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茶的絮语     
茶的絮语江苏省茶叶学会李荣林之一饮茶断想碧茗──给T日子是一杯冷水把茶沏成相思相思的滋味漫漫泡浓──老人紫砂壶又一次仰起夕阳倏然滑落逸出黄昏浓酽的滋味老君眉越陈越醇──子夜轻轻唤醒我的茶杯泡一盏子夜灯光然后品味正十二分春色的山里新芽之二沏饮旧茶紫砂茶...  相似文献   

2.
玩笑     
要茶水在快车车厢里,一乘客对女乘务员说:"请再给我一杯茶,小姐。""先生,一刻钟里您已经要了10杯茶水了,您怎么能喝得下这么多水呢?""我不喝水,我卧铺上的毛毯烧着了。"  相似文献   

3.
我本从小爱茶 ,且爱喝明前茶和雨前茶。但初识“茶文化” ,是由茶友相约在 1 992年的数九寒天 ,瑞雪纷飞的一天 ,在平淡之余 ,茶友早已准备的一壶滚汤的沸水和家中常饮的“狗牯脑”茶 ,随即冲泡 ,待茶叶舒展后双手端杯奉茶敬客 :“请喝茶”(注 :“请喝茶”这一俗语 :在民间已经延续千百年自然而成习惯的老传统 ,在乡民家中 ,茶是人民每日唯一解喝之饮料 ,白开水是绝对不喝的 ,不管是粗茶嫩茶 ,都是出于自家炒制 ,客来进门第一件事就奉上茶水一杯 ,但这杯茶是让客人漱口而已 ,并不倒满 ,此后才是延请上席 ,重摆杯盏 ,沏上好茶 ,端上茶点边吃…  相似文献   

4.
读茶     
有人与酒作伴,我却与茶结缘。小时候,看见父亲下地干活回来,母亲就要沏壶茶递给他。父亲许是太辛苦了,渴得可以,当下接过茶壶,一杯,二杯,三杯落肚,好像体力的透支立刻得到……  相似文献   

5.
茶之情结     
说茶是我日常生活中最亲密的伴侣,大概不为过。我之于茶,已是“不可一日无此君”,更甚而志于“不可一夜无此君”了。许多入睡前不吃茶,因为茶能提神,兴奋大脑,影响睡眠。我倒相反,临上床时必重沏一杯茶,放在床头柜上,喝上几口,才能安然入睡。  相似文献   

6.
平生最爱茶     
我平生无其他嗜好,惟痴茶。茶是得天地山水之浸孕的瑞草,是天人合一的精灵。焚一柱香,沏一壶茶,捧一卷书是我家居生活追求的极致,它使我健康,给了我一份好心情。  相似文献   

7.
茶之梦     
茶之梦江苏省作家协会忆明珠说茶是我日常生活中最亲密的伴侣,大概不为过,我之于茶,已是"不可一日无此君"。更甚而至于"不可一夜无此君"。许多人睡前不吃茶,因为茶能提神,兴奋大脑,影响睡眠。我则相反,临上床时必重沏一杯浓茶,放在床头柜子上喝上几口,才能睡...  相似文献   

8.
平生最痴茶     
我平生无其他嗜好,惟痴茶。茶是得天地山水之浸孕的瑞草,是天人合一的精灵。焚一柱香,沏一壶茶,捧一卷书是我家居生活追求的极致,它使我健康,给了我一份好心情。我的少儿时代是在极度贫穷中度过的,以白开水解渴,全然不知茶滋味。上个世纪70年代初我去皖南青弋江畔一个山村插队,  相似文献   

9.
寇丹 《农业考古》2006,(5):74-75
作为一个常常说到茶字的人,往往会被问及:“你认为什么茶最好呀?”“你爱喝什么茶呀?”我往往回答:“草帽茶”。看着对方一脸惊愕或狐疑,我说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位远道而来的客人走进一位老汉的家。主人见客不速而至连忙让坐倒茶。可是一看,茶罐里空空如也,又来不及去镇街上买,情急中,抬头看见房柱上挂着一顶草帽,就摘下来用剪刀剪下一块,揉碎了沏了一壶,说声‘请用茶’恭敬地捧给了客人,这就是草帽茶。”听者以为我在玩笑,其实并非如此。编草帽的草不是茶,没有茶味;此草也不会是毒草,但可以入口,其味是茶外之茶。中国各民族不约而同都遵…  相似文献   

