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峡库区香溪河流域水土流失的地理环境分析及其整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金涛  刘艳 《水土保持研究》1996,3(4):98-102,110
香溪河流域水土流失关系到三峡水库的泥沙游积问题。对该区域水土流失的地学环境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根据流域自然生态环境条件提出了防治土壤侵蚀,保持水土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青海湟水河流域水土流失原因及防治措施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湟水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7623.9 km2,占流域总面积的47.3%,人为侵蚀在整个流域范围内均有发生,近年来呈加剧趋势,基于湟水河流域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现状,分析了湟水河流域水土流失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湟水河流域水土流失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人类活动对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强度与日俱增,它对环境的冲击与伴生的新的水土流失也日益明显。新的水土流失不仅影响到四化建设,而且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威胁。本文作者在大岔河流域对人为活动所造成的新的水土流失方式、危害、产生原因等进行了调查,并提出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4.
洮河流域的水土流失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洮河是黄河上游的一条较大支流 ,也是甘肃省的重要河流之一 ,流域总面积 2 .5 5万km2 ,其中水土流失面积1.3万km2 ,多年平均输沙量 2 960万t。其主要防治对策 :一是编制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 ,二是实施分区防治 ,三是加强监督执法 ,四是加大投入  相似文献   

5.
依据定西关川河流域1995-2010年的水文站监测数据,分析了该地区降雨特征及其水土流失效应。结果表明:(1)流域降雨事件主要发生在5-9月,7-8月降雨量达到全年最高值,而侵蚀性降雨主要发生在7-8月15a间侵蚀性降雨日数占总降雨日数的9.53%侵蚀性降雨量占总降雨量的39.41%。(2)15a间共观测到1|123d降雨,降雨总量达4866.98mm多年平均降雨量304.19mm,年际变化趋势不明显,每年约10%的侵蚀性降雨事件造成土壤侵蚀。(3)河川径流量与输沙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01),二者均呈波动减少的趋势当表层土壤处于缺水状态时,降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延迟。(4)由于影响土壤水蚀的因素错综复杂,降雨量、侵蚀性降雨量和降雨侵蚀力均不能独立反映流域土壤侵蚀过程。  相似文献   

6.
浅析都匀市马尾河流域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尾河是流经都匀市境内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丰富的一条干流.自然因素的制约和人类活动的干扰,使马尾河流域的水土流失加剧,石漠化面积扩大,致使生态环境恶化.防治的对策是:加强生态环境的治理和监督执法,合理规划采石、采矿、道路建设、林牧等问题,依靠生态自我修复的力量进行自我修复,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有力的支撑和...  相似文献   

7.
南云中河流域治理工程区总面积168 km2,占流域总面积的53%。按地貌类型,将项目区划分为西部土石山区、南部丘陵阶地区、金银山土石山区和石质山区等4个治理区。根据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总体目标、建设任务与规模,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地布设了拦蓄工程、沟头防护工程及乔木林、灌木林、经济林、果园和封禁治理等植物措施。经分析,措施配置合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该工程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南云中河干流水质,改善流域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正> 吕梁地区的三川河流域,属黄河中游一级支流,流域面积4161平方公里,涉及方山、离石、中阳、柳林四个县的47个乡(镇)、834个行政村,总人口45.5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8.65万人。这一流域既是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又是有名的贫困山区。流域内坡陡沟深,梁峁林立,沟壑纵横,植被稀少,土质疏松,年降水量少且分布不匀。恶劣的生态环境,严重的水土流失,成为制约当地农业乃至整个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虽然1982年以前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在不同阶段组织群众进行过治理,但终因政策、体制、方法、实力等方面的原因,致使治理规模不大、速度不快、效益不明显,当地群众长期未能摆脱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 1983年,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关怀下,三川河流域被列为全国八个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之一,从此,  相似文献   

9.
根据2000年和2009年两期土地利用数据,应用GIS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盖孜河流域2000年和2009年土地利用现状,研究了2000~2009年间盖孜河流域土地利用的变化,揭示了该流域各类土地利用数量变化的幅度、速度以及空间变化的方向,阐明了该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特点.同时,建议加强盖孜河流域水资源的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0.
三川河流域生态恢复和重建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土流失是三川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与退化的主要形式,是制约该流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该流域水土流失现状、成因及其危害,根据恢复生态学原理 ,提出了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1.
长输管道工程不可避免穿越各类河流,尤其是水力侵蚀区河流穿越不可避免成为管道工程建设水土流失敏感点。以四川石化厂外排水管线及氧化塘项目工程设计和施工管理经验为基础对几类主要河流穿越施工工艺的水土流失影响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相应管理方案及防治措施,为类似区域管道穿越河流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呼斯太河流域位于内蒙古伊克昭盟准格尔旗北部,境内涉及2个乡、13个村、97个生产合作社,12900人.全流域面积406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385.7km~2,占总面积的95%.境内库布齐沙漠分布面积占总面积的83%,强烈的风蚀,导致这里的农田草牧场沙化严重,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逐年趋向恶化,生产水平落后,生活水平低下.1993年呼斯太河流域被列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区后,开始立项治理.立项治理该流域,既是探索风沙区治理经验、树立风沙区治理样板、减少入黄泥沙的工程,又是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开发利用水土资源、改善当地生产条件的脱贫致富工程.  相似文献   

