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山旱地红葱是陕北的传统特色蔬菜,种植收益是小杂粮的3~4倍。与大葱(白葱)不同,山旱地红葱完成1个生长周期约需3年,生产过程包括“葱娃”采收管理、二葱栽培管理和老葱栽培管理。陕北地处陕西的北部、毛乌素沙漠南沿,区内辖榆林和延安两个地级市,除榆林北部的榆阳、定边、靖边等县有部分风沙草滩地外,南部均为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90%以上的耕地为山旱地,属于“靠天吃饭”的雨养农业。  相似文献   

2.
线辣椒是陕西地区重要的蔬菜作物 ,也是宝鸡市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和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线椒大多在有灌溉条件的地方种植。 1998— 2 0 0 2年度 ,经过我中心的努力 ,我市在旱塬区示范和大面积种植的线椒 ,一般 6 6 7m2 可产干椒 2 5 0~ 30 0 kg,且品质好 ,经济效益显著。旱地线椒主要栽培技术为 :1 培育壮苗健壮的辣椒苗是高产的基础 ,而在旱地辣椒栽培中壮苗尤显重要。壮苗的标准是茎粗、节间短 ;叶片大而肥厚 ,叶色浓绿 ;根系发达 ,侧根多、颜色白 ;花芽分化及开花早、花器大 ;无病害。培养壮苗主要抓住三点 :1.1 选用良种 选用…  相似文献   

3.
福建宁德市蕉城区耕地面积17200hm^2,其中水田9270hm^2,旱地7930hm^2。主要农作物为水稻、晚熟龙眼、反季节蔬菜、柑桔、草莓等。常年种植反季节高山大白菜500多hm^2,由于连年种植导致病虫为害呈加重趋势。经多年调查,将我区高山大白菜病虫害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以西瓜品种"金陇5号"为试材,在宁夏中部干旱带开展了旱地地膜西瓜不同播期、种植方式研究,分析了不同播期与种植方式对旱地西瓜产量及土壤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4月15日采用暗窝播种方式西瓜生长状况、产量、产值、纯收入及土壤水分利用效率方面均优于其它处理,较4月25日、5月10日播种的产量分别增产4.8%和28.0%,纯收入增加6 700.02元/hm2和19 604.31元/hm2,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3.1%、54.4%,抗旱节水、增产增收的效果明显;说明当地旱地西瓜适宜的播种时期为4月中旬,种植方式采用先播种后覆膜的暗窝播种。  相似文献   

5.
山旱地菜豆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调整山区种植结构,利用全膜双垄沟等集雨、节水覆膜模式,甘肃省天水市在海拔1600~2000m的山区试验、示范推广山旱地菜豆栽培技术,产量22500~30000/hm2,产值22500~30000元/hm2。通过多年来的发展,山旱地菜豆已成为天水市扩大蔬菜种植区域、增加山区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正>青浦区是上海市地产蔬菜的主要生产区,2016年全区蔬菜种植面积3415.33hm~2。其中,以绿叶菜为主的旱地蔬菜种植面积2466.67hm~2,主要分布在白鹤镇、重固镇、香花桥镇、徐泾镇、朱家角等镇(街);以茭白为主的水生蔬菜种植面积948.67hm~2,主要分布在练塘镇、朱家角镇等。种植面积在0.67hm~2以上(含0.67hm~2)的常年蔬菜种植户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种植面积有3155.67hm~2;种植面积在0.67hm~2以下的常年蔬菜种植户和农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我们根据旱地特点,大力发展春马铃薯—西瓜、莳药种植模式,马铃薯与莳药是传统山区旱地作物,西瓜是农民增收的重要经济作物。2009年推广种植面积333.3hm2,平均每667m2春马铃薯产量1871.5kg、  相似文献   

8.
我县耕地总面积6 800 hm2,旱地面积400 hm2,过去一直沿用种植粮食作物的单一种植结构,每公顷产值仅9 000元左右,种植效益低,农民增收难。为响应中央发展农村,提高农民收入的号召和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自2001年来,我们开展了旱地无公害蔬菜立体种植模式的研究与开发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筛选出了适合山区旱作农业特点、产品符合无公害要求、适应城市消费的高效种植模式。一、种植模式提出的依据1.山区环境效应分析模式种植选择在山脉向阳坡,土层深厚,呈梯田分布,光照充足,平均年降水量600 mm左右,农田环境符合无公害生产要求的地块。2.…  相似文献   

