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乡村地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生态环保建设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如何构建生态文明新乡村成为地区政府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在此情况下,为了推动乡村地区的持续稳定发展,就应该加强对农村能源和环保的研究,制定更为科学的能源和环保建设管理方案,明确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而为乡村地区的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支持。1新时期农村能源和环保工作现状对新时期农村地区能源和环保工作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进行,农村开展了村村通工程,修建了大量乡村公路.我地区的乡村公路大多修建的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有的乡村公路的一些路段出现了病害.为加快农村公路的建设步伐,预防公路病害的产生,本文浅谈一下影响农村水泥混凝土公路质量的一些因素  相似文献   

3.
张秀秀 《乡村科技》2022,(23):10-13
近年来,为加强乡村治理及法治乡村建设,安徽省池州市制定了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政策制度,采取了一系列法治乡村建设的创新举措,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但池州市法治乡村建设仍存在农村基层组织的认识有待提高、建设水平不平衡、自治活力不足等问题,需要采取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对法治乡村建设的认识、促进法治乡村建设平衡发展、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等措施,进一步提升法治乡村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4.
农民法律意识是法治乡村建设的关键,没有农民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提升,法治乡村建设就难以实现。当前,受制于乡村商品经济不发达、民主政治不健全、文化教育不充分、法律制度不完善等因素影响,农民法律意识存在着法律知识匮乏、法律认知不足、法律信仰缺失、法治观念不强等种种问题,这已严重制约了法治乡村建设的顺利进行。为培养和提升农民法律意识,实现法治乡村建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快乡村发展,完善乡村法制,为农民法律意识培养和提升奠定必要基础,提供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聚焦三农、振兴乡村"是国家长期以来一直坚持的战略发展理念,而对于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单单依靠政策扶持与人为治理无法打破管理僵局,尤其对于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这项工作所暴露出的弊端和存在的问题,逐步浮出水面。该文简单介绍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并分析玉溪市在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建设生态文明农村的具体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坚定法治理念,促进科学执法;完善生态文明法治体系,明确法治体系的责权关系,进一步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背景下,农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党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实现农村政务、经济、思想文化和内外部环境全面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法治文化的建设与培育提上了日程。“一五”计划颁布实施以来,我国虽开展了多年的农村法制教育,但由于诸多因素,在农村法治建设和农村普法工作中仍存在许多薄弱环节。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探讨了河北省乡村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乡村法治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及二十字总要求,即"产业融合、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不仅是全面振兴乡村的重要内容,还是人们日夜期盼的生活向往。本文以泗阳县八堡村为例,结合其生态特色、文化特色以及产业特色,从建设良好生活环境、加快经济建设步伐、塑造良好乡村风貌和传承乡村古老文化四个方面,为八堡村的乡村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2020年3月25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印发了《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意见》,对法治乡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法家当时提出的"以法治国"、"一断于法"、"刑无等级"等主张,是当时历史和社会实践的产物,是法家法治思想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历史发展来看,当下正在建设的法治乡村、法治社会,是有深厚的文化根基的。建设法治乡村,就要从法家思想中汲取智慧,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基因,加强法治宣传,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与时俱进,大力革新,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从而加快我国法治乡村和法治现代化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9.
推进民族地区农村更高水平法治建设对规范民族地区农村治理模式、营造农村良好法治气氛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民族地区农村更高水平法治建设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在民族地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薄弱、执法人员法治能力有待提升、农村治理方式单一、农村法治宣传教育不到位等方面。要解决这些问题要强化民族地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升执法人员法治能力,推进法治、德治、自治相融合的治理模式,加强民族地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小康社会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中国农村发展步伐逐渐加快,农村发展取得的良好成就离不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从中能够看出,我党对农村建设工作十分关注。具体落实农村发展新战略,这能加快农村改革步伐,能够增加农业经济效益,有利于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意义(一)丰富理论内容我党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高度重视农业问题,并为农业建设提出相应的政策和要求,现如今提出的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1.
乡村是新时期党和国家政策落到实处的关键点。在发展过程中,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是乡村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与乡村空间功能分区密切相关,必须多层次优化功能分区,促使乡村生态环境、经济全面协调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本文从不同角度入手客观分析了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下的乡村空间功能分区。  相似文献   

