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比较了乳尿素氮估测奶牛尿氮排泄量的两个模型(模型1,UN=17.64×MUN;模型2,UN=10.068×MUN+47.29)的差异显著性,并利用24篇有关文献中泌乳奶牛乳尿素氮含量和尿氮排泄量的数据进行了残差图分析,评价了上述两个模型的准确性情况。结果表明,两个模型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且均不能准确估计奶牛的尿氮排泄量。  相似文献   

2.
李鹏 《中国奶牛》2011,(22):11-14
本文利用34组国内外报道的荷斯坦牛乳中尿素氮浓度和尿氮排泄量的实测数据,对目前提出的部分利用MUN估测尿氮排泄量的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Zhai(2005)提出的模型[UN(g/d):10.1×MUN(mg/dL)+47.3]预测效果较好(P〉0.05)。划分MUN浓度范围分别建立模型可能会提高预测的准确度。此外,根据34组数据做简单回归:UN(g/d)=12.78×MUN(mg/d1)+28.15(n=34,R2=0.59)。  相似文献   

3.
毛兔内源氮排出量的估计及其对饲料氮消化率测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共用不同生理阶段德系安哥拉毛兔700余只次进行了118期(118种日粮)氮平衡试验,日粮粗蛋白质含量为7.49%~23.87%,粗纤维含量为7.20%~34.00%,在对粪氮排出量(FN)与氮食入量(NI)、粗纤维食入量,尿氮排出量(UN)与消化道吸收氮(DN)进行了相关分析后,分别建立了FN对NI、UN对DN的一元线性回归,从而估测出毛兔在生长、妊娠、哺乳、产毛(成年兔,不繁殖)阶段的粪代谢氮(FMN)的排出量分别为0.248,0.033,0.093,0.036~0.039g/W~(0.75)kg,尿内源氮的排出量分别为0.315,0.253,0.329,0.186g/w~(0.75)kg。并发现FN与粗纤维食入量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P>0.05)。在此基础上,对FMN对饲料氮消化率测定的影响作了定量讨论。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应用套算法分析肉羊常用蛋白质饲料原料中的营养成分含量和可消化营养成分对有效能值的影响,基于饲料原料中的营养成分含量和可消化营养成分建立蛋白质饲料原料代谢能(ME)的预测模型。选取36只22月龄、体重为(52.6±1.4)kg的杜泊×小尾寒羊F1代杂交去势肉羊,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6个处理,包括1个基础饲粮处理和5个试验饲粮处理,每个处理6只羊。利用消化代谢试验和呼吸代谢试验并结合套算法计算5种蛋白质饲料原料的消化能(DE)和ME,并分析蛋白质饲料原料DE、ME与该原料中营养成分[干物质(DM)、有机物(OM)、总能(GE)、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可消化营养成分[可消化干物质(DDM)、可消化有机物(DOM)、可消化粗蛋白质(DCP)、可消化粗脂肪(DEE)、可消化中性洗涤纤维(DNDF)、可消化酸性洗涤纤维(DADF)]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饲料原料中的OM、DDM、DOM、DCP含量与DE和ME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另外,DADF与DE存在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ME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通过饲料原料中的营养成分含量预测ME的方程为:ME(MJ/kg)=-82.855+2.391OM(%)+1.802EE(%)-6.21GE(MJ/kg)-0.121ADF(%)(R2=0.910,n=30,P0.01);通过饲料原料中的可消化营养成分含量预测ME的方程为:ME(MJ/kg)=-5.564+30.526DOM(%)+55.402DEE(%)(R2=0.841,n=30,P0.01);通过饲料原料中的可消化营养成分含量与DE共同预测ME的方程为:ME=-5.787+1.126DE(MJ/kg)+20.769DEE(%)(R2=0.879,n=30,P0.01)。