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刘庆喜 《蔬菜》2010,(9):28-29
<正>大白菜以营养丰富、耐贮藏、做法多样等特点,号称是"菜中之王"。在北方是千家万户过冬必贮蔬菜之一,做好大白菜的冬季贮藏很有必要。下面,介绍一下大白菜的五种贮藏方法。  相似文献   

2.
张力 《上海蔬菜》2004,(6):86-87
嫩玉米、鲜花生营养丰富,清香可口,畅销城乡。其贮藏方法就象贮藏土豆和大白菜一样方便,家家能贮藏,人人会保鲜,利用农家房舍,不用购置任何设备,4m^2的闲房可贮667m^2生产的嫩玉米、鲜花生。保鲜剂可使嫩玉米、鲜花生的营养、风味久存不变,只要将花生、玉米经保鲜剂处理浸泡,可保鲜10个月风味仍不变。  相似文献   

3.
薄膜袋装地坑贮藏红富士苹果技术,是在沟藏苹果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苹果贮藏方法。近几年来,河北省卢龙县卢大岭村果农在庭院内利用袋装地坑贮藏技术,每年贮藏红富士苹果30多万千克,到翌年3~4月仍新鲜如初,肉质脆嫩、风味好。从实践看,袋装地坑贮藏红富士苹果比传统的地沟贮藏具有以下优点:(1)利用袋装地坑贮果技术,果农可根据自己果园面积及产果多少,在院内挖相应大小的贮果坑,贮时挖坑,不贮时则填平,灵活方便。(2)地坑有调节湿度的作用,薄膜袋又有保水作用。利用该法贮藏苹果极少失水,贮至130~150天,自然损耗仅为…  相似文献   

4.
该文根据大白菜的贮藏特性,介绍了大白菜的贮藏技术及各种贮藏方法。露地贮藏、堆藏、窖藏、假植贮藏等方法简单实用、成本低;冷库贮藏、强制通风贮藏等方法适用于大规模商品菜,保鲜期长,保鲜效果好;气调贮藏、减压贮藏、臭氧保鲜等智能化贮藏方法,是未来大白菜贮藏保鲜的发展方向。不同的贮藏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用。  相似文献   

5.
殷莉 《中国果菜》2005,(6):35-35
大白菜,又名结球白菜、黄芽白或包心白。它是我国南北秋、冬、春季大量栽培和供应的主要蔬菜,也是我国大规模贮藏的重要蔬菜。不同品种的耐贮性和抗病性各不相同。一般而言,中、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耐贮,青帮类型比白帮类型耐贮,青白帮类型介于二者之间。1、贮前处理1.1采收1.1.  相似文献   

6.
《蔬菜》1983,(1)
近几年来,大白菜杂交种在京郊发展较快。对杂交种的抗病、丰产的优点意见比较一致,但对耐贮性及品质大家都有争议。为评选出适宜京郊种植的既抗病丰产,又较耐贮藏的大白菜杂交种,我们和几个农业点共同对京郊生产上应用的十几个大白菜杂交种的耐贮性进行了贮藏对比试验。试验结果如下:一、试验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7.
待贮葡萄的后期管理技术河北省阳原县施家会村种植龙眼葡萄已有几百年的历史,采收后入窖贮藏是该村种葡萄的一大特色。该村家家有贮窖,贮藏技术好,可贮到第二年5月上旬,价值提高3~5倍,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能贮藏这么长的时间,除有好的贮藏技术外,科学的生长后...  相似文献   

8.
大白菜进行适宜的采后贮藏,能够延长产业链和货架期,但是贮藏过程中的损耗会直接影响种植者的收益。笔者分析了大白菜贮藏过程中由于自然失重、脱帮、腐烂等导致损耗产生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选用耐贮抗病品种、做好病虫害防治、加强采收前的水肥管理、适期采收、做好贮前处理及贮藏期管理等防治对策,以降低损耗,增加菜农收入。  相似文献   

9.
有关大白菜的贮藏技术,各地农民和商业部门都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在如何降低贮藏损耗和提高贮藏效果的贮藏技术上还有一些问题需要从理论上提高认识并科学地加以理解,才能够把大白菜的贮藏工作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10.
《蔬菜》1989,(1)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根据乙烯是结球白菜贮藏中脱帮等损耗形成的主导因素,温度是影响乙烯产生和作用的重要因素、以及晒菜不利生理效应原理,提出了结球白菜贮藏新技术。新法贮藏白菜明显降低损耗,经济效益明显。大白菜传统贮藏方法是在立冬前砍菜,晾晒3~5天,修整后堆放在窖口预贮。小雪节前,天气骤冷时入窖。入窖初期,紧倒三遍加强通风、透气、散热,以后隔10—15天倒一次,贮藏3个月,损耗30—40%。这种  相似文献   

