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实现良种与良法配套,提高"淮麦39"的产量和品质,进行了不同播期与氮肥用量及运筹对"淮麦39"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淮麦39"在淮北地区种植,其最佳播种期为10月15日—27日;在每667 m2氮肥施用量为18 kg,氮肥运筹为基肥︰平衡肥︰拔节肥︰孕穗肥=5∶1∶2∶2时,"淮麦39"的产量较高,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2.
氮肥用量对不同小麦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2因素裂区试验设计,进行了主区为小麦品种、副区为氮用量水平,设置不施肥对照、5个氮素用量水平的6处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氮水平条件下,小麦籽粒的产量、蛋白质和淀粉含量以及加工品质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3个小麦品种的土壤基础肥力产量、最高产量及其施氮量的差异显著,但氮肥能提高的最高绝对产量都相当.同时,依据施氮水平与产量试验数据,用二次多项式模拟得到小麦氮肥产量效应方程和复相关系数.鄂麦18:y=-0.059x~2+30.209x+3165.7,R~2=0.965 8~(**);鄂麦23∶y=-0.069 x~2+32.856x+2 321.7,R~2=0.9963~(**)和郑麦9023∶y=-0.070x~2+31.912x+3 947.4,R~2=0.965 8~(**).  相似文献   

3.
播期、密度、氮肥用量对菜用大豆产量和品质的效应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3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研究了播期、种植密度、氮肥用量对菜用大豆华春18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菜用大豆产量的影响最大,华春18在3月15日播种,密度每公顷33万株,氮肥用量每公顷120kg时的产量最高。菜用大豆的产量与二粒荚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而百荚重、每荚实粒数等外观品质则主要取决于多粒荚所占的比例,种植密度低的菜用大豆的外观品质较好。播期对菜用大豆籽粒的蛋白质含量有影响,适施氮肥能增加籽粒中维生素C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2020~2021年以“烟农2121”为供试小麦品种,设置4个不同处理,研究不同氮肥用量下小麦的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氮肥用量过高或过低均会对小麦产量和品质造成明显影响,在山东菏泽市东明县种植“烟农2121”小麦时,氮肥施入量为85 kg/hm2时小麦产量及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5.
播期和密度对弱筋小麦产量与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以宁麦9号为材料,研究不同播期和密度对沿江、沿海地区弱筋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推迟播种期和增加播种密度有利于产量的提高,推迟播种期或降低播种密度有利于弱筋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氮肥,磷肥,密度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7.
播期·密度及氮肥运筹对淮麦21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向群  周羊梅  顾正中  王安邦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7):5117-5117,5119
[目的]为了研究播期、密度及氮肥运筹对淮麦21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从而根据其品种特点确定适宜的栽培措施。[方法]采用二裂式裂区设计,进行播期、密度试验和氮肥用量及运筹试验。[结果]结果表明:播种期10月14日前后、基本苗密度240万/hm2、氮肥运筹5∶1∶2∶2及5∶1∶4时,淮麦21号的产量和品质都较好。[结论]该研究为淮麦21号的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淮贺举  秦向阳  陆洲  李奇峰  于莹  臧辰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633-15634,15665
选择适宜的播种时期是小麦高产优质生产的重要手段。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综述了播期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成果,认为播期对小麦产量和品质有显著影响。随着播期的推迟,小麦产量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二次曲线趋势,蛋白质含量则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播期和密度对冬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品质分析,研究了播期和密度对冬小麦新冬24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1)在晚播条件下,随播期的推迟,产量降低,成穗数、千粒重和穗粒数均呈下降趋势;(2)随着播期推迟,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面团形成时间有提高的趋势;随播种密度增加,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稳定时间的变化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抛物线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不同氮肥用量和种植密度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驻豆23及铵态氮肥为试验材料展开试验,设计不同氮肥用量与不同种植密度,分析其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中共设4种不同氮肥用量与3种不同种植密度,分析上述因素对大豆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以及大豆品质中脂肪、蛋白质及蛋脂总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种植密度相同的情况下,大豆的每株粒数、大豆百粒产量以及大豆总产量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施氮量为60 kg/hm2、种植密度为25万株/hm2时,大豆的产量为3 269.41 kg/hm2,大豆中所含有的蛋白质与蛋脂总和最大,此时大豆品质最佳。可见,大豆的产量与品质受氮肥用量和种植密度的影响。因此,在种植过程中要合理控制氮肥用量和种植密度,有效保证大豆品质并提升其产量。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不同播期、播种密度和氮肥运筹方式对不同冬小麦品种籽粒产量及构成因子影响的研究,探讨了通过调控播期、密度及氮肥运筹方式实现不同品种丰产高效的可能性。试验结果表明,播期、播种密度和氮肥运筹方式均显著影响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播期以10/15 ̄10/22最为适宜,播种密度以120万/km2 ̄240万/km2为宜,氮肥运筹方式以N210(3:5:2)最好,其次为N210(5:5)。保证供试小麦品种实现9000kg/hm2产量的高产途径为主茎和分蘖并重,适宜的产量结构为:4:4:4,即亩有效穗数39.4 ̄44.4万,穗粒数35.3 ̄40.0,千粒重40.2 ̄45.8g。  相似文献   

