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自1985年发明至今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在常规PCR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免疫学、计算机技术、原位杂交等技术的利用和相关仪器的运用,衍生出了各种PCR方法和技术,如原位PCR、复合PCR、反向PCR、定量PCR、不对称PCR、电子PCR及PCR芯片等。这些衍生出的PCR新类型和新方法有着独特的技术特点,解决了以往传统PCR的局限性。PCR技术作为一种革命性的新技术将不断推动分子生物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并广泛应用于病原诊断、基因表达、遗传病检测等生命科学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2.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原理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 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FQ-PCR)是在定性PCR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核酸定量技术,它具有特异性强、PCR污染少、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作者就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主要原理及目前在分子生物学领域,病原体和肿瘤等方面的检测和诊断应用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3.
实时定量PCR技术在弓形虫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时定量PCR技术(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qPCR)是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利用荧光信号积累实时监测整个PCR进程,最后通过标准曲线对未知模板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该技术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定量准确和快速等优点,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笔者对实时定量PCR技术的原理和近几年新兴的荧光探针的原理和类型进行了论述,并对实时定量PCR技术在弓形虫基础生物学、诊断及检测、药物和疫苗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多重荧光定量PCR技术可以利用一次反应,同时检测、鉴别出多种病原体,在临床混合感染的诊断上具有独特优势和很高的实用价值。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结合,可以定量拷贝数、省去PCR后处理,减少交叉污染,整个检测过程耗时短、准确、高效、特异。因此本文对多重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分类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做了简要概述,并对近年来多重荧光定量PCR在动物中的应用概况及其研究进展,如在动物性食品卫生中的应用、细菌病诊断、病毒病诊断、饲料中动物源性成分的检测、抗性基因检测及肿瘤早期诊断等有关方面进行概述,旨在为该技术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动物疫病PCR检测实验室的污染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是美国Cetus公司人类遗传研究室的科学家Mullis于1985年发明的一种在体外快速扩增特定基因或DNA序列的方法,又称为基因的体外扩增法。这种技术操作简单,容易掌握,有极高的灵敏度,结果可靠。近几年,随着PCR相关技术的发展,复合PCR、定量PCR、荧光PCR等PCR技术在动物疫病的快速检测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为动物疫病的诊断及检验检疫提供了良好的依据。但该方法较强的扩增能力也带来了令人头痛的问题?易污染,极其微量的污染即可造成假阳性的产生。1引起PCR污染的因素1.1 PCR试剂的…  相似文献   

6.
原位PCR技术在兽医分子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善元 《四川畜牧兽医》2002,29(6):27-28,30
本文阐述了原位PCR技术的原理、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原位PCR中非特异性问题及主要技术难点,原位PCR结果对照实验的目的和设计方法,不同原位检测技术的应用比较及其在兽医分子生物技术的应用和前景。对临床兽医分子水平的研究和诊断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是兽医分子生物技术的重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7.
猪圆环病毒3型可引起猪的皮疹、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功能障碍等。快速、准确地检测PCV3对于保障猪的健康和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当前国内外已报道的PCV3快速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免疫学检测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层析技术)、基于PCR的方法 (常规PCR、套式PCR、多重PCR、荧光定量PCR、数字PCR及其他基于PCR的技术)、等温扩增技术(环介导等温扩增、重组酶介导等温核酸扩增、重组酶聚合酶扩增、酶促重组等温扩增以及聚合酶螺旋反应)、原位杂交技术以及宏基因组测序技术。本文还初步探讨了不同方法的原理、特性及优缺点,展望了未来PCV3快速检测方法的发展方向,以期为快速、精准地检测及科学防控PCV3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是在PCR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高度灵敏的核酸定量技术。实时定量PCR继承了PCR技术灵敏、快速、特异的优点,同时又克服了PCR技术中存在的假阳性率高、易污染、EB染料对实验人员的危险以及不能进行准确定量等缺点。实时定量PCR实现了PCR从定性或半定量到准确定量的飞跃,目前,已经成为分子生物学和医学研究等领域的重要工具。本文就实时定量PCR技术及其在动物研究领域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数字PCR技术是一种能够进行绝对定量的核酸检测技术,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相比,该技术敏感性更高、定量不依赖于标准曲线、对反应抑制物的耐受能力也更高。目前,该技术在转基因检测、物种鉴定、疾病诊断、病原微生物鉴定和精确定量分析等领域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论文对数字PCR的发展历史、原理、优缺点及在动物疫病诊断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提高动物疫病诊断能力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PCR技术及其在禽流感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聚酶链式反应(PCR)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快速简便及重复性好等优点,各种临床样品都可用PCR进行检测,现已开发出多种PCR新技术,用于生物学科的各个领域。本文对PCR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动物疫病尤其是禽流感的诊断与检验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对禽流感的诊断与防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原位 PCR是一种将常规 PCR的高效扩增与原位杂交技术结合起来的新方法 ,其类型主要有直接原位 PCR、间接原位 PCR、原位 RT-PCR和原位再生序列复制反应 ,其中间接原位PCR应用最为广泛。原位 PCR技术的基本步骤包括标本处理、蛋白酶消化、原位 PCR扩增和扩增后产物的检测。原位 PCR技术操作比较复杂 ,同时在操作中易出现假阳性结果和假阴性结果。尽管如此 ,原位 PCR技术作为一种特异性、敏感性高的靶序列定位检测技术 ,作为研究基因信息和细胞、染色体等的形态信息的有力工具 ,在兽医分子生物技术中仍然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融汇了传统PCR技术灵敏、快速、特异的特点以及光谱技术的高敏感性和高精确定量的优点,以直接探测PCR过程中荧光信号的变化获得定量的结果。因其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定量准确、速度快、全封闭反应等优点,成为当前疫病检测广泛采用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本文就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疾病检测上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结合PCR技术、光谱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分子生物学定量检测技术,其融合了PCR技术的高灵敏性、DNA杂交的高特异性和光谱技术的高精确定量的特点,它不仅实现了对核酸模板的定量,而且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准确性高、自动化程度高、速度快、全封闭反应、无污染等优点,在猪瘟疫苗的定量检测、猪瘟的诊断以及猪瘟病毒强、弱毒株鉴别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论文就荧光定量PCR技术及其在猪瘟诊断上的应用做一简要综述,为我国猪瘟的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原位PCR技术及其在病理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位PCR技术是在原位杂交和PCR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可在组织切片或整个细胞上检测单复制或低复制的核酸样品,兼具两者的优势,具有特异性强、敏感度高、定位准确的特点.在病理学领域,原位PCR技术不仅可以用于检测细胞或组织中微生物病原的核酸,还可以分析肿瘤、遗传性疾病等内源基因的变化,以及跟踪疾病与治疗过程带来的基因组改变,在分子水平上阐明疾病发生发展与致病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病理学研究与诊断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  相似文献   

