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植物油包膜控释尿素在香蕉各生育时期土壤中的释放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香蕉4个不同生育时期施用的植物油包膜控释尿素(PCU)在土壤中的养分释放特征曲线和静水培养中特征曲线的差异,为应用静水溶出率法简单而准确地预测香蕉生长期PCU在土壤中的供肥速度和数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田间土壤培养法测定PCU的养分累积释放率及肥效期,以静水培养为对照,研究香蕉4个生育时期内控释尿素的养分释放特性。【结果】除攻蕾期外,大田苗期、旺盛生长期、幼果期土壤中PCU的养分释放曲线不同于静水的,均由静水的“S”型变为“抛物线”型,且前42 d供肥量大,而攻蕾期的供肥量较小,后期则相反;同一PCU的初期溶出率、微分溶出率、28 d累积释放率于各生育时期土壤中的测定值均大于静水的测定结果。其中,初期溶出率大小依次为旺盛生长期>幼果期≥大田苗期>攻蕾期;微分溶出率表现为大田苗期>幼果期>攻蕾期=旺盛生长期;28 d累积释放率则为幼果期>大田苗期=旺盛生长期>攻蕾期;与静水法测定结果相比,大田苗期和旺盛生长期土壤中PCU的肥效期分别延长了18 d和35 d,而攻蕾期和幼果期的分别缩短了10 d和30 d。【结论】同种控释尿素,施用于香蕉不同的生育时期,相同时间内的供肥速度、供肥量不等。较静水培养法测定结果,分别在大田苗期、旺盛生长期、幼果期施用的PCU前期的供肥量大,而后期的供肥量较小;在攻蕾期施用的PCU前期供肥量小,后期的供肥量较大。  相似文献   

2.
折光率测定尿素含量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简便、快速、准确、可靠的尿素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参照折光率仪的工作原理,建立测定溶液中尿素含量的折光率法,并将其与2种标准方法(对二甲氨基苯甲醛(PDAB)比色法和H2SO4消化比色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通过对比分析、相关分析和校验研究,评价25℃恒温条件下折光率法测定溶液中尿素含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结果】折光率与溶液中尿素含量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9999以上。折光率法与PD-AB比色法、H2SO4消化比色法测定结果均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r值均在0.9999以上,标准误分别为0.2193和0.2487),测定结果无统计学差异(t值分别为1.7486和1.3231)。折光率法测定尿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6.68%~101.18%,最小检测限为0.5g/kg,最大检测限为600g/kg,测定的尿素浓度范围远大于PDAB比色法和H2SO4消化比色法。【结论】用折光率法可直接测定溶液中尿素的含量,且该方法具有分析速度快、测定效率高、检测尿素浓度范围广、不需任何化学试剂和无污染等优点,可以替代PDAB比色法和H2SO4消化比色法,适用于尿素或包膜尿素企业及教学科研部门批量分析测定溶液中的尿素含量。  相似文献   

