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用5‰、10‰、20‰及32‰4种盐度的海水,对罗非鱼池塘中的裸藻进行了杀灭试验。5‰盐度,64.8h以上可对裸藻的活动产生抑制作用;10‰盐度,72h可杀灭部分裸藻;32‰盐度,48h以上可完全杀灭裸藻。在罗非鱼养殖池塘中,控制裸藻宜用10‰盐度,处理时间55一146h。  相似文献   

2.
铜离子对铜绿微囊藻的急性毒性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树林  邢克智  周艳 《水产科学》2007,26(6):323-326
以BG11为基础培养基研究了实验室条件下重金属Cu^2+在不同质量浓度下对铜绿微囊藻的急性毒性效应。试验结果表明,Cu^2+对藻类的抑制效应随Cu^2+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质量浓度为0.3~1.2mg/L的Cu2^+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作用不显著,且48h后出现藻细胞密度反弹现象,杀藻效果不理想。质量浓度为1.5mg/L的Cu^2+对铜绿微囊藻细胞产生很强的毒性,可有效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96h时杀藻率高达97.4%,Chll_a含量抑制率达87.7%,光合放氧量明显降低,抑制率达83.3%,呼吸耗氧量明显增强。不同质量浓度Cu^2+可影响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及生理活动,1.5mg/L的Cu^2+是抑制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最有效质量浓度。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高锰酸钾、硫酸铜和次氯酸钠对双叉薮枝虫水母的抑制杀灭效果,在水温(28.8±0.7)℃、盐度为(7.4±0.7)的条件下,分别进行了不同浓度高锰酸钾、硫酸铜和次氯酸钠对双叉薮枝虫水母作用3 h和24 h后致死试验。结果显示:当高锰酸钾浓度为2.0 mg/L时,3 h后双叉薮枝虫水母平均成活率为80.0%,24 h后成活率为40.0%,当高锰酸钾浓度为2.9 mg/L时,3 h后平均成活率为43.3%,24 h后平均成活率为0%;当硫酸铜浓度为0.3 mg/L时,3 h后平均成活率约为100%,24 h后平均成活率为56.7%,当硫酸铜浓度为0.6 mg/L时,3 h后平均成活率约为63.3%,24 h后平均成活率为0%;260 mg/L次氯酸钠浓度作用3 h后,双叉薮枝虫水母成活率仍然有93.3%,但当104 mg/L次氯酸钠浓度作用24 h后,成活率迅速降为36.7%。综合比较,硫酸铜终浓度为0.6 mg/L且作用24 h抑制杀灭水母效果最佳,生产上药物作用24 h后结合池底吸污操作,抑制去除育苗水体中水母效果好。本研究对培育鱼苗过程中如何抑制去除双叉薮枝虫水母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福尔马林、敌百虫、硫酸铜对苏氏圆腹白芒仔鱼的急性毒性实验。在水温28—30℃下,福尔马林对苏氏圆腹[鱼芒]仔鱼24h和48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98.3mg/L和83.9mg/L,安全浓度为18.3mg/L;敌百虫24h和48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7.7mg/L和3.7mg/L,安全浓度为0.26mg/L;硫酸铜24h和48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28mg/L和0.22mg/L,安全浓度为0.04mg/L。其仔鱼鱼苗对所选用的三种药物的敏感顺序为:硫酸铜〉敌百虫〉福尔马林。  相似文献   