11.
李莉  李茜 《蔬菜》1999,(12):21-21
大白菜的贮藏方式较多,但多以窖藏和通风贮藏库贮藏为主。这两种贮藏方法中的管理关键是通风和倒菜,通风是引入外界干燥新鲜的空气,排出库(窖)中的温热气体、维持贮存环境中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倒菜是交换菜棵的位置,目的是排出菜堆中的湿浊气体,并摘除腐烂的菜帮菜叶,清洁环境。大白菜的贮后管理一般分为3个阶段:一、前期管理这段时间为立冬到冬至。此期外界气温、库(窖)温、菜体温度较高,白菜本身的新陈代谢旺盛,容易受热脱帮腐烂、所以入窖初期要以防止白菜伤势为主。一般每隔3-4天倒1次菜、倒菜时要按层次倒放,同时轻轻抖…  相似文献   

12.
李清丰 《蔬菜》2022,(11):75-77
摘要:为了解决辽东地区大白菜自交不亲合系 原种生产造成的用工量大、成本高等问题,为减少 制种成本,提高大白菜繁种产量,经过多年实践形 成大白菜常规品种原种窖贮成株繁种技术,在秋 季播种,培养出具有本品种特征特性的优良健壮 成株,在霜降前收获,经过越冬贮藏,第2年3月下 旬至4月初定植于繁种田,经过精细的田间管理和 多次严格去杂、去劣后进行采种,生产的种子纯 度高,质量好,后代生产力强,每667 m2 平均产种 115.91 kg,每667 m2 可获得4 056.85元,经济效益显 著。  相似文献   

13.
LIP2和LOX2是大白菜脂肪代谢过程中的两个关键调控基因,在脂类氧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本研究以红、蓝、绿三种光源为贮藏条件,探索大白菜采后贮藏过程中不同光源下LIP2和LOX2基因的表达规律以及脂肪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经过40 d贮藏后,与绿光贮藏相比,大白菜在红光和蓝光贮藏下LIP2和LOX2的表达量降低更为明显,同时脂肪含量维持在相对较高水平。因此,在大白菜贮藏过程中,红光和蓝光更有利于脂肪的保持。本研究为利用光贮藏技术提升大白菜货架期和贮藏品质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1 贮前处理 1.1 适期收获 选择中、晚熟品种或青帮型耐贮品种。要适时收获。收获过早,影响产量,气温较高,不利于贮藏;收获过晚,易在田间受冻。大白菜包球大而紧的不利于久藏,包心8成的能久藏。作为长期贮藏的大白菜应适时晚播。 1.2 晾晒 大白菜砍倒后,在田间晾晒一天,晾晒时失水5%左右较适宜。晾晒后组织变软,可以减少机械伤害,提高细胞液浓度使冰点下降,加强抗寒力,体积缩小提高库容量。  相似文献   

15.
深州蜜桃保鲜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深州蜜桃采用药物,变温、低温、MA等不同手段以及不同成熟度的比较进行贮藏试验,研究其内在品质、生理病变及风味等变化,筛选出较为适宜的保鲜措施,提出使该品种贮期达到40至50天的贮藏技术。  相似文献   

16.
本项技术研究借鉴苹果前期高CO2处理保硬度技术,利用山楂自身呼吸代谢强的生理特点,在入贮前期通过全封闭硅窗包装进行自发高CO2处理,然后开窗转入硅窗气调贮藏,以强化山楂贮藏的逆境效应,更有效地控制衰老和延长贮藏帮助,减少损耗,保持硬度。  相似文献   

17.
气调贮藏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颖 《北方果树》1996,(3):46-48
气调贮藏技术王颖(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115214)气调贮藏是调节、控制贮藏环境气体成分的贮藏方法。用降低空气中氧的农度,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来抑制所贮果蔬的呼吸,降低呼吸强度,减少体内物质消耗,延缓果蔬衰老,延长果蔬寿命。气调贮藏包括两类:一类是“...  相似文献   

18.
南果梨贮藏保鲜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从南果梨生理成熟过程和采后生理生化变化入手,分析了南果梨的耐低温、耐高湿和气调贮藏的贮藏特性,并从采前田间栽培因素、采收、包装、贮前适当预熟、贮后追熟、贮藏环境条件、贮藏病虫害等方面提出了南果梨贮藏保鲜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大枣气调贮藏保鲜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枣气调贮藏保鲜技术研究以山东名特优品种茌博园铃大枣为试材,研究其采收期、贮藏环境气体成分、防腐处理等对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看出,采用0℃低温、塑料袋打孔包装和TBZ(涕必灵)熏蒸的冷藏方法,可贮转色期枣60天、半红期枣50天、全红期枣45天,好果率...  相似文献   

20.
枇杷果盒装低温贮鲜技术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枇杷果实甜酸适度、果肉柔软多汁,风味独特。果实具有润肺、止咳等作用,深受人们喜爱。但枇杷果成熟于初夏,且不耐贮藏和运输,损耗率高。研究枇杷贮鲜技术、延长鲜食和加工期、发展外销有重要意义。批把保鲜除了防止伤果外,温度也是关键性的因素。郑永华等研究认为机把为非冷敏果实,其适宜贮藏温度为1~5℃。为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盒装批把在3-5℃下的贮鲜技术。材料与方法1.材料及处理:试验材料用“太城4号”枇杷果实。1996年5月28日来自本所枇杷资源圃,选择无损伤的橙黄色果实贮藏。乙烯吸收剂为在1%的高锰酸钾溶液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