3.
水溶性树脂包膜控释肥料肥效期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索和建立80℃高温下的快速检测方法(高温短期淋洗法),预测水溶性树脂包膜控释肥料在25℃常温下的肥效期。【方法】采用常温静水溶出试验和高温淋洗的方法,并对常温25℃与高温80℃下供试肥料达到相同养分释放率所需时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树脂包膜控释肥料累积释放曲线都呈二次曲线,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5。随着温度的升高供试控释肥料养分释放加快。利用常温25℃与高温80℃高温短期淋洗达到相同养分释放率所需时间的回归方程,并结合80℃的释放曲线方程,可以快速而准确地预测这种包膜控释肥料在常温下养分释放率达到75%所需要的时间,即肥效期。两种树脂包膜控释肥料Trincote 1和Trincote 2肥效期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对误差只有0.3%~6.9%。【结论】采用高温短期淋洗法可以在数小时内比较准确、迅速地预测控释肥料的肥效期,与传统的静水溶出率法或土柱淋溶法相比,结果更准确,而且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该方法可作为树脂包膜控释肥料肥效期或养分释放期的快速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正确评价包膜控释肥养分释放机理及降低控释肥制造成本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培养土柱淋溶试验,探讨粒径(D1=2.5~3 mm、D2=4~5 mm)、包膜厚度(CTh1=50 g/m2、CTh2=70 g/m2)以及淋溶模式(干湿交替淋溶、常规间歇淋溶)对控释肥氮素释放特性的影响。【结果】在常规间歇淋溶模式下,粒径大小对控释肥氮素累积释放率无明显影响。而同一粒径下,包膜厚度对控释肥氮素累积释放率有影响,培养5~54 d,包膜厚度小(50 g/m2)的控释肥氮素累积释放率基本上明显大于包膜厚度大(70 g/m2)的控释肥,前者平均是后者的1.25倍。淋溶模式影响控释肥氮素累积释放率,常规间歇淋溶模式下控释肥氮素累积释放率大于干湿淋溶交替模式,前者平均是后者的1.26倍。【结论】当粒径对控释肥氮素释放特性无明显影响时,可采用大粒径核芯代替小粒径核芯制造相同厚度的控释肥,既可以达到相似的肥效,又降低了控释肥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5.
核芯肥料、包膜厚度对控释肥养分释放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核芯肥料、包膜厚度与包膜完整性、控释肥养分释放特性的关系,为控释肥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常温静水培养方法,测定供试控释肥的肥效期,研究核芯肥料(均衡型(F1,15-15-15),高钾型(F2,13-10-21))和包膜厚度(110(C1),130(C2)g/m2)对包膜完整性、控释肥养分释放性能的影响。【结果】采用相同包膜厚度、包膜材料和包膜工艺制造的均衡型控释肥初期溶出率明显低于高钾型控释肥。针对同一核芯、包膜厚度不同的控释肥而言,在包膜厚度为110~130g/m2时,随着包膜厚度的增加,控释肥的初期溶出率降低,肥效期延长。而在同一包膜厚度下,核芯肥料不同时,控释肥的养分释放模式不同,肥效期存在着明显差别。当包膜厚度为110g/m2时,均衡型控释肥(F1C1)和高钾型控释肥(F2C1)的肥效期相等,均为3.5个月;当包膜厚度为130g/m2时,均衡型控释肥(F1C2)的肥效期为9.5个月,高钾型控释肥(F2C2)的肥效期仅为6.5个月,即均衡型控释肥的控释效果明显优于高钾型控释肥。【结论】在一定包膜厚度下,采用表面圆润平整的均衡型核芯肥料有利于制造包膜完整、肥效期长的控释肥。  相似文献   

6.
通过静水溶出率法比较了两种缓控释尿素的缓控特性。结果表明,两种不同缓控释尿素的初期养分释放率、养分释放期以及养分释放期内日平均释放速率均存在差异。A型缓控释尿素溶解速率慢,释放周期长,其养分释放期可达43 d,其释放速率在60 d之内均呈上升趋势;B型缓控释尿素溶解速率快,释放周期短,养分释放期为28 d,其在35 d前释放速率较快,35 d已累积释放84.63%,后期尿素释放较少,释放速率趋于平缓。  相似文献   

7.
Richards方程在描述包膜控释肥料氮素释放特征中的运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筛选适合于描述控释肥料氮素释放特征的数学模型,为以数学模型预测预报控释肥料供肥特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Richards,Logistic和Bertalanffy方程拟合在(25±0.5)℃恒温条件下包膜控释肥料在静态水中的氮素累积释放曲线。【结果】结果表明Richards函数能较好地拟合不同形状的氮素养分累积释放曲线,其拟合度优于通用的Bertalanffy和Logistic方程。3种方程中,Richards方程的特征参数更能精确地描述包膜控释肥料氮素释放特征,能反映出氮素养分最大释放速率出现的时间、累积释放曲线的形状等。【结论】Richards方程可用于拟合S型、抛物线型和双抛物线型3种类型的养分释放曲线;增加包膜厚度能降低控释肥料氮素养分在水中前期的溶出率,同时推迟最大养分释放速率出现的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明不同缓控释肥料的氮(N)、磷(P)释放及淋溶损失规律,为缓释肥料在农业上的应用及解决缓释肥料养分利用率低问题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淋溶损失试验研究含氮磷钾脲甲醛基缓控释肥料(PSRF)、含氮磷钾硅脲甲醛基缓控释肥料(GSRFEx)、具有吸水保水功能的含氮磷钾脲甲醛基半互穿聚合物网状缓控释肥料(SI-PSRF/SAPCS)、含氮脲甲醛缓控释肥料(S-UF)及含氮磷钾硫包衣尿素复混肥(S-CRF)共5种缓控释肥料的氮(N)、磷(P)释放及淋溶损失。【结果】在5种缓控释肥料中,热稳定性SI-PSRF/SAPCS最高,S-CRF相对较低;S-CRF的N累积释放率及最终N累积淋溶损失占累积释放的比率最高,分别为40.19%和47.23%;所有缓控释肥料的P累积释放率过高,为86.64%~97.46%,但最终P累积淋溶损失占累积释放的比率在10%左右。【结论】5种缓控释肥料最终N累积淋溶损失率控制在10%左右最佳;4种缓控释肥料最终P累积淋溶损失率在10%左右,淋失率较低,释放出的磷大部分被固定在土壤中。  相似文献   

