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大豆黄酮对荷斯坦牛乳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2头初胎荷斯坦牛,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于预产期前10d添喂大豆黄酮(80mg/d·头),在产后3d、10d和17d采取反射乳样品,测定其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结果显示:添加大豆黄酮后,初乳(第3天)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较对照组分别升高30.11%(P<0.01)和18.94%(P<0.05);常乳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比对照组略高(P>0.05)。提示:大豆黄酮对乳成分的影响主要是提高主要营养成分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改善初乳的品质,以提供幼畜丰富的营养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蛋白质水平对舍饲牦牛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参数及菌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36头体重为(200±20) kg、健康状况良好的成年公牦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牦牛。在饲粮代谢能(10.6 MJ/kg)一致的前提下,分别配制低蛋白质水平饲粮(12%,LP组)、中蛋白质水平饲粮(14%,MP组)、高蛋白质水平饲粮(16%,HP组)。预试期15 d,正试期90 d。结果表明:1) MP组牦牛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LP组和HP组(P<0.05);LP组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HP组(P<0.05);LP组料重比显著高于MP组和HP组(P<0.05)。2)LP组微生物蛋白浓度显著低于HP组(P<0.05);MP组丙酸浓度显著低于HP组(P<0.05)。3)3个试验组共鉴定出11 989种瘤胃液特征序列,共有1 165种瘤胃液特征序列(ASVs),占总数的9.72%,LP组、MP组和HP组的ASVs数量分别为3 437、4 184和3 903种,其独占种数分别为1 351、1 978和1 790种;LP组Shannon指数显著低于MP组...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研究断奶仔猪血清氨基酸含量和生化参数对不同蛋白质水平饲粮的动态响应。选取18头35日龄平均体重为(10.0±1.0)kg三元(杜×长×大)杂交断奶阉公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并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4%(LP)、17%(M P)和20%(HP)的饲粮。每头试验猪安装颈动脉血管插管,术后恢复5 d,于第6~8天正式试验。每天采食前,采食后30、60、120、180和300 min连续采集颈动脉血液10 m L,分别检测血清游离氨基酸含量和相关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不同蛋白质水平饲粮对仔猪采食前后各时间点血清中游离赖氨酸(Lys)、蛋氨酸(Met)、苏氨酸(Thr)、色氨酸(Trp)、天冬氨酸(Asp)、丝氨酸(Ser)、甘氨酸(Gly)和谷氨酸(Glu)含量影响均不显著(P0.05)。但血清中Lys、Met、Thr、Trp含量随饲粮蛋白质水平的降低而升高。HP组仔猪采食前后各时间点血清游离氨基酸[缬氨酸(Val)、异亮氨酸(Ile)、精氨酸(Arg)]和尿素含量显著高于MP和LP组(P0.05)。采食后120~300 min HP组血清Leu含量显著高于LP组(P0.05)。采食后各时间点LP组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含量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显著高于HP和MP组(P0.05)。