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苹果地上部与地下部相互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年的研究表明,苹果根系生长1年有3次高峰。新梢与根系生长是交互进行的。根系的第1次生长高峰在花前8~13d,春梢生长高峰在花后19~24d;根系的第2次生长高峰在春梢停长后7~8d.根的第3次生长于秋梢停止至落叶前。苹果根系的第1,2次生长之间,正值春梢的急速生长期,有一个养分转换期。苹果根剪具有控冠抑长作用,宜在花前10d进行。根据苹果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生长特点,应于花前8~13d、养分转换期以及秋梢停长后到根系第3次生长初进行追肥及施入基肥。  相似文献   

2.
以盆栽一年生新红星/海棠为试材,研究了苹果幼树梢尖内源3-吲哚乙酸(IAA)、赤霉酸(GA3)、脱落酸(ABA)和根系中新根内玉米素(Zeatin)的周年发生动态。苹果幼树梢尖中内源IAA、GA3含量一年中有两次高峰,与春梢和秋梢旺长相对应。ABA的周年变化是在萌芽后含量开始下降,春梢旺长时,ABA含量最低,ABA含量高峰与春梢停长相对应,落叶时有所增加。苹果幼树生长根中Zeatin含量一年中有3次高峰,与一年中3次发根期基本对应。一年中地下部根系Zeatin的3次高峰与地上部梢尖中IAA、GA3两次高峰基本呈交替现象,并与一年中根系生长和枝条生长出现的交替现象呈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3.
苹果大小年树生育规律与优质栽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集1972~2000年对苹果生育规律之探索和对国光苹果大小年树连续5年的系统研究,探明了苹果树根系和地上部各器官生长发育的相互关系。小年树年周期内根系与新梢各有3次生长高峰,二者呈交互生长;大年树有2次根生长高峰和1~2次新梢生长高峰,根系与春梢生长高峰期一致。小年衰弱树有2次新梢生长高峰和1次根生长高峰,春季和秋季根系生长高峰消失。大年树和小年树春季根系生长高峰期与盛花期和营养枝全枝叶面积的生长高峰期一致。小年树树体贮藏营养不足,在新梢生长高峰前出现养分亏缺,新梢生长高峰期新根日生长量降至低谷,同时新梢第8,9节出现小叶,是营养转换期开始的标志。大年树贮藏营养充足,春季新根生长旺盛,在新梢生长高峰期第7~10节出现最大叶片,明显地促进了枝叶生长和幼果细胞分裂。在新梢停止生长或缓慢生长阶段,根系进入第二次生长高潮时花芽开始分化,10d左右达花芽分化高峰。大年树结果期明显地抑制了根系和新梢生长及花芽分化,使翌年成为小年。早秋施基肥对促进第三次根系生长高潮及提高树体贮藏营养水平至关重要。早期疏花疏果,调节果实适宜负载量是苹果优质栽培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范伟国  杨洪强 《中国农业科学》2014,47(19):3907-3913
【目的】根系构型是根系的重要形态特征,也是影响植株养分吸收的重要因素,栽培容器可以通过特异的根域形状影响根系形态、结构和养分吸收特性;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 (Pamp) Rehd.]是优良的苹果砧木,对根域环境反应敏感,本研究主要探讨不同形状的根域对平邑甜茶新梢生长、根系构型参数及根系养分吸收的影响,为分析和塑造理想根系构型及改善苹果砧木养分吸收和植株生长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利用盆口直径小于盆高、盆口直径大于盆高和盆口直径等于盆高3种陶土盆,创造深窄形根域、浅宽形根域和等高等径根域3种根系构型环境,早春将等体积、同类型的营养土装入盆中,并选择植株长势和根系形态相近的平邑甜茶幼苗移栽至上述陶盆中,8个月后取样调查根系形态构型参数、新梢生长量、根系活力和根系养分吸收速率。【结果】在根域形状不同的3种栽培环境中生长8个月后,平邑甜茶幼苗新梢生长、根系构型和养分吸收特性差异明显,其中,生长在深窄形根域中的幼苗一级侧根数量最多,一级和二级侧根长度最短,植株根/冠比最大,其根系活力和对钾的吸收速率最低,对磷、钙和锌的吸收速率较低,对铁的吸收速率较强。生长在浅宽形根域中的幼苗新梢粗长、叶片多,新梢生长量最大,一级侧根和二级侧根最粗和最长,二级侧根数量和毛细根数量最多,根/冠比较小,根系对钾的吸收速率最高,对磷和锌的吸收速率较高,对钙的吸收速率较低,对铁的吸收速率最低。生长在等高等径根域中幼苗新梢细短、叶片少,新梢生长量最小,主根最细,一级侧根数量和毛细根最少,根/冠比较小,其根系活力最高,对钙和锌的吸收速率较高,对磷、钾和铁的吸收速率较低。【结论】根域形状对平邑甜茶幼苗根系形态构型、养分吸收性能、根/冠比和新梢生长影响显著;深窄形根域使幼苗侧根长度和直径变小、一级侧根数量增多,植株根/冠比增大及对铁的吸收能力提高;浅宽形根域使平邑甜茶幼苗侧根粗且长、毛细根更丰富,植株对磷、钾的吸收能力和新梢生长增大;等高等径根域使幼苗主根直径变小、一级侧根和毛细根数量减少,使根系活力和植株对钙的吸收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5.
以2年生盆栽"寒富"苹果为试材,研究3种不同嫁接模式下新根生长发育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嫁接模式下,盆栽寒富苹果上层根系全年只有一次发根高峰,主要发生在雨季。下层根系,中间砧植株全年只有一次明显的发根高峰,常规植株与高接植株全年有3次发根高峰,萌芽期发根高峰比较微弱,雨季与落叶期的发根高峰十分明显。3种嫁接模式植株均表现出,吸收根数量远远大于生长根数量,所以根系的发根高峰主要由吸收根的数量决定,生长根的发根高峰时期较吸收根早。上层新根总量表现为:常规植株>中间砧植株>高接植株;下层新根总量表现为:常规植株>高接植株>中间砧植株。3种嫁接模式植株单位质量新根的活跃吸收面积整个生长季基本稳定,常规植株根系还原力全年有两次高峰,分别发生在7月中旬和9月中旬,其他2种类型植株根系还原力全年只有一次发根高峰,发生在8月中旬。3种嫁接模式植株,POD活性均表现出随着发根高峰的到来活性降低,随着新根数量的减少活性升高;MDA含量均在萌芽期和雨季发根高峰期出现高峰。  相似文献   

