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2.
为探究中国南方暖湿地区甜樱桃适栽品种花芽休眠阶段的分子调控机制,以杭州地区种植的2个不同需冷量甜樱桃品种‘布鲁克斯’和‘萨米脱’为材料,分别于休眠前期(S1)、内休眠期(S2)和萌芽前期(S3)采集花芽,通过转录组测序比较2个品种间的基因表达差异。分析表明,S1、S2和S3时期分别获得343、671和1 588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S3的差异基因数最多。GO分析表明,细胞组建、细胞代谢过程、刺激响应以及转运蛋白活性相关的基因在3个时期品种间均表现出显著差异。KEGG分析表明,S3富集的差异基因数及相关代谢途径最多,主要集中在糖代谢和蛋白质合成加工相关途径以及植物—病原互作、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等途径,表达趋势分析显示部分差异基因可能参与调控甜樱桃花芽休眠状态的转换。通过转录因子预测分析,筛选到包含9个转录因子家族的42个差异表达转录因子,其中AP2/ERF、MYB、WRKY、C2H2、C3H和MADS-box家族的13个转录因子在S2的表达量显著高于S1和S3,表明这些转录因子可能参与了甜樱桃花芽休眠期的调控。 相似文献
3.
选用自交不亲和性程度不同的2个甜樱桃品种莫利和拉宾斯为试材,分别在开花前、开花当天和开花后进行莫利自花、拉宾斯自花和莫利×拉宾斯异花授粉,并于授粉后12、24、48、72、96h切取花柱,用FAA固定,荧光染色后压片观察。结果表明,3个组合的花粉萌发率都以开花当天授粉的最佳,拉宾斯自交和莫利×拉宾斯的花粉管生长状况也以开花当天授粉的最佳,但莫利自交的花粉管生长状况却以花前第4天最佳,花后第4天次之,而当天授粉的最差。因此认为,甜樱桃自交不亲和程度与其雌蕊的发育状态密切相关,蕾期授粉和延迟授粉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甜樱桃的自交不亲和性,但蕾期授粉的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4.
通过观察‘早红宝石’从萌动期至谢花期的花芽发育特征及胚珠多糖定位,进一步探讨高温造成甜樱桃胚囊败育原因。结果表明,在同一物候期,露地、温室、破眠剂处理的花芽发育特征及胚珠淀粉粒定位一致;在同一物候期,温室‘早红宝石’胚珠淀粉粒数量多于露地和破眠剂处理的,分布区域也大于后两者;破眠剂处理的花后2 d胚珠淀粉粒数量多于对照,分布区域也增加。分析认为,温度是决定甜樱桃花芽发育进程、胚珠多糖数量及分布的重要因素。高温加速花芽发育,却抑制胚珠多糖水解,难以满足胚珠、胚囊快速发育对碳水化合物的需求,最终胚囊败育。破眠剂可提早花芽发育进程,有效提高胚囊发育质量,其生物学效应类似于某种高温逆境逃避机制。 相似文献
5.
6.
温度对甜樱桃花芽酚类物质含量和相关酶活性及休眠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以7年生甜樱桃红灯(PrunusaviumL.cv.Hongdeng)带有花芽的离体枝条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温度对红灯花芽酚类物质含量、相关酶活性及萌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处理对酚类物质含量影响效果不同,自然休眠前期低温(5℃)减缓了酚类物质的积累,中期提前达到其高峰并进入下降阶段,后期加速其降低;高温(20℃)则效果相反,变温(5℃/20℃)的效果不明显。自然休眠的不同时期,不同的温度处理对PAL和PPO活性的影响效果也不相同,低温(5℃)在休眠前期抑制PAL活性的增长而提高了PPO活性,中期使PAL活性迅速降低的同时却加速了PPO活性的升高;后期降低了PAL活性,提高了PPO活性。高温(20℃)的作用效果与低温(5℃)相反。变温(5℃/20℃)对PAL和PPO活性的影响效果不明显。低温(5℃)在自然休眠的3个阶段都能打破休眠促进萌发;高温(20℃)抑制了花芽的萌发;变温(5℃/20℃)对花芽的萌发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以7年生甜樱桃‘红灯’和‘早红宝石’为试材, 分析了自然休眠期间剥鳞和化学药剂处理对酚类物质含量及对休眠解除的影响。结果发现, 休眠花芽中的酚类物质主要分布于鳞片中, 剥鳞后, 花芽中酚类物质含量锐减。自然休眠的不同时期剥鳞对打破休眠的效果不同, 前期效果较为明显, 中期处于休眠的最深时期, 剥鳞不能打破休眠, 后期剥鳞也能打破休眠促进萌发。不同化学药剂在休眠的不同时期对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不同: 自然休眠前期, KNO3 和硫脲减缓了酚类物质的积累速度, 相反H2O2 加速了酚类物质的积累; 中期上述3种化学药剂对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与早期相似; 后期KNO3 处理降低了酚类物质含量, 硫脲使酚类物质含量略有增加, 而H2O2 使之显著增加。在打破休眠方面, KNO3 可提前2~3 d打破休眠, 硫脲没有明显效果, H2O2 反而抑制休眠的解除。 相似文献
8.
9.
