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间作大豆产量与主要经济性状的相关及选择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梁镇林  梁颖 《大豆科学》1997,16(1):54-59
在间作条件下,测定和估算了栽培大豆产量与主要经济性状间的相关,回归,遗传进度和选择指数等遗传参数。结果表明,除百粒重与小区产量呈负向回归和相关外,其余8性状与小区产量均为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2.
夏大豆主要经济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夏大豆 8个主要经济性状与产量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单株粒重与产量相关极显著 (r =0 .6182 ) ,有效分枝数、单株粒数与产量相关均达到显著水平。因此 ,在夏大豆新品种选育中 ,选择丰产性好的品种可从单株粒重 ,有效分枝数和单株粒数选择入手 ,提高选育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一、二年生的五味子幼苗的变异情况进行调查,同时对各个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株高、茎粗、叶面积、根系体积和单株鲜重都表现显著的变异范围。一年生五味子幼苗的茎粗和叶面积,株鲜重和株高呈极显著负相关;二年生五味子的株鲜重和叶面积有显著相关性。这一试验结果可为五味子各个育种的目的选育及五味子种苗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大豆种子使用年限对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3年试验,就大豆种子使用年限对生育性状的影响进行了探讨,认为连续多年种植未提纯复壮的种子造成品种的抗逆性下降是导致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因而,坚持经常更换大豆种子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锰浸种对大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以2个大豆(Glycine max Merrill.)品种浙春2号、浙春3号为材料,设置不同的锰水平浸种,研究锰浸种对大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期中各种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锰浸种对大豆的萌发率影响不大;但适量锰(0.001-1mg/kg)浸种可使大豆幼苗叶片的脯氨酸(Pro)含量降低,呼吸速率增强,可溶性糖的含量、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活性升高,有利于大豆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6.
大豆蛋白质含量的种子性状广义遗传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蛋白质含量不同的 5个大豆亲本组成的 10个杂交组合F1、F2 及其亲本 ,以朱军和Weir( 1994 )提出的二倍体种子性状广义遗传模型及其分析方法对子粒蛋白质含量的各种遗传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具有显著的种子直接加性和显性效应及植株母体加性和显性效应。其中以种子直接加性效应更为重要 ,占总遗传效应方差的 81.4 % ,其次是种子直接显性效应 ,占 8.9% ,合计达 90 %。植株母体加性和显性效应方差虽然显著 ,但仅占总方差的 5.8%。种子直接×母体植株加性和显性互作效应很少 ( 0 .0 83 7和 - 0 .0 3 15) ,均不显著。 5个亲本中 ,种子直接和母体植株加性效应估值正负及大小有显著的差异。如亲本吉林 2 6和吉林 2 8号 ,种子直接加性效应为正值 ( 1.2 3 54和 1.2 4 74 ) ,并且显著 ;而母体加性则很小 ( 0 .2 194和 0 .0 0 92 )。各亲本的种子与母体的加性和显性效应表明 ,种子的加性和显性效应估值 ,亦通常大于母体植株的加性和显性。  相似文献   

7.
以Peking×7605组合分别在南京和济南衍生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在抗病性鉴定和考察主要农艺性状的基础上,对抗病性和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NJ(RN)P7群体家系抗病性与除粒色外其余质量性状无明显相关关系;与主茎节数和百粒重等数量性状有极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而与不育荚数和生育期则有显著的负向相关关系。JN(RN)P7群体家系的抗病性与4个质量性状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而与所有考察的数量性状都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由此可见,自然选择效应使得群体遗传结构产生差异,进而导致不同地点衍生的群体其抗病性与农艺性状之间相关性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大豆脂肪酸与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年海  刘忠堂 《大豆科学》1996,15(3):213-221
以25个高产大豆品系为材料,同时在8个生态地点进行试验,分别估算了各地点脂肪酸性状间以及其在蛋白质、脂肪以及二者总量的遗传相关;同时估算了其与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相关 ,结果表明,亚麻酸、亚油酸及油酸之间的相关关系较稳定,在不同生态条件下表现较一致,都是亚麻酸与亚油酸呈极显著正确相关,而油酸与二者都 极显著负相关。在各点亚麻酸与生育期性状基本呈极显著正相关,而油酸与二者都呈极显著负相关。在各点亚麻酸  相似文献   