10.
寻茶问药     
陈树真 《农业考古》2003,(2):253-253
癸未年四月廿十日 ,应友之邀到邢台三剑茶艺馆小聚。诸友应时而至 ,各自落座。主人给每人奉上一杯新沏的香茗。茶香迎面扑来 ,一股清新的爽 ,使人顿觉心旷神怡。诸公以茶为题 ,各发宏论 ,内容涉猎之广 ,各自学问之高 ,见识之多 ,真是各领风骚 ,皆非等闲之辈。这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 ,学识与学识的碰撞 ,碰撞出了火花 ,碰撞出了激情 ,碰撞出了品味 ,碰撞出了茶与人生的哲理 ,使茶文化的内涵和功能展现得淋漓尽致。须臾 ,我偶得奇想 ,引发深思 ,以医论茶 ,寻茶问药。茶与中医中药有不解之缘 ,茶即是药 ,药即是茶 ,茶与中药皆为天然之品 ,均得天…  相似文献   

11.
茶缘     
"能以一叶之轻,牵众生之口者,唯茶是也."千百年来,安溪铁观音犹如天赐的神物,演绎着一个又一个美丽的茶缘故事. 初识铁观音是在30年前.当时在云贵高原当兵的我,与一福建籍记者相识.一次邀我到他府上喝茶,喝的就是铁观音.那天,主人用一把紫砂壶装了茶叶,再以滚烫的水,沏出了两杯金黄淡绿的茶汤,我刚呷了一口,直觉馨香沁人心肺,让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12.
茶与舞──舞蹈“月夜茶香”创作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生活在“茶圣”陆羽创作“茶经”的地方──湖州,被人称为中国茶文化的发祥地。当京腔京味的“北京大碗茶”在全国流行时,江南特有的名茶和有着浓郁吴越特色的民间茶风茶俗已魂牵梦萦、撞击着我的心头,产生了舞蹈创作的冲动。艺术创作是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的传达活动,湖州北临浩瀚的太湖,南有天目山脉,平原河湖密布,山间重岭叠翠,溪水环绕,优越的自然环境使得此地早在唐代就是产茶胜地。几千年来,茶的作用不仅仅是饮料,已渗透至生活各个方面,茶已是这个地区人民的一种生活方式。清晨第一件事是沏一杯清茶,名茶是馈赠亲朋…  相似文献   

13.
初晨的霞光,映照在市文化馆楼下的一间小门市部的玻璃窗上、门上……。映照在挂有《敦化市荣莉香茶庄》那显眼的牌匾上……。映照在屋内正在专心聚意弹琴的老人身上……。茶庄内,不时传出悠扬的琴声和高亢的歌声……。顺着琴声,我走进了这座全市唯一的专营茶叶的商店。茶庄经理,王刚老人热情的接待了我。女主人为我沏上了一杯香气四溢的茉莉花茶。主人的热情,茶叶的芳香,增浓了我与老人攀谈的兴致。茶庄门面虽小,但茶叶品种齐全;全国十大名茶,店内目前就有八种。即是一般的茉莉花茶,在茶条、色泽和香气等方面也比普通商店的茶叶质量高,价格低。  相似文献   

14.
龙井看采茶     
年青时,每逢家里来了客人,哥哥嫂子们总是泡茶接待。一下子客堂间里散发出一股清香,在客堂外的小走廊上也闻得到。客人们和哥哥嫂嫂在谈论:“这是‘明前’?‘雨前’?“什么‘明前’,‘雨前?”?“都是龙井茶啊!”“龙井茶有这么多花样?”“可不是,有头茶二茶三茶哩!”正在这时,从姊从她家的灶间走到院子里,望见我,她大约听到一点哥嫂和客人们的谈天说地,她把我一把拉到她家,叫我坐在灶间旁边的吃饭间里,靠着方桌,泡了一杯茶,放在我面前,说:“喏!你喝杯龙井茶!”这是我第一次喝到的龙井茶。后来,我长大了些,到南通上海等地念书,都听到人们问我关于浙江的龙井茶。为了求学,我南北东西,国内国外都跑,常遇到人们询问浙江的两种  相似文献   