6.
苹果新根周年发生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以盆栽和大田栽培的新红星/西府海棠(MalusMicromalus)为试材,研究了苹果新根的周年发生动态。盆栽1~2年生幼树萌芽后新根发生总量持续增加,只有生长根发生量在6月下旬~8月略有下降。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大田植株的新根发生动态因植株类型而异,双峰和三峰曲线皆有;春季不同类型树体发根差异最大,小年树、弱树发根量在萌芽后缓慢上升,不因春梢的迅速生长而降低,旺长树、大年树在春梢旺长前达到高峰,之后下降形成低谷,丰稳产树此时虽有增长但非常缓慢;春梢停长后各类树体发根均达高峰,并在7~8月份秋梢生长、高温期下降;秋梢停长后出现秋季高峰,但大年超负荷树秋季高峰消失,并影响次年(小年树)春季新根的发生。总之,弱树新根特别是生长根发生量始终最小,旺长树生长根量则显著高于其它树体类型,丰稳产树发生量高而稳定,旺长树受新梢生长、大小年树受果实发育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7.
葡萄从萌芽至成熟,消耗了大量的营养物质。采收后至落叶休眠之前,正值农村三秋大忙季节,果农对其疏忽管理,必将对葡萄枝条的老化、营养的制造及养分的积累和贮藏产生严重的影响,从而影响第2年的长梢、展叶、开花和坐果。利用好葡萄采后至落叶这阶段,叶片光合作用和根系生长的第二个高峰.加强采后管理,保叶促根,增加光合产物的积累和贮藏,加快新梢木质化,复壮树势,为来年优质、稳产提供保障。葡萄采收后的树体管理如下。  相似文献   

8.
通过测定不同昼夜温度和光周期条件下茶树扦插生长指标,分析温度和光周期对茶树扦插生长繁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昼温升高,新梢长和新生叶片数增加,28℃条件下愈伤组织形成率、生根率、发根数、茎粗明显增加,25℃条件下茶苗成活率最高;随着夜温从15℃升高至25℃,新梢长、新生叶片数和茎粗增加,20℃夜温度条件下,愈伤组织形成率、生根率、发根数优于其他处理;随着光照时间增加,生根率和根数增加,16 h光照条件下,新梢长、新生叶片数和茎粗增加优于其他处理。综合茶树根系及茶苗地上部生长指标,昼温保持在25~28℃、夜温20℃为宜,增加光照时间,有利于扦插苗根系和地上部生长。  相似文献   

