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栽培上的许多措施,如耕地、施肥、浇水、中耕等,都是通过直接影响根系的生长与功能,来间接地调节基、叶、穗、粒的生长发育。因此,注意培养根系,对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单株生产能力,增加产量具有重要意义。玉米须根系,由初生根、次生根(支持根)组成。1条种子根和3~7条次生胚根称初生根;  相似文献   

2.
栽培措施对冬小麦根系及其活力和植株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试验结果表明,深耕、种植密度、灌水、不同时期施肥灌水等栽培措施皆影响冬小麦的次生根数、根干重、根分布、根活力、根吸收能力及植株地上部分性状。小麦根系对环境条件或栽培技术具有适应性和“自动调节能力”。追施肥水对根系活性具有近期效应。后期根系活力(TTC还原强度)与叶片衰老指数和产量性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前言在小麦不同的根中,中柱内木质部导管数目的变化情况,虽然已有过很多报导,但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大多数初生根、次生根的中央有一大导管,而其它根中无中央大导管,但可见到二个或多个排列整齐的导管。也有人认为:小麦初生根中有中央大导管、无髓,而次生根系中无中央大导管,但有髓,另外,据研究,丰产田小麦根系  相似文献   

4.
冬小麦初生根与次生根形态、生理性状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根移位方法,以郑麦9023、郑麦004、周麦16号、洛旱2号、兰考矮早8和豫麦18号为试验材料,对初生根和次生根的形态及生理性状进行研究,以明确初生根和次生根的功能差异,为河南省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生育时期的推进,单株初生根数呈降低趋势,单株次生根数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单株初生根、次生根干质量均在灌浆中期达到峰值;初生根活力、全氮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次生根全氮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均在返青期达到峰值,而次生根活力于拔节期达最大值。小麦初生根、次生根在形态及生理性状方面均具有显著差异。生育前期,初生根生长占优势,其根数和干质量均显著高于次生根,而次生根生理性状占优势,其根系活力、全氮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初生根;生育中后期,主要以次生根生长为主,其根数和干质量均显著高于初生根,而初生根生理性状逐渐占优势,其全氮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次生根,且初生根数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综合分析认为,不同生育阶段有针对性地调控二者的发育和功能,维持生育中后期初生根、次生根正常的生理功能,促进初生根与次生根的数量与质量协调发展是进一步增加产量的关键途径。  相似文献   

5.
正一、玉米苗枯病1.症状。该病主要发生在玉米苗期。感病植株最先由种子根的一处或数处发生褐变,后扩展成一段或整个根系,数条根可同时发生,继而侵染根间(中胚根),造成根部发育不良,根毛减少,无次生根或只有少量几条次生根。初生根老化,皮层坏死,根系变成黑褐色,并在第一节间形成坏死环状斑。根颈基部成水渍状腐烂,基部节间在外力作用下极易出现整齐断裂。地上部叶鞘褐色、呈撕裂状,叶片发  相似文献   

6.
<正> 1 田间症状诊断与识别 小麦全蚀病拔节前显病,因种子根、次生根和地下茎受病菌侵害腐解,导致病株早死。种子根和地下茎呈灰黑色,重病植株次生根也局部变黑。返青拔节期病株返青迟缓,黄叶增多。病株矮化,初生根和次生根大部分变黑,茎基部表面和叶鞘内侧生有较明显的灰黑色菌丝层。抽穗灌浆期是本病最易诊断、最易和其他根病区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小麦缺铁胁迫对苗期相关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考察铁营养元素对普通小麦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以保存的86份山东省1950年以来搜集、引进和育成的小麦品种为研究对象,在缺铁胁迫下营养液培养15 d,考察根系数量、主根系长度、根干重、地上部分干重和根冠比与正常培养(对照)的关系以及不同年代供试品种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除根系长度外,其余4个性状缺铁胁迫下与对照相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根系数量、根系长度和地上部分干重品种间差异也达极显著水平。对上述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和胁迫指数分析发现,多数小麦品种在缺铁胁迫下表现为根系数量减少,根干重和根冠比增加,地上部分干重明显降低。研究还发现,临麦4号、潍麦8号和山农27等小麦品种具有较强的缺铁耐受能力,可用于小麦铁营养高效的遗传改良。  相似文献   

