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寒冬季节里,外界温度以至零下,青鲜饲料匮乏,这给北方地区的奶牛养殖带来不便。相关研究表明,气温在-5℃时,给奶牛以维持饲养,其净能将出现负值,下降至-10℃,产奶量下降6%左右,如果管理不善,还会引起奶牛的多种疫病。因此冬季奶牛场生产管理和疾病预防至为重要。现将主要措施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家禽冬季饲养管理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季气温低、气温变化反复无常,鸡群易受到冷的应激,常导致鸡群生产性能和抵抗力下降,并易引起呼吸道传染病、胃肠道疾病,为此,在饲养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奶牛起源于欧洲牛种,具有耐寒畏热的特性。尤其是荷斯坦牛耐热性更差。奶牛生产最适宜的温度为10—16度。这时产奶量最高,饲料的利用率也最高。当气温在20度以上奶牛的能量消耗增多,开始出现热应激现象。当温度超过27度时奶牛出现明显的热应激反应,表现为食欲减退、采食量下降、呼吸加快、脉搏增加,体温上升、产奶量明显下降。当气温上升到30度以上时,乳牛出现了出汗流延,张口喘息、  相似文献   

4.
奶牛体躯庞大、汗腺不发达,不利于体热的扩散,因此,对热的耐受性差。夏季持续的炎热高温天气很容易造成奶牛热应激,使其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临床症状,并导致产奶量明显下降。津京地区每年5月份入夏以后,气温迅速升高,一直到9月中下旬,期间经常会出现日最高气温30℃、  相似文献   

5.
鸡热应激的表现及其缓解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应激是指外界环境温度过高(蛋鸡超过25℃,肉鸡超过28℃),由于体温调节及生理机能趋于紊乱而发生的一系列异常反应,并出现生产性能下降,甚至出现休克或死亡等现象。白天特别是午后,气温较高,鸡只处于热应激环境下,晚上气温下降,特别是凌晨,使鸡遭受的热应激得以缓解,这种短时间的热暴露称为急性热应激,而长时间的间歇性的热暴露称为慢性热应激。  相似文献   

6.
冬季天气寒冷,气温偏低,风、雨、雪及寒流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侵袭鸡群,使得肉鸡易发生呼吸道疾病,这无疑给肉鸡饲养者的经济效益带来损失。因此,在冬季对肉鸡呼吸道疾病必须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降低其发病率,减少损失。一.做好防寒保温和环境卫生当气温急骤下降,防寒保温工作跟不上时,往往易使肉鸡外感风寒,发生咳嗽、喷嚏、气管罗音及呼吸困难等症状为特征的呼吸道疾病。因而,饲养者要掌握好气候的变化,做好防寒保温工作。鸡舍要维修好,防止贼风,穿堂风侵袭鸡群。平地饲养的肉鸡群要加厚垫料,利用垫料来提高室内温度。但是…  相似文献   

7.
夏天养鸡户的首要任务就是预防鸡的热应激。当气温达到32℃时,鸡群就会出现热应激,表现为大口呼吸、大量饮水、采食量下降甚至停食,免疫力和生产性能下降,长时间的热应激会出现休克和死亡,对养禽业危害较大。现就如何做好预防鸡热应激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冬季天气寒冷,气温低,日照时间短,易发生产蛋率下降及停产和呼吸疾病,因此要求鸡舍暖和,空气新鲜.地面干燥、清洁,保证光照时间。所以冬季养鸡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由于霜降节气的到来,我国很多地区都出现了初霜甚至下雪,气温骤然下降。雨雪天气之后,气候寒冷,很容易出现大雾天气,由于空气湿度增大,昼夜温差较大,大范围出现大雾天气的几率也明显的增多。面对已来临的大雾时节,安全养生保健绝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
奶牛比较耐寒而怕高温,由于炎热导致热平衡失调,这种现象称为“热应激”反应。奶牛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4~18℃,当气温超过26℃时,就会出现呼吸加快,食欲下降,抗病力减弱,体重减轻,奶质变差,奶量减少,受胎率下降等不良反应。此外,热天是微生物繁殖的有利季节,青草难以保鲜,青贮饲料和干草易发霉变质,容易引起奶牛霉菌中毒或其他消化道疾病,故有“热天奶牛难养”之说。但是,只要措施得当,热天奶牛依然可以养好。  相似文献   