15.
家蚕微粒子病检测技术是该病防治中的一项关键性技术,随着PCR技术的发展,使该项技术在家蚕微粒子病的检测中应用成为可能。综述了有关应用PCR技术检测家蚕微粒子病的研究,从模板核酸制备和引物设计等方面分析提高灵敏度和解决特异性问题的途径。提出蚕种生产单位承担母蛾的微粒子病检验,省级检验检疫机构承担蚕种(成品卵)的家蚕微粒子病的监督检验检疫,是PCR技术在蚕种生产质量检验中实用化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6.
荧光定量PCR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荧光定量PCR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实时定量检测特定核酸技术,它是核酸探针技术、荧光共振能量传递技术和PCR技术的有机结合,而荧光探针是荧光定量PCR的核心.荧光定量PCR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定量准确、速度快、全封闭反应争特点,是对原有PCR技术的革新,扩大了PCR的应用范围.论文综述了FQ-PCR技术的原理、FQ-PCR实时定量检测系统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7.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三大疾病之一,给奶牛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的同时,也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快速、准确的诊断对奶牛乳房炎的治疗与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全面综述了PCR、real-time PCR、基因芯片和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在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诊断中的应用,旨在为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aimed to construct Oct4-EGFP pluripotent reporter vector in pig without destroying cells researching the expression pattern of Oct4, thus contributing to early embryonic development and stem cell research.Construct Oct4-EGFP pluripotency reporter vector with the In-Fusion PCR cloning technology, the Oct4 promoter sequence to direct the recombinant vector pEGFP-N1 instead of EGFP original CMV promoter plasmid pEGFP-N1 by Oct4 and liposomal transfection technology, and transfected into livability of porcine fetal fibroblasts cell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t had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Oct4-EGFP pluripotency reporter vector by PCR and sequencing verified, and initially verified the validity of the carrier in the parthenogenetic blastocysts.After liposomal transfection, 8 genetically modified cells of incorporates pluripotent report carrier with the Oct4-EGFP had been gained by screening and PCR.Thus, the In-Fusion PCR cloning technology could efficiently construct Oct4-EGFP pluripotency reporter vector and obtained transgenic positive cells coul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early development and embryonic stem cell research of pig embryos.  相似文献   

19.
朱蒙  付博  刘娣  杨秀芹 《中国畜牧兽医》2015,42(8):1993-1999
本研究旨在构建一套猪Oct4-EGFP多能性报告载体,可在不破坏细胞的前提下研究Oct4的表达规律,从而有利于早期胚胎发育研究及干细胞的研究。试验采用无缝克隆(In-Fusion PCR cloning)技术,将Oct4启动子序列直接重组到pEGFP-N1载体上,用Oct4代替质粒pEGFP-N1中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原有的CMV启动子构建出Oct4-EGFP报告载体,并用脂质体转染技术转染入大白猪胎儿成纤维细胞中,分析Oct4-EGFP报告载体,表达情况。结果发现,经PCR及测序验证,成功构建了Oct4-EGFP多能性报告载体,并在孤雌囊胚上初步验证了载体的有效性;经过脂质体转染,经筛选及PCR鉴定,获得了8株整合有Oct4-EGFP多能性报告载体的转基因细胞。研究结果表明,运用无缝克隆技术可高效率构建Oct4-EGFP多能性报告载体,且获得的转基因阳性细胞可为猪胚胎早期发育和胚胎干细胞研究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