8.
紫茎泽兰水提物中化感物质的热稳定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超声波水浴法提取紫茎泽兰的地上部分,获得水提物,并用高温进行处理;用紫茎泽兰地上部分水提物处理小麦和绿豆的种子,采用烧杯-滤纸法进行培养,测定了2种作物种子的最终发芽率、根长、根数和苗高等生长指标。研究结果表明:紫茎泽兰地上部分水提物对小麦、绿豆均有化感抑制作用,但在相同浓度条件下,紫茎泽兰地上部分水提物对单子叶植物小麦的化感作用比对双子叶植物绿豆的化感作用更强;紫茎泽兰水提物对小麦种子的抑制作用随浓度升高而增强,对绿豆种子则表现为低浓度下促进而高浓度下抑制;紫茎泽兰地上部分水提物经高温处理后仍具有抑制作用,但其抑制活性与常温水提物相比有所下降,且水提物的浓度越高,其抑制活性下降越显著。因此,紫茎泽兰地上部分水提物能抑制小麦和绿豆的生长,且提取物中的化感活性成分具有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用超声波水浴法提取紫茎泽兰的地上部分,获得水提物,并用高温进行处理;用紫茎泽兰地上部分水提物处理小麦和绿豆的种子,采用烧杯-滤纸法进行培养,测定了2种作物种子的最终发芽率、根长、根数和苗高等生长指标。研究结果表明:紫茎泽兰地上部分水提物对小麦、绿豆均有化感抑制作用,但在相同浓度条件下,紫茎泽兰地上部分水提物对单子叶植物小麦的化感作用比对双子叶植物绿豆的化感作用更强;紫茎泽兰水提物对小麦种子的抑制作用随浓度升高而增强,对绿豆种子则表现为低浓度下促进而高浓度下抑制;紫茎泽兰地上部分水提物经高温处理后仍具有抑制作用,但其抑制活性与常温水提物相比有所下降,且水提物的浓度越高,其抑制活性下降越显著。因此,紫茎泽兰地上部分水提物能抑制小麦和绿豆的生长,且提取物中的化感活性成分具有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旱地小麦根系的再生能力及化学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先贵 《中国农业科学》2002,35(10):1204-1207
 通过模拟试验、田间试验和15N示踪技术 ,研究了干旱条件下小麦根系的再生能力及CCC(氯化氯代胆碱 )处理对根系再生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经过冬、春干旱的危害 ,分布在耕作层的小麦根的表皮细胞全部剥落 ,完全丧失了吸收功能 ;当土壤水分状况改善后 ,这部分已受害的根虽无法恢复其吸收功能 ,但小麦可从分蘖节处再生新根 ,从而恢复其吸收功能。试验条件下 ,春季降水后每株小麦可产生 6条以上新的次生根 ,1%CCC浸种可提高根系再生能力达 2 0 %以上。因此 ,在旱地小麦生产中 ,应充分重视小麦根系的再生能力及各种化学调节手段 ,在返青至拔节期遇到 2 0mm以上的降水时 ,可追施适量速效氮肥 ,并采取保墒措施 ,以获得小麦高产。  相似文献   