15.
久违的米茶     
正昨日去邻居琴家串门,一落座,她就给我端了杯茶。我捧着这杯黄橙橙的茶,闻着有淡淡的米香味。吃上一口,居然还有生姜和小米的味道,感觉很特别。我问道"这是什么茶呀?""呵呵,这叫米茶,是我们客家的风味小食,炎热的夏天喝这个既消暑解渴,又充饥解乏,是再好不过的了。"琴答道。"啊,米茶,我是湖北人,我小时  相似文献   

16.
采茶·采茶歌·采茶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个“采茶的”“同志哥,请喝一杯茶呀,井冈山的茶叶甜又香啊……”刚上南去的列车,找了座位坐下,车上的广播就送来这悠扬、清甜的歌声,无须说,这是朱逢博演唱的《请茶歌》。我对面一位胖胖的同志,似乎受到歌声的启示,取出茶杯泡了一杯浓茶。顿时,满座清香四溢。“这是新采的黄山毛峰,来,您也泡上一杯。”胖同志显得很兴奋,边给我泡茶,边滔滔不绝地同我谈起了有关茶叶的种种知识。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我们祖先植茶已经有两千年左右的历史了。早在公元780年唐代学者陆羽就写下了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种茶技术传到国外后…  相似文献   

17.
品茶三记     
自陆羽《茶经》问世后,论茶者层出不穷。可见,茶之道难以论尽,其品饮的精神方面更是如此。我饮茶多年,虽对茶的物质与精神方面的认识有限,但亦有所得,现摭之于篇,名曰三记。独品“云绿”夏日的一个中午,气温高达34℃,空气也似凝而不动了,室内静如世外。我沏一杯“雪水云绿”置桌上。这茶来自浙江桐庐雪水天堂山,是朋友捎来的,说此茶是上品,极不易得。少顷,启盖,杯中便飘出清醇之香,见新绿澄澈的茶汤中,嫩芽似莲蕊初绽,使人悠然生出喜悦之情。细吸一口,味道真是好极了,且见杯中莲蕊艳姿秀态,恍觉是从茶中唤出来的佳人…  相似文献   

18.
"不知怎么搞的,这次鸭子腹泻拉稀就是止不住,你一定得帮我去看看……"家住宁乡县夏铎铺镇的陈公急匆匆地来到我的办公室。"别急,您慢慢说。"我给陈公沏了杯热气腾腾的茶。"我饲养的1200只番鸭已有26天了,5天前有几只鸭子出现腹泻拉稀,我没重视。到了第2天就增加到200多只,我按照以前你教给我的办法,在饮水中添加恩诺沙星,在饲料中  相似文献   

19.
饮茶、联句,在明代的文人中早已出现,如:“四才子与四贤茶”的故事就是一例。素有吴中四才子之称的祝允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四人,在季春时节游山玩水,只见绿树成荫,花满枝头了。不知不觉中已到了泰顺境地,已是饥肠辘辘,找了一家干净的酒家进膳。酒足饭饱之后,昏昏欲睡,想饮一杯茶来解解渴。唐寅喊来店小二说:“久闻泰顺地区产好茶,请泡四杯茶来”。小二送来四杯上等好茶,给这几位客官解渴。早已干渴难耐的唐寅,伸手拿茶来饮,祝允明拦住他的手说:“慢来,我们恰好四人,正好集句联诗,每人一句,你看如何”?他们三人知道  相似文献   

20.
茶妹     
案头上,一杯绿茶,为我泡开浓浓的思念。这绿茶,是茶妹从山里寄来的,每年,她总要给我寄一包新摘的谷雨茶。茶妹是我当年房东的女儿。那年,我响应“上山下乡”号召,来到武夷山脉中段的五府山。当时我们来不及盖房子,数百名上山干部都分散住在农民家中。房东的女儿茶妹,当时17岁,娉娉婷婷,梳一根长辫子,眼睛透着灵气。我把行李挑到她家,她父亲忙着在厅堂里为我搁铺,她在靠床的土墙上为我糊上报纸。自此,我成了她们的家里人。茶妹是摘茶能手,会双手摘茶,一天能摘上百斤茶青。那时山里还没有茶厂,全靠手工制茶。夜里,灶房里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