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6月4日,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上海市农业机械鉴定推广站联合在上海市举办了2021年全国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活动,发布了蔬菜移栽机、收获机作业效果综合测评结果,交流了全国主产省份蔬菜生产机械化发展情况,研讨了甘蓝、小叶菜、葱蒜、设施蔬菜宜...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全国蔬菜生产机械化试验示范工作经验交流会在上海召开,7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农机推广机构的代表、农机技术人员等参会。上海、江西、湖北等省份汇报交流了蔬菜生产机械化试验示范项目开展情况。近年来,为助力各地农业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主动适应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机化全面全程高质高效发展,全国农机推广机构将推进蔬菜生产机械化作为  相似文献   

3.
叶菜类蔬菜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农业从业人员数量不断减少,叶菜类蔬菜机械化生产需求日益迫切。通过对国内叶菜类蔬菜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苏州地区实际,从农机推广角度提出未来叶菜类蔬菜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生产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据统计,上海蔬菜种植面积在50万亩左右,一年消费蔬菜500万吨左右,其中2/3以上都是通过周边省市供应。为了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增加本地蔬菜产量,上海市农机部门提出应加快推进蔬菜(叶类菜)生产环节机械化程度,转变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适合武汉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模式,更好推动武汉市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笔者专赴上海等地全面考察了蔬菜生产机械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研究等相关情况。在借鉴上海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武汉市发展蔬菜全程机械化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广州地区使用较广泛的蔬菜机械化移栽技术,总结蔬菜机械化移栽技术及装备在日常推广实践中存在的短板弱项,开展针对性的思考、探索和优化,希冀不断提升蔬菜移栽机械的实用性和适用性,通过试验示范推广培训等方式,引导蔬菜种植户使用机械化的方式进行蔬菜移栽,推动蔬菜机械化移栽技术在蔬菜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7.
为抓住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新机遇,提高我国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我国在蔬菜生产机械化方面已经做出很多努力。阐述了农业农村部等部门为促进农机农艺融合所做的具体举措,蔬菜装备研发情况及各地开展的有效示范推广项目。同时指出制约蔬菜机械化发展的问题:方向不明确、重点不突出;政府示范项目多、企业自主投入少;农机农艺融合少、适用装备配套难;"无机可用、无好机用、有机难用"现象并存。为此提出需启动蔬菜生产机械化发展规划,统筹设施和露地蔬菜生产发展;成立部级蔬菜生产机械化专家组,统筹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加大蔬菜机械装备研发、推广支持力度,破解无机可用、有机难用问题;大力培育推广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加速蔬菜机械化发展等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朱敏 《农业工程》2016,6(2):11-14
绿叶菜是上海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机械化生产是保障绿叶菜有效供给的重要措施。对上海绿叶菜机械化生产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机械化发展的思路和技术模式,提出了上海市绿叶菜机械化生产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甘蓝生产现状及其机械化收获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全国甘蓝生产现状和生产模式,回顾了甘蓝收获机械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发达国家和地区甘蓝收获机械的研究进展和试验推广情况,提出了我国甘蓝机械化收获技术发展的基本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是蔬菜生产和出口大国,但蔬菜生产的机械化水平还相当落后,特别是在甘蓝收获领域还是一片空白.因此,应当把甘蓝收获机械的研发作为突破口,加快结球叶菜类机械化收获进程,全面提升整个蔬菜产业的机械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查阅、实地走访座谈、问卷调查和专家咨询4种形式,对蔬菜与农机管理部门、蔬菜与农机技术装备应用单位、农机生产及服务部门、蔬菜与农机技术装备研究与推广部门进行调查、访问。全面了解关于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政策及发展方向,摸清了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及社会化服务情况,分析了北京市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机械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全面提升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水稻生产机械化水直播技术已在上海等地推广多年,面积达90%以上,其中青浦区机直播面积近100%,基本解决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中的育栽环节,且节本增效效果显著。2000年,安徽宣城市组织技术人员赴上海考察,认为上海市的机械化水直播技术已经成熟,应引进宣城市推广。但宣城水稻生产以种植杂交稻为主,上海以种植粳稻为主,粳稻用种量大(亩用种5kg以上),杂交稻用种量小(亩用种量1kg),杂交稻能否使用机械化直播,是该项技术能否在杂交……  相似文献   

