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基林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2,18(2):75-80
意境说诗歌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 :王昌龄“三境”说开“意境说”理论之先河 ;皎然的贡献在于将“三境”统一为一体 ,推进了“意境说”理论的发展 ;司空图“四外”说全面深刻地表述“意境”之内涵 ,对“意境说”的发展和成熟作出了最大的贡献 ;严羽“以禅喻诗”选取了一个独特视角 ,开辟了“意境说”的新境界 ;王夫之“情景结合”学说 ,王士祯“神韵说”、王国维“境界说”使“意境说”臻于完善 ,标志着“意境说”诗歌理论的最终完成。“意境说”的形成受到佛老思想的浸染和影响 ,禅宗与“意境说”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意境”有两种境界 :其一是情景交融 ;其二是“境外之境”。 相似文献
2.
诗歌意境是诗歌中意象组合所描绘出的生活图景,与诗人主体审美情感融合为一而产生的一种艺术境界。“五结合“即结合时代背景和作品风格,把握意境:结合关键词,揣摩意境;结合人生体验,领会意境;结合意象,品味意境;结合艺术手法和思想,感悟意境。“五结合“是鉴赏学习古代诗歌行之有效的方法。尤其对学生视为拦路虎的诗歌意境学习,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杨实和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1(4):62-63
诗的意象的神韵 ,要在有限有具象物中生成 ;成熟的诗人 ,善于物象与意的神交 ,这是意象生神韵的内部机理 ;诗之神韵依傍诗意境的空灵和诗表意的含蓄 ,而这一切都要以诗意象经营的质量为皈依。 相似文献
4.
王应云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3)
从诗的意境和再现出发,从理论和实践上论述了英汉诗歌互译中的比较研究,可以通过对两种语言本身和文化传统上的差异的比较,反复权衡,反复锤炼使译文臻于完善。 相似文献
5.
管欣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6,(2):116-119
本文通过对现有中国佛教寺庙空间的研究,将中国佛教寺庙空间分为三类,从寺庙建筑布局、有关佛教小品的安排和植物配置等不同角度透视中国佛教寺庙不同空间的意境塑造,分析现代园林建设中缺乏意境内涵的现状,从而借鉴中国佛教寺庙园林空间意境塑造手法,创造出优美的现代园林环境。 相似文献
6.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1)
托马斯·格雷的诗歌《沧桑世事中的欢乐颂》虽是一首未完成作品,但因其语言流畅、意象生动、意境深远被选入著名诗歌选本《英诗金库》,广为流传。本文试用诗歌意境理论分析该诗呈现的物境、情境、理境及境外之境等,深入研究诗歌的表现手法、意象与诗人情感的完美交融以及诗歌对读者的兴发力量。全诗意境悠远,如清泉自然流淌,暗扣主题,描述了一种普世的情怀:虽世事沧桑,但欢乐常在,且一切都是自然兴歇运化。 相似文献
7.
周建川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2):165-166,180
通过对王维《鹿柴》的英译版本进行比较,本文认为在中诗英译的过程中,原文的意境与形式都应该最大程度的保留,得意忘形和因形损意都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8.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1)
意境是诗歌的灵魂,意境创造水平直接决定着诗歌艺术成就的高低。摩诘诗以清新自然、恬淡闲适的风格,创造出一种虚实相生、情景交融、韵味无穷的审美意境,在诗坛树起了一面不倒的旗帜。 相似文献
9.
姜本红 《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2002,16(2):32-34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已成为王维诗歌的定评,但成因却探究甚少,王维集诗人、画家于一身,在诗歌创作中大量采用了绘画的一些基本原理及表现手法。王维的诗是诗画艺术相互渗透,融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一、历史溯源在中国文化土壤上孕育出来的园林艺术.同中国的文学、绘画有密切的关系。园林意境这个概念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东晋到唐宋年间。当时的文艺思潮是崇尚自然,出现了山水诗、山水画和山水游记。园林创作也发生了转折,从以建筑为主体转向以自然山水为主体:以夸富尚奇转向以文化素养的自然流露为设计园林的指导思想。因而产生了园林意境问题。如东晋简文帝入华林园。对随行的人说:“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有濠濮间想”,可以说已领略到园林意境了。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园林意境的含义,介绍了园林意境的创造方法,阐明了追求意境是中国园林的审美特性,是现代景观设计所需继承的传统精华。 相似文献
12.
试论中国园林景观意境的创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翅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5,14(4):397-400
在定义意境的基础上,对中国园林意境的类型从景观的环境气氛与效果及表现方式两个方面进行了划分,提出园林景观意境的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13.
高东洋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2(3):140-142
皎然的诗论中关于意境论的建构不仅在唐代诗论中极具代表性,而且在整个中国诗歌理论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其意境理论中,皎然将禅之心境、道之意象、儒之比兴综合起来论诗,对后世意境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期在现代的园林意境的营造中更好的继承文化,发扬园林意境的风格和作用。[方法]从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思想和立意出发,总结传统园林意境的各种营造手法。[结果]提出在现代园林意境的创造中,应该将以人为本做为出发点,构建现代大文化背景下的园林意境;尊重现代人的审美习惯,同时挖掘传统理念,丰富园林意境的设计内涵。 相似文献
15.
16.
解析了借景于意境的内涵,指出注重运用以文化与艺术的背景的借景手法,在意境的创造上可更胜一筹,强调借景手法是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高层次的造园美学概念,分析了其在"诗情画意"、"以人为本"、"宛自天开"、"设计先行"、"动静虚实"意境创造中的重要意义,认为借景艺术手法是值得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园林是一种艺术作品,设计者在作品中抒发一种感情,表达一种意愿,倾诉一种理想。园林意境是文化素养的流露,是情意的表达,是对山水景观欣赏美感的升华,是一种非常浪漫、非常高远的思想境界。本文尝试从园林意境的特征、园林意境的表现性和园林意境与人三方面来论述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创造。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4):138-139
刘士聪先生提出文学翻译的韵味说包括:声响与节奏;意境与氛围;个性化的话语方式。意境与氛围是作者通过在作品中所表达的精神气质、思想情操、审美志趣以及他/她所创造的形象营造出来的,并构成作品审美价值的核心。通过具体的翻译实践活动,探究翻译过程中意境与氛围的运用,不仅丰富了翻译美学理论,对于翻译实践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3):133-135
在以往研究书画作品意境的文章中,作者大多是在探讨书画作品意境风格,意境的深浅、大小,而忽略了对理解作品意境方法的介绍。本文是建立在自己对意境理解的基础之上,提出一个易理解的欣赏传统书画作品中意境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