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9 毫秒
1.
奶牛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4~24℃。当气温超过27℃时,奶牛体热调节机能开始失调,正常生理机能遭到破坏,由此产生皮肤代谢受阻,呼吸加快,心跳加快,食欲下降,抗病力减弱,体重减轻,奶质变差,奶量减少,受胎率下降等不良反应。此外,热天是微生物繁殖的有利季节,青草难以保鲜,青贮饲料和干草易发霉变质,容易引起奶牛霉菌中毒或其它消化道疾病,故有“热天奶牛难养”之说,但是,只要措施得当,热天奶牛仍然可以养好。  相似文献   

2.
奶牛最适宜的温度是4~24℃.当气温超过27℃时,奶牛热调节机能开始失调,呼吸增加,心跳加快,食欲下降,抗病力减弱,体重减轻,奶质变差,奶量减少,受胎率下降.此外,热天是微生物繁殖的旺季,青草难以保鲜,青贮饲料和干草易发霉变质,奶牛容易引起霉菌中毒或其它消化疾病.但是,只要措施得当,热天完全可以养好奶牛.  相似文献   

3.
奶牛最适宜的温度是4~24℃。当气温超过27℃时,奶牛热调节机能开始失调,呼吸增加,心跳加快,食欲下降,抗病力减弱,体重减轻,奶质变差,奶量减少,受胎率下降。此外,热天是微生物繁殖的旺季,青草难以保鲜,青贮饲料和干草易发霉变质,奶牛容易引起霉菌中毒或其它消化疾病。但是,只要措施得当,热天完全可以养好奶牛。1减少湿度,增加排热降温措施牛舍和拴牛的地方,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0%以下。相对湿度大,牛体散热受阻增大,所以牛舍必须保持干燥,不积水,无泥泞,牛舍通风要良好,门帘早晚要打开,中午挂上竹帘,有条件…  相似文献   

4.
4月16日.第三届中国奶牛发展大会在上海召开,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奶牛饲养标准化与现代奶业”。有关专家指出,我国奶牛养殖要通过实行标准化引领行业从传统走向现代,不断提高原料奶质量,让消费者从“有奶喝”到“喝好奶”。  相似文献   

5.
按一般规律说,奶牛每产1奴奶需要2~3kg的水。牛奶的产量与奶牛水的供给量以及水的吸收有直接的关系。影响奶牛水需求量的因素有钠、饲料中的干物质、环境温度以及产奶量。在热天里,奶牛对水的需要量很高。如一头产奶量为50kg/d的奶牛,在冬天每天需要100kg的水,而在夏天则需要超过140kg的水。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白城市大力发展奶牛产业,全面实施“粮变奶”、“草变奶”工程,奶牛产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国内有关专家建议.利用药用蒲公英的生物特性.能有效预防和治疗奶牛乳腺炎,以解决目前困扰乳品市场的“有抗奶”问题,杜绝“奶牛吃药,人喝药奶”的现象,让群众喝上“放心奶”。  相似文献   

8.
范颖 《中国乳业》2002,(5):13-14
大连奶业经历了一个“喝奶难”、“有奶喝”发展到“喝优质奶”的过程。1978年,全市奶牛存栏5321头,生产牛奶12669吨,全市仅有一个乳品加工企业,年加工供应消毒鲜奶5840吨。1988年奶牛存栏11578头,生产牛奶33728吨,全市有2个乳品加工企业,年加工供应消毒奶16787吨。2001年全市奶牛存栏(含改良奶牛)1.73万头,奶类产量6.5万吨,加工上市商品奶4.7万吨。奶牛存栏、牛奶产量、乳品上市量分别比1988年增长49%、92%和1.79倍。同时开展了“奶牛单产7吨工程”达标竞赛…  相似文献   

9.
夏季如何保持牛奶的产量和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产奶最适宜的气温是8~20℃,当舍内气温超过30℃时,每升高1℃,牛奶产量下降4%左右,超过36℃时,每升高1℃,则下降5%左右。在炎热的夏季,由于气温往往达到或超过30℃,且持续时间较长,造成奶牛食欲降低,产奶量和奶质下降。因此,炎热的夏季如果想保持奶牛的产奶量和奶质,  相似文献   

10.
奶牛的“布氏杆菌病”和“结核杆菌病”简称“两病”,这两个病都属奶牛的二类传染病,同时也都是人畜共患病。要生产优质奶、安全奶、放心奶,生鲜牛奶的质量是关键。常熟市的奶牛生产由于起步晚、发展快,原来有一定实力的小老板,看中了奶牛生产的效益和前景,在市政府每引进一头奶牛补贴500元的鼓励下,一哄而上,引进了数千头奶牛。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引进了人家淘汰的带有“两病”的奶牛数百头,造成了发病多、奶产量低、饲养效益差的局面。为了确保人畜健康,实行放心奶工程,苏州市奶协通过调研,向苏州市人民政府提出了消灭奶牛“两病”的请示报…  相似文献   

