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了不同腐熟程度的香菇菌糠对作物发芽和植株生长的影响。发芽试验结果表明,未降解香菇菌糠浸提液对白菜和黄瓜发芽和出苗有明显抑制。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未腐熟菌糠对黄瓜、白菜及小麦的出苗和植株生长有明显抑制,尤以对根系生长的影响较大,而腐熟较好的香菇菌糠对作物的生长无不良影响,其育苗效果优于对照商品育苗基质。  相似文献   

2.
平菇菌糠基质在番茄、甜椒育苗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合番茄、甜椒育苗的基质配方,以腐熟的平菇菌糠、蚯蚓粪、蛭石、珍珠岩为原料,进行番茄、甜椒育苗试验,通过不同基质配比试验,比较出芽率、出苗率、幼苗生长状况等指标,结果表明:番茄、甜椒育苗基质以M_4(菌糠∶蚯蚓粪∶蛭石∶珍珠岩=6.5∶1.5∶1.0∶1.0)育苗效果最好,最接近以草炭土为原料的商品育苗基质,其次是M_5(菌糠∶蚯蚓粪∶蛭石∶珍珠岩=6.0∶2.0∶1.0∶1.0)。  相似文献   

3.
用香菇菌糠作基料,加入适当的原料可以使发酵堆体快速升温,提高堆料温度,缩短发酵时间;经堆制发酵后,香菇菌糠速效磷、碱解氮含量均比未发酵的香菇菌糠有非常明显的提高。香菇菌糠经堆制发酵后可以作为生物有机肥、育苗基质等。  相似文献   

4.
摘要:为提高食用菌菌糠的资源化利用水平,拓展利用途径,避免环境污染,以辣椒为测试对象,设置7个不同体积比的姬菇菌糠、草炭、珍珠岩基质配方,以不含菌糠的常用商品基质为对照,在高标准日光温室环境条件下进行基质穴盘育苗,研究不同配比菌糠育苗基质对辣椒种子出苗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菌糠草炭珍珠岩(体积比)=343的育苗基质中辣椒出苗率为94.91%,植株性状表现优良,幼苗期株高26.13 cm,茎粗2.57 mm,根长11.95 cm,壮苗指数为0.029 9,可作为菌糠基料育苗基质配方在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5.
香菇是近年来栽培量最大的食用菌之一。仅河北遵化2018年的栽培量就达3.2亿棒。出菇结束后产生大量的菌糠,菌糠一般随意堆放在路边或焚烧,造成环境污染,不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并且香菇菌糠内还含有丰富的粗蛋白、粗脂肪、灰分、磷等营养成分。如何充分利用香菇菌糠,变废为宝,成为重中之重。利用香菇菌糠加棉柴等辅料栽培平菇既降低平菇生产成本,又能延长产业链,增加其附加值。笔者经过几年的试验,总结摸索出一套香菇菌糠加棉柴栽培平菇的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1-3]。  相似文献   

6.
食用菌菌糠加工利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2年全国食用菌菌糠产量1.8×107 t,湖北省菌糠产量超过8×105 t,大部分被露天堆弃,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经统计分析,菌糠的养分含量较之初始栽培料高,其中玉米芯为主料栽培的金针菇菌糠中有机质含量最高,达65.23%,木屑为主料栽培的香菇菌糠有机质含量最低,为40.55%。菌糠加工利用价值很高,目前国内及湖北地区菌糠利用途径主要包括加工肥料、饲料、栽培基质、燃料和生物制剂等。利用精深加工技术手段,开发菌糠高科技产品,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香菇菌糠为基本栽培基质,将其分别与土壤、煤渣和珍珠岩等混合,研究在干旱胁迫下不同基质配比对番茄幼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番茄幼苗的萎蔫率大小依次为T3相似文献   