12.
蔬菜保护地生产机械化技术是辽宁省农业机械化推广的主要技术内容。蔬菜保护地生产的特点是:劳动强度大、作业环境差、时间要求紧、要求质量高。机械化技术可使生产率大大提高,减轻劳动强度,缩短生产周期,增加农民收入,提高蔬菜保护地的利用率,为北方冬季蔬菜供应提供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淮安市淮阴区农机推广站以黄瓜为试验品种,进行蔬菜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集成应用试验。通过试验,不仅提高了试验区黄瓜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作业水平,还总结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黄瓜生产关键环节技术规程,为提升全区蔬菜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正2019年,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与全国农机推广系统一道,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精神,在推进蔬菜、林果、饲草等特色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上不断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一、蔬菜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不断加速2019年,我国蔬菜种植面积3.35亿亩,总产量7.98亿吨,是世界上蔬菜第一生产、消费大国。我国蔬菜规模种植主要集中在33个省份的1153个县,面积1.02亿亩,蔬菜耕  相似文献   

15.
实现蔬菜生产机械化可以提高蔬菜生产效率和效益。阐述蔬菜育苗移栽机械的优点,介绍大连市蔬菜育苗移栽机械的探索过程与应用实践情况,并提出发展与推广建议,以期为大连市蔬菜产业向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方向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机械化生产视角的中国蔬菜成本收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和重要要素,为研究中国蔬菜种植效益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机械化生产方式下农机化发展对策,运用1998—2012年统计数据对蔬菜生产成本收益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等方法研究了典型区域蔬菜生产机械化现状及问题。结果表明,中国蔬菜单位面积净利润主要受价格和人工成本因素影响,价格影响程度大于人工成本,通过政策扶持完善蔬菜市场机制,有利于保障种植收益;农药和农膜的投入对蔬菜产量影响大,农药投入影响程度大于农膜投入,农业装备投入对产值影响大,化学农业对蔬菜增产的边际效用逐渐递减,而农机科技的推动作用日益突出;按投入产出指标可将中国主要蔬菜品种分为设施茄果类、露地茄果类和露地叶菜类,蔬菜品种对机械化需求紧迫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露地茄果类、设施茄果类、露地叶菜类;中国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较低,因作业环节、区域条件和蔬菜品种的不同而呈现较大差异,政策投入、推广机制和技术创新对机械化技术发展有较大影响,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探索农机农艺融合的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对于研究通过蔬菜省力化机械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蔬菜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蔬菜机械化移栽技术与装备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蔬菜育苗移栽作为其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对蔬菜生长的质量、产量及经济效益起直接影响作用,同时,移栽机械化程度也间接反映了蔬菜生产的整体机械化水平。归纳总结了蔬菜机械化移栽的三大关键技术,介绍了移栽机的分类,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国内外蔬菜移栽机械的研究现状、特点与推广状况,分析了蔬菜机械化移栽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了移栽机今后发展方向的建议,以期为蔬菜移栽机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沈阳市蔬菜生产原来一直依靠人、畜力作业。为改变蔬菜生产技术手段落后的面貌,沈阳市农机管理办公室经过六年的蔬菜生产过程机械化技术开发试验和研究。通过三年开发试验,已试制出一系列蔬菜生产过程机械化的配套机械,积累了生产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1993年承担了农业部“丰收计划”农机化项目——高效集约化商品菜机械化生产技术推广。该项目的主要内容是:在沈阳地区推广大宗蔬菜生产机械化技术,使蔬菜生产过程中用工量大、农时要求紧、劳动强度高  相似文献   

19.
蔬菜是慈溪市重要的经济作物,全市常年种植面积在2.67万hm2左右.长期以来,蔬菜种植采用传统生产方式,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机械化水平较低,广大农民对发展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需求一直十分迫切.近年来,随着慈溪市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蔬菜生产机械耕整、开沟、植保、排灌、施肥等环节机械化基本解决,栽植机械化技术取得重要突破,蔬菜生产机械化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由于机具品种缺乏,机械性能较低,加之配套农艺技术尚未完善,全市蔬菜生产机械化总体水平较低,发展速度比较缓慢,一些关键环节(如收获)机械化仍是空白,尚处于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20.
利用蔬菜产后小包装机械化技术试验,分析机械化包装技术适用性,为进一步推广蔬菜产后初加工机械化技术奠定基础。通过蔬菜产后机械化包装和人工包装对比试验,自动封膜包装效率是人工封膜包装效率的5~6倍;综合生产效率是人工作业效率的1.9倍。若车间满负荷作业,可由原来的13人减少到7人。但由于蔬菜品种、规格多和产量低等原因,严重制约了机械化技术的应用。规模化生产是促进蔬菜产后机械化技术提升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