综上所述,在本试验中,蛋白质饲料原料中的部分营养成分和可消化营养成分含量与ME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可通过饲料原料中的营养成分和可消化营养成分含量对肉羊蛋白质饲料原料的ME进行有效预测。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探讨牦牛尿中嘌呤衍生物(PD)排出量对饲粮氮水平的响应规律,并基于此估测了瘤胃微生物氮(MN)产量,以期为高寒牧区牦牛的科学饲养提供参考。选取4头体重[(192±12)kg]相近、年龄(3岁)相同的去势公牦牛,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将牦牛分为4组,各组饲粮氮水平分别是1.03%、1.95%、2.85%和3.76%,每组1头;试验分为4期,每期21 d,包含15 d的预试期和6 d的正试期。结果表明,牦牛尿中PD主要由尿囊素和尿酸组成,尿囊素/PD和尿酸/PD分别为0.69~0.76、0.23~0.30,黄嘌呤与次黄嘌呤的含量极少。当饲粮氮水平升高时,尿中PD、尿囊素、尿酸以及马尿酸排出量均线性增加(P0.05),而尿酸/PD和嘌呤氮指数(PNI)均线性降低(P0.05)。瘤胃细菌嘌呤碱基(RNA当量)含量、瘤胃细菌氮含量以及瘤胃MN产量都随着饲粮氮水平升高而线性增加(P0.05),但饲粮氮用于合成MN的效率[即瘤胃MN/食入氮(NI)]却线性降低(P0.05)。基于尿中PD排出量(mmol/d)和瘤胃MN产量(g/d)与NI(g/d)之间良好的线性关系,构建了如下数学模型:PD=0.58NI+18.28,MN=0.18NI+22.18。综合得出,当牦牛饲粮氮水平为2.85%时,牦牛瘤胃M N产量最大,为42.60 g/d,而PNI以及饲粮氮用于合成M N的效率却在低氮(1.03%)条件下达到最高,这一结果揭示了牦牛对低氮饲粮中氮素营养高效利用的特点,解释了牦牛对青藏高原饲料营养匮乏的适应性的营养机理。  相似文献   

6.
为了测定日粮不同中性洗涤纤维水平及猪品种对猪氮代谢的影响,试验选用8头4个月龄猪,采用4×4拉丁方设计进行试验。4种试验日粮按等能、等氮设计,Ⅰ、Ⅱ、Ⅲ、Ⅳ组粗纤维水平分别为6%、9%、12%和15%(干物质基础),4个品种猪分别为莱芜猪(100%)、大莱猪(50%)、大大莱猪(25%)、大约克猪(0%),试验采用顿称顿喂的饲养方式。试验结果表明,ADF对IN、FN、DN、RN、氮表观消化率影响极显著(P0.01),对UN的影响显著(P0.05),对ABV的影响不显著(P0.05),经相关性分析I,N、UN、DN、RN、氮表观消化率与ADF含量之间为负相关,与FN之间为正相关。猪不同的品种对氮的代谢影响不同,猪品种对IN、FN、DN、RN、ABV的影响极显著(P0.01),对UN、氮表观消化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经相关性分析,UN、氮表观消化率与莱芜猪血源含量之间呈正相关,而IN、FN、DN、RN、ABV与之为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采用消化代谢试验与套算法评定燕麦、大麦、小麦、高粱、玉米能量饲料在肉羊体内的代谢能(ME),并应用原料概略养分和可消化养分建立有效能的预测模型。选取36只22月龄体重为(52.6±1.4)kg的杜泊×小尾寒羊F_1代杂交去势肉羊,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6个处理,包括1个基础饲粮组和5个试验饲粮组。利用消化代谢试验和气体代谢试验并结合套算法计算得到5种能量饲料原料的消化能(DE)和ME,分析原料ME与概略养分、可消化养分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建立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通过概略养分预测ME的方程为ME(MJ/kg)=19.91+45.763CP(%)-1.013GE(%)+3.247ADF(%)(R~2=0.726,n=30,P0.01);通过可消化养分预测ME的模型为ME(MJ/kg)=-3.113+15.954DOM(%)+5.912DDM(%)+2.281DCP(%)(R2=0.764,n=30,P0.01)。综上所述,本试验中,能量饲料原料概略养分和可消化养分与ME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可通过概略养分和可消化养分对能量饲料的ME进行有效预测,且随着预测因子的增加,方程的准确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8.
