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甘蓝型春油菜新品种陇油杂1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利用自育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402A(保持系2402B)为母本、恢复系C1为父本组配的三系杂交种。在2015—2016年甘肃省春油菜晚熟组区域试验中,2a 11点(次)平均折合产量3 817.50 kg/hm~2,较对照品种青杂5号增产7.49%。陇油杂1号含油率44.57%、硫苷含量10.28 umol/g、芥酸含量0.12%。恢复率95%左右,生育期120 d。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丰产性,适宜在甘肃省春油菜主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3.
甘蓝型春油菜陇油杂2号是以自育不育系101A为母本,以C11为父本组配的三系杂交种。在2016—2017年甘肃省春油菜早熟组区域试验中,2 a 10点(次)平均折合产量3 262.35 kg/hm~2,较对照品种青杂7号增产7.56%。该品种生育期114 d左右,株高147.97 cm,有效分枝节位47.29 cm,千粒重3.56 g。蕾薹期长势强,整齐一致,抗倒伏,对菌核病和病毒病抗性较强。籽粒含油量为47.02%,芥酸含量为0.8 g/kg,硫苷含量为10.28μmol/g。适宜在甘肃省海拔2 400 m左右的春油菜产区及新疆、内蒙古等地无霜期短的类似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白菜型春油菜新品种陇油18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白菜型春油菜新品种陇油18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油菜课题组以门源油菜为母本、E144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极早熟白菜型春油菜常规种。2014—2015年参加甘肃省极早熟组春油菜区域试验,陇油18号2 a 10点次平均折合产量为2 130.15 kg/hm2,较对照品种甘南4号增产16.40%,增产油籽300.15 kg/hm2。陇油18号生育期108 d,平均株高126 cm,一次有效分枝数3~6个,单株果数268个,角粒数20.85粒,千粒重2.98 g。籽粒含油量(粗脂肪)38.89%,芥酸含量0.98%,硫苷含量22.41μmol/g,品质达到国家双低标准。适宜在甘肃张掖、武威、甘南、定西等海拔2 400 m以上春油菜种植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6.
7.
用雄性不育系陕2A与春性双低品种040杂交,连续回交5代,获得了不育性状稳定的不育系040A及保持系040B。用垦C1与双低品系S83-1603杂交,连续自交5代,并与不育系测交筛选出低芥酸恢复系NK3。不育系040与恢复系NK3配制的强优组合NKU-4具有丰产稳产、耐菌核病、低芥酸等特性,1991 ̄1995年多点试验、示范结果,其平均产量2571kg/hm^2,平均比对照品种增产31.3%。 相似文献
8.
9.
甘蓝型杂交油菜品种黔油30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选育优质、高产、熟期较早的杂交油菜品种,以中早熟甘蓝型油菜核不育两型系8009A与自育自交系6051为亲本配制了杂交组合黔杂2501。该组合在2006—2008年贵州省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 586.83kg/hm2,较对照(油研10号)平均增产8.39%,最高产量达3 570.00kg/hm2(黔西点);全生育期221.15d,平均较对照(油研10号)早熟2.55d,部分地区早熟6~7d。2007—2008年贵州省油菜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2 634.00kg/hm2,其杂种F2代种子的芥酸、硫甙、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0%、32.43μmol/g、41.44%和27.03%。该组合于2008年12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黔油30号,适宜在贵州省各油菜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镇油2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镇油2号(原名镇9502)是我所育成的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1999年8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1 镇油2号的选育经过1987年我们用综合性状突出的常规油菜品种宁油7号作母本,德国引进的双低油菜品种CHR1617作父本杂交,经多年自交分离定向选育,于1992年育成3个双低株系,1993~1994年进行株系比较试验,1995年选一个丰产性好,抗逆性强,且各主要性状已基本稳定的株系(代号9502)升入品系比较试验,1995~1996年参加镇江市油菜区域试验,1996~1998年参加江苏省油菜区域试验,1998~1999年度参加江苏省优质油菜生产试验。2 镇油2… 相似文献
11.