9.
大豆产量相关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5个大豆品种配制的10个组合作为研究材料,运用朱军(1997)提出的包括加性、显性、上位、加性×环境、显性×环境、上位×环境效应的混合模型方法分析大豆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及遗传参数。结果表明,大豆株高、节数、荚数和单株粒重的加性效应,节数、荚数和粒数的显性效应,株高和节数上位效应,株高和粒重的加性环境效应,5个产量相关性状的显性×环境效应,株高、荚数、粒数和粒重的上位×环境效应达到显著水平;株高和主茎节数、主茎节数和单株荚数、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株高和单株粒重、主茎节数和单株粒重、单株荚数和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等成对性状间的表型相关系数和遗传相关系数均为显著的正相关,表明这些成对性状可以协同改良。  相似文献   

10.
11.
试验以大豆为试材,聚丙烯酰胺(PAM)经拌肥施入,在作物生育期不同阶段(苗期、盛花期、鼓粒期、成熟期)进行采样测定大豆株高、根长、叶绿素含量以及产量,用以研究聚丙烯酰胺施加到农田中对作物的生长发育期生理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聚丙烯酰胺对大豆各生育期的株高、根长、叶绿素有一定有益影响,对产量也有一定的正向影响,不同浓度间也存在差异性,但统计分析并不显著.结果认为聚丙烯酰胺对大豆生育性状和产量均无有害影响.  相似文献   

12.
大豆区试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河南省大豆区试品种为材料,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大豆的主要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大豆产量影响最大的性状是单株粒数,其后依次为株高、百粒重、单株粒重、单株荚数、主茎节数、底荚高度、有效分枝数。株高、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为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在品种选育中,对有限结荚习性品种进行选择时,要优先考虑选择植株高大、籽粒大、结荚相对较多的单株。  相似文献   

13.
大蒜鳞茎浸提液对大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红  王婷  余李 《大豆科学》2019,38(4):548-553
为探明大蒜鳞茎浸提液对大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通过对大豆种子进行不同质量浓度(0,20,40,80,100 g·L^-1)大蒜鳞茎浸提液的处理,测定不同处理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根长、下胚轴长、植株鲜重、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和MDA含量,并计算化感觉效应指数以及综合化感效应,探明大蒜鳞茎浸提液对大豆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大蒜鳞茎浸提液对大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呈现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双重化感效应。浸提液质量浓度为20~40 g·L^-1时,对大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SOD和CAT活性显著上升,MDA含量变化不大;浸提液质量浓度为80~100 g·L^-1时,对大豆种子和幼苗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SOD和POD活性开始下降,MDA含量显著增加。此外,大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各项指标对大蒜化感物质的敏感程度不同,以对根长的化感作用较为敏感,可作为衡量大蒜对大豆化感作用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大豆苗期干旱外源褪黑素对其抗氧化性和产量的影响,以干旱敏感型大豆品种绥农26为试验材料,分析水分胁迫下叶面喷施和根施褪黑素对大豆叶片和根系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水分胁迫(CK)相比,施用褪黑素显著提高大豆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处理后第4天,叶面喷施和根施处理与CK相比,SOD活性在V5期分别提高6.3%和19.5%,POD、CAT活性在V1期分别提高7.5%、12.7%和5.6%、9.9%(P<0.05),MDA含量在V3期分别降低了9.4%、10.3%(P<0.05);处理后第7天,叶面喷施褪黑素与对照相比,在V1期SOD、POD、CAT活性分别提高了6.3%、9.5%、4.9%(P<0.05),而根施褪黑素处理较对照分别提高了6.9%、20.9%、11.1%(P<0.05),MDA含量叶面喷施和根施褪黑素处理与CK相比分别降低了6.9%、10.3%(P<0.05);V1、V3和V5期叶面喷施褪黑素处理的产量与CK相比分别提高了31.6%、29.8%、12.6%(P<0.05),而根施褪黑素处理的产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43.3%、31.8%、24.9%(P<0.05)。结果表明:外源褪黑素通过降低MDA含量,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维持细胞水分平衡、提高大豆的抗旱能力,最终提高其产量,而且根施褪黑素效果要显著优于叶施。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大气臭氧浓度升高对不同东北大豆品种产量形成和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环境大气臭氧浓度为对照,利用开顶式气室模拟大气臭氧浓度升高40 nL·L-1,选取3个推广面积较大的大豆品种绥农4号、绥农8号和东生1号,研究在高臭氧浓度下不同大豆品种产量形成和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臭氧浓度升高对大豆产量形成具有明显的负作用,3个大豆品种的产量平均降低33%。不同大豆品种产量对臭氧浓度升高的响应存在明显差异,产量降低幅度:绥农4号(-41%)>东生1号(-36%)>绥农8号(-23%)。利用逐步回归法分析发现大气臭氧浓度升高条件下大豆籽粒大小(x_1)和单株总荚数(x_2)变化可以用于估计大豆产量变化,两者与大豆产量的回归方程:y=-3.639+0.098x_1-0.285x_2。此外,大气臭氧浓度升高对大豆品质产生明显影响,3个大豆品种籽粒中蛋白质浓度均显著提高2.8%~4.6%(P<0.05),而脂肪含量则显著降低4.2%~7.8%(P<0.05)。  相似文献   