Meta分析作为一种科学客观的定量综述形式,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外农业研究.本文利用这一方法,分析奶牛干物质采食量(DMI)与日粮阴阳离子差(DCAD)的潜在关系.研究所用资料取自已发表的8篇关于泌乳前期奶牛日粮阴阳离子平衡对DMI影响的文献数据,对实际观测值进行了研究间效应的校正.分析结果表明,泌乳前期奶牛校正后的DMI随DCAD增加呈二次增加(P<0.01,R2=0.74),在DCAD为298.3 mmol/kg DM时达到最高值;校正后的DMI随血液:HCO3浓度以及血液pH增加而二次增加(P<0.01,R2=0.91;P<0.01,R2=0.87),在血液HCO3-浓度为29.2 mmol/L时达到最大.校正后的DMI与血液HCO3-以及血液pH的关系分析表明,DMI与泌乳前期奶牛体内酸碱平衡相关性很大.DCAD通过影响机体的酸碱平衡,并最终影响奶牛的自由采食量.  相似文献   

9.
试验选用3只平均体重为44.8kg的杂种公绵羊,采用3×3拉丁方设计。饲喂粗蛋白水平由7.6%~13.0%的12种典型混合日粮。结果表明:随着日粮粗蛋白水平(CP)的提高,日粮粗蛋白(CP)、干物质(DM)、有机物(OM)、酸性洗涤纤维(ADF)和中性洗涤纤维(NDF)消化率逐渐提高,其相关关系分别为CPD(CP的消化率,%)=8.70+4.84CP(%/DM()n=12,R2=0.88,P<0.01);DMD(DM的消化率,%)=45.40+2.14CP(%/DM()n=12,R2=0.65,P<0.01);OMD(OM的消化率,%)=42.85+2.31CP(%/DM()n=12,R2=0.67,P<0.01);ADFD(ADF的消化率,%)=19.08+3.05CP(%/DM()n=12,R2=0.66,P<0.01);NDFD(NDF的消化率,%)=26.81+2.64CP(%/DM)(n=12,R2=0.63,P<0.01)。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通过概略养分或可消化养分建立肉用绵羊配合饲料代谢能预测模型。选取66只18月龄体重为(49.6±1.3)kg的杜泊×小尾寒羊F1代杂交去势肉羊,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共11个处理,包括1个基础饲粮组和10个试验饲粮组。分别测定10种试验饲粮的概略养分和可消化养分;代谢试验测定10种试验饲粮的消化能(DE)和代谢能(ME);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代谢能与概略养分和可消化养分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饲粮的OMD和GED与CP、NDF、ADF、GE相关极显著(P0.01);CPD与CP、NDF、ADF相关极显著(P0.01),与OM相关显著(P0.05);NDFD和ADFD与GE和CP相关极显著(P0.01),NDFD与OM和NDF相关显著(P0.05)。建立的饲料概略养分代谢能预测模型:ME(MJ·kg-1)=38.881-19.516ADF(%)-28.672OM(%)(R2=0.640,n=60,P0.01);可消化养分代谢能预测模型:ME(MJ·kg-1)=1.613DE(MJ·kg-1)-14.705DOM(%)+2.743DNDF(%)-3.179(R2=0.879,n=60,P0.01)。综上表明,饲料概略养分和可消化养分与代谢能之间相关性显著,可以通过概略养分和可消化养分对饲料的代谢能进行有效的预测。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牧草来源日粮对奶牛瘤胃发酵和微生物蛋白合成的影响。选用8头体重为(632±12)kg泌乳中期奶牛(135±16 DIM),随机分为4组,采用4×4重复拉丁方设计,共4期,每期21 d,其中14 d适应期,7 d采样期。四组日粮均以玉米青贮为基础,粗饲料分别由苜蓿草、燕麦草、羊草和稻草组成,日粮等能等氮且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FC)含量相同。