各组仔猪采食后血清游离氨基酸含量和相关生化指标随时间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断奶仔猪饲粮在平衡4种氨基酸(Lys、Met、Thr、Trp)的基础上,常规饲粮蛋白质水平降低3个百分点,血清游离Val、Ile、Arg含量显著降低,但对血清中其他氨基酸和相关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而蛋白质水平降低6个百分点,血清游离Leu和尿素含量显著降低,TP、ALB含量和ALP活性显著升高,但对血清中其他氨基酸和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评估不同蛋白质水平饲粮对肥胖犬体况、血清生化指标、粪便短链脂肪酸浓度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选取30只肥胖型拉布拉多猎犬,随机等分为3组:低蛋白质组(LP组),饲喂粗蛋白质含量为20.58%的低蛋白质饲粮;中蛋白质组(MP组),饲喂粗蛋白质含量为27.77%的中蛋白质饲粮;高蛋白质组(HP组),饲喂粗蛋白质含量为39.04%的高蛋白质饲粮)。试验期为45 d。结果表明:1)与LP组和MP组比较,HP组犬体重、体脂率以及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显著降低(P0.05)。2)与LP组和MP组比较,HP组粪便中乙酸及总短链脂肪酸浓度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丁酸浓度显著升高(P0.05);体脂率与粪便中乙酸及总短链脂肪酸浓度呈正相关关系,与丁酸浓度呈负相关关系。3)与LP组和MP组比较,HP组肠道菌群Simpson指数显著升高(P0.05),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拟杆菌门/厚壁菌门比值显著降低(P0.05);在属水平,HP组主要富集梭菌属、瘤胃球菌属及普拉梭菌属等细菌;HP组肠道菌群基因功能主要富集在黄酮和黄酮醇生物合成、色氨酸代谢及柠檬烯和蒎烯降解等7个第3层级KEGG通路上。综上所述,高蛋白质饲粮可改善肥胖犬肠道菌群结构及短链脂肪酸代谢,有减重降脂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测定小鼠肌肉蛋白质含量,以期为小鼠肌肉的综合利用提供基础资料,试验采用常规方法对小鼠肌肉营养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试验小鼠肌肉氨基酸(TAA)中,谷氨酸(Glu)含量最高为93.82 mg/g(♀)、101.92 mg/g(♂),分别占TAA总量的15.45%、15.69%;肌肉的必需氨基酸(EAA)总量(含半必需氨基酸)为279.33 mg/g(♀)、304.29 mg/g(♂),与TAA总量的比值(EAA/TAA)为37.48%(♀)、38.14%(♂),与非必需氨基酸(NEAA)总量的比值(EAA/NEAA)为69.42%(♀)、71.76%(♂)。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0-WHO)的规定,理想蛋白源的TAA组成以EAA/TAA在40%左右、EAA/NEAA在60%以上为宜。试验组肌肉EAA的氨基酸评分(AAS)均大于0.5(50分),赖氨酸(Lys)的AAS接近1(100分);试验组化学评分(CS)均大于0.5(50分);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57.41(♀),62.58(♂)。说明小鼠肌肉是一种理想的蛋白源和饲料蛋白添加剂。  相似文献   

6.
检测新疆不同地区3家驼乳加工企业生产的全脂驼乳粉样品。结果表明,驼乳粉平均总蛋白质氨基酸(TAA)含量为24.25 g/100 g,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EAA)占44.58%,非必需氨基酸(NEAA)占55.42%。驼乳粉的TAA、EAA含量均高于牛乳粉,EAA/TAA和EAA/NEAA百分比分别达40.00%以上和60.00%以上,符合FAO/WHO/UNU联合专家委员会理想蛋白质的标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深入开发利用美仁牦牛乳产品,2022年5月份采集了10头美仁牦牛的乳样,采用乳成分测定仪、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气相色谱仪和风味分析仪等对其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和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美仁牦牛乳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为脂肪6.43%,蛋白质5.45%,乳糖5.06%,酪蛋白3.97%,非脂乳固体9.57%,总固形物13.97%;氨基酸总量(TAA)为4.78 