11.
镧、钕对小麦和油菜幼苗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小麦、油菜为供试作物,分别研究了稀土元素La、Nd对小麦、油菜幼苗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La、Nd浓度在0~50 mg/L时,对小麦、油菜幼苗地上部分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对小麦、油菜幼苗地下部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稀土元素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越明显。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幼苗根与地上部分的变化趋势完全不同,可能是因为稀土元素在植物根部和地上部分的富集程度不同,导致根系浓度高,地上部分浓度低,使根部蛋白质的合成受抑制而地上部分受刺激。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根系对色素腺体密度和棉酚含量的影响,以离体条件下的无根幼苗、不同生根状态幼苗以及无菌种子苗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茎叶色素腺体密度、棉酚含量以及棉酚生物合成关键基因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根状态幼苗中,色素腺体密度和棉酚含量与一定范围内生根数呈显著正相关,随后趋于平稳。荧光定量PCR显示,棉酚生物合成关键基因GhCDN1GhWRKY1表达量在生根数多的无菌苗中显著增高,而对棉酚合成具有反馈调节作用的 GhCYP706B1表达量呈现相反趋势;无根幼苗茎叶腺体密度和棉酚含量均显著低于有根幼苗,棉酚生物合成关键基因GhCDN1GhWRKY1 GhCYP706B1表达量反而高于有根幼苗。有根幼苗中根的棉酚含量显著高于茎和叶,无菌种子苗根系中棉酚生物合成关键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茎和叶。说明棉花根系能对棉酚含量产生直接影响,同时影响腺体密度。本研究进一步验证了根系是棉酚主要合成部位,地上部分也存在少量的棉酚合成,只是不能引起棉酚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干旱及复水处理对不同小麦品种(系)苗期生长指标的影响。【方法】以抗旱型品种靖麦12号与干旱敏感型品系云0073为材料,以正常水分管理作为对照,待小麦长至三叶期,采用干旱—复水法取幼苗全株测定株高、地上部分干质量、地下部分干质量、根冠比以及初生根数、根长、根平均直径、根体积和根表面积等生长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干旱处理下,两品种(系)之间地下部分干质量、根冠比、总根长、根平均直径及根总体积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株高、地上部分干质量和根总表面积存在显著差异(P0.05)。处理间地下部分干质量、根冠比、根平均直径及根总体积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初生根数达显著差异(P0.05)。云0073的幼苗除初生根数外,其余指标均较对照显著降低(P0.05),而靖麦12号均无显著变化(P0.05)。在复水条件下,2个品种的初生根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余生长指标靖麦12号均显著优于云0073 (P0.05)。干旱及复水处理下,品种与株高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根平均直径显著负相关(P0.05);地下部分干质量与根平均直径和根总体积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地上部分和根总表面积显著正相关(P0.05);地上部分干质量与总根长、根总体积和根总表面积极显著正相关(P0.01);总根长与根总表面积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根平均直径和根总体积显著正相关(P0.05);根平均直径与根总表面积显著正相关(P0.05);根总体积与根总表面积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不同抗旱性品种形态指标对干旱响应存在差异,抗旱品种靖麦12号多项指标明显优于干旱敏感品系云0073,受干旱影响相对较小,各项生长指标也表现较好;复水后靖麦12号能较快恢复,而云0073在复水5 d后受害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干旱及复水处理下,小部分生长指标之间存在负相关性,而大部分指标之间存在正相关性。靖麦12号和云0073相比,靖麦12号表现出较强的抵御干旱及复水后的恢复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不同外源生长素对镉胁迫水稻根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水稻中花11号为材料,测定了不同外源生长素对镉胁迫水稻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0.1mmol/L镉诱导水稻初生根、不定根和侧根的伸长生长且侧根的数目也增加,但抑制地上部分的生长。在镉胁迫下添加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如NAA、IAA、IBA和2,4-D都明显改变根系的生长且变化趋势相似。即浓度为10^-9~10^-7M时,促进镉胁迫水稻初生根和不定根的伸长生长,其中以浓度为10^-8M时,促进作用最强;当浓度高于10^-7M时,反而抑制了根的生长;添加4种外源生长素均不能解除镉对地上部分的抑制作用,不过镉胁迫下添加10^-9~10^-8M的NAA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镉胁迫水稻的生长。在相同浓度条件下,不同生长素对初生根和不定根上侧根的形成和发育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5.