13.
根据调查结果,江西省开发建设项目每年扰动的土地面积845.88km2,搬动土石方6.56亿m3,平均每年由此而产生新的水土流失面积1 779.39km2,水土流失量1 903.25万t。本文对该省近年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提出了实用性强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长治”工程在赤水河流域山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遵义市赤水河流域实施“长治”工程 6年来 ,累计治理水土流失 96 6 8km2 ,走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的路子 ,大力发展小流域经济 ,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改善了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和山区生态环境 ,促进了陡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 ,有力地促进了山区经济的发展 ,治理区群众年人均纯收入由 5 98元增加到 16 2 9元 ,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成因和特点分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开发建设项目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相当突出,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与自然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有内在的联系,但又有其特殊性。在总结分析我国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上,揭示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9大特点,剖析了其形成的8大原因,为对今后进一步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新疆玛河流域绿洲土壤特性空间分异与合理开发模式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水土资源是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地域分异及绿洲发育的主要物质基础。以玛纳斯河流域为案例,重点分析沿流域纬度梯度土壤特性的变化。研究表明:从山地到沙漠,土壤养分表现为由高到低,具有波动性,其中有机质含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土壤盐分空间变化规律明显:在前山区地带,土壤含盐量低;在冲积扇、冲积扇缘及冲积平原上部绿洲区,土壤耕层总盐高、表聚性强;从冲积平原中下部到干三角洲绿洲,耕层盐分含量依次降低,但剖面盐分含量呈现依次增加趋势,形成盐分聚集的漏斗效应,尤其进入沙漠边缘区,这种趋势更加明显。农业开发应该遵循这种分异规律,并进一步提出绿洲土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地统计分析,对博尔塔拉河流域0—20cm深度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博尔塔拉河流域土壤有机碳符合正态分布;半方差函数分析表明,博河上部和下部有机碳较好地符合高斯模型分布,中部有机碳符合线型模型分布。块金值与基台值的比值表明博河上部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空间相关性很弱,说明随机性因素(如施肥、耕作措施、种植制度等各种人为活动)引起的空间变异起主要作用;中部和下部土壤有机碳含量表现为中等空间相关性,表明结构性(如气候、母质、地形、土壤类型、自然因素等)因素和随机因素共同起作用。Kriging插值表明:(1)博尔塔拉河流域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特征主要以斑块状为主,基本与耕地分布相吻合;(2)全流域最大值出现在下游,可能与耕作模式以及河流从上游携带大量营养物质,通过灌溉在下游土壤沉淀累积有关;(3)博乐市周边土壤有机碳含量最低,这可能主要与博乐市周围为城市和工业用地有关。  相似文献   

18.
拉林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拉林河为松花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张广才岭山脉的老爷岭,流域内土地肥沃、人口密集,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基于TM卫星遥感数据及调查资料,对拉林河流域1976-2015年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其生态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流域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流域内耕地面积和建设用地面积不断增加,林地、草地、水域、未利用地面积趋于减少;耕地是拉林河流域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林地、草地转为耕地是其最主要的土地利用转变类型;1976-2015年整个流域景观斑块数量呈现减少趋势,景观破碎度逐渐降低,集中分布的趋向性愈加明显。拉林河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导致了诸多环境问题,如土壤侵蚀加剧、水资源短缺、水质恶化、湿地面积萎缩、生态功能下降等,使流域生态环境更加趋于脆弱。  相似文献   

19.
燕子河流域崩塌地质灾害成灾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燕子河流域地质灾害形成的地质环境背景及诱发因素的基础上,对燕子河流域崩塌地质灾害的类型、发育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流域内3种主要的崩塌地质灾害破坏模式及演化过程,并选取典型崩塌进行了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燕子河流域崩塌地质灾害以岩质、小型、复合式、中低位、不稳定崩塌为主;崩塌在空间上主要分布在燕子河干流、主要支流河谷斜坡地带及康县—阳坝公路沿线人类工程活动密集的"一路一带"上,时间上主要集中于降雨较为集中的7—9月;崩塌的破坏模式主要有碎裂—坠落式、弯折—倾倒—滑移式、碎裂—滑移式,每种破坏模式经历4个阶段演化后形成灾害;典型崩塌稳定性计算得出暴雨是崩塌发生的主导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20.
新疆玛纳斯河流域景观格局变化的生态安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景观是资源要素、环境因子和生态过程的空间异质形态,其格局变化综合反映了各种生态关系及其稳定状态。在Erdas 9.0和ArcGIS 10.0技术平台上,采用3期同时期Landsat TM影像数据,运用景观格局指数和空间分析方法构建生态安全指数,借助破碎度、干扰度、分离度景观格局指数以及景观类型的脆弱度等生态安全指标定量评价近10年新疆玛纳斯河流域景观格局生态安全的变化。结果表明:(1)近10年流域景观格局生态安全度由0.362下降到0.354后又略微上升到0.359,呈现先恶化再好转的“V”字型变化,说明2000年以来的西部大开发造成了新的生态安全问题,而2005年实施的节水灌溉及退耕还草等工程产生了明显的生态治理成效;(2)草地受干扰的程度由0.234降为0.239,未利用地由0.344降为0.300,建设用地由1.316降为0.877,其生态安全度有所上升;林地受干扰的程度由0.483升为0.682,水域由0.413升为0.450,耕地由0.242升为0.258,其生态安全度明显下降;(3)研究区50%以上的面积处于重警区,并且重警区的面积在不断增加;较安全区的面积占研究区面积的20%左右,虽然面积较小但却不断增加;预警区占研究区的面积由24.96%降到10.10%,减少趋势明显,说明近10年玛纳斯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呈缓慢恶化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