9.
土壤中控释肥氮素释放的测定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采用肥包埋置法测定了硫包膜尿素(SCU)、树脂包膜硫衣尿素(PSCU)及树脂包膜尿素(PCU)在玉米和小麦种植期内土壤中的氮素释放规律,并利用测得的数据,结合他人在作物需肥方面的研究,分析了控释氮肥的释放与作物需肥间的拟合度。结果表明:PSCU、PCU与SCU三种肥料在土壤中与在静水中的氮素累计释放曲线相比,氮素释放明显滞后且呈现前慢后快的释放现象;而在小麦种植期土壤中的氮素累计释放曲线更接近于直线,即各阶段释放率较为平均。在生产应用中依此分析肥料氮素释放与作物需肥的拟合程度,结果表明三种肥料中,PSCU的氮素释放与玉米需肥的拟合效果最好,PCU的氮素释放与小麦需肥拟合效果最好,建议玉米、小麦生产中优选的控释肥品种分别为PSCU和PCU,并且注意在基施控释肥的基础上适当追施氮肥。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肥效期的控释肥对裸地和栽培作物土壤N_2O减排效果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大田条件下的减排效果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盆栽试验,采用静态箱法和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对比研究了1、3、5个月3个肥效期的植物油包膜控释肥(CRF 1Mon、CRF 3Mon和CRF 5Mon)及其核心复合肥分别在裸地和栽培香蕉土壤中的N_2O日排放通量和累积排放量。【结果】控释肥肥效期显著影响N_2O排放峰数量、最大排放峰通量、累积排放量及增温潜势。裸地时,CRF 1Mon、CRF 3Mon和CRF 5Mon排放峰数量分别为5、3和3个,出峰时间均为监测的中后期,最大排放峰通量为CRF 1MonCRF 3MonCRF 5Mon,CRF 3Mon和CRF 5Mon的累积排放量显著低于CRF1Mon;栽培香蕉时,仅CRF 1Mon和CRF 3Mon在监测前期有明显的N_2O排放峰,分别为1和3个,累积排放量为CRF 1MonCRF 3MonCRF 5Mon。施用肥效期长的控释肥对栽培香蕉土壤的N_2O减排效果优于裸地,裸地时累积排放量降幅为24.06%~52.81%,栽培香蕉土壤的累积排放量降幅为54.22%~75.34%。【结论】施用肥效期长的控释肥以及栽培作物是减少土壤N_2O排放、降低温室效应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以β-环状糊精为载体,以缓释效果为指标,选用饱和溶液法制备亚硒酸钠缓释剂.采用正交试验对缓释剂的制备条件进行优化,筛选出最佳制备条件,并用透析法检测其体外释放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亚硒酸钠缓释剂释放速度明显慢于亚硒酸钠水溶液,制备亚硒酸钠β-CD缓释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20℃,搅拌时间3h,亚硒酸钠与β-CD投料体积比为1:3.  相似文献   

12.
采用混料试验设计,探讨了包含多种供肥速度的速度复合型控释肥和单一供肥速度的单一速度型控释肥的养分释放速率。结果表明:(1)单一速度型控释肥(FP2,FP5和FP9)在养分快速释放期内,养分释放速率基本保持不变,其顺序为FP2>FP5>FP9;而对于速度复合型控释肥处理,其释放速率不是单一、固定不变的。(2)在培养-淋溶期间,对养分累积释放率≥30.0%的单一速度型控释肥料因子优化组合进行频数统计,发现控释肥FP2,FP5和FP9的混料比例分别为37.61%~45.02%,32.68%~40.83%和21.85%~23.94%。(3)模拟各肥料处理养分累积释放率的Richards函数方程的复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表明使用Richards方程能够准确地描述和预测养分的释放速率。  相似文献   