11.
春季气温回升较慢,有时出现反常天气,忽冷忽热,容易感冒。春天来临,万物更生,细菌、病毒容易孽生繁殖,而熬过寒冬的畜禽往往较瘦,免疫能力和抗病力下降,所以每年冬春之交,动物容易发生疾病和死亡(所谓“春泛”)。以猪而论,常发病有猪瘟、副伤寒、仔猪水肿病、黄痢、白痢、传染性胃肠炎、喘气病、感冒、仔猪低血糖症和疥癣等病。这十几种病是春季常见病,一定要注意防治。  相似文献   

12.
春季气温多变,寒暖失常,羊受风寒、风热所致,极易发生感冒,尤其以早春发病率甚高。羊发生感冒,常呈一种上呼吸道粘膜炎症过程,并进而引起羊全身性反应,且以发热、畏寒颤抖,毛松尾紧夹,鼻流清涕为主症。羊染感冒后,常致患羊膘情下降,以致使春季养羊催肥计划推迟甚至落空,如治  相似文献   

13.
蛋鸡的最适气温是20-27℃。如果气温超过等热范围的上限临界温度,蛋鸡会出现热应激,产蛋率下降,蛋重变轻,蛋壳变薄,破蛋率上升。我国南方夏季常出现高温天气,使蛋鸡出现明显效应激。本场每年4月中旬至10月下旬常出现高温,因此,研究如何抓好蛋鸡热应激尤为重要。1.热应自对蛋鸡的影响:1.1行为:当环境气温超过上限时,鸡体散热出现困难,体温上升。为及时散发热量,蛋鸡会减少运动,常呈蹲伏状,或将翅膀张开悬挂于身体两侧站着,以此扩大体表面积,增加散热。1.2呼吸:蛋鸡热应激时,呼吸加快,成年鸡正常呼吸是20次/分钟,当…  相似文献   

14.
冬季和早春气温低的时节对于蛋鸭生产是不利的,在淮河流域以北地区,很多蛋鸭养殖场户的鸭群在这个时期产蛋量显著下降,也容易发生疾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问题?怎样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15.
春季气候寒冷,气温变化无常,鸡很容易受凉,产生冷应激。冷应激使鸡只产蛋下降,饲料转化率降低,甚至发生呼吸系统疾病。如果舍温过低,还会冻伤鸡冠、肉垂和鸡脚。  相似文献   

16.
《湖北畜牧兽医》2012,(1):40-41
随着气温下降,加之“元旦”和“春节”双节临近,全国猪肉价格连续上涨,饲料企业补库需求增强,拉动国内豆粕需求。加上国储大豆的收储行动展开.豆类期货出现一波上扬行情。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冬季气温下降,昼夜温差较大,肉鸡呼吸道疾病开始流行。由于引起鸡群出现呼吸道疾病的原因很多,基层兽医及养殖户在做出诊断和类症鉴别时往往感到困难。为此,现就冬季,肉鸡呼吸道疾病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8.
刘丽艳  郑爱武 《中国家禽》2005,27(13):28-28
每年进入夏季,随着气温的升高,鸡群的肠道疾病相对多起来,但此种病症并不完全是由于病菌感染所致,还有气候因素的影响。夏季气温炎热,为了排出体内多余热量,鸡张口呼吸,呼吸频率加快,出现喘气症状,这必带来鸡采食量下降,饮水量增加大,其结果会使消化道水分增多,增加肠蠕动,加快消化道的排泄速度,使鸡排出的粪便稀薄,臭味增加,而使营养物质不能充分消化吸收,鸡的抵抗力下降,容易造成疫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夏天,保持蛋鸡高产蛋率的适宜温度是15~23℃,当气温超过30℃时,鸡的产蛋率会明显下降,当气温达到32℃时,就超过了鸡机体的耐受能力,鸡群就会出现热应激。表现为大口呼吸、大量饮水、采食量下降甚至停食,免疫力和生产性能下降,长时间的热应激会出现休克和死亡,对养禽业危害较大  相似文献   

20.
冬季的来临,气温不断降低,奶牛基础代谢能消耗增加,对日粮中的净能明显感觉不足,加上奶牛冬季青绿饲料匮乏,粗饲料干枯,营养低下,奶牛体热散失增多,使产奶量下降,饲养奶牛难度就随之增大。据研究,气温在-5℃时,给奶牛以维持饲养,其净能将出现负值,在-10℃时,产奶量下降6%,这时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就极易造成奶牛产奶量下滑,影响奶牛的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