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将乡村旅游作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领域,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何将武威的历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等旅游资源有机结合,促进武威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农业增效,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2.
国家旅游局大力倡导的“中国乡村游”,给各地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从武威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入手,结合武成本地情况,进一步对武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武威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劣势,并就武威今后乡村旅游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社区游学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社区游学的大力实施可助推乡村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从梳理文化旅游及旅游文化的辩证关系出发,厘清了社区游学助力乡村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在整理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构建社区游学助力乡村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渗透交叉—重组促进—创新驱动—多元协同”四重递进机制;立足社区游学和文旅融合面临工业革命4.0带来的技术进步重大机遇和必须承受数字化转型空前压力的现状,提出要素资源数字化整合、产业结构数字化赋能、功能价值数字化协同,以数字化创新引领社区游学助力乡村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新进路,旨在实现社区游学与文化旅游融合“合作共享、互利共赢”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过程中,乡村旅游是推动战略方针落地的重要支撑,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省沂水县院东头镇坚持以镇带村,充分挖掘本地特色农业、文化、生态等资源,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业,积极推动“绿水青山”价值向“金山银山”经济转化,探索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方式,实现了产业多业态、多功能融合,提升产业层次,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5.
王冬丽 《安徽农业科学》2022,(12):126-129+145
乡村振兴作为西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而乡村旅游在推动乡村振兴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西南民族地区独特的自然与人文资源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近年来,乡村问题一直备受国家关注,乡村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胜利,而后脱贫时代如何使得乡村贫困不再次发生,并向乡村振兴迈进,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可以作为一个发展振兴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乡村旅游这一“造血”式途径来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有助于可持续发展。以广西民族地区为例,通过对其乡村旅游发展的动力和问题,即在该区域发展乡村旅游的动力因素和制约因素进行分析,理清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实践逻辑,提出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实现路径向全域旅游发展,通过“绿色+”丰富旅游资源、“旅游+”设施配套齐全、“电商+”产业高度关联、“人才+”可持续性发展等途径来实现广西民族地区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6.
薛莹 《农业与技术》2022,(11):161-164
特色产业的融合创新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突破经济发展瓶颈的根本动力所在,以信阳市茶产业与旅游业间的融合发展为研究对象,充分发挥“信阳毛尖”的品牌效应和浓厚的茶俗文化,构建特色茶旅产业生态圈,推动茶产业向农业科技、现代商贸、茶产品深加工、文化体验和休闲旅游等产业链高端环节延伸,有序发展新型乡村旅游休闲产品,进一步推动信阳茶产业与旅游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非遗文化作为新疆宝贵的文化资源,将其独特魅力与乡村旅游进行融合,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和创新,是推动新疆乡村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当前新疆非遗文化资源的旅游经济价值没有得到深入挖掘,非遗文化资源的选择与乡村旅游特色不协调、不契合,缺乏全局性规划;非遗文化资源市场化程度不高;存在旅游类产品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文化类品牌塑造;缺乏高素质人才、旅游服务质量偏低等问题。鉴于此,将从新疆非遗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互动关系入手,探索构建非遗文化与乡村旅游多元化融合发展模式,创立"乡村非遗文化旅游+"品牌和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体系,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背景下南通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的发展强化了农村资源多元性发展的可能性,顺应了中国现代化农村发展的趋势。南通具有绝佳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资源条件、浓厚的乡土文化等优势,但由于南通乡村旅游发展起步较晚,尚未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分析南通乡村旅游的发展优势及困境,从旅游产品建设、产业规划、人才引进及智慧网络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培育南通乡村“旅游+”和“互联网+”,促进南通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自古以来就带有文化属性。在国内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为了加快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进程,以泰安市部分区县为例,采用实地调研、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统计数据分析方法,研究了泰安乡村旅游文旅融合的现状和发展难题,提出应从文旅品牌、文旅企业、人才支撑三个方面优化发展路径,以期更好地实现泰安市乡村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现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探寻新乡市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路径,以小庄村为例,分析其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结果表明,抑制小庄村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文化内涵、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等,建议通过丰富旅游活动、完善旅游设施、塑造特色品牌、提高员工素质等措施来促进其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是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当前中国进入文旅融合新时代,文旅深度融合模式包括借助高科技手段的文创模式,将文化融入旅游中的嵌入旅游模式。实现文旅深入融合,必须走采用高科技手段,打造文旅品牌之路。文旅融合对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很大影响,体现在有助于形成安全文明的优质旅游,有助于旅游品牌打造,提高旅游产品竞争力。研究从文旅融合必要性入手,分析文旅融合模式,剖析文旅融合对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影响,提升乡村旅游质量。  相似文献   

12.