13.
控释肥料的研究动态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控释肥料已经成为国内外肥料界研究的焦点。作者在文中回顾了近年来控释肥料养分释放特征的研究与实际应用概况 ,并展望了今后控释肥料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环吡酮胺涂膜剂,探讨涂膜的控释机理。方法利用双室渗透扩散装置进行离体皮肤体外渗透试验,通过改变聚合物膜的厚度研究其释药机理。结果涂膜剂中环吡酮胺以零级动力学透过皮肤,渗透速率与聚合物限速膜厚度的倒数呈良好性关系。结论环吡酮胺涂膜剂具有膜控型释药机理。  相似文献   

15.
以副干酪乳杆菌R8 为研究对象,筛选了冻干保护剂、益生元等包埋助剂,优化了微胶囊的包封方法,并 采用喷雾法将包埋液喷入固化液覆膜固化,制备出耐胃液、可定向释放的乳酸菌微胶囊,为规模化生产乳酸菌微胶 囊制剂提供了新方法。筛选出的最佳冻干保护剂为全蛋液,最佳益生元为菊粉;喷雾法制备微胶囊的条件为院喷雾压 力0.2~0.3 MPa,包埋液流量30 mL/min;最佳的包埋液配方为院菌泥5%,菊粉2%,全蛋液20%,海藻酸钠1%;最佳的 固化液配方为院壳聚糖0.5%,CaCl2 2.5%,乙酸1%。  相似文献   

16.
新型包膜尿素的氮释放动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高分子聚合物为包膜材料,根据涂膜量不等制得CU1, CU2二种包膜尿素,并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其进行性能测试,以常规尿素(U)作比较,验证包膜尿素(CU)作为新型高效肥料的优点。研究结果表明:包膜尿素CU系列均具有不同程度的缓效性,涂膜量越大,养分溶出速率越慢; 包膜尿素CU系列在各种土壤中的淋失量和挥发量均少于常规尿素; 环境中离子浓度高低影响包膜尿素的溶出动态。  相似文献   

17.
控释肥在苗木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和容器育苗试验,研究了控释肥的释氮特性及对火炬松苗木生长的效应。结果表明,与等养分量的普通肥相比,控释肥可以减少氮的挥发和淋洗损失,明显促进苗木生长,火炬松生物量成倍增加。控释肥的释氮速率与苗木需肥规律基本同步。  相似文献   

18.
选取稻草作为碳源物质,探究纤维素分解菌、溶解氧、温度3个因素对稻草释碳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在30℃缺氧条件下,加入纤维素分解菌的稻草最大释碳量可达8.4 mg/d,而且试验5d后稻草的释碳量可维持在4 mg/d以上;未加纤维素分解菌的稻草最大释碳量仅4.1 mg/d.在30℃、引入纤维素分解菌的条件下,溶解氧浓度高的稻草释碳效果低于溶解氧浓度低的稻草.不同温度下稻草释碳量关系为30℃>20℃> 10℃.  相似文献   

19.
镉在土壤中释放的动力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间歇法研究了镉在不同土壤中释放的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 ,酸性土壤镉释放速率大于石灰性土壤 ;随温度升高 ,石灰性土壤镉平均释放速率下降 ,而酸性土壤镉平均释放速率增加 ;不同温度下土壤镉释放速率 V与时间 t最优模型为 ln V=A+ Bt;不同土壤镉释放量 S与时间 t的较优模型为 ln S=A+ k/ t  相似文献   

20.
The MADS-box(DAM) gene PpDAM6, which is related to dormancy, plays a key role in bud endodormancy release, and the expression of PpDAM6 decreases during endodormancy release. However, the interaction network that governs its regulation of the endodormancy release of flower buds in peach remains unclear. In this study, we used yeast two-hybrid(Y2H) assays to identify a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pMAPK6, that interacts with PpDAM6 in a peach dormancy-associated SSHcDNA library. PpMAPK6 is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