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落叶松是一种常见的松树树种,以落叶松人工林为主的种植方式成为实现林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然而病虫害是制约落叶松人工林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本文以落叶松人工林常见病虫害作为切入点,剖析病虫害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落叶松人工林病虫害防治的具体方案,以此进一步加强对落叶松人工林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东北林区落叶松人工林群落演替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样带网格调查法和分层株数法,研究了东北林区落叶松人工林群落的演替趋势,探讨了对落叶松人工林的经营.结果表明:落叶松属于衰退型种群;水曲柳、五角枫、蒙古栎和春榆等阔叶树属于进展型种群;在不同的群落中,红松分别属于进展和衰退型种群.对落叶松人工林的经营,应以近自然经营的思想为指导,重视林下红松和阔叶树的培育,使之发展成为接近自然状态的针阔混交林. 相似文献
3.
4.
2011年4月—10月7个月在秦岭西段小陇山林区对25年生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共33次降水事件的林冠截留特征定位观测,期间,林外大气降水总量为951.30 mm,林冠截留率、树干茎流率、穿透率分别为16.63%、0.86%和82.51%; 不同雨量级分析,穿透降水量和穿透降水率、树干茎流量和树干茎流率、林冠截留量均随着总降水量的增加呈递增趋势,而林冠截留率则随着大气降雨量和林内净降水量的增加呈递减趋势。比较相近雨量下的不同降雨强度林冠截流变化,降雨强度越大林冠截留量和截留率越小,表明持续时间较短强度大降雨,林冠截留量少,截留率亦小; 强度小历时较长的降雨,截留量和截留率都大。当林外降水量> 0.5 mm时才观测到林内穿透雨。树干茎流的变化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5.
华北落叶松作为塞罕坝林区栽植面积最大的树种,研究促进其生长的因素对塞罕坝林区的经营管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通过设立标准地,分析间伐与未间伐地块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胸径与树高生长情况,得出以下结论:间伐后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胸径生长明显,其平均胸径分别比未间伐的林分大0.9cm、0.8cm、0.5cm。间伐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树高的影响虽不如对胸径的影响显著,但依然有一定的上升优势。 相似文献
6.
凌帅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7,45(4)
采用样带网格调查方法和α、β多样性指数分析方法,分析辽东林区近50年生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 Henry)人工林的结构特征、植物多样性,探讨长白落叶松人工林自然化过程及其自然化经营模式。结果表明:(1)辽东林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群落具有明显的自然化现象。坡下部,形成了长白落叶松、水曲柳(Fraxinus mandschurica Rupr)占优势的针阔混交林;坡中部,形成了长白落叶松、花曲柳(Fraxinus rhynchophylla)、水曲柳占优势的针阔混交林;坡上部,形成了长白落叶松、花曲柳占优势的针阔混交林。(2)辽东林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群落具有较高的植物多样性,坡中部生物多样性最高。(3)辽东山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自然经营,应充分利用长白落叶松先锋树种作用及其群落的自然演替规律,依靠自然力恢复阔叶树种。 相似文献
7.
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肥力与微生物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通过对土壤微生物和养分含量的测定,探讨了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地力衰退问题。营造落叶松纯林易导致地力衰退,并且随林龄增加,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养分状况进行一步恶化,地这衰退趋势加剧;但通过间伐持久能或营造针阔混交林则土壤微生物活性明显提高,养分含量增加,地力恢复。此外,为防止地力衰退,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有益生物或其他生物来抑制或消灭有害生物的一种防治方法。生物防治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是农药等非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所不能比的。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针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未合理抚育的现状,提出开展合理的间伐建议,以提高森林综合储备能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林分质量,实现其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1.
