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对壮铗普瘿蚊进行入侵风险分析,评估其在我国的风险水平,为其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依据FAO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程序,对壮铗普瘿蚊的入侵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计算其综合风险值(R),确定风险等级.[结果]壮铗普瘿蚊的综合风险值(R)=2.0,即壮铗普瘿蚊在我国高度危险,可能会严重危害芒果产业的健康发展.[结论]壮铗普瘿蚊在我国具有高度的危险性,应将其列为二类检疫对象进行管理;壮铗普瘿蚊为入侵有害生物,非国内新种,应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2.
壮铗普瘿蚊在福建省的传播为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壮铗普瘿蚊首先在厦门岛内被发现为害芒果树叶片,笔者与南开大学生物学院卜文俊教授等共同研究,2003年作为新种发表。此后在厦门岛范围内大爆发,严重为害芒果树叶片。为摸清该虫在厦门和周边地区的发生、为害情况及其生物学特性,便于指导防治。笔者于2002~2005年对该虫在厦门和周边地区的发生分布情况展开全面调杏。  相似文献   

3.
陈达嵩 《福建农业》2010,(10):10-10
<正>自1999年开始,福建省厦门岛上城市主干道、公园、机关单位和学校等地方,主要绿化树种芒果树普遍遭受一种新的瘿蚊为害,因而影响了城市绿化与园林景观  相似文献   

4.
杧小果普瘿蚊防治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杧小果普瘿蚊是百色市杧果产区近3年出现的新型害虫之一,为探明其发生、为害特点,探索此新型虫害防治方法,选取杧小果普瘿蚊为害严重的杧果园进行调查及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杧小果普瘿蚊为害表现为成虫将卵产入小果内,通过幼虫蛀食杧果果肉和果胚,且常伴有较严重的炭疽病、白粉病发生,造成大量幼果落果。采用40%辛硫磷及70%吡虫啉进行专项防治,较杧果常见虫害采取的常规防治及对照,杧果单花序果量分别增79.7%和10.6%,杧小果普瘿蚊虫害发生率仅2.3%,远低于常规防治的7.7%及对照的84.4%。40%辛硫磷及70%吡虫啉对杧小果普瘿蚊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5.
丝瓜瘿蚊在赣中地区以老熟幼虫在虫瘿内越冬 ,1年发生 6~ 7代。以第 1代为害最重 ,以为害幼茎为主。虫瘿密度 (x)与产量损失率 (y)的关系符合y=-1 .1 0 42 +1 .3 997x。丝瓜瘿蚊的防治指标为每代虫瘿 4~ 5束 蔸。消灭越冬虫源、人工摘除虫瘿、在成虫始盛期至卵孵高峰期施药 ,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新疆柳瘿蚊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柳瘿蚊以老熟幼虫在柳树1─2年生枝条中越冬,翌年3月上旬开始化蛹,3月底到4月上旬羽化,4月中下旬为第一代幼虫孵化期。柳瘿蚊在新疆喀什地区一年发生约5代,常规有机磷农药对幼虫有很好的杀伤效果.  相似文献   

7.
柳瘿蚊属双翅目瘿蚊科,是柳树主要枝干害虫之一。其幼虫为害柳树枝干的形成层,引起组织增生,使枝干形成肿瘤畸形。在掌握柳瘿蚊生物学特性基础上,采用不同方法进行了防治试验,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梨瘿蚊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胡长效  贺峰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5):953-954,956
梨瘿蚊是为害梨树芽叶的害虫 ,在江苏徐州地区每年发生 4代 ,以老熟幼虫越冬。笔者介绍了梨瘿蚊在徐州地区的年生活史和各虫期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测定了各虫态在恒温条件下的历期 ,计算出了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9.
芒果阳茎戟瘿蚊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阳茎戟瘿蚊是近年在广东发现危害芒果叶片极为猖獗的害虫,常引致叶片畸形雏缩,穿孔,脱落,更甚者则新梢枯萎,严重影响了幼树树冠的增长或成年树的开花结果,不同的芒果品种对阳茎戟瘿蚊的抗性有明显差异。喹硫磷,乐果,辛硫磷等药剂对该虫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11.
白甲鱼生物学特征与繁殖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甲鱼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上游干支流和珠江、元江水系,是一种大型淡水经济鱼类,常生活于0~36 ℃的中下层流水水体中,最适摄食生长温度为18~28 ℃,植物食性,以高等植物碎片、丛生藻类为主,3龄以上性成熟,绝对怀卵量为9~26粒/g,成熟卵直径1.99~2.31 mm,产卵季节为2~4月,产卵水温18~27.5 ℃.可以通过人工授精进行种苗繁殖和分段培养,体长3 cm时放养密度为4 000~5 000尾/667m2.  相似文献   