12.
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镇麦168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明小麦产量与品质协同提高的最佳播种时期和种植密度,制定合理的栽培措施,为实现高产、优质提供理论依据,选用红皮高产强筋小麦品种镇麦168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设置3个播种期(10月20日、10月30日、11月15日)和4个种植密度(180、225、270、330万苗/hm2),于2010~2012年研究了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镇麦168籽粒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镇麦168的籽粒产量以适期(10月30日)播种最高,分别比早播和迟播增产显著;当种植密度为270万苗/hm2时,籽粒产量达最大值。镇麦168的穗数随播种期的推迟而下降,但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均以适期播种最高,但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推迟播种期可显著提高镇麦168籽粒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籽粒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缩短。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明小麦产量与品质协同提高的最佳播种时期和种植密度,制定合理的栽培措施,为实现高产、优质提供理论依据,选用红皮高产强筋小麦品种镇麦168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设置3个播种期(10月20日、10月30日、11月15日)和4个种植密度(180、225、270、330万苗/hm2),于20102012年研究了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镇麦168籽粒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镇麦168的籽粒产量以适期(10月30日)播种最高,分别比早播和迟播增产显著;当种植密度为270万苗/hm2时,籽粒产量达最大值。镇麦168的穗数随播种期的推迟而下降,但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均以适期播种最高,但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推迟播种期可显著提高镇麦168籽粒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籽粒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缩短。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晚播条件下播期、播量对小麦产量构成的影响,以中强筋小麦扬麦23为参试品种,采用裂区设计,探讨播期与播量对小麦生长性状、干物质积累与转运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偏晚播条件下播期与播量显著影响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生长指标和干物质积累及转运。随着播期推迟,小麦的产量大幅下降,生长指标降低,干物质积累量减少,但花后同化干物质对籽粒产量贡献率提高。增加小麦播种量,可以提高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量与单位有效穗,增加小麦最终产量,但随着播期进一步推迟,增量作用越来越小。本次试验条件下,在江苏中部地区,扬麦23在10月底前的播种播量宜在105~120 kg/hm2;11月15日前的适宜播种量在120~150 kg/hm2,11月中下旬的播种量可控制在225 kg/hm2,12月初播种量为300 kg/hm2。  相似文献   

15.
采用正交设计,以青棉1号为试材,研究了密度、播期、有机肥三因素对棉花产量、产值和部分纤维品质性状的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籽棉的最高产量为4 678.9 kg/hm2,最高净产值为23 383元/hm2,其栽培方案为:密度为44 999株/hm2,播期为5月2日,有机肥用量为6 003 kg/hm2。各栽培因素对棉花可纺性指数有明显的影响,棉花最高可纺性指数为156,与产量和净产值的指标要求相一致。研究建立了三因素对棉花产量、净产值、断裂比强度、可纺性指数影响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各因素单独或交互作用对各指标的影响,对指导棉花的优质高产栽培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播期和密度对宽幅带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确定江苏沿江地区宽幅带播小麦高产栽培的适宜播期和种植密度,以春性小麦品种扬麦13为材料,设置10月26日、11月5日、11月15日3个播期和150万苗/hm2、225万苗/hm2、300万苗/hm2、375万苗/hm2 4个种植密度,通过大田裂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播期和种植密度条件下宽幅带播(20 cm麦幅,40 cm行距)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宽幅带播小麦的穗粒数、千粒重影响不显著,但对单位面积穗数和籽粒产量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3个播种期中,10月26日播期的平均产量最高。与10月26日播期相比,11月5日和11月15日播种小麦的平均产量分别降低了5.98%和19.50%,其中11月15日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密度之间,300万苗/hm2、375万苗/hm2两个水平之间的平均产量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150万苗/hm2和225万苗/hm2的产量。根据各播种期与密度组合的产量分析,10月26日至11月5日为较适宜播种期范围,其相应的适宜密度为300万~375万苗/ hm2的基本苗。  相似文献   

17.
种植密度和播期是影响冬小麦籽粒品质的2个重要因素,为量化种植密度和播期对冬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构建种植密度和播期对冬小麦籽粒品质影响的模拟模型,以济麦44为材料于2019—2020和2020—2021年度开展了种植密度和播期试验,分析了种植密度和播期对冬小麦籽粒主要品质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10月10日播期内,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小麦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和面团吸水率均先增大后减小,出粉率逐渐减小,而面团稳定时间先减小后增大;在10月20日播期内,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小麦各品质指标均先减小后增大;在10月30日播期内,小麦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和面团吸水率均先增大后减小,而出粉率和面团稳定时间则先减小后增大;随着播期延迟,籽粒蛋白质含量和面团吸水率先减小后增大,湿面筋含量和出粉率逐渐减小,而面团稳定时间则逐渐增大。通过引入种植密度和播期影响因子,构建了种植密度和播期对冬小麦籽粒品质影响的模拟模型。经2020—2021年度冬小麦生长季试验数据检验,根均方差(RMSE)、绝对误差(da)和绝对误差(dap)占实测值比率均显示模拟值和实测值有较高的一致性,所建模型可较好地模拟种植密度和播期对冬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不同播期、播种密度及其互作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大田条件下,选用典型半冬性小麦品种豫麦49-198和典型弱春性品种偃展4110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播种时期和播种密度及其交互作用对冬小麦叶面积指数和籽粒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半冬性小麦品种豫麦49-198在推迟播期情况下,适当增大播量,可明显提高叶面积指数,10月5日播种产量提高幅度达20.73%,...  相似文献   

19.
在江苏六合研究了播期和密度对小麦品种生选6号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产量随播期的推迟而降低,随密度的增加而升高;产量与群体大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籽粒容重、籽粒蛋白含量、出粉率、面粉蛋白含量、饼干延展系数呈显著负相关;播期和密度对小麦群体大小、面团软化度和公差指数影响显著,但对饼干加工品质影响不显著。生选6号应在10月底至11月10日播种,适宜密度为240万300万/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