g/100 g,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为1.03 g/100 g,甘氨酸含量最低,为0.08 g/100 g,必需氨基酸(EAA)为1.81 g/100 g,非必需氨基酸(NEAA)为2.97 g/100 g,EAA/TAA为37.9%,EAA/NEAA为60.9%;脂肪酸主要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其中主要是单不饱和脂肪酸,占70.58%;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以γ-亚油酸为主,占1.32%;美仁牦牛乳中共检测出34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包括醛类8种,脂类6种,酮类6种,醇类5种,酸类3种以及其他类6种,主要有2,3-丁二酮、乙酸乙酯、异戊醛、2-庚酮、2-丁酮等挥发性物质。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研究了放牧和舍饲育肥对阿尔巴斯白绒山羊成年羊和断奶羔羊血液和肌肉组织(背最长肌、臂三头肌、股二头肌和臀肌)中氨基酸组成的影响。采用2×2因子试验设计,选择体重、体型外貌接近、健康无病的4月龄阿尔巴斯白绒山羊断奶羔羊[(20.36±0.32)kg]60只和5岁成年羊[(40.38±0.84)kg]60只,分为4组,每组30只。因素1为育肥方式,放牧育肥和舍饲育肥(采食全混合日粮)2种,分别记为PF和SF;因素2为年龄,成年羊和羔羊2个阶段,分别记为AG与KG。成年羊和羔羊分别进行60和90 d的育肥。结果表明:PF组血浆非必需氨基酸(NEAA)和呈味氨基酸(DAA)浓度显著低于SF组(P0.05),必需氨基酸(EAA)、功能性氨基酸(FAA)和限制性氨基酸(LAA)浓度显著高于SF组(P0.05)。KG组血浆NEAA、FAA和DAA浓度显著高于AG组(P0.05),而EAA、支链氨基酸(BCAA)和LAA浓度均显著低于AG组(P0.05)。总体上,PF组肌肉粗蛋白质(CP)、EAA、NEAA、总氨基酸(TAA)、BCAA、FAA和DAA含量低于SF组。KG组肌肉CP、EAA、NEAA、TAA、BCAA、LAA、FAA和DAA含量高于AG组。由此可见,舍饲育肥绒山羊肌肉氨基酸组成优于放牧育肥,断奶羔羊肌肉的氨基酸组成优于成年羊。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质饲粮补充过瘤胃氨基酸对育肥阶段杜寒杂交肉羊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33 kg的杜寒杂交肉用母羊1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羊),分别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粗蛋白质(CP)水平为16%]、LP14组(饲粮CP水平为14%)、LP12组(饲粮CP水平为12%)、LP10组(饲粮CP水平为10%)、LP12+NPN组[饲粮CP水平为12%,尿素水平为1%]。试验组饲粮分别补充过瘤胃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精氨酸,使其达到对照组饲粮中的对应的氨基酸水平。试验预试期10 d,正试期8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低蛋白质饲粮补充过瘤胃氨基酸对各组肉羊平均日增重、饲料转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2)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肉羊的屠宰性能指标如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GR值和眼肌面积均无显著差异(P0.05)。3)各组肉羊的器官指数均与体重有关,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4)LP10组肉羊的瓣胃重量及其占宰前活重的比例显著高于LP12组和LP12+NPN组(P0.05),LP10组大肠重量及其占宰前活重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LP14组和LP12+NPN组(P0.05);饲粮蛋白质水平对网胃、皱胃、小肠重量及占比无显著影响(P0.05)。