9.
苹果幼树内源生长素,脱落酸的周年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三年生新红星苹果树梢尖年生长周期中内源生长素(IAA)和脱落酸(ABA)的含量变化。苹果梢内IAA含量在一年中相应于春、秋梢旺长有两次高峰,峰值春季高于秋季。AB含量在新梢旺长时最低,随新梢生长减缓呈上升趋势,于新梢停长时达一高峰。秋季落叶,伴随以ABA含量的剧烈增加,IAA/ABA比值于新梢旺长时最高,冬季休眠时最低。  相似文献   

10.
根系分区灌水是一种新型灌水技术,在不影响产量的前提下能够提高水分利用效率。通过春梢生长期、春梢停长期、秋梢生长期苹果根系分区灌水试验,研究了不同生育期1/4、2/4、3/4根系体积灌水对苹果植株水分状况、生长习性和叶片Pn、Tr、Gs、WUE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春梢生长期1/4根系体积灌水即可满足植株的水分需求,而春梢停长期、秋梢生长期需要2/4根系灌水;减小灌水根系体积后,新梢和叶片生长被抑制,叶片Pn、Tr、Gs降低,由于Tr较Pn下降幅度大,WUE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观测新源野果林原生境野杏(Armeniaca vulgaris Lam.)地上部新梢和果实的生长动态,采用根窖法观测野杏根系的生长动态,分析野杏根系和地上部生长发育动态的变化规律和相关性。结果表明,50~100 cm土层内的根系最为活跃,不同土层深度内根系存在交替生长现象。新根总数在6月11日之后迅速增加;根系的快速生长时期在6月11日至8月30日;新梢的快速生长时期在5月1日至5月21日;果实第1次快速生长时期在5月1日至5月16日,果实第2次快速生长时期在6月27日至果实成熟;野杏生长发育动态与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呈正相关关系,与土壤含水量呈负相关关系。野杏的根系在不同土层活跃情况不同,中层最活跃。新梢快速生长时期与果实第1次快速生长时期重叠;在新梢停止生长时,根系进入快速生长时期。野杏生长发育受空气温度、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温度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2.
<正>7至9月,柑橘果实迅速膨大,此时是果实膨大高峰和即将进入花芽分化时期,同时也是年周期发根的高峰和秋梢即将抽发时期。此时根系吸肥功能强、吸肥量大,抓住此期适时足量施好壮果促梢肥,具有壮果逼梢和促进花芽分化的双重作用,对提高当年产量和打下明年丰产基础作用极大,是实现连年增产的重要措施。施肥时期。壮果肥一般在6-9月施入,但应根据树龄及树势而定。盛果期的成年树壮果肥宜在7月中旬施入;初果期的幼  相似文献   

13.
旱育中籼稻根系形态性状及其与产量构成因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盆栽条件下 ,以水育秧为对照 ,研究旱育中籼稻汕优 63本田期根系形态性状及其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 :旱秧稻移栽期根系诸形态性状均显著小于水育秧 ;N -n期与水育秧的差异明显缩小 ;拔节期旱秧稻根系诸形态性状均超过水育秧 ,旱秧稻前期表现出强大的发根优势 ;拔节后 ,旱水秧根系诸形态性状差异又趋缩小 ,至抽穗期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旱秧稻较水育秧产量高 ,影响旱秧稻产量的主要根系性状是每株根体积、根数和根干重。促进旱秧稻生育中后期根系的生长 ,充分挖掘旱秧稻的结实潜力 ,是旱秧稻高产栽培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产期调节栽培条件下四季蜜龙眼根系生长和地上部生长的关系,为该品种的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4年生四季蜜龙眼为材料,采用根窖法研究产期调节栽培条件下四季蜜龙眼根系一年内的生长动态,探讨根系生长与地上部新梢生长、开花和结果的相互关系.[结果]四季蜜龙眼根系一年有两次生长高峰:3月下旬~4月下旬出现第1次根系生长高峰,第2次生长高峰出现在7月下旬~9月中旬,根系生长活动与土温有密切关系;新梢加长在一年中也有两次生长高峰,3月底出现第1次生长高峰,5月上旬出现第2次生长高峰,并持续到下旬.[结论]产期调节栽培下的四季蜜龙眼新梢、果实和根系的生长有交替现象.  相似文献   