8.
以羊肚菌、木耳、茶薪菇、紫芝、云芝、平菇、香菇、杏鲍菇为试材,采用平板培养法研究香菇菌糠水提液对8种食用菌菌丝的生长影响,以期为香菇菌糠循环利用栽培食用菌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香菇菌糠水提液对不同食用菌菌丝生长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紫芝、木耳、云芝有显著的生长促进作用;对羊肚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茶薪菇、平菇、香菇、杏鲍菇表现为随香菇菌糠水提液添加浓度增加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黑木耳菌糠对五种蘑菇的化感效应及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黑木耳菌糠对平菇、秀珍菇、榆黄蘑、鸡腿菇、杏鲍菇等五种菇类菌丝生长的化感效应分析结果,选用黑木耳菌糠有促进作用的平菇菌株和化感效应不明显的秀珍菇菌株进行出菇试验。采用传统木屑78%培养料配方为对照,按照黑木耳菌糠替代木屑质量比为15%、30%、45%、60%、78%的五个配方处理,进行平菇和秀珍菇出菇试验。结果显示,当利用30%黑木耳菌糠替代木屑栽培平菇和秀珍菇,产量和生物学转化率达到最高值,均与对照以及其它处理差异显著。当菌糠替代量高于45%时,平菇产量低于对照,菌糠替代量达到60%时,生物学转化率低于对照的生物学转化率;黑木耳菌糠的添加,对秀珍菇的单产和生物学转化率的提高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木耳菌糠袋栽平菇技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木耳菌糠替代部分木屑栽培平菇,分别以15%、30%、45%菌糠代替木屑制成培养基,与未加菌糠的常规培养基进行产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木耳菌糠代替部分木屑袋栽平菇是可行的,并且第3种配方:木屑55%、菌糠30%、麸皮12.5%、石膏1.5%、糖1%、pH值自然、含水量60%的产量最高,为菌糠替代木屑或棉子壳最适宜比例.  相似文献   

11.
核桃嫁接是繁殖优质核桃苗木的主要途径之一。我地多年来一直通过春季枝接的方法进行良种繁育,由于枝接受接穗量大、成活率较低、不易操作等因素的  相似文献   

12.
为构建科学评价西瓜幼苗质量的壮苗指数,本试验以4叶1心西瓜穴盘苗为研究对象,通过加权模糊综合评判法构建出西瓜幼苗的综合评价指数;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将14项指标进行成分归类以及指标组合;最后利用西瓜幼苗综合评价指数与壮苗指数的相关性分析筛选出最适宜的壮苗指数,并对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660株幼苗的综合评价指数范围为0.1...  相似文献   

13.
The prolonged length of the juvenile period represents a substantial obstacle in olive (Olea europaea) breeding programs, delaying both the possibility for analyzing the fruit, the harvest unit, and the capacity for sexual recombination. In both olive and other fruit tree species, the juvenile–adult transition has been successfully hastened by forcing and formation procedures designed to rapidly achieve a minimum height. Precise knowledge of the position within the tree canopy where the juvenile–adult transition occurs, identified by the location of the first flowers, offers further potential for manipulating tree structure in order to hasten that transition. The occurrence of the juvenile–adult transition has been described spatially within the canopy as the formation of a juvenility cone, which we report here for olive plants from seed, and for the first time quantitatively describe its position based on the added trunk and branch distances from the soil. In canopies of seedlings from open pollination of cv. Arbequina olive the first-flowering position was consistently located, in our conditions, at an average distance of 200 cm from the trunk base. Based on that evidence, that first flowering can occur at lower positions, and on the values we obtained, three canopy-formation heights (100–130 cm, 130–160 cm and >160 cm) were compared for their effect on the length of the juvenile period and the vigour of olive seedlings. Canopy heights of 100–130 cm, much lower than the 160 cm previously reported by the olive tree breeding program of Córdoba, produced the highest number of flowering plants in the first two flowering years and also provided easier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4.
《中国瓜菜》2016,(10):35-37
为解决秋葵育苗中死苗的问题,以秋葵为试材,研究了在秋葵育苗过程中施用石灰对其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一定浓度的石灰能促进秋葵根系发育,提高根系活力、根系质量、根冠比、侧根数;能显著地增加秋葵幼苗的叶面积、植株高度和茎粗度。其中以采用4%的石灰均匀拌入土壤的方式效果较好,根系活力、根系质量、根冠比、侧根数分别较对照提高19.17%、62.86%、65.78%、67.27%、4.61%。  相似文献   