王笑阳 《河南农业》2023,(30):53-55
“十四五”时期是我省文化和旅游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已经具备弯道超车的优势和条件。河南省要建设文化强省,必须深刻认识到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对于我省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以及提升中原文化软实力的重大意义。首先,分析了文旅文创融合的内涵、发展阶段和发展趋势特征;其次,深入分析河南省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的基础与面临的形势,梳理现阶段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文旅文创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乡村休闲旅游贯穿农村一二三产业,是促进产业融合、乡村振兴的有效方式。以长沙市望城区5个乡村旅游重点村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研法和实地访谈法对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特征、影响因素进行归纳和分析。研究发现,交通通达性和住宿设施建设是制约发展的两大主因;同类同质产品难发展,创意成为突破点;构建乡村景观寻“乡愁”,旅游业态培育成关键。提出立足文化地理意蕴、加强旅游与农业融合、打造高质量的休闲旅游度假区等空间发展路径和产业融合路径,以此实现乡村休闲“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创新发展路径,通过剖析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内涵与关系,结合新时期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广西南宁市马山县为例,深入总结探讨发展成就背后的经验,认为顶层全域谋划、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做足产业融合文章、深挖文化附加值、畅通利益共享机制、坚持党建引领等做法是马山县乡村旅游发展的“金钥匙”,以期为其他民族地区实现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论“农家乐”旅游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省的“农家乐”旅游应挖掘其文化内涵,搞好“农家乐”旅游的形象建设工程、开发其具有浓郁文化特色的“农家乐”旅游项目三方面展开论述,揭示“农家乐”在规范化、规模化、现代化之后,必将逐步走上旅游产业正轨,实现农业资源向旅游资源、商业资源转变,成为我省农村的一大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6.
随着乡村振兴的稳步推进,旅游业向“三农”的渗入使乡村旅游异军突起,其中尤以农家乐最为显著。当前,襄阳的农家乐产业面临着环保安全引忧患、菜品特色缺创意、服务设施成难题、服务质量受质疑、经营场地不规范、宣传阔流缺引领等问题。未来,襄阳农家乐的发展要通过提升生态观念、注重文化内涵、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质量、规划经营场地、打造文化品牌等措施实现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宏伟倡议的展开,越来越多的城市抓住契机,谋求更高质量的发展。开封作为历史与文化名城,其文化旅游业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具有独特优势,但更应以此为抓手,正视并解决目前发展存在的问题,拓宽发展路径,助力开封经济腾飞,以期实现“互联互通,旅游先通”。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在"一带一路"历史机遇和西北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的驱动下,推动武威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对释放内需潜力、推动经济转型、保障和改善民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进一步研究探讨武威市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戎岩  高鑫 《湖北农业科学》2022,(12):167-172+192
特色小镇作为一种微型产业聚集区,在文旅融合的赋能下,致力于将已有文化资源挖掘内化进而转化为可持续产生价值的旅游资源,在文化内容的基础上打造旅游产业架构,深化产业融合,将文化变现,用特色引流,促进区域内经济协调发展,高质量塑造以文化为核心、以特色为支撑、以产业为导向的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通过剖析陕西省特色小镇在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和发展路径,以引导陕西省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推进文化旅游供给侧改革,提升文化旅游发展综合质量,使陕西省特色小镇的发展与建设兼顾数量与质量,促进文旅融合赋能下的陕西省特色小镇旅游高质量发展,提升陕西省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打造陕西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20.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保护文物、发展旅游产业是时代赋予的机遇。各地以文物资源利用可持续性为前提,围绕生态平衡和提升旅游经济增量的辩证关系,探索乡村文物旅游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从而形成了乡村文物旅游业态欣欣向荣的发展势头。当前乡村文物旅游在运行机制、文化传承、法律规章以及地方特色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在实践中应尽快建立起有效的监督和分配机制,注重弘扬传统文化,细化文物保护规范,加大乡村地区文物旅游资源开发,从而促进我国乡村文物旅游的高质量发展,真正实现乡村经济的高效、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