12.
上海地区桔小实蝇以蛹越冬,成虫发生高峰期为9~10月份。研究表明:桔小实蝇幼虫、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1.30&#177;2.83℃、11.96&#177;0.84℃和102.38&#177;21.26日度、153.57&#177;9.75日度。9月中旬~翌年1月,室温下成虫饲养结果表明,成虫产卵较少或几乎不产卵。  相似文献   

13.
杭州地区尸食性昆虫种类与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在杭州地区室内外选点放置猪尸诱集,共鉴定出3目12科30种昆虫.其中双翅目Diptera5科12种、鞘翅目Coleoptera6科16种、膜翅目Hymenoptera1科2种.此外尚有部分种类有待鉴定.对其中4种主要尸食性昆虫,即巨尾阿丽蝇Aldrichinagrahami、丝光绿蝇Luciliaser-icata、肥须亚麻蝇Parasarcophagacrasipalpis和白腹皮蠹Dermestesmaculatus的生物学进行了饲养观察  相似文献   

14.
在福州市郊 ,5月至 6月下旬荔枝、龙眼园中荔枝蝽卵被荔枝蝽卵跳小蜂寄生率可高达 54.51% -83.33% .荔枝蝽卵跳小蜂对寄主选择较为严格 .室内测定表明 ,其仅能寄生荔枝蝽卵 .在温度 ( 2 5± 1)℃、相对湿度 70 % - 85%的条件下 ,该蜂完成一个世代约需 18- 2 0 d,成虫羽化期 3- 4 d,第 2天为高峰期 ;可行两性生殖 ,其子代雌雄性比约为 13.1∶ 1.0 ,也可营孤雌产雄生殖 .产卵过程大致可分为接触寄主、触角敲击寄主、预备产卵姿势、产卵器刺入寄主、产卵器拔出、舔食寄主卵汁、刷洗蜂体和离开寄主等 8个步骤 .每刺探寄主一次平均产卵 4 .7粒 ,最多 12 .0粒 ,每次产卵时间最短 7min,最长 30 min  相似文献   

15.
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生物学性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 1996~ 1999年研究 ,明确了侵染甘薯的甘薯羽状斑驳病毒 (SPFMV)的失毒温度为 6 0~ 6 5℃ ,稀释限点为 10 -3 ~ 10 -4 ,体外保毒期为 1天 ,用 2 3种植物测定表明 ,SPFMV侵染普通牵牛和巴西牵牛 ;桃蚜、棉蚜、豆蚜、绣线菊蚜均为SPFMV传毒介体 ,白粉虱不传。免疫电镜观察 ,SPFMV质粒线条状 ,长度 830~ 85 0nm。制备的SPFMV抗血清效价为 1∶10 2 4。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泛玉5号不同密度栽培研究结果表明:在2500~5000株/667m2条件下,处理4(4000株/667m2)产量最高,为539.5kg/667m2,其次处理3(3500株/667m2),产量为524.5kg/667m2,处理1(2500株/667m2)的产量最低,为430.6kg/667m2,经方差分析,处理之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性水平,处理3、4与处理1差异达到极显著性水平,处理2、3、4、5、6未达到显著性水平;对株高和穗位高悬殊不大,加大种植密度,株高和穗位高略有升高;对穗部基本性状影响明显,加大种植密度,穗长变短,秃尖变长,千粒重降低,对穗粗、轴粗和出籽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三七疫病病菌Phytophthora cactorum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来自不同海拔地区的6个恶疫霉菌株的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该菌在CA(胡萝卜琼脂)培养基、燕麦培养基、CMA(玉米)培养基和三七汁培养基中生长速度较快;最适宜的碳源为甘露醇、可溶性淀粉、蔗糖和D-甘露糖;最适宜的氮源为KNO3、脲和NH4NO3。其营养生长的温度范围是5—32℃,最适生长温度为24—26℃。不同地区菌株生长的最适温度有一定差异;该菌在pH值为3—12均能生长,最适pH值为5—8。土壤漫出液是诱导孢子囊产生的最好介质。  相似文献   

18.
芒果小穴壳蒂腐病菌(Dothiorella dominicana)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广西桂香芒果病果中分离出了芒果蒂腐菌Dothiorella dominicana。对其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时间、温度、pH值、光照等条件对该菌的分生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和产孢有显著的影响。在100%RH下,3小时后分生孢子开始萌发,9小时后达到最高;该菌的最适生长温度区是25 ̄34℃,最适生长ph在3.5 ̄5.5之间。室内药剂测试表明,25%施保克乳油对该菌抑制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