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温度是一个重要的非生物环境变量,能够驱动动物谱系的适应轨迹和动物群落的组成。环境温度作为影响动物肠道微生物菌群变化的众多因素之一,能够影响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组成及丰度,进而调控宿主生长、发育、繁殖、免疫等生物学过程及功能。动物肠道核心菌群的组成及其代谢产物在不同温度下存在显著差异,在单胃动物、反刍动物等中都有相应的报道。极端温度主要通过诱导肠道微生物菌群产生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进而对宿主表型产生影响。目前,对于温度如何影响动物肠道菌群的了解仍非常有限。本文针对不同环境温度条件下,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和功能的差异及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及综述。探讨由环境温度引起的肠道微生物菌群与宿主适应机制之间的关系,包括对宿主产热机制、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等其他方面的影响并开展研究,将为肠道微生物对宿主健康的调节提供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肠道微生物群的变化与动物机体健康息息相关,肠道微生物群可调控动物机体内能量代谢、异源物质代谢,修复细胞和提高机体免疫机能。宏基因组学技术可用于检测动物肠道微生物群的动态变化。本文主要对宏基因组学研究的生物信息学技术和平台及宏基因组学在动物肠道微生物群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后续开发肠道生态系统动态的全球模型及动物机体的靶向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肠道微生物群不仅为宿主提供营养,也有利于维持其肠道微生态的平衡,保证肠道的健康和发育,因此,维持动物肠道微生态平衡在动物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动物肠道微生物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但通过日粮调控以及微生物调控均能得到一定的改善。本文综述了猪肠道微生物组成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使人们在养猪生产中能够了解和控制这些因素,从而为肠道微生物与猪的消化代谢、肠道健康维持以及疾病预防等的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芬兰进行的研究项目旨在描述畜禽肠道微生物的特性,学会通过调整动物肠道固有的微生物菌群以提高动物生产力。为了对复杂的微生物菌群简单化以便能够更好地对其描述,特开发了微生物平衡指数(Micro-bial Balance Index,MBI),该MBI值可通过计算肠道微生物菌群中固有的数种菌种的比例获得。仔猪和生长猪的饲养试验表明,微生物平衡指数与动物生长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r=0.68,P≤0.01)。此外,还研究了水解酵母对动物肠道微生物平衡和日增重的作用,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是一个影响动物生产力和福利的重要因素。我们认为:在提高畜禽生产力时,最好要考虑对肠道微生物菌群进行监控。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无冬眠饲养对灰斑蛤蚧和红斑蛤蚧生长发育的影响,在蛤蚧冬眠期内,人工保持其环境温度为28~30℃,相对湿度为65%~85%,并提供其所需的食物,测量3个月冬眠期内灰斑蛤蚧和红斑蛤蚧的体重和形态学指标变化。结果表明:改变蛤蚧冬眠习性可以维持蛤蚧正常生长发育,不仅能缩短饲养时间,而且还能提高其成活率,从而达到高效养殖蛤蚧的目的,并且红斑蛤蚧比灰斑蛤蚧生长快。  相似文献   

6.
正肠道微生物对动物获取、存储和消耗能量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科研人员已经能够对肠道微生物组成进行系统的研究,例如:肠道微生物失衡与肥胖及相关疾病的联系。从养殖业、实验动物和人方面的大量研究数据表明,调控肠道微生物组成可导致体重改变。上个世纪,在养殖生产过程中将生长促进剂添加到动物饲料,可以改善动物健康状况并显著降低养殖生产成本。生长速度的增加通常能够降低动物的生产成本,并且  相似文献   

7.
猪肠道微生物定植规律和生理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人们对畜禽胃肠道正常微生物群的组成、定植规律及与宿主关系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肠道中微生态菌群的组成及变化直接影响着动物的健康和生理功能。肠道内的微生物在动物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8.