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粮蛋白质水平降低1~4个百分点并补充过瘤胃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精氨酸和尿素,杜寒杂交肉羊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均没有受到显著影响,说明低蛋白质饲粮补充过瘤胃氨基酸在肉羊育肥阶段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探究饲粮蛋白质水平对藏系绵羊瘤胃真菌菌群结构及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18只12月龄健康、平均体重为(31.71±0.72)kg的藏系绵羊羯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分别饲喂代谢能相近而蛋白质含量不同(LP组,10.06%CP;MP组,12.10%CP;HP组,14.12%CP)的饲粮,试验为期120 d,包括15 d的预饲期和105 d的正试期。结果表明:1)LP组藏系绵羊的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低于MP组和HP组(P<0.05),而料重比显著高于MP组和HP组(P<0.05)。2)3组18个瘤胃液样品共产生1547415条有效序列,聚类后共得到4073个OTUs。饲粮蛋白质水平并没有对藏系绵羊瘤胃真菌多样性指数产生显著性影响(P>0.05)。3)在门分类水平上,藏系绵羊瘤胃真菌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担子菌门、被孢霉亚门和新美鞭菌门等;在属分类水平上,瘤胃真菌优势菌属为青霉属、无茎真菌属、枝孢属、镰孢霉属和链格孢属等。4)采用LEfSe方法对各个分类水平上丰度有显著差异的微生物进行比较分析,共筛选到33个符合生物标记物的真菌菌群。5)基于FUNGuid对藏系绵羊瘤胃真菌群落的营养型进行功能预测,发现腐生营养型是最主要的营养型。以上结果表明,适当提高饲粮中蛋白质水平可以显著提高藏系绵羊的生长性能,但对瘤胃真菌菌群的多样性和结构组成并未产生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了给新型蛋白质饲料(鸡肉粉和羽毛粉)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用《饲料中氨基酸的测定方法》(GB/T 18246—2000)测定鸡肉粉、羽毛粉和鱼粉三种动物源性蛋白质饲料中氨基酸的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三种动物源性蛋白质饲料中,鱼粉中含硫氨基酸含量最高,为2.132%;鱼粉中的缬氨酸(Val)与赖氨酸(Lys)比值为0.606,最接近断奶仔猪的营养需求;鱼粉中的必需氨基酸(EAA)与非必需氨基酸(NEAA)比值为68.709%;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TAA)比值为41.432%,与联合国农粮组织(FAO)/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规定值差异不显著(P0.05);羽毛粉中的TAA、支链氨基酸(BCAA)和鲜味氨基酸(FAA)含量高于鸡肉粉和鱼粉,分别为80.603%、15.673%和33.826%;鸡肉粉的TAA含量和FAA含量(分别为65.335%和30.771%)高于鱼粉。说明鱼粉是一种优质的动物蛋白质饲料,羽毛粉和鸡肉粉可作为鱼粉的补充替代品。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黄粉虫蛹、幼虫的常规营养成分和黄粉虫幼虫氨基酸的含量,参照联合国组织理想蛋白质模式,并与常用的蛋白质饲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黄粉虫是一种高蛋白(51.66%干基)、高脂肪(33.72%干基)的优质蛋白质饲料;其蛋白质的芳香族氨基酸(苯丙氨酸和酪氨酸)含量丰富(109.52 mg/g),含硫氨基酸(蛋氨酸和胱氨酸)缺乏(15.25 mg/g),但必需氨基酸比总氨基酸(EAA)/(TAA)及必需氨基酸比非必需氨基酸(EAA)/(NEAA),符合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蛋白质饲料的理想蛋白质模式指标,说明黄粉虫是饲用价值极高、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的蛋白质饲料。  相似文献   

13.
收集国内有关双峰驼乳和牛乳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和组成的文献18篇,共得驼乳数据18组,牛乳数据32组,分别统计计算其氨基酸含量和组成.结果表明:驼乳总氨基酸(TAA)、必需氨基酸(EAA)平均含量分别为3.99g/100g和1.78g/100g,牛乳相应为3.05g/100g和1.31g/100g;驼乳EAA占TAA百分比...  相似文献   

14.