16.
棉花种子活力与幼苗生长势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冀川 《江西棉花》2000,22(4):16-18
对不同棉花品种进行发芽试验表明,棉花的播种品质与发芽品质和幼苗生长势密切相关,任何单一指标均不能正确反映棉种活力品质。实际检验时,应综合考虑活力指数和幼苗干重等指标,才能保证评定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水肥耦合对大豆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不同化肥施用量条件下,在大豆开花和结荚期分别进行灌水,研究水肥耦合对大豆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及不同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肥量相同的条件下,大豆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变化趋势一致,即花期+荚期灌水最高,然后依次为荚期灌水、花期灌水、对照;光合速率是荚期灌水最高,其次是花期+荚期灌水,再次花期灌水,对照的光合速率最低;产量随灌水的变化趋势也是荚期灌水最高,然后依次是花期+荚期灌水、花期灌水,对照产量最低。水分处理相同条件下,产量随肥量的增加而增加,高肥结荚期灌水产量最高;水分利用效率是荚期灌水最高,花期灌水居中,花期+荚期灌水最低。因此,在大豆栽培学上通过适当增加肥量,结荚期进行灌水,可以明显提高大豆叶片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  相似文献   

18.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方法,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大豆根系浸提液(10,20,40,80 g·L~(-1))对3个茎瘤芥品种(永安小叶、涪杂2号和涪杂5号)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大豆根系浸提液对茎瘤芥具有明显的化感效应,包括促进、抑制和"低促高抑"3种化感作用类型,并具有品种效应和浓度效应。不同浓度的大豆根系浸提液对永安小叶和涪杂2号种子萌发的影响表现为促进作用,而对涪杂5号种子萌发则表现为"低促高抑"的规律;对涪杂2号幼苗根长为抑制作用,但对永安小叶和涪杂5号幼苗根长则呈"低促高抑"的规律;对3个茎瘤芥品种的幼苗苗高和生物量具有促进作用,且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强。从综合化感效应来看,大豆根系浸提液对3个茎瘤芥品种总体上为促进作用,且对永安小叶的促进作用最大。因此,永安小叶是大豆最佳的接茬品种。  相似文献   

19.
以大豆种子"开交8157"为材料,以氮气为传压介质,在20MPa高压下处理4 h,用未经处理的大豆种子为对照,在相同自然条件下播种培育.通过对两组大豆(各100株)全生长过程的观察,以及对大豆籽粒产量和主要营养成份的检测对比,初步研究了高压处理大豆种子对其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加压组的平均单株籽粒产量提高了30.6%,t检验表明,在99%的置信水平上,两组大豆单株产量有显著性差异;加压组大豆的四种主要营养成分(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粗脂肪和粗蛋白)均朝着有利于提高品质的方向变化.此外,在加压组中还发现一株大豆的籽粒产量明显提高,与加压组平均单株籽粒产量相比,增加了204.48%.研究结果表明,高压处理种子是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的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利用不同浓度(6、8、10、12、14 mg·L-1)的N-[5-(2-氯苯基)-l,3,4-噻二唑-2-基]-N'-[2-(2-甲基苯氧)乙酰基]脲(TAU)分别对野生和栽培大豆进行浸种和苗期水培处理,考察了TAU对大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TAU处理后,野生和栽培大豆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