正根系是水稻最重要的吸收与合成器官,它的生长发育及生理代谢机能,必然与地上部分植株的生长密切相关,是影响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主要因素。徐一戎说:"壮秧先壮根,壮根先壮种子根",精辟概括了水稻培育壮秧首先要在培育壮根上下工夫,育出根量足,根茎粗,根系长,须根多,根毛多,根色白的健壮根系为水稻生产奠定基础。目前,对中苗根量多少与产量的关系研究较少,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八五四分公司2014年做了相关研究。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花生和玉米根系分泌物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通过室内盆栽模拟茬口种植,研究了花生和玉米根系分泌物对冬小麦幼苗及根系生长、种子萌发过程及幼苗抗旱生理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玉米茬口和清水对照,花生茬口可显著促进小麦幼苗地上及地下部分的生长,根冠比相较于对照提高了25.0%,根系总根长、根表面积、根投影面积、根体积分别较对照提高了43.8%、34.5%、37.1%、48.3%(P0.05),而玉米茬口与清水对照之间各生长指标无显著差异。种子萌发试验表明,花生根系分泌物对冬小麦种子发芽率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了胚根长和胚根生长速率,化感指数较玉米分别增加了0.20和0.16。此外,在干旱胁迫前期,花生茬口处理下的小麦叶片相对含水量相对较高,而在干旱胁迫后期叶片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则显著低于玉米茬口。综合分析表明,花生茬口处理下,其根系分泌物能够促进冬小麦幼苗生长尤其是对根系发育有正向促进作用,同时可以提高小麦幼苗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证明,播种期对冬小麦根系的影响关键在冬前生长期、冬前气温(>0℃)积温和5cm处地温(>0℃)积温与单株次生根数、根十重、根系活力密切相关,越冬期根蘖关系为r=0.9992,地上干重与根干重r=0.9986。越冬过程“上闲下忙”,根系增长较快。春季根系生长与基础苗情有关,返青—拔节期为“根系膨大期”,拔节—开花期为“根系充实期”,根重与开花灌浆期地上干重、收获期千粒重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8.
小麦不同时期根系分支与解剖学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土柱种植方式和徒手切片方法研究了豫麦13的根系分支和不同级别分支根的内部结构。结果表明:小麦初生根在播后第96开始一级分支,29d开始二级分支,三级分支根的形成在播种后90d左右(越冬期间);次生根的发生与初生根的二级分支形成同时进行,而次生根的一级分支与初生根的三级分支同时发生,越冬期间或越冬之后次生根的二级分支相继形成,一般情况下观察不到次生根的三级分支。从解剖结构看,初生根不同部位有较大差异,近分蘖节处,不具备根的完整结构,中柱鞘外组织脱落,导管和筛管壁厚而孔小,木质化程度高。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品种更替过程中小麦苗期根冠生物量分配的演变趋势,以历年来黄淮海麦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22个冬小麦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砂培的方法进行幼苗培养,分析小麦种子萌发后不同时间根、冠生长及生物量分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冬小麦种子萌发后第3天幼苗根数在品种间无显著差异,第9天、第15天随着品种更替的进行呈现出显著下降的趋势,现代品种初生根数目显著低于早期品种。在第3天、第9天、第15天,小麦苗期幼苗生长随品种更替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芽长显著下降,但根长无显著差异。可见,冬小麦苗期芽干质量在品种改良过程中未发生明显变化,而根干质量和根冠比呈现出显著下降的趋势,冬小麦苗期现代品种地上部分分配到更多的生物量。  相似文献   

20.
不同氮、磷、钾肥施用比例对弱筋小麦苗期植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施钾(N∶P2O5∶K2O为1∶0.6∶0.6)能促进小麦苗期根系和地上部的生长,小麦根干重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增加、叶面积增大和次生根数增多。但钾肥施用比例过高反而不利于苗期植株地上部和根系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