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出材率大小直接影响森林资源的利用率,以往采用的方法确定的出材率大都与实际出材率有出入。本文介绍了确定合理出材率的方法是利用树高、胸径与出材率的关系曲线,确定出材率。此方法简便,与实际出材率很接近。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昆虫种群简单随机抽样技术中最适样方大小的确定方法作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它们是:①按Iwao m-m模型确定最适样方大小;②按改进的Iwao m-m模型确定最适样方大小;③按再次改进的Iwaom-m模型确定最适样方大小;④按m-m幂法则确定最适佯方大小;⑤按Taylor幂法则确定最适样方大小;⑥按负二项分布参数k确定最适样方大小;⑦按Morisita Iδ指数确定最适样方大小.对这些方法均用实例进行了验证.同时,文中还提出了一些新的模型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不确定度理论及其评定方法,结合车辆碰撞事故的具体特点,给出了基于能量守恒的车速计算表达式.通过选择适当的输入参数作为不确定因子,分别计算各分量等效速度标准不确定度.考虑不确定度累积和传播,得到车速输出结果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展伸不确定度,以此检验事故再现结果的准确程度.通过具体事故案例的分析计算和计算机检验,验证该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乔春莲 《绿色科技》2023,(14):156-161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明胶空心胶囊中铬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探讨影响铬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分量。通过测定过程,建立数学模型,对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ICP-MS法测定明胶空心胶囊铬含量为1.07 mg/kg,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058 mg/kg,测量结果表示为(1.07±0.058)mg/kg,k=2。建立了明胶空心胶囊铬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分析产生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为测定明胶空心胶囊铬含量方法的准确性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并为不确定度评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流动分析法测定水中总氰化物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影响该方法的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并进行了评定,给出了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剖析了工程造价管理确定方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为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确定方法的改革作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低密度的杨桦中幼龄林分层经营技术中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包括:(1)林冠下栽植密度的确定方法;(2)最小栽植空间的确定;(3)红松最适宜的透光时间的确定;(4)透光的方法等4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确定合理的型腔数目是塑料注射模设计过程中很重要的一步。本文结合模具型腔数目的影响因素及常用的型腔数目确定方法,提出了利用公式计算,直接确定或利用现代设计方法的手段来得出最佳型腔数目的新思路,以供模具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低密度的杨桦中幼龄林分层经营技术中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包括:(1)林冠下栽植密度的确定方法;(2 )最小栽植空间的确定;(3)红松最适宜的透光时间的确定;(4)透光的方法等4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用户均衡分配模型,对于某个已经简化的交通网络,确定目标函数及量化方法,建立数学规划模型,确定二进制编码方法,解码方法,适应度函数,探讨了通过一系列步骤计算比例遗传算子,使用单点交叉算子.基本位变异算子,以及确定遗传算法的运行参数,进行程序设计,通过计算机计算得到可靠的最优解.结果表明该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森林社会经济效益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森林效益问题的研究一直是林业经济研究的热点,特别是森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定义和内涵尚无统一定论,而与此密切相关的森林社会经济效益常被认为是森林经济效益和森林社会效益的相加。文中在分析已有文献中森林经济效益和森林社会效益定义与内涵的基础上,以森林外部性和森林对社会经济产生作用的直接性或间接性为依据,对森林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解释,并结合其与森林经济效益和森林社会效益的关系提出狭义的森林社会经济效益和广义的森林社会经济效益的概念。  相似文献   

12.
曾祥谓  王昌海 《林业科学》2012,48(6):112-117
以江西省的森林资料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森林社会效益内涵的基础上,采用调研的一手资料和文献检索二手资料,获取了江西省林业资源的数据,通过查阅文献和请教专家对江西省森林社会效益进行分类,采用旅行费用法、条件价值法(CVM)、市场价值法以及人力资本法等进行森林社会效益的定量核算。结果表明:2008年江西省森林资源产生的社会效益总货币量约280.08亿元人民币,与周边区域密切相关的森林游憩效益为122.72亿元,森林提供就业的效益为92亿元,森林脱贫效益为28.64亿元,森林科学文化价值为36.72亿元。  相似文献   

13.
以三明市为例,分析三明市生态公益林现状,现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及存在问题,着重探讨了森林生态效益的内涵定义、评估办法,并提出构建森林生态补偿体系设想,旨在为决策层制定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陈小波 《湖南林业科技》2011,38(5):72-74,80
简述了祁阳县生态公益林建设与管理的现状,剖析了新时期发挥生态公益林的生态、社会效益与提高林农收入的矛盾,分析了生态公益林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生态公益林生态、社会效益与提高林农经营收入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精准提升森林质量,不仅能使管理精细化、技术精细化,而且可以高效、省时、省力,实现森林的多种功能和效益的最大化,满足人类的生态需求,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本文通过阐述森林质量的概念和内涵,介绍了现存的森林质量评价指标和体系,分析了我国现今森林质量低下的问题和提升森林质量的难题,并综述了前人提出的提升森林质量的―精准‖方式和建议,提出森林质量提升的实现需要从―管理‖加―技术‖这两大模块分别进行强化和实施,在细化―管理‖加―技术‖的情况下,精准提升森林质量.本研究提出森林质量可理解为:各种林分内的森林资源不仅存在和谐、有序、稳定的生态系统,而且尽可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有形与无形的需求,持续使生态、经济和社会效能最大化.在提升森林质量方法上,本研究提出:要精准提升森林质量,首先要构建一整套系统的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而后从―管理‖和―技术‖这两大模块出发,进行细化研究来提升森林质量,指出管理上从国家和企业层面分析,寻求能促进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的方法,技术上可从育种、培育、高科技应用等方面精准提升森林质量.  相似文献   

16.
景观游憩是森林的重要功能,也是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现代林业产业发展的基础.为了更好地开展风景游憩林建设,明确风景游憩林质量的各项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质量评价体系.结果显示:(1)以风景游憩林的生态价值、美学价值、社会价值三个方面为切入点,建立拥有生态效益、美学效益、社会效益3个准则层,和13...  相似文献   

17.
白龙江水源涵养林作为甘肃南部山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通过提供木材等林产品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同时,产生了巨大的生态、社会效益。经计量评价,自1952年至今已产生的生态效益超过2 500亿元,是直接经济效益的13.23倍。其中每年由于林木净生长产生的潜在经济效益2.49亿元,生态效益46.27亿元,通过森林的防护效益产生的级差地租收入,节约社会劳动,增加社会就业机会,为地方医疗卫生、科技教育服务,以森林文化发展旅游事业多种效益货币化,为在流域范围内征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费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从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阐述了国内外对森林效益研究的进展,为整体研究我国林区的综合效益,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阐述江西省赣州市峰山森林公园森林生态资源现状,分析评价峰山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自然人文景观独特性、生态社会效益显著性以及社会经济复杂性等特点,提出了加强森林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在探讨高效森林资源培育机制的内涵和福建省建瓯市森林资源培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规范的林地流转市场、健全森林培育投融资机制、推进林业的规模化经营、建立有效的技术保障制度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等高效森林资源培育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