《畜牧与兽医》2016,(5):55-60
研究高精料日粮条件下奶牛肝脏氨基酸代谢分配的规律。选择6头泌乳期中国荷斯坦奶牛(550±20)kg作为试验动物,采用交叉试验设计,试验动物随机分成两组并提供不同精料水平的饲粮,分别手术安装瘤胃瘘管和门静脉、肝静脉、股动脉慢性血管瘘用于收集试验样本。在采样期,分别在采食前(0 h)以及采食后2、4、6、8 h采集门静脉、肝静脉、股动脉的血液用于血浆中氨基酸的浓度测定。结果表明:高精料日粮显著增加门静脉血浆中蛋氨酸、赖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缬氨酸和组氨酸等必需氨基酸(EAA)以及丝氨酸、甘氨酸、丙氨酸、酪氨酸、天冬氨酸和精氨酸等非必需氨基酸(NEAA)的浓度(P0.05),提高门静脉血浆中支链氨基酸(BCAA),总必需氨基酸(TEAA),总非必需氨基酸(TNEAA)以及总氨基酸(TAA)的浓度(P0.05)。除了亮氨酸和苏氨酸,高精料日粮组肝静脉血浆中其他EAA的浓度显著高于低精料日粮组(P0.05)。高精料日粮显著肝静脉血浆中酪氨酸和天冬氨酸和BCAA、TEAA以及TAA浓度(P0.05),以及趋向增加苏氨酸、精氨酸浓度(P=0.08)。相比于低精料日粮,高精料日粮均显著增加股动脉血浆中除亮氨酸外其他EAA浓度(P0.05);对于非必需氨基酸(NEAA)而言,高精料日粮组股动脉血浆中酪氨酸、天冬氨酸和精氨酸浓度显著高于LC组(P0.05)。高精料日粮显著提高股动脉血浆中BCAA、TEAA和TAA浓度(P0.05),但对TNEAA浓度没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研究了呼伦贝尔羊(HL)和呼伦贝尔羊与杜泊羊杂交1代(HZ)羔羊在自然放牧(NG)与放牧补饲(GS)2种不同育肥方式下,其血浆和肌肉组织(背最长肌、臂三头肌、股二头肌)中氨基酸(AA)组成的变化。采用2×2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择体重、体况接近的健康4月龄断奶HL和HZ公羔各60只。因素1为育肥方式,分为NG与GS;因素2为品种,分为HL与HZ。共分为4组,每组30只。进行为期60 d的育肥。结果表明:1)NG组血浆中必需氨基酸(EAA)、限制性氨基酸(LAA)、功能性氨基酸(FAA)和总氨基酸(TAA)含量显著低于GS组(P0.05),呈味氨基酸(DAA)含量有低于GS组趋势(0.05≤P0.10)。2)与GS组相比,NG组背最长肌中粗蛋白质(CP)、LAA含量显著升高(P0.05)。3)与GS组相比,NG组臂三头肌中LAA和DAA含量显著降低(P0.05),EAA含量均有降低的趋势(0.05≤P0.10)。4)NG组股二头肌中CP、EAA、NEAA、TAA、LAA、BCAA、DAA含量显著低于GS组(P0.05)。5)与HL组相比,HZ组血浆EAA,背最长肌LAA,臂三头肌BCAA和股二头肌EAA含量显著(P0.05)或有显著趋势升高(P0.10)。由此可见,GS羔羊肉蛋白质营养价值优于NG,HZ羔羊肉蛋白质营养价值优于HL羔羊。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妊娠后期饲粮代谢能水平对绒山羊母羊增重、血浆生殖激素浓度、初乳产量、初乳乳成分及羔羊初乳期生长的影响。选用18只体重(39.75±2.86)kg、年龄3~4岁,处于妊娠91 d的内蒙古白绒山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根据NRC制订基础饲粮,各组饲粮代谢能分别为7.70(基础饲粮的70%)、11.00(基础饲粮,对照组)、14.30 MJ/kg(基础饲粮的130%)。预试期为妊娠91~100 d,正试期为妊娠第110天至产后第5天。结果表明:1)14.30 M J/kg饲粮代谢能可显著提高妊娠后期血浆雌二醇(E2)浓度平均值、妊娠后期母羊体增重、产后第1~4天初乳乳蛋白含量及初乳期羔羊平均日增重(P0.05);母羊饲粮代谢能水平对母羊血浆孕酮(P4)及催乳素(PRL)浓度、初乳乳脂含量(产后第4天除外)、羔羊初生重影响不显著(P0.05)。2)7.70 MJ/kg饲粮代谢能可降低妊娠后期母羊血浆E2、P4及PRL浓度平均值,妊娠后期母羊体增重,羔羊初生重,初乳产量(产后第5天除外),初乳乳蛋白含量(产后第1、3天除外),初乳期羔羊平均日增重,但影响不显著(P0.05),显著降低初乳乳脂含量(产后第3天除外)(P0.05)。因此,饲粮代谢能为14.30 M J/kg更适合妊娠后期母羊,为应对饲草料不足可以以代谢能为7.70 MJ/kg的饲粮限饲。  相似文献   

17.