冬油2号是以郑杂1号为母本,宁油1号为父本通过杂交选育而成的白菜型油菜品种。在2010—2012年的甘肃省油菜品种区域试验,2 a平均折合产量2 349.45 kg/hm2,比对照品种天油4号增产2.56%;2011—2012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折合产量2 882.55 kg/hm2,比对照品种天油4号增产8.49%。该品种株高114.9 cm,单株有效角果数179.9个,角粒数22.9粒,千粒重3.2 g。芥酸含量187 g/kg,硫苷73.41μmoL/g,含油量417.2 g/kg。适宜在甘肃省中东部天水、平凉、陇西、宁县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玉米新品种九洋528(YDF528)是以自选系FH5263为母本、自选系FH088为父本组配选育的玉米新杂交种。在2014—2015年甘肃省中晚熟组玉米区域试验中,2 a平均折合产量为11 244.0 kg/hm~2,比对照品种沈单16增产6.7%。2016年参加甘肃省玉米品种生产试验,平均折合产量11 299.5 kg/hm~2,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8.0%。抗倒性强,抗茎腐病,抗穗腐病,中抗瘤黑粉病。植株为紧凑型。平均生育期138 d,属中晚熟品种。株高279.7 cm,百粒重36.2g,出籽率87.3%,容重775.0 g/L。籽粒含粗蛋白(干基)91.2 g/kg、粗脂肪(干基)42.8 g/kg、粗淀粉(干基)719.4 g/kg、赖氨酸(干基)3.5 g/kg。适宜在甘肃省会宁、秦安、清水、灵台、镇原、环县等同类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17.
大豆新品种银豆2号是白银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引进的大豆高代材料经过多年选育而成。银豆2号2011—2012年参加甘肃省大豆区域试验,2 a11点(次)平均折合产量为2 463.75 kg/hm~2,比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20.26%。2012年参加甘肃省大豆生产试验,平均折合产量为2 906.4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13.29%。籽粒粗蛋白含量430.6 g/kg,粗脂肪含量206.5 g/kg。高抗大豆花叶病毒病,抗大豆黑斑病。高产、稳产性强、抗倒伏,适宜在甘肃省中部沿黄灌区、河西、陇东等同类生态区间作套种。 相似文献
18.
玉米新品种强硕168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玉米新品种强硕168是以N547为母本、泰548为父本选育而成的杂交种。2015—2016年参加辽宁省中晚熟组玉米区域试验,强硕168平均折合产量分别为12 918.6、14 198.5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分别增产9.7%、12.3%。2015—2016年参加河南省低密(67 500株/hm~2)组玉米区域试验,强硕168平均折合产量分别为11 779.5、14 291.5 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分别增产9.8%、12.4%。2015年参加国家东华北组、黄淮海组、西南组玉米区域试验,强硕168平均折合产量分别为14 210.5、12 957.5、15 720.5 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分别增产12.9%、10.7%、13.5%。2016—2017年参加甘肃省中晚熟旱地组玉米区域试验,强硕168平均折合产量分别为13 235.9、15 912.5 kg/hm~2,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分别增产8.7%、10.1%。夏播生育期133~145 d,株高274~276 cm,穗位高112~114 cm,穗长21.9~25.2 cm,穗粗4.3~4.7 cm,轴粗2.7~2.8 cm,秃顶长1.0~1.4 cm,穗行数17.1~17.9行,行粒数36.9~42.5粒,千粒重313.2~324.4 g,出籽率82.2%。春播生育期135 d,株高300 cm,穗位105 cm,穗长31~35cm,穗行数16.0~20.0行,行粒数50粒左右,出籽率88.9%。籽粒含粗淀粉74.06%、粗蛋白9.45%、粗脂肪3.90%、赖氨酸0.38%,容重745 g/L。高抗倒伏,耐涝性强,抗病性强。适宜在全国玉米产区年积温2 800℃的山川地种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