1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1):259-26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定不移地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乡村建设道路。当前,我国法治乡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为:农民法治观念较为淡薄,农村基层法治人才薄弱等。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加大法治宣传力度,营造法治乡村建设的良好法律氛围;加强机构建设,夯实法治乡村建设的组织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分析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出现乡村法治建设状况及法治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性,探讨如何利用当前政策支持整合社会有效资源建设为乡村搭建提供持续高效的多方联动法律服务平台等问题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14.
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是法治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四大重要环节。对乡村法规政策和现实情况进行梳理,厘清进入“后乡土社会”的乡村地区在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现实问题,思考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新使命、新内涵和新场景,并提出我国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新路径。应在“乡政村治”的既有治理体系格局下加强关键领域立法,完善乡村法律制度体系,突出党领导下乡村居民治理主体地位,构建智慧治理机制,加强乡村地区司法保障,完善乡村地区法律服务体系,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布局与共同富裕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15.
崔荣方 《乡村科技》2022,(23):24-27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走乡村法治化道路已经是当下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经之路。当前,乡村治理法治化面临着法律体系不健全、治理主体权责不明、基层民众法治意识淡薄、基层司法资源供给不足、法治文化建设相对滞后等困境,严重影响了乡村法治建设进程。为加快推进乡村治理法治化,提出进一步完善乡村治理法律体系、明晰治理主体法定权责、健全基层司法保障机制、营造良好法治文化环境、健全“三治合一”治理体系等路径,以期提升乡村治理法治水平,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促进乡村振兴法治建设的总依据,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践探索中的新经验、新理论、新方法,引领着乡村振兴法治建设的发展方向。在目标上,习近平法治思想与乡村振兴法治建设价值目标的耦合,是引领和促进乡村振兴法治建设的基本前提。在实践中,国家制定法与乡村习惯法之间的博弈、治理主体法治思维欠缺以及法治人才缺乏的困局构设,为乡村振兴未来的法治建设提供了方向。在策略上,完善乡村治理的法治体系、培育乡村法治文化和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法治建设提供了路径选择,丰富了法治促进乡村振兴的理论思考,使法治有效回应了乡村全面振兴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阐述了实现乡村振兴的20字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生态宜居,是在解决乡村突出环境问题的基础上,为村民营造舒适美丽的生活环境,这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又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所在。为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完善乡村生态文明体系,本文针对我国乡村生态宜居建设中垃圾处理方式不科学、污水排放量大以及乡村绿化不规范等突出问题,提出从意识培养、资金投入、措施改进三个方面探索乡村生态宜居建设的新路径,以期加快乡村生态宜居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8.
<正>辉南县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改造步伐,推进"建、管、养、运"协调发展作为惠及"三农"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幅度、全范围掀起农村公路建设改造新高潮,为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工程顺利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和保障作用。再掀农村公路建设改造新高潮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辉南县及时将"要致富、先修路"的理念调整到"要致富、修好路"上,对全县农村  相似文献   

19.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工作是新时期基于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重点工作内容,合理组织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工作对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产生着直接的影响,能为农民群众合法权益的维护提供良好的支持。本文选取甘肃省平凉市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发展差距逐渐拉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不平衡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为了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大力推进乡村治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中,治理有效是基础,乡村治理的好坏会直接对乡村振兴的成效产生影响。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这不仅体现了中央对乡村基层治理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为乡村的自主治理提供了思路和路径。因此,要实现乡村的有效治理,需要构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以此推动乡村治理的成功转型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落实。基于此,本文通过对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的内在逻辑理路的梳理、现实困境的分析及破解路径的探讨,以期对我国乡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经济较为落后的乡村地区的乡村治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