结果显示:(1)四组日粮中奶牛干物质采食量(DMI)差异不显著(P0.05),瘤胃液p H、NH3-N、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和支链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稻草组乙酸含量偏低,丙酸含量偏高,但与其他三组并无显著差异(P0.05)。(2)稻草组奶牛每日尿排泄量有增加的趋势(P=0.08),牧草来源对每日尿酸排泄量无显著影响(P=0.87),但稻草组中尿囊素显著低于苜蓿草、燕麦草和羊草组(P=0.01),造成总嘌呤衍生物(PD)含量显著降低(P=0.01),稻草组微生物蛋白(MCP)产量比苜蓿草组降低124 g/d。综上可知,在日粮NDF和NFC含量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牧草来源日粮对奶牛瘤胃发酵无显著影响,且苜蓿草、燕麦草和稻草组微生物蛋白合成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牛至油(Oo)和过瘤胃赖氨酸(RPLys)组合添加对奶牛产奶性能和氮排泄的影响。选取年龄、体重、胎次、产奶量、乳成分及泌乳期[(105±15) d]相近,体况良好的荷斯坦奶牛40头,随机分为10组,每组4头。对照组(C组)饲喂基础饲粮,各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组合的Oo和RPLys。其中,Oo设3个添加水平,分别为11.5(L)、13.0(M)、14.5 g/(d·头)(H); RPLys设3个添加水平,分别为27.5(L)、30.0(M)、32.5 g/(d·头)(H),共组成9个组合,分别为LL、LM、LH、ML、MM、MH、HL、HM、HH组(第1个字母为Oo添加水平,第2个字母为RPLys添加水平)。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结果显示:1)各试验组的产奶量均极显著高于C组(P0.01),以MM组最高。2)各试验组的乳脂率和乳蛋白率不同程度地高于C组,且以MM组最高,极显著高于C组(P0.01);各试验组的乳体细胞数均极显著低于C组(P0.01),以M M组最低。3)各试验组的乳氮、氮沉积和氮表观消化率均极显著高于C组(P0.01),且均以MM组最高; LL、LM、LH、ML、MM、MH、HL、HM、HH组总氮排泄量比C组分别降低了6.63%(P0.01)、9.29%(P0.01)、7.73%(P0.01)、11.81%(P0.01)、18.21%(P0.01)、15.06%(P0.01)、10.83%(P0.01)、11.27%(P0.01)和6.95%(P0.01),以MM组最低。本试验结果表明,饲粮中联合添加Oo和RPLys可以提高奶牛的产奶性能、降低氮排泄量;综合考虑以上各指标,最佳组合为Oo 13.0 g/(d·头)、RPLys 30.0 g/(d·头)。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对部分生产牛群的日粮氮泌乳转化效率进行测定,分析影响因素,为提高奶牛日粮氮泌乳转化效率的应用技术研究提供依据.试验采用牛场实地调查的方法,对7个规模奶牛场的18个牛群的日粮氮泌乳转化效率进行测定,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8个牛群产奶量分布为6.00~28.40 kg·d-1,日粮粗蛋白水平分布为11.47%~18.34%.对18个牛群氮平衡分析结果表明,日粮粗蛋白氮摄入量分布为185.72~653.00 g·d-1·头-1,粪、尿、乳粗蛋白氮排出量分别占到摄入量的25.58%~42.73%、25.04%~74.65%和12.26%~27.99% ;日粮真蛋白氮摄入量分布为160.06~582.20 g·d-1,粪、尿、乳真蛋白氮排出量分别占到摄入量的24.10%~43.18%、29.17%~75.54%和10.77%~30.98%.