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将观光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农业发展方式,极大提高了江苏农业的科研水平,充分发挥了农业资源优势。现以刚刚起步的江苏紫金生态园和溱潼湿地农业生态园为例,分析江苏地区发展观光农业的优势:劳动力丰富,政策帮扶,现有著名旅游景点可依托;以及存在的不足:园区自身存在的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服务和管理经验欠缺;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在现有设施规模基础上加大创新,完善企业化经营管理的运作机制,打造文化特质和品牌。  相似文献   

2.
松江生态园是基于生态恢复的城市生态公园建设的典型案例,它保留了原有起伏多变 的地貌和具有杀菌保健功能的林木,具有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 源,在气候调节、污染物降解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哈尔滨城 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品位的提升,绿色人居环境的形成,城市环境竞争力的提升具有 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人工湿地系统具有显著的生态环境效益外,还有很高的景观价值,目前正在广泛地应用。在调查研究国内外有关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本文就如何兼顾生态与景观等方面,以东莞生态园中心湿地为例,从植物选择、配置以及地形设计上,阐述人工湿地系统设计,围绕原则与要求,使设计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了解城市湿地公园使用过程中城市生态保护和游客接待能力之间的关系,采用现场观察、访谈及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合肥市滨湖湿地森林公园为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26项评价指标对其进行满意度评价并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游客对滨湖湿地公园的满意度由大到小分别为空气质量、管理与服务、游览路线规划、自然景观风貌、交通便捷度、园区设施。最后,结合使用后评价分析结果,从园区设施设计、交通体系规划、公园的管理维护、自然景观风貌的保护4个方面提出面向城市湿地公园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了从生态气象角度建立湿地生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湿地生态质量气象评价模型,以黑龙江省扎龙湿地为例,利用2000—2017年乌裕尔河流域气象观测数据、遥感资料、地面观测资料和社会经济发展资料,分别从压力、组分、格局和活力4个方面构建了扎龙湿地生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实现了扎龙湿地生态质量气象评价。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扎龙湿地生态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上升趋势不明显,其中2000年生态质量等级为差,2001年、2003年和2016年生态质量等级为中,其他年份等级为好。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实地调研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南昌斐然生态园现存的问题,探讨将美丽乡村的新理念引入到农业生态园的景观建设和规划设计中,并提出了农业生态园区的景观营造思路以及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前城市湿地公园的色彩设计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以天津桥园为例,对色彩景观进行调查研究。从色彩分析方法入手,用Color Impact软件对景区内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进行分析,总结出自然色彩和人工色彩的色彩应用范围。选择景区内的5个主要景点为研究对象,运用HSB模式分析景观色谱,总结色彩应用,进而提出适合城市湿地公园的色彩设计要点,期望能够对今后的城市湿地公园色彩景观设计起到积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唐慧 《安徽农业科学》2011,(9):5403+5407-5403,5407
按照农业生态园的发展模式,提出了营运初期的封闭式管理和中远期的开放式管理2种模式,以期为农业生态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结合武功县五彩渭水园规划设计,在自然湿地景观塑造中,紧扣"农耕文化再现"这一主题,探索城市文化特色景观建设的有效途径,力求从文化景观与湿地生态两方面自然融合,以充分认识城市文化意蕴对城市景观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之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湿地公园是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一种成功模式,也是湿地公约所提倡的发展方向。本研究以襄樊市熊河湿地公园设计为例,在全面分析其自然概况、生物资源、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对其自然生物条件和景观格局进行了生态评价,提出湿地公园的功能分区与建设措施和建议,探讨在保证自然特性与生物多样性的条件下如何开展湿地公园规划,以期为我国湿地资源的生态利用与积极保护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1.
