到病鸡法氏囊中B淋巴细胞凋亡的典型形态学特征和生化变化:染色质凝聚成团,集于核膜旁,胞膜与核膜出现凹陷,细胞拉长变形,最后细胞裂解成由膜包围着的小团,被网状细胞和巨噬细胞吞噬;感染IBDV24~48h的法氏囊细胞总DNA在电泳谱上呈梯状条带,而从正常的法氏囊提取的总DNA在电泳谱上只有1条带。结果表明,IBDV感染小鸡之后,导致了法氏囊中B淋巴细胞的凋亡。作者据此推断,细胞凋亡是造成B淋巴细胞数量减少,从而导致小鸡免疫抑制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