新疆褐牛初乳中蛋白质、氨基酸和IgG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测定10头全舍饲新疆褐牛母牛分娩后2h、24h、48h、72h、96h、120h初乳中蛋白质、免疫球蛋白G(IgC)含量以及2h、24h、48h 17种氨基酸含量,结果: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2.59、6.08、4.75、4.41、4.10、4.09g/100g,是常乳(3.2g/100g)的3.93、1.90、1.48、1.38、1.28、1.28倍;IgG含量分别为60.56、16.67、4.00、1.77、1.09、0.74mg/ml,是常乳的108.14、29.77、7.14、3.16、1.95、1.32倍。母牛分娩后2h、24h、48h初乳中17种氨基酸总含量分别是常乳的5.03、2.25、1.34倍。牛初乳蛋白中的氨基酸构成和FAO/WHO推荐值十分相近,尤其对幼儿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8.
对16只天府肉羊的哺乳期(产后60d)产奶量和乳中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并对其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产母羊哺乳期的泌乳量为78.99 kg±6.86 kg,极显著高于初产母羊的40.76 kg±3.08 kg(P<0.01)。产后48 h内母羊初乳中的干物质、蛋白质和灰分含量迅速下降,脂肪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初产和经产母羊初乳中的干物质含量分别较常乳中高91.6%和119.4%,脂肪含量高79.9%和61.7%,乳蛋白含量高218.7%和315.4%,灰分含量高142.3%和188.9%,乳糖含量变化不大。经产母羊初乳中的干物质、蛋白质、乳糖和灰分含量均高于初产母羊,其中产后0 h的蛋白质和灰分含量较初产母羊高30.61%和20.93%,常乳中的营养成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兽医学报》2017,(5):918-922
选择45只胎次(2~3)、泌乳量和体质量接近,处于泌乳中期的健康奶山羊,采用单因子随机试验设计,将试羊随机均分成3组,每组15只。饲粮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0%,12.5%,15%。预试期10d,正试期60d。结果表明:奶山羊泌乳量随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上升而极显著升高(P<0.001);12.5%组和15%组乳蛋白产量几乎相同(P>0.05),12.5%组各乳成分含量均最高。12.5%组和15%组试羊白蛋白、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10%组(P<0.05),12.5%组与15%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不同蛋白质水平对试羊血清总胆固醇、葡萄糖、谷草及谷丙转氨酶均无影响(P>0.05)。结论:综合4%标准乳产量、乳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12.5%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更有利于奶山羊生产性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20.
日粮能量对贵州从江香猪肌肉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日粮能量水平对贵州从江香猪肌肉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在满足氨基酸蛋白质等营养水平的前提下,采取不同能量的饲料进行饲喂,选取10头年龄、体重接近的从江香猪,随机分为高能量日粮组(14.35 MJ/kg)和低能量日粮组(12.26 MJ/kg)。试验结果显示:低能量组和高能量组从江香猪肌肉中氨基酸总量分别为84.33 g/100 g和83.96 g/100 g,含量丰富。低能量组从江香猪肌肉氨基酸除甘氨酸、甲硫氨酸和脯氨酸外,其余氨基酸含量都高于高能量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低能量组从江香猪肌肉总氨基酸含量、半必需氨基酸含量、非必需氨基酸含量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均高于高能量组,差异不显著(P0.05);低能量组必需氨基酸含量低于高能量组,差异不显著(P0.05)。从江香猪肌肉中高能量组EAA/TAA值和EAA/NEAA值均高于WHO/FAO理想蛋白质标准所规定的40%和60%,表明从江香猪肌肉在氨基酸组成上十分接近WHO/FAO理想蛋白质的标准,能为人体提供较为丰富的必需氨基酸。因此,适量降低日粮中的能量水平在从江香猪断奶仔猪实际饲养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