粪、尿排出氮占摄入粗蛋白氮比例与产奶量呈负相关,乳分泌氮占摄入粗蛋白比例与产奶量呈正相关.摄入粗蛋白泌乳转化效率主要受日粮CP水平、DMI和产奶量的影响,由18个牛群测定数据建立的回归方程:MNEcp(%)=36.96-1.45 CP(%)-0.83 DMI (kg· d-1)+1.11产奶量(kg·d-1),R2=0.87.用已发表的21组数据对该方程进行了检验,实测值与预测值差异不显著.结果提示,奶牛日粮粗蛋白泌乳转化效率的分布在12.26%~27.99%,真蛋白为10.77%~30.98%;日粮蛋白泌乳转化效率主要受产奶量、日粮CP含量和DMI的影响,其中与产奶量呈正相关,与CP含量和DMI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氮水平对牦牛体内不同部位氨态氮和尿素氮浓度的影响,以期了解牦牛机体对氮胁迫的适应性响应,并构建粗蛋白质进食量估测模型。采用4×4拉丁方设计,选取4头体重[(192±12)kg]相近的3岁去势健康牦牛。分4个试验期,每期21 d;4头牦牛分成4组,每组1头,分别饲喂4个氮水平的饲粮[以粗蛋白质水平(干物质基础)计,分别为6.45%、12.18%、17.81%和23.49%]。结果表明,1)瘤胃液氨态氮(RNN)、血浆尿素氮(PUN)、唾液尿素氮浓度以及尿中尿素氮(UUN)、尿中氨态氮日排泄量均随着饲粮氮水平的升高而极显著增加(P<0.01);瘤胃液尿素氮(RUN)浓度有随着饲粮氮水平升高而增加的趋势(P<0.10)。2)RNN、RUN和PUN浓度(mg/d L)以及UUN日排泄量(g/d)与牦牛饲粮蛋白质摄入水平密切相关,可建立以下估测牦牛粗蛋白质进食量(CPI,g/d)和可消化粗蛋白质进食量(DCPI,g/d)的模型:CPI=174.102+840.096RNN-3.068RNN2,CPI=185.818+47.744RNN+22.258RUN;DCPI=36.037UUN0.712,DCPI=-0.789+8.375UUN+101.275PUN。综上,饲粮氮水平对牦牛体内氨态氮和尿素氮浓度具有广泛的影响,由此建立的估测模型可为牦牛的放牧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对3头牦牛施以皱胃瘘管手术,以酵母RNA为嘌呤碱基供体,连续注射4期,以期测定牦牛吸收嘌呤的回收率,为尿嘌呤衍生物估测牦牛瘤胃微生物氮产量的模型积累数据.结果表明,牦牛皱胃连续注射酵母RNA可使尿囊素(564~1 426 μmol/kg BW0.75)、总嘌呤衍生物(purine derivative,PD)排出量(629~1 507 μmol/kgBW0.75)及尿囊素占总PD比例线性提高(0.90~0.95)(P<0.01);嘌呤碱基注射水平对尿酸、肌酐及尿氮排出量影响不显著(P>0.05).回归分析发现,牦牛皱胃嘌呤注射量(X,mmol/d)与尿嘌呤衍生物排出量(Y,mmol/d)间存在线性关系:Y=0.85X+33.02 (R2 =0.96,P<0.001),牦牛吸收嘌吟在尿中的回收率为85%.  相似文献   

16.
施氮量对青藏高原燕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燕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对燕麦产量和品质影响显著,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其栽培学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均发生变化。施氮水平与株高、茎粗、种子蛋白质含量之间呈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R=0.9360,P<0.01;R=0.9830,P<0.01;R=0.8968,P<0.01),而与产量构成、草产量、种子产量之间呈显著的二次回归关系(P<0.01)。施氮量60kg/hm2时,种子产量达到最高4358.5kg/hm2;草产量达到最大值时的施氮量为75kg/hm2,草产量为22820kg/hm2(干重)。  相似文献   

17.