5.
净水剂ABC对养殖水体水质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条件下测试了净水剂ABC对养殖水体水质的效应。结果表明:50—100mg/L净水剂ABC对偏酸性养殖水体有一定调节作用;能明显的提高水体透明度;能显著降低化学耗氧量。50mg/L净水剂ABC对铵盐高的水体(9mg/L)以及硝酸盐含量高的水体(2.4-4.8mg/L)作用明显。建议养殖水体净水剂ABC投放量为50mg/L。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4种药物对中国花鲈苗种的急性毒性试验,试验结果为:硫酸铜半致死浓度分别为4.58mg/L(24h)、2.93mg/L(48h)、1.81mg/L(72h)、0.78mg/L(96h),安全浓度为0.36mg/L。杀虫威半致死浓度分别为35.11mg/L(24h)、15.81mg/L(48h)、11.20mg/L(72h)、9.36mg/L(96h),安全浓度为0.96mg/L。福尔马林半致死浓度分别为225.58mg/L(24h)、176.97mg/L(48h)、150.31mg/L(72h)、141.45mg/L(96h),安全浓度为32.77mg/L。聚维酮碘半致死浓度分别为227.00mg/L(24h)、145.50mg/L(48h)、113.11mg/L(72h)、101.84mg/L(96h),安全浓度为17.93mg/L。4种药物对中国花鲈苗种的毒性大小依次为:硫酸铜〉杀虫威〉聚维酮碘〉福尔马林。  相似文献   

7.
采用静水法研究了硫酸铜对刺参幼参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硫酸铜对平均体重9.2g刺参的96小时LC50为0.77mg/L,安全浓度为0.077mg/L(1).2CuSO4计),明显低于硫酸铜在海水养殖中的常规用量(0.5~1.0mg/L),因此在刺参养殖中应严格控制硫酸铜的使用。  相似文献   

8.
常用渔药对黑脊倒刺(鱼巴)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内常温、静水条件下,对黑脊倒刺鲃的急性毒性试验表明,8种药物的毒性大小依次为:硫酸铜>天使蓝>菌敌>高锰酸钾>百虫杀>甲醛>土霉素>氯化钠,安全浓度分别是:0.02、0.051、0.72、2.53、8.54、16.2、41.3、3012mg/L。试验鱼在敌百虫(50mg/L)、聚维酮碘(60rag/L)中96h全部成活。  相似文献   

9.
为验证生物蓝藻抑制剂对各类型水体蓝藻的杀灭作用,于2015~2016年选取以盐碱水、淡水、生活污水为水源的3类蓝藻暴发的养殖池塘,开展了生物蓝藻抑制剂与传统灭藻剂(硫酸铜)杀藻效果的对比试验;于2016年7~8月在蓝藻暴发的沧州市南湖开展了生物蓝藻抑制剂对大型景观水体蓝藻杀灭作用的试验。结果显示,对上述4种类型水体使用生物蓝藻抑制剂,48 h后蓝藻被杀灭,水体中氨氮、硫化氢均未检出,pH降到8.0以下,溶氧量上升到4.5 mg/L以上,藻相以绿藻门的小球藻为主,水质优良。使用传统杀藻剂虽然能杀死蓝藻,但水体的pH、氨氮、硫化氢含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试验证明,生物蓝藻抑制剂可以在2~3 d内有效去除养殖水体中的蓝藻并改善水质,在大型水体"水华"综合治理中也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10种渔药对玻璃海鞘Ciona intestinalis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硫酸锌(≤3 mg/L)、碳酸氢钠(≤2.5%)、茶皂素(≤6.7 ml/L)、氯氰菊酯(≤0.2 ml/L)、精制敌百虫粉(≤4 mg/L)、敌百虫*辛硫磷粉(≤3 mg/L)和高锰酸钾(≤5 mg/L)对玻璃海鞘无致死作用.在24 h内,硫酸铜浓度≥1 mg/L、灭鞘灵(MQL)浓度≥5 mg/L和自制大蒜素复方药物灭鞘散(MQS)≥15 mg/L时,对玻璃海鞘有100%的致死作用,其24 h的LC50值分别为0.58、3.33和10.80 mg/L.硫酸铜浓度≥1 mg/L时,稚参在3 h内吐肠率达80%以上,对刺参能造成严重的生理伤害.因此,硫酸铜不适合在生产实践中使用.MQS浓度为20 mg/L或MQL浓度为10 mg/L对稚参的毒性实验表明,药物浸泡稚参96 h仍活动正常,对生存没有任何影响.因此,MQS和MQL可视为刺参养殖系统中杀灭玻璃海鞘的有效药物,分别采用15 mg/L和5 mg/L的浓度,药浴24 h后换水即可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