9.
<正>在旱地地膜西瓜栽培中,我们通过不断优化地膜覆盖、科学施肥、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等措施,使西瓜产量高、品质优,实现了良好的种植效益。现结合生产实践,将旱地地膜西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干制加工辣椒是贵阳市花溪区种植的主要蔬菜品种,常年种植面积达2000hm2,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为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单位土地产出率,我站通过实践摸索出旱地辣椒-青菜高效生态栽培模式。一方面提高了复种指数,增加了单位面积产量;另一方面改变了旱作地区长期单一  相似文献   

11.
二源乡拥有海拔600m以上的土地2533.3hm~2,为本县高山秋淡蔬菜的最佳种植区域。过去大部分仅种一熟蕃薯,经济效益很低。高山旱地种植茄子、小麦一年二熟,不仅能保持粮食产量,也能极大地提高经济效益。1996年该乡种植茄子53.3hm~2,平均每667m~2产值达3000元,最高达4000元。上塘村种茄子小麦二熟667m~2u产值3447.9元,净收入2869.9元,比对照蕃薯小麦二熟分别增加2586.9元和2156.9元,均增长3倍多。现将其中的茄子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在旱地应用马铃薯一年两茬栽培模式,马铃薯产量高,种植效益较好。春季采用地膜覆盖栽培,6月上旬收获上市,平均每667m^2产量在3300kg;秋季实行露地栽培,10月底开始收获上市,每667m^2平均可产马铃薯3000kg。  相似文献   

13.
由于陕西北部地区实际情况是干旱少雨,降水量较少,蓄水能力较差,对于实行旱地造林产生是非常不利的,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旱地造林成活率问题,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提高旱地造林的成活率,取得较好的效果。所以,本文就针对基于陕北环境分析的旱地造林成活率问题与有效技术措施进行浅显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在旱地应用马铃薯一年两茬栽培模式,马铃薯产量高,种植效益较好.春季采用地膜覆盖栽培,6月上旬收获上市,平均每667 m2产量在3 300 kg;秋季实行露地栽培,10月底开始收获上市,每667m2平均可产马铃薯3 000 kg.  相似文献   

15.
山区旱地核桃园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县位于山西省临汾市东部太岳山的南端,属山区旱地,年平均气温11.8℃,无霜期180d左右,年降雨量558mm。近年来,在发展核桃生产中总结出一套适合山区旱地种植核桃的丰产栽培技术,实现了1年栽树,2年有果,3年有效,4年丰产的栽培模式。现将山区核桃旱地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旱地西红柿具有质量优、栽培技术操作简单等优点,受到广大消费者以及种植户的喜爱和欢迎。目前,许多地区都引进了旱地西红柿种植技术,壶关县旱地西红柿生产技术是一种独特的节水型旱作农业技术。根据西红柿抗旱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产量高、效益好的特点,通过不断的试验示范,成功总结出了一套旱地西红柿生产技术,本文系统介绍了旱地西红柿的种植要点,并在技术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旱地西红柿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7.
山区吊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农村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山区乡镇合理利用旱地或山坡地积极引进吊瓜种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我镇自2004年引进示范试种,至今已有9个村种植,共计12.39hm2,每667m2产值4000元以上,每667m2纯收入达26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8.
<正>盐边县属于二滩电站库区主淹没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有南部地区和北部地区之分。北部地区有传统种植早春西瓜的习惯,生产的西瓜素有"惠民西瓜"的美誉,目前"惠民西瓜"已取得绿色食品认证和盐边县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2016年盐边县北部地区早春西瓜种植面积547.6 hm~2,产量2.873 5万t,产值5 747万元。盐边县北部地区早春西瓜种植区属南亚热带干热河谷气候,海拔1 200~1 600 m,冬暖春温高,  相似文献   

19.
桂芋2号是在桂芋1号体细胞突变产生的组培变异株中筛选出的优变异单株,通过茎尖组织培养扩繁、多年大田栽培观察、反复优选、组培提纯复壮培育而成.在水田和旱地(有灌溉设施)种植表现优良,水田产量2 500~3 800 kg/667 m2、旱地产量2 200~3 000 kg/667 m2,其中母芋占产量的80%左右.  相似文献   

20.
分别从山东、河南引进2个品种金银花,在高原寒旱地区青海省同仁县进行引种、栽培、田间管理、越冬、病虫害防治等研究与种植示范。结果表明:引进的2个品种的金银花采取越冬保护措施后,能在高原寒旱条件下生长,扩大了金银花在国内的种植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