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棒状杆菌属的几种细菌可以引起动物的多种疾病,统称为棒状杆菌病.羊假结核棒状杆菌病主要通过皮肤损伤或或消化道传染,其中一部分甚至可以通过土壤传染,它会引发羊化脓性、干酪性淋巴结炎.我在查阅了多组数据后,整理了羊假结核棒状杆菌病826只,在中药方剂的治疗下,成功治愈了788只,疗效明显,现将情况汇总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骆驼伪结核棒状菌病是由棒状杆菌科假结核棒状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化脓性传染病。其临床特点是内脏和淋巴结与结核病相似的酪化结节。从肉眼上看,伪结核病的病变与  相似文献   

3.
山羊皮下、淋巴脓肿病可由多种病原菌引起,经采集病料分离鉴定,其主要病原主要是伪结核棒状杆菌,该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也是世界上公认难以防治的传染病之一。该病主要引起患病羊发生一处或多处脓肿,消瘦、生产性能低下,严重者发生死亡,该病一旦侵入羊群则很难彻底消除。近年来,随着养羊业的发展,大量从省内外引进种羊,加之商品羊的频繁流动,我省山羊群发生皮下、淋巴脓肿病较普遍,给养羊业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危害。本试验在本省分离鉴定的伪结核棒状杆菌中,选取不同地区、不同品种山羊病料分离的5株伪结核棒状杆菌,采用圆滤纸片法,…  相似文献   

4.
山羊伪结核棒状杆菌病是由伪结核棒状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山羊发病特征是局部淋巴结发生脓肿和干酪样坏死,病羊消瘦。老百姓叫"长包"或"长大包"、"长兴羊子"。由于养殖户和基层兽医对  相似文献   

5.
羊伪结核病又叫干酪性淋巴结炎,是羊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本病的病原菌是假结核棒状杆菌或称羊棒状杆菌,该病主要侵害羊,引起淋巴结化脓或干酪样病变,也可感染其他畜禽,人偶尔也有感染,主要传播途径是消化道。笔者从2002~2004年肉检工作中的统计出,绵羊伪结核病的检出率达0.9%,山羊伪结核病的检出率为0.01%。  相似文献   

6.
羊伪结核棒状杆菌病是由伪结核棒状杆菌所引起的一种顽固性人兽共患病,为探究从云南省宜良县某羊场分离到的1株羊伪结核棒状杆菌的致病性和耐药性,利用PCR技术对FagA、FagB、FagC、FagD、磷脂酶D(phospholipase D,PLD)毒力基因进行检测,并检测blaTEM、blaCMY-2、blaSHV、blaOXA、blaCTX-M、rpoB耐药基因,利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携带5种毒力基因,且携带介导β-内酰胺类药物的blaOXA耐药基因;对青霉素G、红霉素、四环素和氧氟沙星等多种抗生素敏感,对庆大霉素、链霉素和新霉素中度敏感。本研究结果可为羊伪结核棒状杆菌病的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鹿伪结核棒状杆菌病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对鹿伪结核状杆菌病的研究近况。鹿伪结核棒状杆菌病是由伪结核棒状杆菌感染所致,本菌外毒素可使细胞膜构形改变,导致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本菌在颗粒状污染物上面存活时间较长,此病的诊断主要是细菌学诊断,其剖检变化主要在肠系膜淋巴结,见有干酪样,坏死性病灶,对本病的治疗多采用抗结核类药物及某些穿透力强的杀菌药。  相似文献   

8.
羊发生干酪性淋巴结炎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某良种山羊繁育场及乡镇部分养羊专业户的羊只发生了一种不明原因的皮下淋巴结脓肿病,经送样福建农林大学化验,确诊为山羊干酪性淋巴结炎,该病又称假结核病,是由假结核棒状杆菌引起绵羊和山羊的一种慢性细菌性传染病。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山羊伪结核棒状杆菌病是由伪结核棒状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慢性细菌性传染病,病羊主要表现消瘦、局部淋巴结脓肿和干酪样坏死为典型特征,该病在临床上易于治疗,但也易复发,一旦羊群发病则很难彻底清除,给养羊业造成较大的危害,严重影响了养羊业的发展。三明市三元区某南江黄羊养殖专业户饲养的部分南江黄羊发现颈肩淋巴结脓肿和干酪样坏死,采集患病羊淋巴结脓肿物进行实验室分离培养,分离出革兰氏阳性棒状杆菌,山羊所发病为伪结核棒状杆菌病。  相似文献   

10.
骆驼伪结核棒状杆菌病是由棒状杆菌科假结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pseudotusercalos)引起的一种慢性化脓性传染病.其临床特点是以体表和肺脏等发生、脓肿,主要临床表现为精神沉郁、双峰下垂,肺脏罹病时出现咳嗽、呼吸困难,重者反刍废绝,口中喷出白色泡沫或流出黄色液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