肠道微生物被称为动物的“隐藏免疫器官”,不仅能参与宿主代谢还能影响宿主的免疫系统,对维持机体健康至关重要。作者主要介绍了培养组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对动物肠道微生物研究的重要意义、传统微生物培养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在研究微生物时各自的优、缺点。培养组学是基于传统微生物培养方法同时采用多种培养条件进行微生物培养,再辅以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和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建立的一种新型微生物分离、鉴定方法,该方法将传统微生物培养技术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优点融为一体。该方法在挖掘“新微生物”的研究中,具有发现、找到并获得的优势;在微生物的研究中可定制分离目标菌株进行验证,并能通过丰富注释清楚地了解肠道微生物组。此外,分析了培养组学分别在家禽肠道、猪肠道、反刍动物肠道等动物肠道的研究应用现状,提出了环境条件对肠道微生物的影响,如人类接触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同物种不同性别肠道菌群的差异,以期为培养组学在动物肠道微生物的研究运用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对肠道微生物研究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肠道微生物的种群结构、数量等与动物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医学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种群结构变化与人的胃肠道老化,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结肠癌、大肠肿瘤等疾病有一定的关系。另外,消化道微生物还通过影响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能量代谢,以及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生理功能等进而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因此,通过研究机体与其消化道微生物的关系,如:不同生理环境条件下消化道微生物对机体的影响机理;不同生长阶段肠道微生物种群结构、数量的变化;不同的消化道微生物对机体的作用等,将有助于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本文着重总结了近年来有关消化道微生物与动物营养的相关研究报道,旨在说明消化道微生物与机体关系密切,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0.
肠道微生物被认为是动物机体的共生体,在营养物质代谢、免疫调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助于维持肠道稳态。本文就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对动物免疫机能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并对动物肠道微生物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功能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
羔羊腹泻与其肠道菌群的种类及比例密切关系。为了探索肠道菌群结构在腹泻病程的变化,采集同样饲养条件下20份1月龄~3月龄滩寒杂交羊粪便样本,通过Miseq测序技术并结合多变量统计学方法检测细菌16SrRNA基因V4-V5区的多样性,通过数据分析,比较了腹泻羊粪便与正常羊粪便中微生物的类别及数量。从门的水平分析,腹泻羔羊肠道中变形菌门显著高于健康羔羊。发现拟杆菌门、蓝细菌门、黏胶球形菌门和无壁细菌门在腹泻羔羊中的含量显著低于健康羔羊。从科水平分析2个样本优势菌具有显著差异,其中腹泻羔羊肠道放线菌乳杆菌科显著高于健康羔羊,而瘤胃球菌科显著低于健康羔羊。非优势菌也存在显著差异,如拟杆菌科、柔膜菌科和理研菌科。比较了滩寒杂交羊健康羔羊及腹泻羔羊肠道微生物的差异,发现其微生物丰度及优势微生物都具有显著的差异,因此,腹泻羔羊中的肠道微生物差异可能是羔羊腹泻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结果为羔羊腹泻的研究及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反刍家畜瘤胃及肠道微生物处于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其多样性及营养代谢与该系统中的各项因素存在紧密联系。了解反刍家畜瘤胃及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变化和营养代谢机制,是通过人为干预手段改善动物福利、提高动物生产效率、提升动物产品质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关于反刍动物瘤胃及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及营养代谢与单个环境因子的关系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进展,对指导生产实践和保护环境起到了一定作用。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反刍家畜瘤胃及肠道微生物多样性,以及微生物与宿主动物、日粮结构、环境因子相互作用及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探索瘤胃及肠道微生物在反刍动物营养代谢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肠道微生物被认为是动物机体的共生体,在营养物质代谢、免疫调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助于维持肠道稳态。本文就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对动物免疫机能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并对动物肠道微生物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功能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14.
