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长白山地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对制定长白山区域生态经济发展规划,保证森林生态系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分析确定了评价单元与指标选择的原则,提出了长白山地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为今后的评价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扎龙湿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人类社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压力直接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系统的服务功能反映了生态环境系统的安全程度,评价区域生态环境系统安全就是评价生态环境系统服务功能对人类需要的满足程度(左伟等,2002).  相似文献   

3.
祁连山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爱华  裴雯 《甘肃林业科技》2004,29(2):11-13,77
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环境退化及污染状况、生态环境治理状况、效益等方面对祁连山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进行研究,提出了祁连山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及其指标体系,并对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评述,试图对区域经济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良好的土壤环境能保障植物群落健康、持续生长,土壤系统作为陆地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好坏深刻影响着整个生物圈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土壤盐碱化、沙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突出,土壤质量评价已然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也是当前相关领域国际研究的热点。科学的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是研究土壤质量的前提。文章通过回顾国内外关于土壤质量评价的文献,总结了相关研究内容和方法、分析了土壤质量的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的进展、现状及不足,并提出创建典型区域土壤质量数据库、监测预警系统等多种方法相结合来评价土壤质量等建议,旨在为不同地区土壤质量研究和生态恢复提供科学前提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利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生态遥感数据库和浙江大学遥感与GIS实验室的遥感影像数据,结合地面监测网调查,按照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制定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技术规定》标准,运用层次分析法,选取生物丰度指数等5个指标分析区域内生物、植被、水资源、土地以及环境污染等情况,通过赋予各指标不同的权重,计算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综合评价区域总体生态环境质量。结果表明,千岛湖湿地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和污染负荷指数分别为89.12、76.28、96.61、0.17和3.56,生态环境质量指数90.76,生态环境质量优。  相似文献   

6.
现代信息技术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将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3S技术应用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并建立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信息系统可实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现代化、数字化、实时代和智能化。本文综合分析了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以实例阐述了现代信息技术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国家石漠公园是我国石漠化区域实施生态建设与自然保护的一种创新性举措,是为保护石漠化区域生态环境和合理利用石漠化区域资源而建设的一类自然公园。云南泸西白石岩国家石漠公园属于滇东滇东南石漠化带,石漠化严重,生态脆弱性高,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区。为提供云南泸西白石岩国家石漠公园选址、建设与科学管理的依据,本研究构建了基于生态系统、生态环境质量、景观资源条件、合理利用条件的综合评价方法,对云南泸西白石岩国家石漠公园建设条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白石岩石漠公园建设条件评价总得分为80.3分,总体评价结果为“优秀”,适宜建设国家石漠公园。  相似文献   

8.
以2016年天津市城市区域lansat8遥感影像为试验区,运用光谱理论及NDVI分析,利用城市生态环境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全市环境质量指数为48.2,污染负荷指数为1.46,生态建设指数为63.1,城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CEI为64.2,按照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分级,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为一般等级。  相似文献   

9.
根据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基本特征,在对本保护区进行生态环境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历史现状分析法和综合指标评分法对其生态系统本身质量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很好,应列入国家A级优先生态保护区域,加以特别保护。在此基础上,根据生态系统面临的威胁,提出了保护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湿地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评价能够为区域生态持续发展规划提供建议、指导和科学依据,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区域生态环境发展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以大理市洱源县西湖湿地为研究区域,从影响湿地生态脆弱性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个方面选取了8个评价指标,利用生态脆弱性指数评价法对洱源西湖湿地的脆弱性进行了评价,针对造成洱源西湖湿地生态环境破坏的几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提出了一些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选取生物多样性、生态承载力及环境污染负荷程度等三方面作为主要评价因子,建立生态环境功能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法和聚类法生成分区方案,对吉林市生态环境功能进行评价及生态功能分区,为区域的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四川省苍溪县工业园区为例,采用单因子评价法与箱式大气质量模型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与预测,结果显示,工业园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Ⅱ级标准。工业园区SO2的大气环境容量为:284t/a,TSP为:950.2t/a,满足总量控制和环境容量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源头把关+末端治理+跟踪监测的污染综合防治对策:1)严格执行政策总量控制,严把企业入园关;2)优化能源结构,推行清洁生产;3)加强宣传教育,树立科学发展观;4)加强评价后跟踪监测,督促环保措施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13.
石门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是在对广东省石门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进行全面系统普查的基础上,依据《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 18005-1999)标准,从风景资源质量评价、区域生态状况评价和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等三个方面对石门国家森林公园进行等级评定,结果表明石门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质量达到一级,风景资源的资源价值和旅游价值高,评定结果可为公园的保护性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模糊模式识别模型在流域生态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安全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处于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状态,流域生态安全评价是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调控措施。流域生态安全评价需要通过评价模型来实现,由于生态安全是一个外延不明确的模糊概念,为此以模糊模式识别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流域生态安全评价的模糊模式识别模型。运用模型对岷江上游的生态安全现状进行了评价,建立了1,2,3共三个级别的指标体系,结果表明岷江上游生态安全处于第2级,即处于预警状态。评价结果符合岷江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分析森林公园安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系统理论与方法,将森林公园安全系统工程分为资源安全系统、游客安全系统、设施安全系统、环境安全系统和安全信息系统,遵循系统性与集成性原则、生态功能优先原则、预防为主原则和以人为本原则,通过系统安全分析、系统安全评价和系统危险控制方法,提出构建安全系统工程设计的内容和具体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石漠化风险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南方喀斯特生态脆弱区石漠化风险严重威胁区域生态安全。石漠化风险评价是喀斯特生态脆弱区石漠化灾害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 可以为石漠化灾害风险防范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文中在对石漠化及其风险评价相关概念及内涵进行分析界定的基础上, 基于石漠化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从概念模型、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构建3个方面展开评述, 提出石漠化风险评价的主要方向是定量化、系统化和全球变化情景下的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是在对太寺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进行全面系统普查的基础上,依据《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标准(GB/T18005—1999),从森林公园森林资源评价,生态建设适宜度和敏感度评价等三个方面对太寺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进行等级评价,评价结果不仅为太寺森林公园发展模式提供参考,同时带动了区域生态、经济、社会三者之间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额济纳荒漠绿洲环境容量与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额济纳荒漠绿洲生态环境的变迁经历了一个复杂且漫长的时期,伴随着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的进程和人工绿洲建设的过程,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土地沙漠化、土壤盐渍化、荒漠河岸林植被退化、水质恶化等情况严重。本文通过对绿洲水资源、土地资源、植被资源的系统分析,以“以水定地”、“水土平衡”的生态考核原则对绿洲环境容量进行评价。并对绿洲开发利用作了环境影响评价。提出了额济纳荒源绿洲水资源利用及其生态经济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盛周君  叶平平 《绿色科技》2019,(12):174-176
以安徽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实例,阐述了开发区规划环评实施以来“三线一单”落实执行情况,结合实际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期为开发区后续规划方案的实施与落户项目的引入提供参考,保障开发区产业发展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积极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20.
李瑶瑶 《绿色科技》2013,(6):194-198
指出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与优化研究日益成为城市研究的热点。立足于人居环境的宏观层面,分别从社会经济环境、居住环境、生态环境及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等4个方面构建了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赋值,最后运用人居环境质量指数和系统协调度两个模型评价郑州市的人居环境现状,并在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郑州市人居环境质量为"良",且其内部系统处于一种优质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状态,有较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