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青阳县2018-2020年实施虾稻连作+水稻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融合,利用虾稻连作模式优势实施水稻病虫草害绿色防控,减少农药使用量,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有效防控水稻病虫害发生,做到“虾安全、稻丰收”,提升稻虾品质,增加种养收入,促进生态环境与农业种养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虾稻田开展早稻、中稻、晚稻不同类型的13个水稻品种随机区组直播试验,结合虾稻连作最大养殖期、当地水稻安全齐穗期、优质米品牌市场开发,比较分析各品种产量、直播生育进程、特征特性,提出了要实现虾稻连作模式效益最大化的优质稻优选品种和不同类型品种直播播期,为虾稻连作模式中应用水稻直播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水稻作为我国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往往容易遭受到病虫害的侵袭,有机水稻受到病虫害的侵袭更为严重。因此,对有机水稻的病虫害防控措施进行认真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就有机水稻病虫害防控的措施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4.
稻虾连作模式下稻田水体浮游生物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条件下稻虾连作田浮游生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推水模式田溶氧和pH显著高于非推水养虾田(P0.05);各稻田绿藻密度始终在20%以上,蓝藻生物量始终低于20%;稻虾连作田中浮游植物种类均以绿藻门藻类种数最多,浮游动物种类均以轮虫种类最多;当年由常规稻田改造并用于稻虾连作生产的新田在浮游生物种类和生物量上均低于多年以稻虾连作方式进行生产的老田,且推水模式稻田水体浮游生物多样性最丰富,浮游生物密度和生物量最高。因此,稳定的高溶氧环境可促进浮游生物多样性的提高,稻虾连作生产模式有益于稻田生态系统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适合稻虾共作条件下水稻二化螟绿色综合防控技术,主要采取冬前虾田深灌灭二化螟、推迟水稻播期避二化螟、种植香根草诱集二化螟、种植显花植物保护天敌、杀虫灯诱杀二化螟、性诱设备诱杀二化螟、科学使用生物农药等技术措施,使虾田水稻生产中二化螟虫口密度低于防治指标,达到减少农药使用又能控制虫害的要求,同时也保护稻田小龙虾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6.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粮食生产安全,在水稻种植过程中,要求做到优质、高效,绿色安全。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是指在保障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生物的、物理的、农业的、化学的等措施,在确保农业生态环境安全的前提下,优先采取环境友好型、技术保障型措施来控制水稻病虫害危害的行为。本文主要针对我县水稻发生的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进行总结探讨,供广大水稻种植者和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
徐州地区"稻虾共作"模式下有机水稻优势病虫害全程防控,主要采取农业、物理、生物等措施,推荐出低毒安全的药剂进行防治,实现病虫害可持续治理。  相似文献   

8.
"虾稻连作"是将水稻种植和龙虾养殖两者有机的结合,形成稻虾共生共养的生态循环农业。该文结合泥河镇实践,从龙虾养殖、水稻种植和推广效果3个方面进行介绍,为提升当地稻田综合效益和生态效应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病虫害防控技术不仅防控效果不明显,而且在防控过程中会出现农药使用过量、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进一步加剧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为了提升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农户应将绿色防控理念融入水稻病虫害防控工作中,采取农业防控、物理防控、生物防控及化学防治等技术来防控病虫害,提高水稻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土地产出率,于2022年在安徽省含山县选择了9家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开展“虾稻鱼”连作共生模式试验,同时与周边虾稻连作模式和传统水稻种植模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虾稻鱼”连作共生模式的经济效益较虾稻连作模式和传统水稻种植模式分别提高了53 505、82 305元/hm2,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病虫害防治是影响有机水稻种植的关键因素,文章综述了有机水稻农业、物理、生物及药剂防治等方面的技术,分析了有机水稻发展问题,提出了几个亟待加强的建议。有机水稻病虫害可优先采取精选稻种、清洁稻田、适当轮作、间作与套种等农业措施;其次可利用昆虫趋光性、趋化性、趋色性等习性进行物理诱杀;另外天敌捕食或寄生、利用信息素和昆虫病原微生物及代谢产物诱杀,都不失为重要的防控手段。以上防控技术不能有效控制病虫害情况下,可适时、适量使用有机生产上允许使用的植物保护物质。  相似文献   

12.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病虫害防控较多采用的是化学防控技术,但是化学防控对环境和水稻质量安全有一定影响。因此,科学合理的绿色防控技术便成为水稻病虫害防控的重要途径。为了解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有效性,在广西南宁市武鸣区采用水稻绿色防控技术进行试验并对试验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水稻整个生育期内1盏灯诱杀害虫约为4 500只,这对于水稻虫害防治起到了重要作用,且频振式杀虫灯对于益虫的诱杀比例较小(害虫和益虫的诱杀比例大约为247∶1);水稻统防统治方法对稻叶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8%、89%和95%;适当的杂糯间栽方式能够有效地提升水稻病虫害防治效果,并且明显提升水稻产量。该研究可为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从提高水稻品质、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生产的角度出发,推广水稻绿色防控技术意义重大。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与生物防治、药剂防治等方面总结了水稻绿色防控技术,阐述了保障该防控技术推广的措施,并对取得的效益进行了简单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开展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将农业措施、生态控制、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技术措施优化,并于2014—2016年在漩涡镇进行集成示范720 hm2,成效显著,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合于汉阴县病虫发生特点、简便易行、操作性强的水稻病虫绿色防控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5.
兴宁市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介绍兴宁市水稻绿色防控技术,分析其防治效益,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为当地水稻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防效评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组装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水稻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于2011年在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5个村寨的水稻上开展了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杂糯稻间栽防治稻瘟病、专业化统防统治等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及防效评估试验。结果表明:综合配套使用绿色控害技术,水稻绿色控害区大田期主要病虫害总体防治效果达86.27%,较农民自防区病虫害总体防效(68.30%)提高17.97%;稻纵卷叶螟等主要虫害发生高峰期推迟,高峰期危害时间相对缩短;防治成本降低,水稻绿色控害区较农民自防区减少施药1.67次/hm2,减少农药量5 870.00g/hm2,减幅达83.86%,减少农药费215.50元/hm2,减少劳工800.00元/hm2,减少防治成本投入967.50元/hm2;增产效果明显,较完全不防治区和农民自防区分别挽回产量3 061.65kg/hm2和1 878.00kg/hm2,增产率分别为76.07%和36.06%。  相似文献   

17.
缪新伟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9):130-132
研究了稻虾共作模式下不同品种水稻混合栽培对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两迁"害虫)及其天敌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T优7153和丰两优1号对稻飞虱具有抗性优势;新两优6号和天协1号对稻纵卷叶螟具有抗性优势;新两优6号、晚稻153对田间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小,天敌蜘蛛种群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8.
有机水稻病虫害防控措施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病虫害是制约有机水稻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综述了目前有关有机水稻病虫害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药剂防治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以期为从事有机水稻研究的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近年来安徽省枞阳县老洲镇单季稻病虫害发生演变特点,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和明确主攻目标,抓主带次的总体防治策略与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