采食H9:1的绵羊血浆尿素氮(PUN)浓度在4组混合日粮中最低,L9:1的最高,PUN的排序为L9:1(4.43)>H8:2(3.68)>L7:3(3.19)>H9:1(2.63)(括号中的数字为PUN值),组间差异显著(P<0.05)。绵羊采食4组混合日粮的血糖含量,L7:3(7.41)>H8:2(7.05)>H9:1(6.82)>L9:1(5.26) (括号中的数字为血糖值),其中H9:1与H8:2、H8:2与L7:3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各组差异显著(P<0.05)。采食H9:1的绵羊氮代谢性能表现最好,主要体现在RN增多,RN/DN、DN/NI升高,FN/NI、UN/NI降低,采食L7:3的绵羊亦表现出较好的氮代谢性能,H8:2与L7:3相似,多数氮代谢性能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而采食L9:1的绵羊各项氮代谢性能指标表现最差。试验表明,经GI优化的混合粗饲料日粮,可以改善日粮的氮代谢性能,减少氨经尿素循环而进入血液的量,提高氮的利用率与沉积率。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不同日粮组成对荷斯坦青年母牛粪尿氮排泄量的影响。试验选取71头荷斯坦青年母牛作为试验对象,依次饲喂不同精粗比、不同粗料来源的日粮,A组[23∶77(玉米青贮和苜蓿干草)]、B组[10∶90(玉米青贮)]、C组[10∶90(苜蓿干草)]、D组[60∶40(苜蓿干草)]的日粮,测定粪便含水量、粪尿中总氮(TN)、氨态氮(AN)浓度以及粪中NH3和H2S气体散发量。结果表明:B组的粪便含水量显著高于D组(P0.05);C组的NH3散发量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D组显著高于B组(P0.05);D组的H2S散发量显著高于B组(P0.05);C组和D组的粪中总氮含量极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1);D组尿中的总氮含量极显著高于其它三组(P0.01);C组与D组的粪中氨态氮浓度差异显著(P0.05);C组的尿中氨态氮浓度极显著高于D组(P0.01),D组极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1)。日粮鲜重中水分的巨大差别,导致其粪便含水量的不同。随着日粮中粗蛋白水平的增加,粪中NH3和H2S的散发量以及粪尿中总氮和氨态氮的浓度也会增加。  相似文献   

19.
日粮蛋白质水平对生长期闽南黄牛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选用9头14月龄闽南黄牛公牛,按重复3×3拉丁方设计,进行了氮平衡试验。研究了日粮蛋白质水平对氮消化与沉积规律及血液某些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蛋白质水平的提高,氮的进食量显著增加;氮的表观消化率、氮沉积量也显著增加(P<0.01)。氮的表观消化率(%)=43.26+0.58X,(r=0.9412,n=9);沉积氮(g/d)=1.86+0.37X,(r=0.9216,n=9)。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稻草或玉米秸秆替代苜蓿对奶牛氮代谢、血清生理生化指标及肝脏和肾脏组织形态变化的影响。选择45头泌乳中期的经产健康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3组,每组15头牛。各组饲喂含不同粗饲料的饲粮,分别为苜蓿组(23%苜蓿干草+7%羊草,AH组)、玉米秸秆组(30%玉米秸秆,CS组)和稻草组(30%稻草,RS组),饲粮精粗比均为55∶45。试验期12周。结果表明:CS组和RS组奶牛的粪氮排泄量显著高于AH组(P0.05),RS组奶牛的尿氮排泄量显著高于AH组和CS组(P0.05)。RS组奶牛的血清尿素氮和肌酸酐含量显著高于AH组(P0.05)。RS组奶牛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AH组和CS组(P0.05)。CS组奶牛的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AH组(P0.05),而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AH组和RS组(P0.05)。各组奶牛的肝脏、肾脏组织切片结构清晰,未见明显异常。由此可见,饲喂玉米秸秆或稻草粗饲料的奶牛粪氮、尿氮排泄量的增加导致奶牛氮的利用效率降低。各组奶牛肝脏和肾脏的组织形态无显著变化,但饲喂玉米秸秆或稻草饲粮可导致奶牛血清中反映肝脏、肾脏健康功能的指标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