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CFA)通常指碳原子数少于6个的有机羧酸。单胃动物肠道中的SCFA主要来源于肠道微生物分解的一些机体难以消化的含碳化合物,在维持单胃动物肠道健康、抗炎抗癌、降低日粮pH等方面有显著作用。本文就SCFA在单胃动物机体中提高肠上皮屏障功能、促进肠道电解质平衡、调节肠道微生物、抗癌等生理功能进行综述,为其在单胃动物特别是在养猪业中的研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畜禽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及其繁殖性能存在共同的影响因素,同时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繁殖性能之间存在互作,畜禽肠道微生物不仅会影响繁殖性能和性激素水平,而且不同性别和繁殖阶段也会影响肠道微生物的组成。该文主要从激素、肠道微生物以及繁殖性能的差异等方面阐述了畜禽在不同繁殖性能下肠道微生物丰富度和多样性的变化以及肠道微生物变化引起的繁殖性能的差异,以期让读者了解畜禽的繁殖性能和肠道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并为更加深入研究二者之间的互作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肠道微生物及代谢产物对动物肠道免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肠道内栖息着大量微生物,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积极参与肠道免疫稳态的建立,对防控肠道疾病具有积极影响,在动物健康中发挥不可或缺的调节作用。本文对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对宿主肠道免疫的影响进行综述,旨在为调控肠道免疫、治疗动物疾病及保障机体健康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兽医学报》2017,(9):1693-1698
采用Miseq2×300测序平台对29,45,60日龄3个阶段的断奶幼兔,共30个粪便样品中的菌群16S rDNA V3和V4可变区进行了高通量测序和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的日龄间ACE指数和Chao1指数差异显著(P<0.05),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随着日龄的增大断奶兔肠道中的微生物群落丰度大量增加,但是菌群多样性并没有显著增加,表明在幼兔断奶时肠道微生物已经完成了定植。在门水平上,肠道微生物群落主要由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拟杆菌门、疣微菌门和放线菌门组成,其中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疣微菌门在幼兔的生长过程中丰度有显著性变化。聚类热图的结果显示断奶幼兔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是随着日龄的变化而逐渐变化。  相似文献   

18.
动物肠道健康和正常生长发育与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息息相关。小檗碱具有较强的抗菌、抗炎和抗氧化等生理功能,可以通过调控肠道菌群的变化来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本文综述了小檗碱在动物肠道菌群调控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总结了小檗碱对动物肠道微生物的组成结构、多样性及其代谢产物的产生等方面的影响,从而为其在动物生产上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猪的肠道微生物与宿主营养代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肠道中栖息着数量庞大复杂多样的微生物菌群,肠道微生物在宿主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既影响着饲料消化、营养物质吸收和能量供应,又调控着宿主正常生理功能及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动物胃肠道不仅是消化器官,还是感应器官,肠道对营养物质的感应可以通过脑肠轴调节机体生理活动.肠道微生物还能代谢蛋白质产生宿主细胞不能合成的肽类物质,并通过小肠上皮的肽类转运系统影响机体代谢,因此可能存在微生物-肠道-大脑轴.肠道微生物还可以与机体形成宿主-微生物代谢轴,对动物机体营养物质代谢和免疫稳态起重要作用.饲粮对宿主代谢的改变,常伴随有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变化,肠道微生物的代谢可能通过微生物-肠道-大脑轴以及宿主-微生物代谢轴调节宿主很多生理过程,进而影响机体整体代谢.本文概述了猪肠道微生物区系与宿主肠道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以加深关于肠道微生物对机体代谢贡献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动物的肠道内有复杂而动态的微生物生态系统,这些微生物通过促进营养摄取、宿主防御、免疫调节等,在维持机体健康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菌落的结构组成因母体、饲粮、环境、生理状态变化及自身菌种间互作等因素而不同。水禽(鸭和鹅)属于卵生动物,与哺乳动物相比,其肠道的微生物系统具有特殊性。作者介绍了水禽肠道微生物的建立、肠段不同部位的微生物群结构组成特征及发育性变化,从肠道微生物对水禽生长性能、养分消化吸收的影响,以及与免疫系统的关系3个方面阐述了水禽肠道微生物的主要功能,同时通过饲粮组成、动物体生理状态、外界环境因素、微生物自身因素及互作等4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水禽肠道微生物的多重因素,并对水禽肠道微生物今后的研究思路及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养殖中饲料配方设计、改善肠道健康、提高生产效益等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为从肠道微生物这一崭新靶点精准调控水禽的营养、免疫和生长过程,以及水禽肠道微生物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