11.
天津农学院客座教授、山西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赵晓明建议,利用药用蒲公英的生物特性,可以预防并治疗奶牛乳腺炎,以解决目前困扰乳品市场的“有抗奶”问题,杜绝“奶牛吃药,人喝药奶”的现象,让群众喝上放心奶。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中国乳业的蓬勃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奶牛的养殖事业,给中国奶农引领了富裕之路。要想稳定地经营牧场,提高奶牛产量是至关重要的。为此,应在“奶牛的改良”、“饲料的搭配及分配”、“挤奶技术,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努力。但是,即使这些都得到了改善,在每天的挤奶中,提取乳房内乳汁的技术也是很重要的。而且,错误的挤奶方法和奶牛的疾病与奶量的降低和奶质的恶化都有关系。那么“适合奶牛的泌乳生理的挤奶技术”是什么呢?我们怀着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同大家共同探讨正确的挤奶技术。  相似文献   

13.
利用黄牛生产奶牛(简称“黄改奶”)是指以本地牛或改良牛为母本,以国外引进的纯种荷斯坦种公牛为父本,通过冷冻精液输配技术,经过连续几代的级进杂交生产高产奶牛。这项技术的应用对迅速扩大辽宁省奶牛存栏数量、提高鲜奶总产量及推动辽宁省奶牛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畜牧业中扩大奶牛饲养规模主要有四条途径:一是利用现有奶牛自繁;二是进口;三是胚胎移植;四是“黄改奶”。其中“黄改奶”被认为是低成本实现奶牛养殖规模迅速扩大的有效途径。辽宁省辽西地区经过调研确定了通过“黄改奶”大力发展奶牛工程,自2004年年初实施“黄改奶”…  相似文献   

14.
眼下,当归、灵芝、枸杞等名贵中草药,已成为山东省平原县旺源奶牛专业合作社1200头奶牛的“药膳”和“保健品”,这些体健貌美的奶牛产出的鲜牛奶,创造了奶质连续686天为一等奶的喜人成绩。为此,“旺源”也于近日被认定为“国家无公害生鲜牛乳标准化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5.
“黄改奶”是应用荷斯坦种公牛冻精输配当地杂交母牛。近年来,辽宁省乃至我国的许多地区都开展了“黄改奶”工作。政府支持力度大的地区改良数量多一些,反之数量就少一些。事实上,我国现有的奶牛群中有相当一部分牛是“黄改奶”后裔。笔者作为从事奶牛和肉牛繁育工作的技术人员,一直关注着“黄改奶”工作的发生和发展,并对部分地区开展“黄改奶”工作后得到的一代杂交犊牛进行了调查、测试和试验。现将调查、测试和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大连市是一个拥有560万人口(城镇人口262万)的港口、工业、贸易、旅游城市。“九五”期间,在欧盟无偿援助奶类项目的推动和资助下,市政府围绕奶源基地建设,突破了奶牛生产一度出现的徘徊现象,使奶业走出一条由“喝奶难”到“有奶喝”,发展到“喝放心奶”的奶业发展之路。到2000年全市奶牛存栏1.49万头(成母牛9624头),牛奶产量5.19万吨,商品奶加工上市4.25万吨。“十五”期间和2010年的奶业发展如何适应我们这样一座大城市的发展,走好奶牛产业化经营之路,满足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和对鲜奶和奶…  相似文献   

17.
催乳灵药物残留导致奶牛急性乳房炎赵宜援(黑龙江省香坊实验农场奶牛场,哈尔滨150038)我场在1994年7月对进入干奶期奶牛进行药物干奶时,用曾经注射过“不孕奶牛”催乳灵(以下简称催乳灵)的针管进行药物干奶,导致8头进行干奶的牛发生急性乳房炎,是一次...  相似文献   

18.
1喂奶要“三定”一定奶温,2个月奶牛喂奶奶温为35℃~37℃,3月以上为26℃~30℃;二定时间,母牛的初乳有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初生奶牛前7d每1d喂4次,7d后1d喂3次;三定喂量,犊牛生后第1d的喂奶量一般是犊重的1/6,即5kg左右。哺乳期一般4~6个月,共需喂奶400~750kg。10d以内的犊牛,每1d喂奶6kg,加水4kg;20~40d,每头每1d喂奶6kg,加水5kg;40~60d,每头每1d喂奶5kg,加水8kg;60~80d,每头每1d喂奶3.5kg,加水5kg。喂奶时,把牛奶盛在小桶或小盆内,将手指放在牛犊…  相似文献   

19.
《中国奶牛》2008,(11):I0001-I0001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加强生鲜乳生产质量安全,普及奶牛养殖科学知识,提高奶农生产技能和奶牛养殖水平。中国奶业协会加大了“奶农培训计划”暨“奶农学校”项目的实施力度。于2008年10月21-25日、11月7~11日分别在云南昆明、大理市和新疆昌吉、巴州焉耆成功举办了4期奶牛养殖新技术及原料奶质量与乳制品安全培训,培训人次近千人。  相似文献   

20.
《中国乳业》2005,(10):25-25
一般奶农养一头奶牛年产生乳只有5500kg,而浙江省金华市佳乐乳业有限公司“青青牧场”的奶牛则可达7500kg,仅此一项就可年增收4500元。市科技局局长徐俊介绍,这是“金华奶牛品种改良及乳质提升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