【目的】为了探明不同发育时期的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花芽的冷敏感性差异,【方法】以发生在2008年1月下旬至2月下旬的极端低温作为低温处理的条件,研究了低温对‘妃子笑’与‘糯米糍’2个品种的"白点"(一级侧花序原基)和初生花序(花序轴伸长的一级侧花序,长1~2 cm)2种不同发育时期的花芽相对电导率、过氧化氢(H2O2)含量、花芽表面茸毛以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低温使花芽的H2O2含量升高,相对电导率增大,无论是低温期间还是温度回升后,‘妃子笑’"白点"的相对电导率低而且变化幅度小。受冷害的初生花序的茸毛较杂乱,表面有裂痕和碎片,但‘糯米糍’的裂痕和碎片相对较多。受冷害的"白点"茸毛排列较初生花序有序,表面也有裂痕,但‘糯米糍’的"白点"表面裂痕较多。而未受冷害的花芽茸毛致密而有条理,没有裂痕。2个品种受害细胞的细胞壁变得模糊,液泡膜出现破损,细胞质渗漏到液泡中,而没有受害的初生花序或"白点"上的细胞壁、液泡膜清晰。【结论】研究结果显示花序比"白点"对低温更敏感。 相似文献
10.
以“青芋1号”和“神芋”菊芋品种为试材,通过自然状态的低温锻炼,测定了2个菊芋品种块茎中总糖、还原糖、可溶性糖及淀粉含量的变化;并利用扫描透射电镜观察了低温锻炼下的块茎细胞超微结构.结果表明:抗寒性品种“青芋1号”随温度降低,总糖含量升高,还原糖含量升高,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淀粉含量降低;反之,非抗寒性品种“神芋”总糖含量降低,还原糖升高幅度小,可溶性糖含量降低,淀粉含量降低幅度大.细胞超微结构发现,抗寒性品种“青芋1号”在-20℃时才表现出液泡破碎,线粒体数量增多,变形及解体;非抗寒性品种“神芋”在5℃时就出现类似现象,这与植物在遭受寒冷环境条件细胞适应性变化相一致. 相似文献
11.
12.
1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甜樱桃休眠的调控及花芽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7年生甜樱桃( Prunus avium L. ) ‘红灯’和‘早红宝石’为试材, 研究了自然休眠期间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其休眠花芽酚类物质含量、相关酶活性以及萌芽率的影响。结果发现, 自然休眠前期,ABA促进酚类物质的积累, 6-BA、GA3 减缓了酚类物质的积累; 中期ABA使酚类物质一直维持较高水平,6-BA、GA3 促使酚类物质达到高峰, 然后降低; 后期ABA延缓了酚类物质的降低, 6-BA、GA3 效果相反。6-BA、CA3两种生长调节剂中, CA3对酚类物质的作用效果较为显著。ABA使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 活性增强而降低了多酚氧化酶( PPO) 活性, 6-BA、GA3 降低了PAL的活性而使PPO活性增强。自然休眠的不同时期,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萌芽率的影响效果也不同。6-BA、GA3 处理在自然休眠前期对萌芽率影响不明显, 中期打破了休眠, 使萌芽率超过50% , 后期效果与中期相似; ABA处理在整个自然休眠期间使萌芽率略有降低, 并抑制了休眠的解除。 相似文献
14.
不同冬季修剪方法对桃树花芽质量的影响杜宗绪李尧霞孙日海张洪周彦明李绍华(山东昌潍农校·261041)(北京市西郊农场·100094)(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100094)多年来桃树传统的冬季修剪一直采用短截的方法,即对所保留下的枝条均进行短截(果枝平均... 相似文献
15.
外源激素对休眠期甜樱桃花芽酚类物质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甜樱桃为试材,研究4种外源激素对自然休眠期甜樱桃花芽酚类物质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外源激素处理对花芽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效果不同,ABA、IAA在自然休眠前期促进了花芽酚类物质的积累,中期使花芽酚类物质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后期减缓酚类物质含量的降低,而6-BA、GA3的效果则相反;ABA、IAA使多酚氧化酶(PPO)活性降低,使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升高,而6-BA、GA3的效果则相反。ABA、IAA处理抑制了花芽休眠的解除,6-BA、GA3处理则有利于花芽休眠的解除。 相似文献
16.
对不同温度(20 、25、30 、35 ℃) 处理番茄种子后胚轴内多种内含物含量的变化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25 ℃处理组中胚轴内核酸、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其它各处理组,叶绿素含量则随着生长时间延长而增长。 相似文献
17.
白灵菇不同发育阶段的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食用菌》2016,(1)
由于白灵菇栽培历史较短,对白灵菇生物学特性研究还不够全面,栽培技术不够成熟,导致白灵菇生产成本高、产量低、周期长、畸形菇多,极大地影响了工厂化生产企业及农户种植白灵菇积极性,制约了白灵菇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从积温在白灵菇栽培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入手,研究积温在白灵菇不同发育阶段对其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白灵菇菌丝体在固体培养基中培养至生理成熟所需活动积温6.175℃/g,有效积温4.850℃/g;催蕾所需活动积温1.1925℃/g,有效积温0.6175℃/g;菇蕾发育至成熟的子实体所需活动积温1.325℃/g,有效积温0.925℃/g。旨在为从事白灵菇栽培的工厂化企业及农户提高栽培技术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利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fication,iTRAQ)标记结合二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two-dimensional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2D LC-MS/MS)技术,研究广叶绣球菌(Sparassis latifolia)原基期、幼菇期和成熟子实体阶段的差异表达蛋白质组.采用Q-Exactive质谱鉴定并经ProteinPilot软件搜库,对所获得的差异蛋白进行GO (gene ontology)、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和转录因子注释分析.结果共鉴定到可信蛋白2305个,其中2219个蛋白具有相对定量信息.与原基期相比,幼菇期显著上调蛋白104个,下调蛋白142个,子实体阶段显著上调蛋白155个,下调蛋白460个.GO分子功能提示这些差异性蛋白主要参与催化活性、蛋白结合和水解酶活性.KEGG代谢通路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蛋白主要涉及碳代谢、氨基酸合成、核糖体、糖酵解/糖衍生等代谢过程.差异蛋白中与信号传导和转录因子相关的蛋白数量分别为27个和7个.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