落叶松八齿小蠹综合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落叶松八齿小蠹(Ips subelongatus Motsch.)在黑龙江省桦南县一年2代,部分个体一年3代。一年中出现三次以聚集信息素——化学信息为中心的扬飞侵入寄主高峰期。其成灾规律是在自然、气候及经营等多种削弱林木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从倒木向衰弱木扩散。进而侵害健康木的恶性循环过程。根据虫灾发生的特点划分了急性及慢性两种猖獗基地类型,并阐明形成机理及相应的监测、测报和综合防治技术。1984—1985年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获得成功,有虫株率由1984年防治前的30%—65%下降到1%以下。提出了适于人工林落叶松八齿小蠹防治的IPC程序图。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长白落叶松人工林自然化过程,为经营管理其人工林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了辽东林区典型经营条件下49年生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辽东林区落叶松人工林群落具有明显的自然化现象,其群落由长白落叶松、水曲柳、花曲柳等3~14个树种组成,坡下部、坡中部和坡上部依次形成了长白落叶松和水曲柳占优势,长白落叶松、花曲柳和水曲柳占优势,长白落叶松和花曲柳占优势的针阔混交林。群落中的较小径级区(2~6cm)与较大径级区(18~36cm/34/30)出现株数分布高峰的规律为,随自下而上的坡位环境梯度变化,群落较小径级区(2~6cm)峰值逐渐减少,而群落较大径级区(18~36cm/34/30)峰值逐渐增加。在坡中、下部优势树种长白落叶松大径材(胸径≥26cm)比重大,为586%和600%,在坡上部中径材(24cm≥胸径≥12cm)比重大,为667%。林下更新树种的径级分布主要集中在6cm以下的较小径级区域,坡下部2~6cm径级分布数量占更新总数量的963%;坡中部占938%;坡上部占更新总数量的856%。更新群落形成初期阶段。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东北地区3年生,9年生及37年生落叶松人工林进行不同肥料、不同剂量的施肥试验,研究施肥对落叶松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当年即对落叶松生长产生影响,施肥前落叶松林地养分状况并不能完全满足落叶松生长的需要。肥料种类、剂量对不同林龄的落叶松树高、地径和胸径生长有不同的影响,过磷酸钙30g/株的施肥量能较大地促进3年生落叶松地径的生长,尿素 磷酸二氢钾40g/株的施肥量能较大地促进3年生落叶松树高生长;磷酸氢二铵70g/株的施肥量较大地促进9年生落叶松胸径和树高的生长;350g/株的磷酸氢二铵能较大地促进落叶松胸径生长。 相似文献
14.
15.
介绍了关帝山林区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危害特点、发展趋势、无公害防治措施及其效果,提出了未来林区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的目标和策略。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对辽宁省锦州地区园林绿化植物常发生的有害生物种类、形态特征及危害的症状分别作简要介绍,并根据当地多年防治实践经验总结出相应的科学防治措施,以期提高该地园林绿化效果. 相似文献
17.
按照营造日本落叶松林立地条件进行划分,将适宜、较适宜和不适宜分为Ⅰ级、Ⅱ级和Ⅲ级。选择不同立地类型的幼、中、近、成4个林龄段的典型日本落叶松林分在2008年分别设置面积为20 m×30 m的样地, 2013年和2015年进行了复测,固定样地取自未被人为干扰及未遭受自然灾害的自然生长的林分样地33块,采用ForStat2.2软件进行拟合计算。建立了小陇山林区人工日本落叶松林的8个林分整体生长预测模型,各参数的平均相对误差和相对均方误都<6.5%。获得的全林整体模型可对小陇山林区不同条件下的日本落叶松林分的生长进行预测,可对间伐进行预测分析,绘制不同立地指数条件下的林分密度控制图,从而指导小陇山林区日本落叶松林分的经营活动。 相似文献
18.
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经营决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南岔林业局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的不同年龄采伐和更新的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得出:对于人工落叶松近熟林,在其采伐后更新树种的选择上应以云杉、红松为主,不宜选择落叶松造林;在采伐方式上,对落叶松人工近熟林的经营宜采用大强度间伐,每公顷保留400株为宜,不宜采用大面积皆伐和带状皆伐方式;落叶松人工林经济成熟年龄应定15~20 a;在一般公益林区,落叶松人工林数量成熟年龄应定在25-30 a为宜。 相似文献
19.
落叶松人工林的调控要素有间伐对象、间伐时间、间伐强度和间伐方式等。间伐方式应根据林分的特点和培育的目的来确定,必须从落叶松的生物学特性出发,确定一个科学的间伐强度。在进行落叶松人工林抚育间伐时,间伐对象的选择相当重要。提高林分生长量的关键在于:根据落叶松的生物学特点和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采取合理的抚育措施,科学地调控林分生态因子。对落叶松近熟林也可以高强度间伐,然后采取林下更新的经营方式,既促进了林木的径级增长,又充分地利用了生态位空间,提高了林地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落叶松人工林土壤中磷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分析了原始阔叶红松林和次生杂木林采伐后,人工更新红松、落叶松、天然更新白桦林和撩荒地土壤磷含量的影响。以及落叶松二代林中土壤磷素的变化。其方法是选择不同林龄阶段的落叶松人工林及相邻的红松人工林。天然白桦林和杂木林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落叶松人工林下土壤磷的含量大于红松人工林和天然白桦林;撩荒的采伐迹地磷的含量显著小于有林地;二代林中土壤磷含量与一代林无显著差异。同时,从速效磷的水平来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