15.
冬瓜嫁接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华南地区冬瓜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老菜区枯萎病严重以及早春寒潮和低温的侵袭。为提高冬瓜抗枯萎病能力和耐寒性 ,近年来在华南地区的冬瓜集中产区开始采用嫁接技术 ,但由于冬瓜嫁接成活率不高等原因 ,该项技术难以大面积推广。本试验针对华南地区高温、多雨、潮湿的气候特点 ,对如何提高冬瓜嫁接成活率进行了研究 ,以期建立适合华南地区气候特点的冬瓜嫁接技术体系 ,为嫁接技术在冬瓜生产上的应用提供参考。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 砧木材料 :黑籽南瓜 (云南省种子公司提供 )、14号瓠瓜 (广东农家品种 )、日本南瓜(デリシヤス ,日本…  相似文献   

16.
蚯蚓粪基质在西瓜穴盘育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对蚯蚓粪理化性质的测定及其与草炭的对比,探讨了蚯蚓粪作为育苗基质的可行性;以蚯蚓粪为主要原料配合不同体积比的蛭石作为育苗基质,研究了复合基质对西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草炭相比,蚯蚓粪具有容重较大、孔隙度和持水力较小,高磷、钾含量和低氮含量等特性;3:1(v:v)蚯蚓粪复合基质育苗效果最佳,既提高了西瓜种子出苗率,又促进了幼苗生长发育,与对照相比,根体积、全株干重、壮苗指数分别增加了129.17%、22.95%、21.18%。  相似文献   

17.
葡萄扦插条质量对苗木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葡萄插条质量对苗木质量的影响,以赤霞珠葡萄不同长度和粗度的插条为试材,进行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苗木生物量随插条粗度和长度的增加而增加。长30cm的粗插条(S30),其苗木总生物量、枝条生长量和根系质量显著优于其他组合,其次是长20cm粗插条(S20)和长30cm的中粗插条(M30)组合。细而短(10cm)的插条(L10)苗木质量最差。随插条长度和粗度增加,插条的淀粉含量增加并与苗木根系淀粉含量呈正相关(r=0.95);起垄比平畦和沟植春季地温回升快,光合能力和相应部位生物量均比其他2种种植方式高。采用长度20cm以上、直径超过7.4mm的枝条育苗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野生欧洲李嫁接繁殖技术,提高其嫁接成活率,以野生欧洲李为研究对象,采用4种不同嫁接方法,研究不同嫁接砧木、嫁接时间、嫁接方法、砧木粗度和嫁接高度对接穗成活率及新梢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野生欧洲李嫁接的4种不同砧木的优先顺序依次为:栽培欧洲李品种‘女神’>野生樱桃李>野杏>山桃。春季4月中旬以野生樱桃李为砧木嫁接时,适合采用劈接法和嵌芽接法,最高成活率达90.37%;夏季6月中旬、7月中旬嫁接则适合采用T形芽接法,成活率最高为90.93%,且新梢生长快。根据接穗嫁接成活率和成活后生长量筛选出适合野生欧洲李嫁接的砧木粗度为大于14.00 mm。野生欧洲李在7月中旬以‘女神’作砧木,采用T形芽接法嫁接后成活率最高达93.52%。  相似文献   

19.
核桃断根育苗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核桃断根育苗试验 ,表明核桃在幼苗阶段切断主根 ,可明显刺激侧根生长 ,增加侧根数量 ,促进地上部充实 ,提高苗木质量。 1年生核桃断根苗 1mm以上侧根可达 2 4 8条 ,为未断根苗的 2 1 3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改良传统的香蕉组培快繁技术提高优良种苗繁育效率。【方法】通过香蕉外植体的选取和芽诱导处理方法、芽的分化及培养、丛生芽壮芽处理、生根培养、组培苗栽培获得健康幼苗的技术过程进行优化改良。【结果】对传统吸芽处理及培养方法进行改良,使每个吸芽材料第一代出芽数量达26.4个,比传统处理方法第1代出芽数量(2.2个)提高效率12倍;生产相同数量的组培苗生产周期与传统处理法相比缩短3代。优化了不定芽分化培养基6-BA浓度和生根培养基中蔗糖的浓度,建议芽分化培养基中6-BA最适浓度为4 mg·L-1;生根培养基蔗糖最适浓度为40 g·L-1。利用椰糠、泥炭土和红壤土三种栽培基质培育组培苗,椰糠处理的幼苗叶数、株高和假茎基部直径、植株根干重和地上部干重各生长参数均显著高于泥炭土和红壤土处理,可作为重要的无土栽培介质而广泛应用。【结论】研究为提高香蕉组培快繁效率及培育健康优良种苗提供了实用指南,有利于香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