以宁夏中卫市美利湖湿地公园为例,从美利湖沙区湿地生态状况出发,提出沙漠湿地公园规划原则,探索沙漠湿地生态保护方法,提出营造融合自然生态、地域文化、科普教育为一体的沙漠湿地旅游区的规划思路,以实现沙漠湿地保护与防沙治沙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湿地的评价研究是当今湿地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城市湿地公园作为湿地生态恢复的一种新兴模式,对它的科学评价直接关系到湿地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西北地区湿地资源珍稀,但被关注较少.本文结合西北地区自身特点,提出旨在综合体现城市湿地公园结构和功能的评价体系,并以兰州银滩湿地公园为例加以说明,以期为西北地区城市湿地的评价研究和保护开发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从使用者的角度研究海绵城市建设后的情况。以三亚市东岸湿地公园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海绵城市建成后的使用情况和使用人群对其的评价,采用MATLAB软件和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出各指标因子的权重。根据分析的结果,得出今后海绵城市在城市公园设计方面的设计策略,以期为今后相类似的项目提供可参考的模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赵立  成和平  唐良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113-21115,21138
介绍了成都平原人工湿地农业的景观设计经济评价体系研究的必要性,从影响人工湿地农业景观设计的主要因素及国内外经济分析方法对比入手,建立一套适合成都平原的经济评价体系,并通过实例分析,验证其科学性和实用性,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在湿地评价现有成果的基础上,以聊城九洲湿地休闲公园为例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开发的综合评价。从生态环境、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开发等三方面着手,首先构建城市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开发综合评价体系,然后对评价体系进行计算机的处理、排序和检验,最后对各个评价因子进行模糊分类及分析,从而为城市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6.
大数据的类型和数量日益丰富,它们经过处理和分析可以反馈人的行为、识别人的情感.以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利用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API)获取2018年游客在该公园中所发表的微博,经过筛选、情感值计算,结合词频分析、 ArcGIS技术和统计学方法研究游客情感的时空变化特征,为公园规划设计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时间上,游客的积极情绪出现在3月、 11月、清明节、端午节和国庆节,而雨雪、高温及其他极端天气会降低情感值;空间上,积极情绪占主导的区域为公园入口附近、活动举办地点、历史文化景点、特色建筑和沿岸区域.公园在规划设计时应注重民俗文化挖掘、特色建筑设计、亲水空间规划及驱蚊和遮荫植物的配植;在管理上应选择节假日和温度适宜、天气状况好的时期举办活动,以提升游客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7.
生态旅游凭借特有的自然景观和生态效益成为21世纪重要的旅游形式,国家湿地公园是生态旅游的主要载体之一。对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不单有助于促进湿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更是促进其合理规划和功能有效发挥的前提。在国内外相关研究及规范基础上提出湿地公园生态旅游资源构成关系理论模型并初步形成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理论模型的拟合度及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基于集对分析以白渔泡国家湿地公园为例,对生态旅游资源现状展开评价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白渔泡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资源处于“一般”状态,集对势分析呈反势,集对悲观势和集对乐观势的变化区间为[0.143,7.403]。其生态旅游资源状况虽有一定的改善空间但短期内好转范围有限,反而恶化的空间更大,如不维持好现状,生态旅游资源水平就会严重下降。白渔泡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资源水平的提高更多取决于“差异度”的发展转化情况,改善“较差”指标项是改善白渔泡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资源状况的关键,这将是一项长期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大山包自然保护区内社区发展造成湿地生态环境破坏的现状,探讨了在社区参与视角下的湿地生态保护内涵和意义,分析云南大山包国际重要湿地的生态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社区参与下的湿地生态保护的构建实施思路。  相似文献   

19.
在对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进行调研的基础上,以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AHP)为基础,建立一套系统的湿地公园景观评价体系。运用综合指数评价模型得出苏州市太湖国家湿地公园景观评价结果,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指标0.822,湿地公园景观质量指标0.713,湿地公园社会文化价值指标0.818,湿地公园美学指标0.760,景观综合指数得分0.802,综合评价等级为良好,表明太湖国家湿地公园景观处于良好状态。  相似文献   

20.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土地合理利用的重要依据,可以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辅助。该研究以土地利用规划为背景,以银川市七子连湖湿地区域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地利用现状和生态价值量现状等资料,建立了生态价值优先的土地适宜性评价体系,并综合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等学科技术对研究区域内各评价单元分别进行了单因子和多因子综合的评价应用,得到了七子连湖湿地区域的土地适宜开发程度分级量化成果,分为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适度开发区、优先开发区,为后续城市规划中的土地利用和空间配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