15.
柑桔在年生长周期中,不同器官发育的时期和生育周期有一定的规律性.以温州密柑为例,一年中枝条抽生可分为春梢、夏梢和秋梢;根的伸长规律和落叶果树相反,春芽伸长期,根系生长缓慢,春梢停止伸长时,根系生长旺盛,夏、秋季根系生长状况也相类似:果实发育周期中有花芽分化、开花、落果、成熟等,这些都与碳代谢关系密切,从光合作用及其产物的运输来看,温州密柑1~3月叶片的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都很低:4月上旬,随温度的升高,光合作用增强;6月上旬,新叶绿化,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除盛夏高温期光合  相似文献   

16.
不同灌溉方式对苹果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起垄覆膜沟灌、树盘埋罐渗灌和树盘漫灌对苹果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树盘漫灌相比,起垄覆膜沟灌和树盘埋罐渗灌能显著增加新梢和春梢的长度,极显著增加叶面积、比叶重和叶绿素含量,但3个处理的新梢粗度、单株新梢数、秋梢长度、秋梢占新梢数的比例以及产量均无显著差异;树盘埋罐渗灌明显增加了根系的数量,且以直径2mm根增加最多;起垄覆膜沟灌和树盘埋罐渗灌处理的果实品质总体上优于树盘漫灌。  相似文献   

17.
细根作为植物吸收养分和水分的主要器官,其功能性状对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影响。以黔中龙里县林场的马尾松林为对象,测定3个林龄马尾松林(25、37、52 a)群落中马尾松与优势灌木的12个根功能性状,分析随林龄变化根性状的异速生长关系。结果表明,随马尾松林龄增长,马尾松细根性状指标存在显著性变化;其中马尾松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随林龄增长表现为52 a>25 a>37 a的马尾松林;马尾松根生物量密度、根体积密度和根直径随林龄增长呈显著增加趋势,而比根长、比表面积和根组织密度随着林龄增长则呈现下降的变化趋势。不同林龄马尾松林下优势灌木组成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同种灌木的根长密度、比根长和比表面积随马尾松林龄变化存在显著性差异变化。马尾松的根生物量密度、根体积密度、比根长、比表面积和根直径随林龄增长存在显著的异速生长关系,这表明马尾松细根随林龄变化对资源获取利用的策略发生着改变;马尾松倾向于以更长的细根长度而不是更大的根表面积获取资源,相较于高林龄林分,低林龄林分马尾松林的马尾松根系有更高的比根长,表现出低投资高收益的生态策略。  相似文献   

18.
《农家致富》2013,(15):33
秋季正值多数果树根系的最后一次生长高峰,伤根容易愈合,并可发出新根;果实采收后至落叶前,是树体积累养分的时期,此期根系吸收强度虽小,但吸收时间较长,秋施基肥中结合施入速效肥料,有利于树体积累养分,提高越冬能力和来年开花质量及坐果率;此外,秋施基  相似文献   

19.
以‘七月鲜’枣树(Zizyphus jujuba)为研究对象,在枣树不同生长时期(萌芽期、展叶初期、展叶中期、全叶期、果实成熟期、落叶前期)用完整土块法采集枣树完整根系并按根序进行细根分级。根系扫描仪结合分析软件获得各根序细根长度、表面积、直径等参数。结果表明:1)不同物候期枣树1、2级细根之间的比例均大于2、3级细根之间的比例。枣树1、2级细根比例在5.2~6.2之间,2、3级细根比例在2.7~3.3之间。不同物候期枣树1、2级细根以及2、3级细根分支比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2)‘七月鲜’枣树不同物候期细根直径和组织密度均表现为1级根2级根3级根。1级根、2级根和3级根直径和组织密度均在萌芽期较小,落叶前期较大,导致生物量增加为后一年展叶前的根系生长准备养分。3)1级根、2级根和3级根比表面积、比根长的最大值均出现在萌芽期,并且在果实成熟期均出现峰值。除细根分支比外,‘七月鲜’枣树细根形态在不同物候期具有明显变化,可为枣树地下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种苗智能化快繁的莲雾扦插苗为材料,通过对苗株的根条数、根粗度、根长度、根重、株高、干粗、梢数、梢长、梢叶数等9个性状进行测定分析,探讨莲雾扦插苗质量标准评价性状的选择及其指标分级。结果表明:地上部的株高、干粗性状与其余各性状间多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两性状可较好反映地上部生长状况;根系性状中根条数、根粗度、根长度三者间的相关性较差,综合三者性状方可较好地反映苗株根系发达程度。苗株株高、干粗、根条数、根粗度、根长度可作为莲雾扦插苗株质量标准的评价性状,文中对评价性状进行分级,并制定指标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